网站首页 公文大全 个人文档 实用范文 讲话致辞 实用工具 心得体会 哲学范文 总结范文 范文大全 报告 合同 文书 信函 实用
  • 企划文案
  • 规章制度
  • 礼仪文书
  • 调研报告
  • 法律文书
  • 工作总结
  • 活动总结
  • 工作计划
  • 工作报告
  • 百花范文网 > 公文大全 > 调研报告 > 关于黄河科研工作的思考(时明立,高航) 黄河科研检测

    关于黄河科研工作的思考(时明立,高航) 黄河科研检测

    时间:2020-02-25 07:36:59来源:百花范文网本文已影响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并将其放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个着力点之首。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水利科技大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也指出“水利科技创新是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的重要基础,是促进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黄委党组也高度重视治黄科研工作,先后出台多个文件并筹集大量经费用于改善科研环境和条件,从而使得近年来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对治黄的贡献率不断得到提升。

    由于黄河河情复杂,仍有许多未知的领域尚未被揭示,从科学发展观出发,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黄委党组高度重视科研工作,使得治黄科研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治黄科研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治黄科研的运行机制得到了进一步的理顺。

    结合黄河科研工作,笔者仅就包括投入机制、评价机制、共享机制、激励机制等在内的科研运行机制谈一下体会。

    一、投入机制是稳定科研队伍的前提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科技投入快速增长。《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使科技投入水平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要求相适应;

    “十一五”期间财政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
    要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重点支持基础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
    重视公益性行业科研能力建设,建立对公益性行业科研的稳定支持机制;
    加强实验基地、基础设施和条件平台建设,重点建设一批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科技环境平台等,全面加强对自主创新的支撑;
    加大对公益类科研机构的稳定支持力度,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公益类科研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对已实行分类改革的国务院部门属公益类科研机构,经验收合格后,按照重新核定的非营利科研编制,从2006年起大幅度提高投入力度,达到与其承担国家科研和公益服务相适应的水平。

    最近,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央编办联合颁发的《关于加大对公益类科研机构稳定支持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也指出,“加强公益科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
    “公益类科研机构是从事公益科研的骨干力量,加大稳定支持力度,目的是增强其科技创新能力和公益服务能力,为其稳定服务于国家目标、持续增强能力以及积聚和培养高水平研究队伍提供保障”;
    要“逐步提高科研机构运行经费的保障水平,基本满足人员费、日常运行等基本开支的需要”、“加大科研建设经费投入,不断改善科研条件,提升科研能力”。

    作为治黄专业科研机构的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黄科院)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大好形势下,近年来,在科研投入上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所承担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等项目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与此同时,黄委党组也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工作,多方筹集资金,稳定支持黄河科研投入,建立了黄科院基础研究专项、小浪底研究专项。正是在这一有利条件下,黄科院围绕着维持黄河健康生命这一主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为治黄的科学决策提供了良好的科技支撑。

    纵观近几年的黄河科研工作,尽管成绩显著,但作为公益性的科学研究由于其自身的属性,即主要从事应用基础研究或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无法得到相应经济回报,因此,必须要有稳定的经费投入渠道,才能稳定一批研究队伍。但目前的情况与实际需求仍有一定的差距,人员经费不足,从而导致基础研究及面向治黄的应用基础研究队伍难以稳定,从而导致科研浮躁和短期行为,不利于“十年磨一箭”,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治黄科研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是需要从政策上开辟稳定的人员经费投入渠道,比如在国家投资的项目安排中适当列入人员经费的预算,以解决从事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人员的后顾之忧;
    二是按照科学技术部等部委联合颁发的《意见》要求,对公益类科研机构承担公益科研任务给予重点支持;
    三是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科技部、中编办、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精神,积极鼓励社会各界优先委托公益性科研机构开展科技服务,以增强其经费自给能力,有利于自身的稳定、健康发展。

    二、评价机制是科研业绩评判的准绳

    《纲要》提出要建立符合科技人才规律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对科学研究、科研管理、技术支持、行政管理等各类人员实行分类管理,建立不同领域、不同类型人才的评价体系,明确评价的指标和要素。建立和完善科技信用制度,对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和从事相关管理的人员、机构进行信用监督,增强道德规范,促进学风建设。

