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公文大全 个人文档 实用范文 讲话致辞 实用工具 心得体会 哲学范文 总结范文 范文大全 报告 合同 文书 信函 实用
  • 汇报体会
  • 节日庆典
  • 礼仪
  • 毕业论文
  • 评语寄语
  • 导游词
  • 口号大全
  • 其他范文
  • 百花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节日庆典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初探|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初探|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时间:2020-03-10 07:47:58来源:百花范文网本文已影响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文章主要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要内容、目标、原则、策略进行了阐释和探讨,以便使更多的人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于此同时也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在实施过程中选取适当的模式,从而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模式
     
        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主题,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势在必行。2001年教育部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主要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要内容、目标、原则、策略进行了阐释和探讨,以便使更多的人更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于此同时也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在实施过程中选取适当的模式,从而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以及信息方法、人力资源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呈现形式、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及方法的整合。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原则、策略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则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包括不同学科的整合。不同学科的整合方式也不一样,不能按单一模式来整合,但必须遵循共同的原则,它包括: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为指导;
    高度重视学科教学资源建设;
    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核心来进行整合;
    课程整合教学设计要注重“学教并重”;
    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要结合学科的不同特点。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根本宗旨是培养学习者能在信息化的环境中,利用信息技术完成课程学习的目标,并学会进行终身学习的本领。因此,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策略的认识很重要,为了满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要求:以学生为中心;
    以问题和主题为中心;
    学习者之间进行通讯交流的学习过程;
    具有创造性和生产性的学习。李克东提出了以下基本策略: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自主发现、探索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精神和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合作学习精神;
    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观点思想,形成个性化知识结构;
    培养学生信息交工处理和表达交流能力;
    为学习者提供自我评价反馈的机会,通过形成性的联系、作品评价方式获得学习反馈,调整学习的起点和路径。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
     
        在了解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容、目标、原则、策略以后,在其实施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模式非常重要。为了人们能够采取适当的模式,我们根据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的利用方式归纳出以下不同的模式。
     
        (一)本位型课程模式
     
        本位型课程模式就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即信息技术课程,以传授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和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与能力为目的。
     
        信息技术具有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特点,它的实践操作性很强。信息技术课程可以运用综合实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关于综合实验的教学方法很多,本文以直观教学为例。为使学生真正掌握操作技能,灵活地使用计算机,一定要知道其硬件的基本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为此,在教材方面的内容可以采用实物直观法分3课时进行教学。第1课时:学习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通过计算机实物展示,直观介绍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
    显示器、打印机等输出设备;
    硬盘、内存、CPU、主板等主机构件。展示的同时讲解它们的组成、结构、所用的材料。第2课时:边操作边讲解各部分的连接方式:硬盘、软驱、光驱等通过数据线和主板的连接方式,如主板插槽与CPU、内存、显卡等板卡的直接连接方式以及输入输出设备与“主机”中的相应板卡接口的信号线连接方式。第3课时:边操作边讲解开机供电后计算机工作原理等。
     
        直观教学能给学生以感性的、形象的而具体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直观教学展示了实物内部结构的相互联系和发展过程,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有利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
    有助于开发学生大脑潜力,减轻学习疲劳程度,提高学习效率。
     
        (二)“情境-探究”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配以网络的支持,在学生主体的参与下学习,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的工具。教学流程通常为:资源展示(创设情境)-网上设问(提出问题)-资源共享(资源利用)-指导意见(思考探究)-工具利用(形成意义)-评测工具(自我评价)。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克东教授,提出了“情境-探究”模式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见表1)。
     
        如一位教师在讲“星座”一课时,采取了探究式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师利用自制的课件把学生带入了星空的世界,随着背景音乐的徐徐响起,学生的每台计算机上出现了漫天的隐隐约约、一眨一眨的星星!仿佛把人们带入了变幻莫测的太空!学生们激动得连连感叹。教师抓住时机说这节课要带领学生去太空旅游,为了祝学生们旅游愉快,教师在网上为每位学生提供了游园卡(提出的主要问题),怎样看懂游园卡呢?教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可共享的网上资源(提供相应的网址、提示解决问题的思考路径、提供学习的评价标准),通过学生的自学、互学、帮学,利用word、幻灯片、画笔等工具,完成作业,并自评、他评。最后,教师做全班总评。
     
        由于该模式兼具有传统教学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信息反馈及时和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主体参与、学习方式灵活、学习资源丰富等特点,对于革新传统课堂教学,实现在课堂教学中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推动素质教育进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良好场所,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新世纪需要的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一代。但在这种模式的教学中,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提供共享资源时不应引导学生收集大量的简单信息或者进行一些简单的处理。实践中发现,不少学生仅仅是对资源进行简单的收集、拷贝、粘贴,很少进行自己的分析、整合和加工,更不用说做出有创造性的作品,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一个好的共享资源能引导学生收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处理,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和创造性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模式
     
        这种学习模式是学生用信息技术支撑的校园局域网和国际互联网,按照教师指导下分成的若干学习小组,在学习任务驱动下小组成员互相协作、收集信息、交流讨论、总结归纳、完成学习任务得出学习成果。
     
        非典时期,北京的大、中、小学、幼儿园都被迫停课4周。“SARS”病毒在北京的疯狂肆虐,虽然是件坏事,但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协作学习,教师的教学方式多样化方面却起到推动作用。以小学自然“宇宙单元”单元为例。宇宙单元是小学自然学科第12册的内容。它包括,《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月相的成因》、《日食与月食》、《太阳系》、《无限宇宙》。教师在设计这一单元时,由于“SARS”病毒在北京肆虐,学生即将停课在家。于是,教师打破了原有顺序,按照学生的兴趣、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性格特点、家庭住址就近原则分成几个小组,各个小组,通过组内讨论,认领自己喜欢的以上5个课题内容;
    然后,各小组介绍自己组建的网页,包括基础知识、相应问题、拓展知识,注意问题等,形式有文字、图形、录像,个别的还有小动画,其他同学听完介绍,不仅可以提出还有疑惑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改进意见,提问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既可以是口头提问(教师认为有代表性的、重要的问题),全班集体思考、聆听的,也可以网上单独提问,讨论、协商,再依据教师课上在网上提供的评价量表,评出该小组的网页成绩。
     
        (四)基于任务的问题解决模式——专题学习资源网站的开发
     
        这种模式主要是建设专题网站,包括:结构化知识展示、扩展性学习资源、学习工具、网上协商讨论、网上自我评价。在这种模式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如表2所示。这类整合模式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在这些模式中,其中本位型课程模式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
    而“情境-探究”模式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的工具;
    而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和基于任务的问题解决模式则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工具。
     
        3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模式的课程设计,都是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甚至3种模式可以利用同一个任务进行驱动,使我们从表象上不能马上就区分出它属于哪一类课程。但是,由于3种模式的课程定位不同,导致相应的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学生所需的必备技能等都不一样。所以人们在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可根据情况选好相应的模式,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琴,杜华,张舒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和三种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3(9).
        2、吴孝燕.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探索,2003(8).
        3、李克东.现代教育技术基础[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程勋然.课程整合与高校的教学创新[J].教学论坛,2003(9).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农业学校)  

    相关热词搜索:

    • 范文大全
    • 说说大全
    • 学习资料
    • 语录
    • 生肖
    • 解梦
    • 十二星座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