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公文大全 个人文档 实用范文 讲话致辞 实用工具 心得体会 哲学范文 总结范文 范文大全 报告 合同 文书 信函 实用
  • 祝福语
  • 演讲稿
  • 自我介绍
  • 主持词
  • 欢迎词
  • 导游词
  • 贺词
  • 发言稿
  • 口号
  • 百花范文网 > 讲话致辞 > 发言稿 > 2022年度乡镇如何保障民生发言

    2022年度乡镇如何保障民生发言

    时间:2023-01-07 11:00:17来源:百花范文网本文已影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乡镇如何保障民生发言,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乡镇如何保障民生发言

    乡镇如何保障民生发言4篇

    第1篇: 乡镇如何保障民生发言

    浅析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一、民生的起源

    在中国,自古以来变有众多的思想家关注民生,提出了许多关注民生的主张。就儒家学派而言,孔子提出“仁”的思想,要求统治者关心和爱护百姓;
    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减轻对人人民的剥削,轻徭薄赋;
    他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与此同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主张“无为”,主张顺应自然,反对统治者对人民的侵扰。

    在唐代,汤太重对君民关系有很深刻的认识,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非常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多次颁布减免租赋的诏令。由此才得以打造流传千古的“贞观之治”。

    在近代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民生”主张,但是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状,民生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直到新中国的成立,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民生问题的地位也得到一步步提高,30年的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为改善民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同时也使社会主义具体制度得到不断完善,未改善民生提供了制度保障;
    依法治国的方略更是为改善民生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何为民生问题

    什么是民生问题?民生问题就是老百姓的生活问题。党中央提出的“ 以人为本”,就是把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就是要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党的十七大在改善民生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要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对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并且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这是我们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按照这一目标要求,关注民生,要采取多种针对性措施,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的几个问题,是解决我国当前民生问题的当务之急。

    民生是党的宗旨所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体现在一心一意改善民生上,就要把为民谋利益、谋幸福,体现在党和政府的全部工作中。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只有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记挂在心上、解决在手头,才能使党的宗旨落到实处。

    民生与社会主义本质相连。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切实保障和不断改善民生正是体现了这一本质特征。人民群众正是通过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来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民生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就要求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把发展体现在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上,体现在老百姓发自内心的笑脸上,这样的发展这才算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

    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民生问题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是如何使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得到满足的问题。只有坚持不断地改善民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切实解决利益平衡和利益兼顾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促进社会和谐。

    三、我国民生的现状

    目前,中国正处于复杂的转型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的不平衡发展趋势加强 ,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民生问题日益凸显 ,成为社会探讨的焦点问题之一。民生问题是一个事关党和国家前途与命运的大问题,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的进步程度。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我国经过 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瞻 目的成就,不仅基本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 ,而且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但是,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及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 ,新 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也在不断出现,民生问题 日益凸显。

    中国现在是一个金字塔型的社会分层结构,很不正常。当前全国居民低收入者以及中低收入者约占全部居民的 80%多,中等收入者只占全部居民的 10% ~15%。这样的社会结构不是健康的结构,不可能形成一种和谐安全的社会局面。

    因此,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国社会结构的发展目标应该是橄榄型的结构。重视并改善民生是当前我国促进“橄榄型”结构的形成有效方式。通过改善民生,可以满足民众的基本需求,保证其基本生活水准的持续提升,从而有效保障民众有尊严的生存。在保障民众生存权的基础上,通过保障充分的就业,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维护民众继续发展的权利。通过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的保障,为低收入者和中低收入者步人中产阶层提供充分的机会。

    当前的民生问题是我国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最为重要的问题。中国的稳定,中国的发展好坏,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生问题解决得如何。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领导集体将解决民生问题列为首要的目标,并且开始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来推进这一目标的实现。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重点。“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改善民生对社会、国家、个人都有很重要的现实价值。

    我国的社会不公正问题大多集中在与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如贫富差距悬殊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分配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因此党和政府只有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才能切实维护好社会的公平正义。改善民生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四、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目前 ,党和政府提出的很多改善民生的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总结党和国家近些年的政策措施,我得出以下总结。

    总体而言,应该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着手,在经济上,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共同富裕。在政治上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执政为民,促进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在文化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公民价值体系,提高全民族素质。另外,在生态建设上应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法杖与自然保护相协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具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问题。在教育方面,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制定中长期规划。落实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三年内基本解决农村“普九”债务问题。完善国家助学制度,加大对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发展职业教育,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督促地方财政增加收入,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全面加强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培训,鼓励大学生、师范生到基层、农村任教。推进农村中小学校舍标准化建设。

