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公文大全 个人文档 实用范文 讲话致辞 实用工具 心得体会 哲学范文 总结范文 范文大全 报告 合同 文书 信函 实用
  • 汇报体会
  • 节日庆典
  • 礼仪
  • 毕业论文
  • 评语寄语
  • 导游词
  • 口号大全
  • 其他范文
  • 百花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节日庆典 > 【2020年“放管服”改革工作要点】

    【2020年“放管服”改革工作要点】

    时间:2020-11-05 13:02:52来源:百花范文网本文已影响

    2020年“放管服”改革工作要点 全区2020年“放管服”改革总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放管服”改革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区委X届X次全会对“放管服”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高点定位、务实创新,持续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着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新高地,为姜堰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基本现代化新征程提供有力保障。

    一、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持续提升审批服务效能。动态丰富马上办、容缺办、不打烊、承诺制、一件事清单事项,强化客户思维、用户体验,深入挖掘和化解实践过程中的堵点、难点,巩固提升改革成效,努力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好的办事体验。

    2.全面推进“一件事”改革。以企业群众办事需求为导向,持续围绕关注度高、办理量大的高频事项开展“一件事”改革。按照成熟一批、实施一批,分类公布“一件事”清单。在政务大厅分批设立“一件事”主题窗口,强化办事指南颗粒化梳理,加快推进“一件事”移动端应用开发。以“要素齐全、形式直接、结构完整、易看易懂”为原则,编制办事指南,并通过多种途径向企业群众公布,实现全方位指引。

    3.大力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面建立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制度,清单之外不得违规限制企业进入特定行业或领域开展经营。改革审批方式,采取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方式推进改革。加强与“一件事”改革接轨,在涉企审批领域广泛推行并联审批、证照联办,切实打通企业办事环节,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4.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强“全链通”平台应用,全面推行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提高便捷程度,试行“长三角”地区营业执照通办。深入打造“泰融易”服务品牌,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覆盖全区银行网点,从办理营业执照到上线产融平台实现一日办结。推行除股权变更外的所有变更登记全程电子化,变更审批登记由3个工作日缩减至1个工作日。提升企业注销便利度,企业简易公告时间由45天压至20天,80%以上企业注销实现即时办结,公告结束后无异议企业即时完成注销审批。

    5.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优化项目审批专区建设,完善各阶段综合窗口审批和链条式闭环审批,综合推进多图联审、多评合一、多测合一,提升虚拟审批改革成效。持续推进工程建设与市政管线并联审批、施工许可一窗速办。加大园区项目审批服务力度,扎实开展能评、环评、稳评和地灾评估和水土保持在内的区域评估工作,减轻企业负担。完善水电气相关业务入驻窗口,实现水电气申请与施工许可证一表申请、一次办理,进一步精简材料,优化办事流程。固化联合验收工作流程,提高项目竣工验收效率。分类整理资质审批的依据、标准、审核要点等,推进资质审批“零自由裁量权”。强化实体“中介超市”和线上“多评合一”系统建设,探索实施“中介联合体”,实行一份报告多家共享,促进中介服务优质化。建立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库,为每个项目建立审批档案,归集证照批文,实现材料“一次收取、反复应用”。

    6.优化不动产登记。深化“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大力推广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的应用,优化不动产登记信息在线查询。加强不动产登记中心管理,推动登记、交易、缴税一体化平台建设。推进不动产登记机构与公安、税务、住建、市场监管、民政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推动“不动产+银行”模式,群众可选择就近到银行办理相关登记业务。

    二、深化“不见面审批”改革 7.推进智慧政务建设。进行大厅智能化改造,建设综合自建系统,形成融合办件分析、窗口服务“好差评”、人员考勤、请休假及内部办公管理系统等在内的综合性系统改革。拓展政务大厅自助办理区域,增设自助办理终端,提供24小时自助办理服务。加强政务一体化平台建设,加强电子证照、电子签章应用,丰富“不见面审批”场景。

    8.加快政务平台整合。及时跟进省市政务平台整合,以XX政务服务网姜堰旗舰店为载体,按照统一身份认证、统一电子证照、统一服务事项、统一投诉建议、统一好差评、统一搜索服务等“七个统一”的要求,将分散、独立的条块政务服务平台(系统)整合为互联互通、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的“大平台”。