    (一)建立科学的创新成果评价机制,客观评价科技贡献

    什么是创新,如何评价创新,在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解释,科研过程本来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它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客观评价科技成果的创新水平不仅是对科研人员为科学研究而付出的辛勤劳动的肯定,也会对科学研究的方向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

    2003年5月,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联合颁发的《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多年来,我国在科学技术评价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对提高我国科技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目前,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的评价制度不健全、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方法不规范等问题,已引起科技界的广泛关注。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评价分类不明确,用同一评价标准评价不同类型的科学技术活动,不能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不同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
    评价中存在重形式走过场、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评价结果使用不当等,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急功近利、浮躁浮夸等不良风气和短期行为;
    专家评议制和信誉制度不够完善,在一些评价活动中存在重人情拉关系、本位主义等现象,影响了评价工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
    对于“非共识”项目缺乏科学合理的遴选机制,不利于一些创新性项目的立项。这些问题虽然是少数和局部现象,但已造成不良影响。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及相关单位必须从科技发展大局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尽快解决当前科学技术评价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扭转各种不良风气和行为。”

    实际上,以上问题在各行各业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其后果也是基本一致的。为此,《决定》要求,对科技成果要区别不同评价对象,明确各类评价目标,完善各类评价体系,避免简单化、“一刀切”。

    战略性基础研究的评价要以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中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为导向,突出国家目标与科学发展目标的有机结合,以科学技术前沿的原始性创新和集成性创新、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实质性贡献以及优秀人才培养为主要评价标准。

    自由探索性基础研究的评价要以科学发展目标为导向,主要以新发现、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等原始创新性成果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为评价标准,注重原始性创新和科研人员的创新潜力,鼓励探索,宽容失败。

    应用研究的评价应紧密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技术推动和市场牵引为导向,以技术理论、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核心高技术的创新与集成水平、自主知识产权(专利、版权、标准、专有技术等)、潜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要素为主要评价标准。

    黄河科研作为公益性研究,应按照战略性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的有关要求进行评价。在面向治黄生产需求的同时,还应鼓励科研人员开展自由探索性基础研究,以期促进治黄科研工作新的突破。一个好的科研评价机制可以调动一批科研人员的主动性、催生一批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因此,科技主管部门应充分认识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对科研过程的重要制约作用。

    在实行分类评价的同时,还要注重加强对科技成果评价工作的管理,树立科技成果评价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公正性。一是要改进现行成果评价方式,采用国际通行的同行评议和专家推荐制。科技评奖应以是否具有重大科技创新、重大技术进步,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大科学发现,以及在相应领域、学科内产生影响等实质性的价值标准作为重要指标,避免滥用不切实际的“国际领先”、“国内领先”等夸大之辞,坚决抵制和反对虚假评价。二是要从切实减轻一线科技人员的事务性负担出发,减少诸如年度评估、中期评估、过程评估等过多的评价活动。科学技术部等部委联合颁发的《意见》指出,要切实保障科技人员的有效时间,进一步简化项目申报和评审活动,改进评审办法,减少不必要的会议、答辩和检查活动。把科技人员的满意度作为评价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重要指标。

    (二)建立宽容失败的科研氛围,激励科研人员勇于探索的精神

    创新是对未知事物的认识,是对全新领域的探索,不仅需要知识和智慧,更需要决心和勇气。敢于承担创新任务本身可嘉,遇到失败能继续坚持下去更为可贵。正如奥地利一位文学家所说:“一个人可能在创新中一无所获,甚至毁灭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而变得无比高尚。”一个民族、一个群体,更应该这样去理解、宽容创新中的失败,支持创新者鼓足勇气攀登成功的顶峰。宽容失败,源自于对创新规律的正确认识。由于创新本身就是在新领域对新问题、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的一种研究性、试验性、探索性实践,不可能一蹴而就。创新总是与艰辛并存,探索总是与风险相伴。创新中的困难、挫折,甚至失败都在所难免。