    2、就业问题。在就业方面,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为了实现就业公平,强调继续实行积极就业政策,并加强全面培训劳动者、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取向;
    在分配方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强调了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明确提出初次分配也需要考虑公平问题,再分配要更加突出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3、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方面,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从我们的国情出发,可以是低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但要实现全覆盖,不漏一人,不让一人因生活窘迫而绝望。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主要是要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等各项制度,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缩小社会不公平,坚持以完善民生为出发点和基本目标,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努力追求的目标,是公平与正义的核心价值追求,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价值取向。所以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建立和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此外,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社会和谐的特殊功能,应当支持加快发展。

    4、医疗卫生问题。在医疗卫生方面,着眼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强调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近年来国家快速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积极开展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验,可以预期,一个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将在近年内得到确立,它将从根本上免除国民疾病医疗的后顾之忧,切断疾病与贫困之间的链条。

    5、文化体育问题。文化体育方面,积极发展文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扶持文化产业,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繁荣社会科学,积极发展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事业。加强网络文化管理。加强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发展体育产业。

    6、收入分配问题。收入分配方面,主要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进一步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要通过改革和发展,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防止两极分化,使全体社会成员逐步共同富裕 。

    7、社会管理问题。社会管理方面,要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及时合理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坚持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处理群众来信和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健全社会稳定预警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措施。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五、总结

    通过改善民生可以为大量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提供一个基本的保障,提供一个起码的尊严底线,从而消除贫困现象,减小或缓解过大的贫富差距;
    还可以为每个社会成员广泛地提供最为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平台,从而增强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从而,有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改革的成果,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充分的自由发展的空间;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秩序稳定,秩序是一切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没有秩序的无政府状态,比任何专制的危害更烈。“安全、有序、稳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民生问题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人民大众都普遍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解决民生问题,使民众安居乐业、共享太平,能够为政权的稳固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总而言之,解决民生问题在当下,我们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收入分配等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第2篇: 乡镇如何保障民生发言

    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民生建设

    主 要 内 容

    一、民生问题日益凸显

    二、民生的涵义及特性

    三、妨碍民生改善的主要问题

    四、历史方位

    五、应对思路

    一、民生问题日益凸显

    民生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升级变化的,不断地会面临新的民生问题。我国现在主要面临的民生问题已不仅仅是温饱问题,更是关系国家能否持续发展进步的民生问题,如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养老难、住房难等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改革的成败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重视民生,是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是事关改革发展全局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问题。因此,解决民生问题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中之重。

    民生问题之所以会成为时代主题的原因

    第一,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深入人心。

    第二,社会成员平等、独立意识在普遍增强。

    第四,社会焦虑

    正是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我们党现在把改善民生问题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习近平:
    “中国的发展任重道远。解决发展问题、改善民生仍是我们的第一要务。”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五中全会:“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二、民生的基本涵义及特性

    1.民生的涵义及内容

    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活状态、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以及基本发展能力,等等。

    2.民生问题的特性

    第一,刚性需求。民生问题,对于社会成员来说是最为基础的、不可或缺的“刚性需求”。民生需求特别是基础民生需求的满足,是人们其他所有需求得以产生、存在的必要条件。

    第3篇: 乡镇如何保障民生发言

    基层院如何履行检察职能服务保障民生
    作者:石朋波
    来源:《学理论·下》2010年第10期

            中图分类号:D916.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30-0149-02

            

            民生问题是社会安全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认真履行检察职能,保障民生促进和谐,是新时期检察机关面临的重要课题。检察机关要不断创新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才能够维护、实现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以关注民生为切入点,强化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也是检察工作的基本要求。检察机关要坚持“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牢固树立亲民理念,各项检察工作都应该着眼民生、保障民生,把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作为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大力气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真正做到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为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

            从思想上切实关心人民群众疾苦,才能在执法时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要纠正那种检察机关的职能与民生建设联系不密切的问题,克服片面执法的思想,改变重打击轻保护、重惩治轻预防、重办案法律效果轻办案社会效果的旧观念,树立检察机关服务民生的观念;改变离开自身职能谈服务民生、离开职责搞民生等不切实际的做法,树立检察机关立足本职服务民生的观念。

