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公文大全 个人文档 实用范文 讲话致辞 实用工具 心得体会 哲学范文 总结范文 范文大全 报告 合同 文书 信函 实用
  • 企划文案
  • 规章制度
  • 礼仪文书
  • 调研报告
  • 法律文书
  • 工作总结
  • 活动总结
  • 工作计划
  • 工作报告
  • 百花范文网 > 公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敢为天下先的名人事例_敢为天下先

    敢为天下先的名人事例_敢为天下先

    时间:2020-03-13 07:35:40来源:百花范文网本文已影响

     2009年10月12日 15时40分,沉没在烟台港2号锚地的“畅通”轮尾段,经烟台打捞局12艘船舶200多名职工最后阶段16个日夜的苦战,被整体打捞并成功抢滩。至此,困扰了交通部和各级政府以及整个救捞系统整整两年的沉船打捞难题,终于被完全破解。在此次打捞工程中,烟台打捞局成功将陆地非开挖技术与定位、定向系统同时使用,使水下攻打千斤洞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90%以上,同时,首次大胆采用拉力千斤顶打捞沉船成功,突破了中国救捞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沿用的传统打捞工艺,成为引领中国救捞跨跃式发展的一面旗帜。烟台打捞局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再一次创造了沉船打捞的奇迹。  

       

    敢为天下先    

    ——交通部烟台打捞局打捞沉船“畅通”轮艉段纪实  

       

     2007年9月15日 19时40分,总载重3万5千吨的“畅通”轮,与总载重6万多吨的德国籍集装箱船“韩进-歌德堡”轮,在渤海湾中部烟台至大连航道与老铁山航道的交汇处相撞,“哥德堡”轮船艏插入“畅通”轮左舷第4舱横距 16米 ,斜距 45米 ,纵向强度损失超过60%。海事发生后,交通部党组高度重视,翁孟勇副部长、徐祖远副部长多次批示: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措施,一定要保障通航安全和环境安全。交通部救捞局局长宋家慧、副局长丁平生等亲临烟台指挥救助,经烟台打捞局、烟台海事局、北海救助局全力施救,两船无一船员伤亡。在将遇难船舶拖至距烟台港大约12海里的外锚地外围后,13号台风“韦帕”紧随而至,烟台海面北风8级,阵风11级,难船现场巨浪滔天,在风浪作用下,“畅通”轮断为两段并与“韩进歌德堡”轮自行脱离。脱离后,“畅通”轮呈折叠状态,首尾同向沉没海中。  

     2008年6月29日 ,经过烟台打捞局35天的努力,“畅通”轮艏段已被成功打捞出水。  

    2009年,烟台打捞局接到了烟台海事局强制打捞“畅通”轮艉段的任务。“畅通”轮艉段长 76米 ,淤埋深度 8.5米 左右,左倾18度,左舷船体因碰撞几乎全部破损,驾驶台顶部露在水面以上约 5米 ,沉没前机舱和油舱内存有轻、重柴油300多吨,严重威胁着海洋环境和过往船只的安全,成为渤海湾内一颗重磅炸弹。  

    由于难船舱室几乎全部破损,完全丧失了内浮力,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坨表面参差不齐的“铁疙瘩”,整个难船水下总重达到3390吨,经过两年风浪作用,沉船内淤泥3000多吨,如果要整体起浮沉船,需要抬浮力6000多吨,但仅仅 76米 长且破损十分严重的船体,是无论如何也摆不开3至4艘大型浮吊、2到4对大型浮筒的,采用传统的工艺根本无法整体打捞沉船。如果解体打捞,必然会对周边的海洋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海洋经济造成巨大损失,这对于一支负责任的国家专业应急抢险打捞队伍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一方面,国家指令性的打捞任务必须完成,另一方面,传统的打捞工艺根本无法完成打捞任务,现实,将烟台打捞局逼到了绝境。  

    为找到沉船打捞的方法,杜柠局长、杨晓仁副局长十几次召集技术人员讨论研究,搜集整理世界各国各种沉船的打捞方案,苦思冥想,不知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在一个个方案被推翻,一个个新思路被梳理的过程中,大家慢慢地从海上平台安装中使用拉力千斤顶的成功案例和俄罗斯深水打捞“库尔斯克”号潜艇拉力提升技术的应用中得到启发。终于找到了打捞“畅通”轮艉段的方法,这就是:利用两艘大型驳船和拉力千斤顶,抬浮沉船出水。  