    为鼓励科技人员大胆探索,2007年8月首次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的《科技进步法修订(草案)》,确立了宽容失败的制度。草案规定,对于探索性强、失败风险高的科研项目,原始记录证明承担项目的科技人员已经履行了勤勉尽责义务仍不能完成的,不影响该项目结题。

    1、创新性研究要宽容失败

    关于创新,一位公司董事长演讲时说过这么一段话:“创新意味着冒险精神,冒险精神意味着有风险,有风险就意味着有失败,而且可能有很多失败,只有不怕失败才能成功。”

    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况创新?失败多于成功,这是科学发现、发明、发展的规律。爱迪生发明白炽灯泡是在几千次失败之后。诺贝尔研制炸药,不但屡遭失败,为此还失去亲人。卓越的科学家无一不是经历无数的失败,才摘取成功的花环。创新是一种探索性的实践,充满艰难和风险。在这里,失败不是结果,只是一种过程;
    失败是一种教训,更是一笔财富;
    这里没有“成者王侯败者寇”,只有“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是创新道路上不可少的台阶。

    著名学者、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郑振耀在“挑战杯”主题论坛上举例说,瑞士的一所大学有二十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个成功秘诀在于:过去二十年来,这所学校每年都有相当于一两亿元人民币的赞助基金,用于资助那些“任何评审都过不了关”的申请者。

    在郑振耀看来,这是一种给教学科研的风险投资,“也许一百个项目里面最终只有一两个成功,但可能这一两个就是非凡的突破”。

    他认为,培养创新人才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创新的文化环境。在这个环境中,要有一些善于思考的人才,不是所有人都在一个规范下思考问题;
    这个环境要提倡公平竞争,尊重知识产权。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对失败的尝试有没有容忍?如果失败了永不翻身,那么谁去尝试?学校、家庭、个人、社会各方面都要鼓励创新,容忍失败,承担风险。”有没有这样的环境,结果大不相同。

    黄河是世界上最复杂难治的河流之一,有许多自然规律还未被人们所揭示和认识,如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规律及机理、下游河床演变规律及机理等涉及治黄重大决策的问题需要科技人员去探索。探索的结果难以一帆风顺,只有创建宽容失败的氛围,才能激起科研人员不畏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因此,在我们的科技项目评价办法中,要充分考虑黄河问题复杂性这一现实,建议参照《科技进步法修订(草案)》,确立宽容失败的制度。对于探索性强、失败风险高的科研项目,原始记录证明承担项目的科技人员已经履行了勤勉尽责义务仍不能完成的,不影响该项目结题。

    2、“非共识”问题的研究更要宽容失败

    非共识项目指的是学界有较大分歧或争议的课题,过去往往得不到支持。现在,人们认识到要有选择性地支持“非共识项目”,深圳设立了非共识技术创新项目计划指南,在网上公开征集研究项目,资助具有创新性技术构想、方案或者已申请发明专利,或项目预期可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或研制出样机、产品的项目,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

    为什么要支持非共识项目?因为非共识项目中很可能包含着重大的创新。一部科学史屡屡告诉我们,真理常常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对科学真理的探索和认识难免会有一个从非共识到共识的曲折过程。在科研课题的评审立项过程中,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同行专家评议。某一课题如果得到多数专家的赞成,就是所谓的共识性课题,就有可能被列入研究计划,从而得到经费保证;
    而那些遭到多数专家反对或质疑的课题则被称之为非共识课题,这样的课题难于立项,自然得不到经费支持。这种同行评议的办法也许是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规则,其目的在于防止立项的盲目性,以避免或减少经济和人力资源的浪费。然而,同行评议的办法也存在明显的弊端。大凡新的科研课题,总有一定的创新成分,总要探索、开拓一些新的知识领域,这些新东西可能正是参与评议的专家所未涉足过的。换句话说,对于这些新课题,即使是同行专家,仍然难免有外行之嫌。让他们来决定一个创新性课题的生死,出现误判的可能性很大。以往的经验证明:一些在国外已有人开始研究并且有一定基础的课题,一些能从现有科技理论中得到支持的课题,或是某些科技权威提出的课题,往往容易形成共识;
    而一些原始创新性课题,一些与现有科技知识相左的课题,或是一些由无名小辈提出的课题,要取得共识就相当难了。我们需要明白的是,非共识课题决不能与错误课题、无前途课题划等号。恰恰相反,一些有突破性的原创课题最容易遭到非议,最有可能成为非共识课题。

