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公文大全 个人文档 实用范文 讲话致辞 实用工具 心得体会 哲学范文 总结范文 范文大全 报告 合同 文书 信函 实用
  • 调查报告
  • 调研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 工作报告
  • 自查报告
  • 百花范文网 > 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学习心得体会三篇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学习心得体会三篇

    时间:2020-08-10 22:25:02来源:百花范文网本文已影响

    之一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为开篇,是极具标志性意义的。党的十九大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直至本世纪中叶的发展作出新的战略安排。全书收录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的重要论述,生动记录了十九大以来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迈向新征程的思想宝库和行动指南。

    在提高站位中领悟政治意蕴和时代价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出版发行并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在思想建设上的一个重大举措。党的思想建设体现和反映党的政治建设的要求,突出政治信仰,着眼于塑造政治灵魂、政治品格。这一重大举措,对于加强理论武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集中展示了党的创新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思想在回答时代之问中得以丰富和发展,彰显其与时俱进的品格。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深入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科学的、开放的、发展的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新的伟大征程提供了行动指南。理论在把握实践脉动中得以开拓和创新,展现其改造世界的能动作用。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对于加强党的建设、进而对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所产生的强大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准确把握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积极应对各种形式的矛盾风险挑战,有效破解改革发展稳定难题,提供了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同时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一系列具有世界影响的重要论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等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出版发行,对于帮助国际社会更好了解这一新思想的主要内容,增进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在整体性视域中把握丰富内涵和内在逻辑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包括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十九个专题,共有报告、讲话、谈话、演讲、批示、指示、贺信等九十二篇,内容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内涵丰富、思想精深。同时,十九个专题相互关联、相互贯通,具有脉络分明的内在逻辑,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在新形势下深化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问题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书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把“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作为第一个专题,其它专题都围绕这一主题而展开。同时,突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调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第二专题和第三专题着眼于从制度安排上发挥党的领导这个最大优势;
    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第四专题、第五专题、第十二专题分别论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在新形势下拓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布局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判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作出重要战略部署,拓展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和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对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作出战略安排,为“中国之治”确立了制度目标,揭示了制度密码,描绘了制度图谱。与此同时,在维护国家安全稳定、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等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战略部署,着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知行合一中彰显真理力量和实践威力

    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必须全面系统地学,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同时,要把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作为一个整体学,把第三卷与习近平总书记今年1月中旬以来最新重要论述联系起来学,准确把握十九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努力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而运用的关键是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方法是理论通向实践的杠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内容丰富,内涵深刻,主题突出,导向鲜明,结构严谨,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逻辑,闪耀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光芒,“是什么”讲得明白,“为什么”讲得透彻,“怎么办”讲得具体,构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方法论体系。我们在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的同时,要深刻领会、善于运用蕴含其中的思想方法、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真正做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坚持实事求是,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重视调查研究,发扬钉钉子精神,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应对风险挑战、推动事业发展的治理能力和工作水平。

    真理的力量在于实践,学习要着眼于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中彰显真理力量和实践威力。江苏省正处于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要克服前进中的艰难阻碍,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定主心骨,把准定盘星,持久深入地用新思想解放思想、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切实把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成效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生动实践。当前,特别要紧密结合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改革发展稳定等各方面工作,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用新思想定向领航,向新思想寻策问道,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全力破解发展难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奋力夺取“双胜利”,凝聚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磅礴力量,不断开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新局面。

    之二

    一个时代有着一个时代的实践行动,一个时代有着一个时代的理论思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下简称“第三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实践的历程记录与经验总结,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第三卷的出版发行,为深入理解21世纪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时代篇章。

    第三卷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辉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理解和运用,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全体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全国人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也有所增强。正因为如此,复杂而艰巨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才能攻坚克难,阔步前进。第三卷真实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新时代的坚持和运用。相对于以前的文献,第三卷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与运用更加深刻、更加自觉,对历史与现实考察、对当下与未来研判、对中国与世界的把握,都运用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代坚持与运用的思想清醒、制度保证和行动自觉。

