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公文大全 个人文档 实用范文 讲话致辞 实用工具 心得体会 哲学范文 总结范文 范文大全 报告 合同 文书 信函 实用
  • 祝福语
  • 演讲稿
  • 自我介绍
  • 主持词
  • 欢迎词
  • 导游词
  • 贺词
  • 发言稿
  • 口号
  • 百花范文网 > 讲话致辞 > 祝福语 > 【一名基层干部对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 乡村振兴基层干部要怎么做

    【一名基层干部对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 乡村振兴基层干部要怎么做

    时间:2020-05-11 08:03:03来源:百花范文网本文已影响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做出了具体的路径安排和政策抉择,如何更好地将中央战略决策落实到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中,实现乡村振兴目标,这是各地尤其是基层组织普遍在思考的问题。

    三年来,【村与良田互联网+定制农业项目】在如何助农富农、振兴传统农业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本月初,我和团队的小伙伴们又先后赴信阳郝堂村、安徽三瓜公社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与当地工作人员、运营团队和相关从业者进行了交流。

    现将本次考察交流之见闻感想,结合村与良田三年来的实践探索,谈一谈本人对如何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

    一、考察的基本情况

    按照预定线路和目标,我们先后对郝堂村的整体规划、地方餐饮和三瓜公社的产业定位、特色民宿、农村电商进行了考察。在实际体验和现场交流中我感受到,两地的总体定位和现状规模虽有不同,但二者深层次的共同点却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与两地村干部的交流中我们感觉到:三瓜公社和郝堂村的快速发展,与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分不开的。为推动三瓜公社项目建设,巢湖经开区成立了以管委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三瓜建设发展,全力协调解决重大事项和问题,为项目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和有力支持。

    位于信阳市平桥区的郝堂村,总面积20.7平方公里,有18个村民组,2295人,水田127公顷,茶园和板栗等林果园1300多公顷。一家民俗的负责人(当地村民)向我们介绍,2009年以前,郝堂村十分贫困,人均收入只有3000多元,当地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留守老人和孩子,村中垃圾成堆、污水横流。从2009年开始,平桥区政府帮助郝堂村引进专家,指导郝堂村确定了以生态旅游、水稻、茶叶、板栗、餐饮(农家乐)为主的产业板块,让其得以迅速发展,不仅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大量回流,还吸引了不少外地人到郝堂创业。我们去的时候郝堂村已改造和新建民居近300户,种植了200多亩观赏性荷花,村民开办的特色农家乐、茶社、手工坊、客栈等50余家。网上查到的数据显示,早在2016年,郝堂村日均接待游客已经达到了2000多人次,全年旅游收入1500多万元。

    2、科学的规划实施。和我原本想象的不同,三瓜公社并不是卖瓜的。在与当地工作人员交流中得知,三瓜公社原先是汤山旧民宅,破旧不堪,村民们面朝黄土靠天吃饭。后来当地政府邀请专业团队进驻当地,对整体布局、产业定位和建筑风格进行了科学系统的规划设计,遵循修旧如旧的理念,重新装修后的汤山古村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冬瓜民俗村”、“南瓜电商村”和“西瓜美食村”三大特色村。

    其中,冬瓜民俗文化村是三瓜公社注重原生态保护与改造的汤山古村村落,深入的挖掘和真实的还原了巢湖地区传统的农耕民俗文化,展示的是江淮地区农村的真实生活场景;
    南瓜农特电商村是巢湖地区电商的聚集地,覆盖了国内电商所有资源平台,主打茶、泉、农特、文化四大系列产品,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把产品卖向全国各地;
    西瓜民宿美食村依山傍水,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这里设计打造了40余家风格迥异的农家乐和民宿客栈,让游客品尝地道的巢湖美食,体验原汁原味的田园生活。三个“瓜”功能布局合理,开发有序推进,各自特色显著,三方产业互补,明显区别于一般的美丽乡村。

    3、专业的运营团队。以三瓜公社为例,三瓜公社是由合肥巢湖经开区和安徽淮商集团联合建设,项目总投资10亿元,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建设面积1平方公里,重点打造的是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农特产业基地集中区、电商休息农业观光体验区和农特产品生产加工区4个功能区块。

    作为运营主体的安徽三瓜公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充分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围绕农村电商、服务业电商、大数据、跨境电商的主线,在做好前期规划后,大投入组建了专业的运营团队,以“互联网+三农”为实施路径,积极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农旅、商旅、文旅”三旅结合、“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把电子商务、美丽乡村建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半汤6000年农耕文化以及优质半汤自然资源衔接一起,打造出了“三瓜”模式,一举成为合肥乃至安徽的新品牌、新名片。这样的成绩,绝不是仅靠当地政府和村干部的一腔热情就能取得的。

    4、因地制宜的发展理念。在农村戴的久了你会发现,任何有历史的村庄形态都具有其特殊的功能密码,经过历史的磨合,村落地址、布局、空间走向与山川地形相符会,村落建筑与自然生态相和谐,农民生产生活与山水环境互交融,构成了乡村特有的空间布局,也促成了乡村区别于城市的生产生活方式。原本偏僻落后的郝堂村,坚持遵循自然规律搞建设、因地制宜促发展的原则,在建设过程中完全保留了村庄原有的道路、农田和沟渠。甚至不少的民宿都是在原有住房基础上进行的改造修复,确保了农民居住环境生态优美、原汁原味的同时,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好地方。