    1983年,一位80岁的老太太荣登诺贝尔奖的殿堂。她就是美国植物遗传学家、有“玉米田里的疯婆婆”之称的麦克林托克。麦克林托克大学毕业后,半个多世纪都与玉米打交道,潜心研究玉米的遗传规律。在研究中,她发现了一种奇异的现象:玉米杂交育种的后代,其显性和隐性性状的表现,并不严格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为什么?她认为,这只能说明在杂交育种过程中,一些基因的位置改变了。她把这些可移动基因称为“控制因子”,后来又称之为“跳跃基因”。当时遗传学界并没有基因会“跳跃”的概念,因而她的报告一提出,就引来一片反对之声。如果她那时申请“跳跃基因”的研究课题,就是典型的“非共识项目”,很可能也得不到评委们的首肯。幸运的是,由于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以及进一步的实验研究,“跳跃基因”(现在通常称为“转座子”)逐渐被广泛接受,“疯老太”也摘取了诺贝尔奖的桂冠。

    麦克林托克的成功仅仅是众多“非共识”研究项目的一个的代表,但如何面对“非共识”研究项目的失败则是一个困难的命题,在很多人看来“非共识”研究项目的失败也很难得到宽容。但非共识项目的研究往往蕴藏着重大的创新因素,同样,其失败的几率可能也要远高于“共识”项目。因此,在尽可能减少投资研究项目风险的同时,更需要我们以博大的胸怀接纳“非共识”项目的诞生。

    就黄河治理而言,在下游河道整治方面,就有不同的学术观点在碰撞,基于对下游未来水沙条件变化趋势的不同估计,形成了当前关于黄河下游治理方略的众多不同观点,大致概括为三类:一是基于对未来洪水泥沙大幅度减少的估计,提出的“窄河固堤”方略;
    二是认为未来洪水泥沙不可能大幅度减少,从考虑滩区滞洪滞沙的需要出发,主张坚持“宽河固堤”方略;
    三是基于对未来黄河下游以中小洪水为主,大洪水依然存在,水沙条件两级分化的认识,提出的“调水调沙、束水攻沙与宽河固堤结合”方略。这仅仅是黄河治理决策中众多“非共识”问题之一,也正是治黄科学决策中的难点问题,不进行深入研究,就没有治黄的科技进步。但开展这些方略的研究不可避免地存在失败的风险。实际上,失败也是一种难得的成果,它告诉我们这条路走不通,需要我们寻求其他治理方法。只有宽容失败,才会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深入探讨,才会推动科学决策。

    3、宽容失败有利于科技创新

    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修订《科技进步法》,将宽容失败写进法律,从制度上保障科技人员发挥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是科技进步的关键。

    纵观世界上许多成功的企业,都积极倡导锐意创新、勇担风险的价值观,不断为创新者营造开放包容的氛围,使创新者不受约束,不背包袱,放开手脚去开展科学实验。美国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诺伊斯基有这样一句名言:“别担心,只管去做”。英特尔公司甚至做出这样的规定,对员工和管理人员如果在聘用一年内不犯“合理的错误”,就会面临解聘。这种有点令人不可思议的作法,却却是这家公司成功的要诀。正因为有了这种宽容失败的机制,该公司的创新成果不断,使许多与之竞争的对手,一一败下阵来。

    在创新的问题上,谁也不愿失败,但谁也避不开失败。宽容失败,不怕失败,才能促人踏心实干。倘若急功近利,今天投入了,恨不得明天就成效显著、立竿见影,则往往事与愿违。倘若急于求成,看到失败就气急败坏,则必会令人心灰意冷。倘若心浮气躁,搞短平快,欲一鸣惊人,最终也只会适得其反。苛求成功,无异于给人戴上“紧箍咒”,于无形中造成对创新的压力,导致人们因循守旧,裹足不前,甚至不择手段投机取巧,仿造假冒。“科学是讲求实际的,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承认失败,允许失败,宽容失败,才能倡导一种锐意创新、勇担风险的价值观,才能提供一种开放包容的文化精神,才能营造一种摈弃浮躁、踏实创新的社会氛围。