    第三卷开篇之作是党的十九大报告,贯穿报告全过程的就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无论是总结历史经验、概括现实成就还是谋划未来发展战略,都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不可替代和不可动摇地位。“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并被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践中运用,使中华民族的思想体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第三卷重要文章《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这一重要论述,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标志性意义,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安排,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样态。

    第三卷跃动着21世纪的时代脉搏

    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充满着发展机遇,同时面临着新的考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赋予21世纪马克思主义以全新的时代特点,只有把握时代的特点,21世纪马克思主义才能在守正中创新,在坚持中发展。第三卷基于党的十九大以来国际国内形势与条件变化,基于时代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并在这一基础上形成了问题解决方案,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具有鲜明时代特征。

    第三卷准确把握了时代规律,具有强烈的时代问题导向和时代目标意识。总是从时代问题入手,寻找符合时代规律的思路理念与行动路径。将党的自身建设问题作为时代问题的核心关键来考虑和安排,第三卷的重要文章《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强调:“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中共十九大到下一次的二十大这5年,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第一个百年目标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开篇。这其中有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是我们工作的坐标。”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中,取得了光辉成就,为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世界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时代的发展变化,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期待,都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实践必须符合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创新,要把重要的时间节点作为党的工作坐标,并在坐标的对应下,不断加强自身的结构调整与功能完善。第三卷对新时代特征和任务的分析,对新时代目标的确认,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

    第三卷引领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各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实践,最终要走向共产主义这个伟大目标。这个目标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发展和积累才能实现。如果把社会主义事业比作人类社会的川流江河的话,那么,共产主义就是人类社会的星辰大海。无论多么曲折,川流江河最终要走向星辰大海。当然,沿途必然有风浪艰险。为了应对这些风浪和艰险,必须进行系统的思维与谋划,从战略、策略和技术手段上设计和实施。第三卷对未来的机遇与挑战、有利条件和消极因素都有着自觉认识和准确把握,并提出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策略,同时也设计了应对危机、化解风险的思路与方案。第三卷是基于对未来研判,引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发展方向的重要文献。这一特征在第三卷的多篇文章中清晰地呈现出来。如《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一文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虽然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还存在矛盾,但中国共产党对未来保持乐观预期,而且要领导中国人民,号召世界人民朝着这种美好预期努力奋斗。要实现对未来的期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坚持斗争,同各种不利因素、与各种陈旧观念作斗争。这些斗争都有着未来的特点,第三卷关于坚持斗争、敢于胜利意蕴突出,尤其体现在《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等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进入各种风险挑战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面临的重大斗争不会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方面都有,而且越来越复杂。”在基于对未来发展形势与特点研判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

    之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全书19个专题中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容尤为丰富,除专题九中专门收录了8篇文章外,在其他专题中也有多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的文章。这些文章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做好经济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和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冲击的形势下,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深入领会精髓要义,对我们坚定不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深刻认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性

    我国经济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发展经验、深刻认识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判断和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就是我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有其必然性,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也是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期,我们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以适应科技新变化、人民新需要,形成优势高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二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三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经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上升不是线性的,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转向质的提升,我国经济发展也要遵循这一规律。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密切相连。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经济再次来到十字路口。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持续蔓延,贸易和投资争端加剧,全球产业格局和金融稳定受到冲击,世界经济运行风险和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国际投资者信心明显不足。”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之道在于尊重客观规律,把握发展大势,胸怀共同未来,“合力打造高质量世界经济”。