    该方案的核心,就是在沉船两侧摆放两艘驳船,在驳船上安装大型拉力千斤顶,利用穿过沉船船底的起浮钢丝连接到拉力千斤顶上,拉力千斤顶发力,将沉船抬浮出水。  

    方案一定,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购买拉力千斤顶、起浮钢丝、租用和改造驳船总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况且此技术在国内从来没有被应用过,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一旦失败,必将给烟台打捞局的经济造成巨大影响。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创新之路,从来都充满了曲折和坎坷。面对巨大的压力,局长杜柠大胆决策:即使失败,我们也要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为中国打捞开辟一条新路。  

    按照整体打捞方案,2009年6月13日,烟台打捞局“烟救捞5”船开始实施攻打千斤洞作业。传统攻打千斤洞技术,仅仅依靠潜水员在水下用高压水枪慢慢冲开一条穿过船底的大洞,整个过程耗时耗力,对潜水员的安全隐患极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烟台打捞局在2007年打捞“华勇6号”和2008年打捞“畅通”轮艏段工程时就开始尝试使用陆地路基非开挖设备来攻打千斤洞,即:利用在工作母船上架起非开挖设备的导向架,靠机械从船底的一侧穿到另一侧,潜水员仅需要在船的另一侧找到钻过的钻头,连上过底钢丝即可,经过两年的实践和不断的改进,与GPS定位系统和钻头定向系统结合使用,已经将此项技术运用的成功熟练,保证了千斤洞位置的准确性。畅通轮尾段的7道千斤洞,仅用7个有效工作日便顺利完成,比传统攻打千斤洞技术缩短工期90%,实现了水下攻打千斤洞技术的一个质的飞跃。  

    渤海湾多变的气象,使海上作业的时间非常宝贵,要在今年打捞“畅通”轮艉段,就必须要在10月中旬完成,否则,在季风和冷空气的影响下,一般10月份之后,基本就没有可供作业的气象和海况,在打捞前期准备工作的同时,烟台打捞局寻遍国内外拉力千斤顶的生产厂家,根据计算,起浮“畅通”轮艉段,必须需要至少28套千斤顶,并且要在三个月内交货。但是,国外供应商供货期至少要5到6个月,无法实现今年内完成打捞的目标。最终,广西柳州欧维姆公司承接了这项任务,工程期间,该公司副总经理和数十名技术人员随船到打捞工地协助使用设备。  

    在落实拉力千斤顶的同时,救捞工程处商务和机务部门,遍访国内各大航运公司,通过艰难谈判,最终落实了“幸运海”和“平顺1号”两艘大型驳船,并抓紧时间对两艘驳船进行强度和锚泊系统改造、28套导向滑轮的设计、加工和安装,保证在拉力千斤顶到货前,完成了改造任务。  

     9月26日 ,28台拉力千斤顶全部运抵烟台,所有安装调试的技术人员24小时不停地工作,仅用8天时间,就将28台拉力千斤顶安装到位。  

     10月4日 ,在综合分析了烟台、大连、天津等多家的气象预报和日本、美国等提供的气象云图后,第一艘改装后的驳船“幸运海”号顶着6级东北风,到工程现场抛锚就位, 10月5日 ,第二艘驳船“平顺 1” 号也被拖抵现场,起浮前最后的冲刺开始了。  

    受两艘驳船宽度的限制,起浮钢丝不能留有太多的余量,否则,沉船的起浮高度就会受到影响,可是钢丝留短了,又增加了现场施工的困难。  

    从驳船进入工地的那一天起,老天就象是故意在与我们做对,风刮得不大也不小,这使得现场的指挥人员左右为难,撤场吧,时间耽误不起,不撤吧,船舶的安全又让人揪心。就在这样一种两难的困境中,参战人员一分一秒地与老天抢时间,只要气象稍有好转,现场就立即投入到连接钢丝的工作中。  