    自主创新是一种实践活动。没有大胆实践,所谓自主创新就是一句口号;
    大胆实践,自主创新才能成为一种文化和品质,成为一种生产力和竞争力。“大胆实践”要义在大胆。鼓励大胆实践,就要允许和宽容失败。创新是一种探索,从基础研究、试验开发,到技术转换、应用推广,都存在不确定性。不允许失败,不宽容失败,追求百分之百成功,人们就难以大胆实践自主创新,片面追求高成功率就是扼杀创新。

    失败对于自主创新来说,具有天然合理性。所不合理者,是失败了不承认失败,失败了不接受教训,失败了不善于总结。只有创造一种宽容失败的氛围,才会有大胆实践,才有不怕失败的胆略,也才会有创新的动力。

    4、加强科学道德建设是推进宽容失败文化的前提

    科学研究活动是人类对真理不懈探索的过程。能否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科技工作者自身的素质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客观上需要科技工作者遵循一定的规则,其中,科学道德规范占有重要的地位。科学道德规范是人类一般道德规范在科学技术研究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其核心是对真理负责、对同行负责、对社会负责。诚实是科学道德的基本要求,公正是科学道德的核心内容,对社会负责是科学道德的重要方面。诚实、公正、对社会负责是科学家必备的道德。在伽利略、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这些科学巨匠身上,不但具有令人炫目的才华,也闪耀着科学道德的光辉。他们在推动科学知识进步的同时,也把这些科学道德融入科学事业中,形成了延绵不绝、代代相继的精神传统,使科学研究成为令人向往和敬重的神圣事业。

    为防止极少数科研人员借宽容失败名义进行学术造假,《科技进步法》修订草案规定,要建立科技人员学术诚信档案。科技基金项目、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机构应当对参与项目的科技人员建立学术诚信档案,作为对科技人员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职称和审批科学技术人员申请科技研究开发项目等的依据。草案规定:科学技术人员应当弘扬科学精神,遵守学术规范,恪守职业道德,提高科学技术研究开发能力;
    不得在科学技术活动中弄虚作假,不得参加、支持迷信活动和伪科学活动。

    宽容失败需要诚信建设,诚信建设有利于宽容失败文化的建立,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科技进步法》明确提出诚信建设要求的同时,在具体操作上,同样需要建立一种监督机制,严防学术造假和“学术骗子”的发生,严格划清“创新风险”与“学术骗子”的界限,这也是科研单位及科技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

    三、共享机制是科研健康发展的捷径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要求,要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共享机制,建立有效的共享制度和机制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和前提。根据“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制定各类科技资源的标准规范,建立促进科技资源共享的政策法规体系。针对不同类型科技条件资源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共享模式,打破当前条块分割、相互封闭、重复分散的格局。

    实际上,在我国目前的科研工作中,共享机制还未真正建立起来,其中包括成果共享、科研条件平台共享、公益性资料共享等许多方面。

    1、成果共享是减少低水平的重复研究的重要手段

    目前,在我国科研工作中,低水平重复问题仍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如果把科技队伍当作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那么进入这个单元的是来自各部门和机构的人、财、物力投入,而该单元产出的则是各种各样的科研成果。这些成果为各研究单位(部门)所掌握,并没有建立起一套共享机制。目前,从国家层面上,如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已经建立起项目库,旨在防止重复立项、重复研究,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地方各部门、各单位自主科技立项中,重复立项、重复研究问题仍很普遍,使得国家投资效益受到很大影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为保证我国基础研究的持续健康发展,应采取的一条重要保障措施是“加强成果管理,建立共享机制”,即是为了最大可能地提高项目、人才资助板块的投入产出比,同时推动全国范围内科技共享平台的顺利建设,成果共享机制的建立将为国家科技投资效益的提高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2、公益性资料共享平台的建立是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