    1、村与良田是什么?村与良田是一个致力于打通优质农产品上行渠道的公益品牌。具体来讲,它是将“共享”理念植入到农业生产、消费中,通过互联网将农村优质的闲置资源与城市需求之间进行最大化、最优化的重新匹配,采用“消费者认购土地+种植户代管代收”的标准化认种模式,彻底去除中间环节,在帮助农民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益的同时,帮助城市消费者精准找到放心、健康的好食材。

    2、村与良田是怎么做的?以铁棍山药为例,我们探索出了“4个一”模式,即在原产地精选出“一块”适宜种植山药的良田;
    制定出“一套”科学规范的农产品种植、养护、销售、服务标准化流程;
    教练出“一支”山药种植经验丰富的农民耕作队;
    寻找到“一帮”对高品质山药有需求的消费人群。借助互联网平台和现代物流体系,最终实现“4个一”的有机关联。

    3、村与良田的理念是什么?让健康放心好食材,从农村地头直达城市餐桌。

    4、村与良田取得了什么成效?目前,村与良田已经基本完成如何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前期探索,确立了内部生态体系架构,搭建了一条相对完善的农产品上行服务链。

    5、村与良田的下步打算。接下来,我们一是会进一步加强“互联网+体验式农产品”项目的开发,不仅要把质量好的农副产品卖出去,更要想办法解决农村健康发展的问题;
    二是会把过去三年的经验总结整理出标准、成经验,形成可复制的“村与良田”模式;
    三是会持续完善“村与良田”产业兴农模式,继续深入地将“互联网+定制山药”这个点做细、做深、做宽,并以此为支撑点,进一步增加帮扶品类、扩大帮扶对象,将铁棍山药、有机蔬菜、桃子等一个一个零散的点连成线,以图后期将“互联网➕定制农业”、特色民宿、体验式共享农场这三条主线贯通成一个大的面,协调推进,互促发展。最终实现村庄美、村民富、产业兴的目标。

    三、对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

    1、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这是实施原则之一。各级党委政府应在积极引导、制定政策和资金扶持等方面加大主导作用,探索建立激励机制,为有想法、干劲足、能做事的“实干家”加油鼓劲,为实现乡村振兴创造良好的实施环境。

    2、规划先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世外桃源”,也是中国农民千百年来对于“美丽乡村”的梦想。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的确正在让这一梦想越来越接近我们的生活。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关各方不能想一出是一出,比如新房子造的都很美,看上去却是横七竖八,五颜六色,全然没有传统村落的韵味和地方特色。

    因此,在乡村振兴的实施之初就要做好总规、详规,制定纲领性文件指导参与者进行科学的规划布局。党员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既要做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来者做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将“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念落实到实践中,甘为“栽树人”。当然了,对于前辈们科学、正确的规划实践成果,后来者要给予充分肯定,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3、制定科学合理的“游戏规则”。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机制,妥善解决好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民、土地和三产融合这几个核心问题。首先,必须保障农民对土地、宅基地的权利,发挥农民在创业兴业中的主体性,让农民充分参与到经济活动当中。二是可以探索建立以土地股份为基础的合作社,并以此为主体进行土地置换、租赁,对闲置宅基地和废弃园地进行指标整理,多渠道保障土地的有效供给。三是推进农户个体经营为基础的“农户促产业、产业带农户”发展模式,打造“功能复合化、开发园区化、主体多元化”的新型“三农”载体,推动三产融合。

    4、深挖地方特色。自然地理环境和乡风民俗作为乡村的依托,为乡村提供了必要的生产发展基础和人文历史积淀。所处地理环境不同,发展的产业,农产品的品种、数量和质量也就不同,在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我们不能盲目跟风,要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尊重乡风民俗,发挥自身的特色优势。村与良田就是依托焦作这个四大怀药的主产区,对四大怀药的种植历史、食用文化与人文内核进行了深挖。还有接下来围绕千年妙乐寺塔周边的四千余亩桃林要做的文章,也正是遵循因地制宜,因时而动的发展规律,打造形成独具一格的“村与良田”模式。

    5、要有统一的运营主体。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不断提高村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在产业振兴过程中,面对的利益主体众多且复杂多样化,一旦产生分歧,整个产业将受到不利影响,因此,应探索建立合作社、股份制公司等形式的运营主体进行规范化运作,在目标统一的基础上确保行动一致。

    6、加大对专业人员的培养和支持力度。“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任何时代都需要人才,尤其是在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人才保障问题。要实现乡村振兴,就要想方设法地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聚天下人才而用之。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当下的农村,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远不如城市健全,吸引高精尖人才下乡的时机尚不那么成熟,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要加大基层人才培养力度,善于在基层发现和重用人才,并给予充分的政策倾斜和实际支持,让本土人才立足当地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本土人才的带动作用,将田间地头打造成为“孵化”人才的基地,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乡村振兴做好人才支撑。

    相关热词搜索:

    • 范文大全
    • 说说大全
    • 学习资料
    • 语录
    • 生肖
    • 解梦
    • 十二星座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