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公文大全 个人文档 实用范文 讲话致辞 实用工具 心得体会 哲学范文 总结范文 范文大全 报告 合同 文书 信函 实用
  • 企划文案
  • 规章制度
  • 礼仪文书
  • 调研报告
  • 法律文书
  • 工作总结
  • 活动总结
  • 工作计划
  • 工作报告
  • 百花范文网 > 公文大全 > 工作报告 > 优秀校本教研课题论文-中考历史复课之浅谈|

    优秀校本教研课题论文-中考历史复课之浅谈|

    时间:2020-10-12 12:15:44来源:百花范文网本文已影响

    中考历史复课之浅谈 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中考历史备考工作,提升历史复习的有效性,是每一位初三历史教师都要思索的问题,也是各位同仁经常探讨的话题。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立足中考说明——不瞎跑 《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考=教学的指挥棒”,脱离中考实际的教学和学习,是没有价值的。在复习阶段我们必须把《考试说明》作为复习的指挥棒。

    第一、研读《考试说明》,熟悉考查范围和考查维度。考试要求即是考试范围,熟悉考试要求的相关表述,特别是阶段特征的表述。题型事例即是设问方式,熟悉中考试题的类型,做到轻松读懂题,准确做对题。

    第二、把握历史命题的特点,依据考点,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三、依据考试说明,稳重求变,注意使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实现材料载体和问题的创新,重视历史学科能力的考察,坚持能力立意。

    第四、关注热点:一是长效性热点,大国关系、和平与发展、经济全球化、能源问题、制度创新、民主政治、三农、社会保障和民生、法制、教育等;
    二是国家和百姓关注的热点,中国梦和大国的兴衰,“一带一路”、反腐倡廉等;
    三是学术热点:通史意识、世界意识、现代意识;
    四是周年和次周年热点。

    二、研究中考真题——不跑偏 首先,中考真题研究什么呢? 一是“考题”涉及的主要知识点——研究记忆性知识的考查特点,确定基础知识的复习程度,研究题目考查知识的角度,以此确定应如何把知识深化与应用拓展进行整合。切记基础知识是根本,理解记忆是能力,活学活用才升华。

    二是“考题”涉及的主要能力点——研究题目考查能力的方式,以此确定应如何对学生进行题型和操作技能训练。切记基础知识是“能力立意”的思维基础,知识内在联系是“能力立意”的思维主题,知识的价值性认识是“能力立意”的根本要求。

    三是“考题”的变化——研究题目变化的走势,以此确定相关环节复习侧重点的定位,避免面面俱到,顾此失彼。

    四是考题难度的变化——1、选择题的难度在降低,主要表现在:材料阅读量在不断减少,题干与选项之间的映射关系更加直接,难、偏、怪的题目在减少,与教材的关联度在加深;
    2、非选择题的难度也在降低,表现在材料阅读量在减少,教材、图册中直接找到的试题增多;
    3、在提问用语、规范性方面有所加强,指向性更加明确。

    其次,中考真题如何研究呢? 第一,分析中考真题的导向性。紧跟方向、讲解方法、训练思维、落实备考。1、继续回归教材,以重点知识和主干知识为主;
    2、突出对重点历史事件的考查,以历史发展线索和历史整体性考查为主;
    3、强调历史研究“史论结合”的学科特性,深化历史逻辑思维的考查;
    4、立足现实,以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作为切入点;
    5、着眼于历史时空观的整体性与立体性,凸显历史核心素养的考查;
    6、坚持图文并茂,材料形式多样,注意运用地图和填充图册。

    第二、吃透试题的科学性指标。1、试题的关键词、材料、情境对解题的提示程度;
    2、试题提问的角度和措词。试题设问进一步具体化,明确提示学生作答的方向;
    3、书写量的大小。提示学生写史实易得分,要记历史专业术语,阶段特征需要分时间进行记忆;
    4、正确答案的清晰程度或干扰答案的迷惑程度。注意题干的限制条件和相关联的知识;
    5、试题的排列方式和顺序,近年来为了降低试题难度,有时会把选择题正确答案放在第一个A选项上。

    第三、根据模拟试题和热点要尝试试题创新,模拟试题是检验学生学习结果的重要手段,模拟试题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复习的效果和成果。善于紧跟方向原创性命制试题也是复习备考中的重要环节,原创题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在模拟试题的命制中要善于用成题,用考试检验过的题结合热点来“创造”新题。在试题的改编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1、善于借用现有试题的价值立意、情感立意;
    2、善于占有资料、甄别资料、选择资料;
    3、善于贴合教材实际、贴合考试实际、贴合学生学习实际。

    最后,研究“考题”应注意以下事项。第一、不要将未考知识点或新增知识点,预测为必考知识点;
    第二,要将常考的知识点,作为学生掌握的重点知识而强化,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比如:近代化探索、新航路开辟、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等。

    三、依托历史教材——不裸奔 第一、充分利用教材,夯实基础。教材是本,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舍本逐末。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是载体,是分析问题的依据,是理解、思考问题的依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托,引导学生熟悉教材结构,树立框架意识和完成基础知识的标注。教材是试题的知识依托,在考试回归教材的导向下,更要重视对教材的使用。教材的目录即是教材的框架结构,单元导读即是单元的知识体系,课文中的思考题即是课堂延伸。只有学生具备了扎实的“双基”,才能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成绩。

    第二、构建清晰的知识网络 历史知识是一个整体,是点线面串成的知识网络。如果只掌握零碎的知识,孤立地记忆分散的知识点,是学不好历史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进行整体归纳、纵横串联、中外结合、古今联想,形成一个立体的知识网络。这样学生的记忆力、思维力、应考力会大大增强。如:讲马克思主义形成与发展时,我们可以理出这样一条线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巴黎公社运动是对马克思理论进行的尝试;
    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变成现实;
    后传到中国,马克思主义又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通过以上中外史结合,既可以巩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又便于学生对历史知识全貌和实质的理解。   第三、关注焦点、热点问题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历史把握现在,预知未来。这也是中考应试学生应该掌握的能力。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将已学的历史知识与相关的焦点、热点问题联系,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如:英国脱欧破坏了区域经济集团化,西方国家该如何应对?英国脱欧将深刻地改变欧洲的地缘经济格局,有利于亚太地区在全球经济秩序中的地位提升,我国又该如何应对?让学生体会学习历史还要会运用历史。  第四、备齐地图册,有意图的在模拟试题中尝试考查学生翻阅地图册,找答案的能力;
    第五、基于“开卷”的考试形式,考前在复习中有针对性的准备开卷资料,提高学生翻阅资料的能力,有效的提高考试成绩。选好一本教辅,特别是小专题类的归纳和热点知识归纳做的好的,划一些专业性的言语让学生读一读,看一看是很有益的。

    总之,随着课改的深入发展,初中历史教学得到了重视。初三历史复习只有立足中考说明,紧跟中考方向;
    研究中考真题,掌握做题方法和技巧;
    依托历史教材,夯实基础知识;
    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复习效率,做到事半功倍。

    相关热词搜索:

    • 范文大全
    • 说说大全
    • 学习资料
    • 语录
    • 生肖
    • 解梦
    • 十二星座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