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公文大全 个人文档 实用范文 讲话致辞 实用工具 心得体会 哲学范文 总结范文 范文大全 报告 合同 文书 信函 实用
  • 汇报体会
  • 节日庆典
  • 礼仪
  • 毕业论文
  • 评语寄语
  • 导游词
  • 口号大全
  • 其他范文
  • 百花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节日庆典 > 【把成功的机会留给学生】

    【把成功的机会留给学生】

    时间:2019-12-19 20:06:19来源:百花范文网本文已影响

    把成功的机会留给学生 摘要:成功的体验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教学活动应围绕学生和教材设计,学生能解决的尽量让学生解决,结论尽量让学生自己得到,过程让学生自己及探,小结让学生自己进行,使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把成功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了,才能爱上数学,才能学得好,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成功 体验 机会 成功的体验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教学活动应围绕学生和教材设计,学生能解决的尽量让学生解决(独立或合作),结论尽量让学生自己得到,过程让学生自己及探,小结让学生自己进行,使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而大多时候,我们的数学课,当问题一呈现,教师就开始分析讲解;
    结论一出来,就问学生记住了吗?要注意什么?或者问题出示后,先让学生思考一定的时间,然后还是由教师在讲解,没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以为简单的内容就没必要让学生思考,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些内容未必简单,未经过大脑充分思考,其效果可想而知。而另一类情形,教师虽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却不让他们回答,而是自己在表演,没有把成功机会留给学生。教师一方面是为了赶进度,另一方面是存在多讲一题比少讲一题好的想法,反映了一种急躁的心态。事实证明,成功的教师往往把成功的机会留给学生。“把成功的机会留给学生”,一句朴实的语言,体现了新课程的学习观,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把成功的机会留给学生呢? 一、 让学生在思考中体验成功 学习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规律和联系。“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的核心是思维教学。因此,学习数学应是一个充满智慧挑战的过程,从初见有趣现象的惊诧,到发现问题的迷茫,经历探究过程的刺激,最后享受到探索成功的喜悦。只有使学生体会到这蕴意丰富的每一环节,才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我们常常会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从而较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读书,这样能够引起学生思考,不断深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出现找到结论马上反馈和时间不够匆匆收场等现象。好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的思考的余地。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最简单的一个指标是教师提问以后是否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至少有几秒钟的时间让学生想,而不是急于下结论,判定学生会还是不会。我们看到许多老师在赛课、公开课的课堂上,老师刚提出一个问题,就立即喊学生回答,师生对答如流,煞是好看。但仔细一想,学生思考的时间空间在哪里?是不是大多数同学都能经过思考,能够主动恰当地回答问题,非也,也许是几个优等生与老师的表演罢了。