     10月10日 ,在经过16天的紧张准备工作后,“畅通轮打捞工地上,14对拉力千斤顶和14根起浮钢丝已经连接并挂在导向滑轮上,所有准备工作就绪。中午11时,随着现场总指挥蔄耀辉一声令下,14对千斤顶开始发力作业,28台拉力千斤顶通过电脑实现精准控制,拉力10吨10吨地增加,钢丝一厘米一厘米地收紧,下午1时左右,经过2个小时的调试起浮,当千斤顶拉力达到3000吨时,“畅通”轮艉段尾部终于从海底淤泥中被抬浮起来,驾驶台开始慢慢出水,露出锈迹斑斑的船舷。  

    但是接下来对前部起浮时却遇到了相当大的麻烦。因经过两年风浪作用,沉船艏部堆积的大量淤泥,使断船的前部重量剧增,“畅通”轮又是一艘30年船龄的老旧船舶,碰撞后沉没后,船体强度大大减弱,如果用力过猛,极易导致起浮钢丝勒入沉船体内,功亏一篑。在这起浮的关键时刻,现场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凝重,所有人的心中都在默默祈祷。两年的时间、万千的努力,能否成功,在此一举。海浪继续拍打着“畅通”轮艉段,似乎要拖住沉船。经过工程技术人员的详细计算,船体强度可以承受住钢丝拉力的继续增大,操作人员按照现场指挥的命令,小心翼翼的控制拉力千斤顶,慢慢加大起浮拉力。夜幕降临,杜柠局长和蔄耀辉处长不停地在控制室和船舷边观察着千斤顶拉力情况和沉船状态,7个小时的反复调试起浮后,当千斤顶总拉力达到6000吨时,沉船艏部甲板开始慢慢脱离海底,晚上22时30分,“畅通”轮艉段终于起浮成功!  

    11日上午8时30分,“畅通”轮在“烟救 15” 轮主拖,“德港”轮辅拖、“烟港拖 6” 轮、“烟港拖 20” 轮傍拖、“德滨”轮、“芝罘岛”船的护航下拖往安全水域进行抢滩。12日下午15时40分,“畅通”轮艉段成功抢滩交船。打捞工程和沉船抢滩,都得到了烟台海事局的大力支持,至此,沉没了两年之久的“畅通”轮终于全部打捞出水,彻底解除了沉船对烟台港航道和附近海域的安全隐患,向祖国60华诞献上了一份厚礼!此次打捞工程中,烟台打捞局利用拉力千斤顶起浮沉船、利用陆地非开挖技术机械攻打千斤洞,开创国内应急抢险打捞技术的先河。新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大大减少了沉船打捞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打捞技术含量和工作效率,更易于完成大型和复杂的沉船沉物打捞任务,标志着我国沉船打捞技术水平的一次重大突破,烟台打捞局应急抢险打捞能力提升到了一个崭新高度。  

    整个打捞工程中,全体参战职工为了保证工程进度,牺牲了国庆和仲秋佳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夜以继日,无私奉献,为最终的成功起浮赢得了时间。 十月一日上午 ,当国庆阅兵式开始的时候,有多少人想暂停工作,那怕只看一眼共和国威武的军容,分享一下天安门前的详和与欢乐,但是,深知职工爱国情怀的现场领导们,却强忍住内心对职工的歉疚,拒绝了他们的请求。期间,烟台打捞局局长杜柠、副局长杨晓仁、工程处的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有关部门领导一直坐镇现场指挥协调,救捞顾问戚明和已经退休的原“烟救起重1号”工程船船长王元波,在救捞工程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不顾身体的健康状况,一直同大家战斗在一起,协助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突发难题!  

    畅通轮尾段的成功打捞,是烟台打捞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强“三个专业化建设”的结果,是全局上下众志成城,团结拚搏的结果。新技术的成功应用,是对我国传统打捞技术突破性的创新,是对救捞系统做出的重大贡献。它必将引领我国的海上应急抢险打捞能力实现从世界大国向世界强国的新跨越。  

    相关热词搜索:

    • 范文大全
    • 说说大全
    • 学习资料
    • 语录
    • 生肖
    • 解梦
    • 十二星座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