    二、全面把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

    高质量发展是全新的发展思路,必须深刻理解其内涵。习近平总书记从四个维度系统阐释了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为我们进一步认识什么样的发展才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从发展理念的维度看高质量发展。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新发展理念是检验我们发展思路、发展政策是否符合高质量要求的“指挥棒”“红绿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从供求关系维度看高质量发展。在市场经济中,供给和需求体现市场经济运行层面基本关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高质量发展在供求关系上的表现:“从供给看,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产业体系比较完整,生产组织方式网络化智能化,创新力、需求捕捉力、品牌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强,产品和服务质量高。从需求看,高质量发展应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这种需求又引领供给体系和结构的变化,供给变革又不断催生新的需求。”

    从生产和分配关系的维度看高质量发展。生产和分配也是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关系,如果说供给和需求关系是市场经济活动的表层关系,那么生产和分配的关系则是市场经济活动的深层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投入产出看,高质量发展应该不断提高劳动效率、资本效率、土地效率、资源效率、环境效率,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分配看,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并且充分反映各自按市场评价的贡献。”

    从国民经济整体循环的维度看高质量发展。国民经济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它的循环通常体现在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这几个环节和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循环畅通,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和空间布局比较合理,经济发展比较平稳,不出现大起大落。更明确地说,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三、深入理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

    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核心要义主要包括: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中国特色的经济体系。我国要建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是西方国家的经济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如期实现。”因此,“我们建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借鉴发达国家有益做法,更要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

    现代化经济体系有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建设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这些重要内容具有很强时代感和针对性,是我们实际工作的指针。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抓住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
    必须牢牢把握工作主线,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牢牢把握基本路径,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牢牢把握着力点,加快建设实体经济;
    牢牢把握制度保障,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着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要发挥制度优势,使企业成为创新中的主力军。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然包括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因此,要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丰富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个字’的总体要求,反映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丰富内涵。”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反映了农业农村经济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加快优化升级、促进产业融合的新要求。生态宜居反映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升,体现了广大农民对建设美丽家园的追求。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将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将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反映了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坚持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是14亿人口的大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不可能照搬欧美经验,必须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在农业产业方面,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探索小规模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他指出:“有一条是我一直强调的,就是农村改革不论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把耕地改少了、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把农民利益损害了。这些底线必须坚守,决不能犯颠覆性错误。”

    五、发挥优势互补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区域经济也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明显,发展动力极化现象日益突出,比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初步走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
    也有部分区域发展面临较大困难,比如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发展相对滞后;
    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也客观上要求区域协调发展。

    一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进而带动经济总体效率提升,这是经济规律。”遵循这一规律就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并向优势地区集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二是发挥比较优势。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区域经济发展要发挥比较优势。他指出,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要承载更多产业和人口,发挥价值创造作用;
    生态功能强的地区要得到有效保护,创造更多生态产品;
    东北地区国有经济比重较高,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让老企业焕发新活力;
    黄河流域地区,要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今年4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山西和内蒙古期间,都明确提出各地要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三是完善空间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区域经济的治理要有“大治理”理念,比如针对推动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他指出:“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六、坚持合作共赢合力打造高质量的世界经济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世界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日益密切。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动世界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一是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世界经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不平衡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不平衡。”“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难题,追根溯源都与发展鸿沟、发展赤字有关。”因此,“我们要提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实现各国经济社会协同进步,解决发展不平衡带来的问题,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共同繁荣。”

    二是以创新挖掘增长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未来10年,将是世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10年,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积聚力量,催生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给全球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此,“我们要找准切入点,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通过发展数字经济、促进互联互通、完善社会保障措施等……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和韧性,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是以开放推动合作共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经之路,多边贸易体制为各国带来了共同机遇。“我们应该把握时代大势,客观认识世界发展变化,以负责任、合规矩的方式应对新情况新挑战。”要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经济霸权主义,共同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让共建“一带一路”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四是以规则完善全球治理。当前,全球经济治理的最突出问题是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显现,以规则为基础加强全球治理是实现稳定发展的必要前提。我们应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相关热词搜索:治国 三篇 学习心得体会 习近平

    • 范文大全
    • 说说大全
    • 学习资料
    • 语录
    • 生肖
    • 解梦
    •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