    长期以来,国家投入巨资用于公益性基础资料站网建设及运行,取得了海量的数据,但这些数据仍然存在着分块割据的局面,共享困难,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早在2000年7月国务院就批转了国家计委、财政部、水利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地质、水文、气象、社会经济等水利工程设计的基础资料,凡不涉密的,要向社会公开,实行资料共享。”2006年5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69号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第十九条也明确规定“基础测绘成果和财政投资完成的其他测绘成果,用于国家机关决策和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应当无偿提供。”国家气象局于2001年11月以局长令的形式颁布实施《气象资料共享管理办法》,该办法对气象科学数据共享采取了分级分类的策略,首先将用户分为“公务使用”、“公益使用”和“经营性使用”等类别,对于公益性使用的气象科学数据,确立了免费共享服务的原则。

    要提高科技投入的效益,关键是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共享机制。《科技进步法》(草案)对科技资源整合规定了三方面的措施:一是建立配置、整合科技资源的协调机制;
    二是建立整合科研机构和实验室的制度;
    三是建立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共享使用制度。

    上述决策反映了国家对公益性事业的高度重视,公益性事业体现了民生,保障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构建包括水文、气象、泥沙、测绘等公益性资料在内的共享平台成为当务之急。

    四、激励机制是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的外部动力

    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因素很多,有内在的因素,也有外在的因素,不可否认激励机制是其外部动力的重要方面。

    所谓激励机制,就是为实现组织目标,应该提倡什么、鼓励什么、抑制什么、反对什么,各种行为的奖罚内容、力度以及如何操作,都规范化、制度化,通过相应的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奖罚条例等形式确定下来,从而形成涵盖内部各项工作、各岗位人员的管理系统框架结构。

    近年来,国家推行的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在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体制方面分类推进专业技术职务制度改革;
    在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全面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科研事业单位可以自主设立各级创新岗位,自主聘用,实行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人员使用与项目、课题相结合的制度;
    按照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的要求,改革和规范科研单位工资分配制度,建立以岗位工资、绩效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制度。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使得科研事业单位得到迅速发展,高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始于2002年的科研体制改革,按照国家需求进行了分类改革,其中主要从事公益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科研单位被列位非营利性科研单位,黄科院作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也位于其中。为此,2003年,水利部、黄委分别将黄科院作为聘用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试点单位,通过制度创新,有效地激励了科研人员创新的积极性。

    有效的激励机制,要真正体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获得一流的报酬。目前,科研事业单位普遍采用了三元结构工资,即工资总额由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三部分构成,这一工资体系注重以人为本,综合考虑了岗位、绩效与现行事业单位工资体系的结合。薪酬必须具有公平性和竞争力。公平,是实现报酬制度达到满足与激励目的的重要成分之一,对于通过努力来获得报酬的科研人员来说,必须让他们相信与付出相应的报酬一定会随之而来。如果科研单位未能建立可信度,那么员工对于报酬制度的信任感也将受损,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将大打折扣。具有有竞争力的薪酬,能使科研人员一进门便珍惜这份工作。支付最高工资的科研单位最能吸引人才,尤其是那些出类拔萃的人才。薪酬缺乏市场竞争力,将使科研单位人才流失,其结果是造成单位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人不仅有物质生活需要,还有精神生活需要。经济学选择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追求并不全是财富的最大化,而是效用函数的最大化。效用函数变量有收入、声望地位、健康快乐、友爱及人际关系等。面对各种可能,人们将选择他认为较好的追求,而不只是收入,因而精神奖励是激励机制的重要内容。精神奖励的方式可以是授予某种象征意义的称号,也可以是对行为、价值观的认可与赞赏。对其研究成果的评价认可、职务晋升、荣誉称号授予及对人的信任尊重等,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而激发人的积极性。

    实践证明,有效激励机制的建立,可以极大的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黄科院近年来实施的聘任制度改革,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已经初步显现其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在围绕治黄重大实践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大量的对治黄科学决策起着有力科技支撑作用的成果。我们有理由相信,良好的创新环境必将使黄河科研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稿件来源:黄河报·黄河网

        

    相关热词搜索:

    • 范文大全
    • 说说大全
    • 学习资料
    • 语录
    • 生肖
    • 解梦
    • 十二星座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