            二、明确工作重点,落实具体措施

            检察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要解决好现实的民生问题,必须牢牢把握工作重点。

            1.坚决打击犯罪,树立检察护民的思想。社会中有违公平正义的矛盾纠纷以案件形式进入检察环节,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就要着重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发挥打击犯罪、化解矛盾、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责,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权威的法制环境。要认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加大打击侵犯民生犯罪的力度,突出查办损害群众利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职务犯罪案件,强化法律监督,用办案的成效,促进民生问题的改善和解决。

    第4篇: 乡镇如何保障民生发言

    “产品质量,我来保障”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期末考查

    毛泽东思想和
    课程名称系(专业)年学姓教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研室制
    二零一五年五月


    级号名师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外国语言文学系2013级1班134040411024杨敏朱兰
    结合两会热点谈谈对如何改善民生问题的看法
    摘要:通过对2015年两会热点的解读后“十二五”规划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的重要工作。改善民生,是当前十分重要的经济工作。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
    页脚内容
    1

    “产品质量,我来保障”
    的决策部署上来,加大民生投入,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切实把发展成果更好地用到改善民生问题上。
    关键词:十二五改善民生两会热点
    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的不平衡发展趋势加强,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民生问题日益凸显,民生问题成为社会探讨的焦点之一,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的进步程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国家长治久安,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在“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各项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同时,大量待解决的民生问题仍然存在。就业压力大,教育、医疗、住房以及基本社会保障水平需要尽快提高,
    从党和政府提出的很多改善民生的措施和政策上看,我得出以下总结。应该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着手,在经济上,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共同富裕。在政治上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依法治国,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执政为民,在文化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公民价值体系,提高全民族素质。
    具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
    1、要加强教育重点领域建设。要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完善高中和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让孩子们能够上得起学、尤其要在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上取得新突破。要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2、要努力增加就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就业公平,继续实行积极就业政策,并加强全面培训劳动者、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取向;
    在分配方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3、要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健全基本药物制度和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惠民便民的服务措施,让群众就医得到实惠,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4、要研究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收入分配方面,主要是深化收
    页脚内容
    2

    “产品质量,我来保障”
    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进一步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要通过改革和发展,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防止两极分化,使全体社会成员逐步共同富裕。
    所以,解决民生问题是当下我们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就业、教育、医疗卫生、收入分配等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进一步认真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是改善民生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共同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2015年两会热点会议内容


    页脚内容
    3

    相关热词搜索:乡镇 民生 发言 乡镇如何保障民生发言 乡镇如何保障民生发言 村里如何做好民生保障工作

    • 范文大全
    • 说说大全
    • 学习资料
    • 语录
    • 生肖
    • 解梦
    • 十二星座

    推荐访问

    乡镇 乡镇(县直部门)拟提拔为正科级干部考察材料 乡镇(街道)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汇报 乡镇(街道)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制度 乡镇119消防宣传月活动方案 乡镇2010年工作总结2011年工作思路 乡镇2017妇联工作要点 乡镇2017安全生产总结 乡镇2017年工作总结 乡镇2017普法工作总结 乡镇2018年党委、政府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打算 乡镇2018年宣传工作计划 乡镇2018年工作思路 乡镇2018年工作要点 乡镇2018年度工作总结 乡镇2018年经济工作会讲话 乡镇2018春训心得体会 乡镇2018纪检工作要点 乡镇2019人大工作报告 乡镇2019党员承诺书 乡镇2019年1月环保工作总结 乡镇201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乡镇201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乡镇2019年上半年扫黄打非工作总结 乡镇2019年党委工作思路 乡镇2019年党建工作安排 乡镇2019年党建工作思路 乡镇2019年关工委工作方案 乡镇2019年安全工作计划 乡镇2019年宣传工作要点 乡镇2019年工作思路和计划 乡镇2019年工作计划 乡镇2019年意识形态工作汇报材料材 乡镇2019年扫黑除恶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 乡镇2019年改革工作建议 乡镇2019年政府工作总结 乡镇2019年新春贺词 乡镇2019年目标责任考核汇报 乡镇2019年秸秆禁烧工作总结 乡镇2019年统计工作计划 乡镇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和工作成效汇报 乡镇2019扫黑除恶工作总结 乡镇2019环保工作计划 乡镇2019经济工作会议讲话 乡镇2020“法治政府建设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材料 乡镇2020上半年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乡镇2020上半年政法工作述职 乡镇2020党建办主任述职报告 乡镇2020工作总结 乡镇2020工作总结及2021工作计划 乡镇2020年上半年基层党建工作总结与下半年打算(九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