    中国的绘画、书法很讲究“布白”艺术。数学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中的“空白”艺术,要求教学中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后,留给学生以更多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有问题可思考,有时间可思考,有机会去思考,相对地少一点灌输,多一点启发,少一点教师的讲授,多一点学生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从容地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学习时空,都得到了来自教师的信任和鼓励,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充分生成并把握具有自己独特价值的思维方向,学习成了学生自己的事情,而且学习成了学生可以拥有自己个性的事情。既然设计了问题就是要让学生从现象中来找出结论,所以我们就应该放手给学生,给足时间,直到问题的解决,而学生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对相关知识进行迁移、判断、归纳,在整个过程中不是所有的学生按要求完成的。所以我们要从整体出发,不要让个别学生的思考代替大多数学生的思考,这样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把功劳让给学生” 想要课堂教学真的有实效,就要设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真正获得成功的体会以及自我肯定的满足感,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就需要我们教师把问题解决的功劳让给学生。我们都有这样的亲身体会:越是自己喜欢的擅长的知识便越是觉得难以割舍,总是反反复复去做一些已经烂熟于胸的练习题,反而忽略了自己亟待提高、却不太感兴趣的知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害怕面对不熟悉领域中可能遇到的失败情形,却需要通过大量成功的体会来对自己加以肯定。既然我们身为人师都是如此,更何况我们那些可爱的孩子!所以,要想学生真正爱上这门学科,就要首先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努力得到肯定和认可。这就要求去我们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从开始就用语言和行动暗示学生:“这个问题并不复杂,试一试,你一定能行!”,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不再是讲台上高高在上的讲授者,而是弯下身来,成为学生中的一份子,甚至也会有“不会”的题目,只等着哪位高手来讲给自己听。长此以往,学生会因为自己给老师讲了一道题目而感到骄傲,会因为自己在全班面前做对了试题感到满足。“把功劳让给学生”,只要学生得到这种积极的肯定,让他们一次次得到成功的喜悦,想让他们不爱这门学科都难。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最喜欢上的就是数学课,不是因为我有多么聪明,喜欢钻研高深的问题,实在是因为数学老师可以让我轻松地度过这45分钟的时间,那个时候觉得数学老师特别有魔力,怎么他一来,连时间都跑得快起来了,我们争着到黑板上去做题,很多时候还没轮到自己,下课铃就响了,实在让人有意犹未尽,盼着上数学课的感觉。其实,就是因为老师“把学生内在的向上发展的欲望激发出来了”,在这样的课堂上,老师并没有以“你不懂,我告诉你”的姿态讲授,而是用一道道由浅入深的习题调动起了我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我们体会到做出答案那种成功的喜悦,并且在这种成就感的激励下继续向前,越走越远。反观我们的课堂,虽然用了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设计了美观的板书、板画,可是,这些又能带给学生什么呢?教室内,学生大多是坐姿端正、思绪乱飞的“空心人”,所有的观点和结论都由教师代劳了,一节课下来,老师叫苦连天,觉得自己如此劳累,学生却不以为然,觉得时间难熬、毫无收获,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给学生自己寻找答案的机会,学生没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自然只会盯着手表数着秒针盼着快点打下课铃。

    三、给学生交流展示的的机会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还有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就是每个班级似乎总有那么几个学生,他们在和你作对:不但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就连上课也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任你怎样苦口婆心,他们就是不为所动。在几次说教都宣布无效以后,我们通常也只能既可惜又无奈地放弃了他们。殊不知,这些学生正是体现我们教师价值的关键所在!作为教师,我们都明白,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不是教出来的。所谓的好学生是不需要我们用太多精力去教的,他们聪明勤奋,可能在一个星期以前就已经自学掌握了你如今才开始讲授的内容。那么,我们可不可以不要把关注的目光聚集在他们身上?而是低下头来,去看看那些其实也很可爱的“后进生”,要知道,想要把99分提高到100分确实艰难,可是,要把40分提高到60分却不那么困难。那么,我们该做的就是:让“后进生”讲授,让“后进生”板演,可我们在上课的时候总有太多的理由,会因为害怕这些所谓的“后进生”耽误我们的教学进度而一再地放弃了给他们一个展示的机会,而这些可怜的孩子也就在这一次次的放弃中慢慢沉默了下来,直至销声匿迹。诚然,让“后进生”去解一道复杂高深的A类题,当然会因为他们找不到解题思路而白白浪费很多时间,因为这种题目本来就不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可能连学有余力的学生都需要时间思考,那么,我们是在为难他们,如果这时候把“后进生”请到讲台上讲解,不但不会让他们得到成功的体验,反而会因为羞愧而使他们更加厌恶这门学科。但是,总有一些B类题、C类题,是那种全班大部分同学都可以轻松完成的,而他们,也许只需要你稍加指点,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悄悄地帮他们一把,使他们享受一回成功的体验呢? 可见,把成功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了,才能爱上数学,才能学得好,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旭远 《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 2004年9月第一版 2、 王华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教学技能应用》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9年5月第2版 3、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相关热词搜索:

    • 范文大全
    • 说说大全
    • 学习资料
    • 语录
    • 生肖
    • 解梦
    • 十二星座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