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公文大全 个人文档 实用范文 讲话致辞 实用工具 心得体会 哲学范文 总结范文 范文大全 报告 合同 文书 信函 实用
  • 汇报体会
  • 节日庆典
  • 礼仪
  • 毕业论文
  • 评语寄语
  • 导游词
  • 口号大全
  • 其他范文
  • 百花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毫米与分米的认识》教学人教新课标(2014秋)]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毫米与分米的认识》教学人教新课标(2014秋)]

    时间:2020-02-05 00:17:14来源:百花范文网本文已影响

    《毫米与分米的认识》教学预案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科书(人教版)第五册第2-4页。

    【教学目标】 1.认识“毫米”和“分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模型,并能运用已有长度单位的模型表象,合理估计实际物体的相关长度。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并使其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充分体验中有效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模型。

    【教学难点】 根据长度单位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一扇门高大约是2( )。

    一个回形针长约2( )。

    一个一元硬币大约厚2( )。

    (设计意图:通过蕴涵情境的任务驱动,一方面激活学生对“米”和“厘米”的已有经验,同时,又引导学生体会到“米”和“厘米”有时无法准确描述现实世界中的一些长度,从中引出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二、展开探究 (一)认识“毫米” 1.了解“毫米” 一元硬币大约厚2毫米。量一量硬币厚度,找一找“2毫米”是尺子上的哪一部分。交流得出:两格就是2毫米,一格就是1毫米。

    (设计意图:知识的逻辑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是有差异的。这个环节中,由“硬币厚2毫米”反推出“尺上一格是1毫米”,既符合知识的逻辑结构,也贴切学生的认知结构。) 2.深化“毫米” (1)课件出示6毫米长的物体,让学生说说是几毫米。

    (2)课件出示9毫米的物体,让学生说说是几毫米。交流方法,得出1厘米=10毫米。

    (设计意图:趁热打铁。在学生认知了“一格是1毫米”后,紧接着出示这样两道练习,既能很好巩固对“一格是1毫米”这一知识点的认识,同时也能促使 “5毫米刻度线”、“1厘米=10毫米”等新知识点的自然生成。) (3)课件出示“橡皮”,让学生用两种方式描述长度:3厘米、30毫米。

    (4)课件出示“回形针”,让学生用两种方式描述长度:2厘米4毫米、24毫米 (设计意图:“单位转化”教学通常会陷入“死板”、“机械”等境地。但此处安排这两道练习,却能让枯燥的“单位转化”拥有了更多的现实意味。同时,这个环节也是对“1厘米=10毫米”这一知识点的强力巩固。) 3.感受“毫米” (1)用手估计着比划“1毫米”的长度。

    (2)借助实物比较准确地比划“1毫米”的长度。

    (设计意图:两次不同层次的比划体验,在活动中调整,在调整中感受。) (3)找一找生活中的“1毫米”。

    (二)认识“分米” 1.看书自学:得出“1分米=10厘米”。

    2.比划测量:找一找尺子上的“1分米”,并用手比划“1分米”,再用自己比划的“1分米”来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师:其实,在不需要精确数据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身体中的尺子”进行测量。

    (设计意思:比划测量,既能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的长度模型,更能渗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测量”的应用意识。) 3.寻找原型:列举生活中的“1分米”。

    三、组织练习 1.估计并测量“白纸”的长度及厚度。

    2.补充长度单位。

    四、课堂小结

    相关热词搜索:

    • 范文大全
    • 说说大全
    • 学习资料
    • 语录
    • 生肖
    • 解梦
    • 十二星座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