    9.深入推进“一网通办”。加快政务“一张网”与部门业务管理系统对接,切实提升网办能力。按照省市系统建设要求,做好线上线下预约叫号、推进实现日程预约、排队提醒、办理叫号、进度反馈、结果评价等办事全流程闭环,实时对接、实时共享办件全过程信息,支撑窗口受办分离,线上“一网通办”。加强镇、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依申请的行政权力事项全部纳入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管理和运行。聚焦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加强电子证照应用,推行线下“最多跑一次”,加大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力度。以“XX政务服务”移动端为载体,整合各部门移动端服务资源,开发不见面审批(服务)应用程序,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移动办”“指尖办”。

    10.动态完善办事指南。按照“四级四同”要求,强化政务服务事项及实施清单标准化建设,完善新版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实施清单动态维护工作。推进业务办理项基础要素标准化,统一规范基础要素信息,确保同一政务服务事项的名称、编码、依据、类型等基本要素保持一致。

    11.优化线上办事体验。提高高频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受理、审批环节的应用,开发完善移动端“扫码亮证”功能。优化用户空间服务,深化“一人(企)一档”建设,推进办事“一照(证)通”,减少申请材料,公开审批流程。逐步实现办件量大、流程简易的“一件事”全程网办,开展无人干预自动办理试点。

    三、完善区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 12.推进一门式、一窗式服务。根据企业群众把办事需求,合理增加政务大厅服务种类、事项,优化窗口设置,压缩单个事项窗口数量,增加综合窗口,提高综合受理、一窗出件能力。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打通数据查询互认通道,为一窗综合受理提供数据支持,确保群众只进一扇门,只对一扇窗,能办更多事。

    13、优化政务服务供给。深化红色导办、帮办代办,对企业群众反应强烈的“急难愁盼”事项提供有针对性的定制化、个性化服务。设立专职帮办员负责在政务大厅网办自助区对线上申报的适时指导服务。推动公共服务事项向镇街延伸、便民服务事项向村社区下沉,发挥基层网格员优势,建立与政务中心服务供需联动,切实解决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广泛征集企业群众对政务服务的意见建议和迫切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法对策。

    14、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融合线上线下发展,全面加强政务大厅软硬件建设。深化一次性告知要求,及时公开、主动推送办件进展和结果。加强审批业务拔尖培训,遴选窗口业务尖兵,形成首支熟练本部门全业务、跨部门相关联业务的“全岗型”审批人才队伍,打造“窗口首席”“窗口通办员”。建立检查督促、明察暗访和情况通报制度。

    四、创新做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15.推进平台建设电子化。充分落实公共资源交易“应进必进”,不断拓展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覆盖范围。按照“成熟一项、推动一项、落实一项”的思路,稳步推进交通、水利、限额以下项目电子化交易平台和系统的建设,切实为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和社会项目的进场提供优质服务。大力推进不见面开标系统推广应用,探索电子保函、电子中标通知书、电子发票的应用,实现全类别全流程不见面。建设政府采购电子化平台,精简交易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16.确保监督体系全方位。建立“招投标开放日活动”制度,定期邀请社会各界人士观摩工程项目开、评标等环节,广泛征求对招投标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的监督。不断改进流程,开展标后评估探索。坚持实事求是、有责必究、权责一致、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定期对已经完成招标的项目进行评审,系统、客观地评估招投标各方主体在招标投标活动中的行为,完善招标投标“回头看”制度。

    17.维护市场竞争公平性。围绕消除行业壁垒和地方保护、促进民营企业发展、规范服务收费等方面,深入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建立公共资源交易制度规则清单,制定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信用管理办法。全面推行保证金在线收退系统建设和担保保函应用。归并和减少各类企业服务收费,在CA与签章、投标工具、平台使用等服务收费上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五、打造服务热线升级版 18.做优“12345”服务热线。进一步完善投诉问题的办理程序和督办机制,促进群众诉求办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持续深化“三次派单”办结制度,强化疑难(扯皮)工单的会办督办,探索诉求办理全流程的嵌入式监督,提高群众满意度。对派至我区的涉企问题工单,在确保及时处理办结的同时,结合开展涉企政策精准解读推送,提供涉企政务事项优质服务,发挥热线平台“总客服”功能。

    六、 加强部门信息互联互通 19.加强信息系统整合。坚持“上云为原则、不上云为例外”,配合省市同步做好政务信息系统整合上云工作,按照“一部门一系统”的目标,清理整合各部门单位政务信息系统。完善政务信息化和大数据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项目全过程管理制度。持续推动政务外网延伸拓展,实现各级部门单位全覆盖。清理整合部门专网,推动各部门非涉密业务系统向政务外网迁移。

    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20.创新监管方式。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建立完善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制度。加强重点领域重点监管,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按照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原则,区分不同情况,探索适合其特点的监管方式,有效防范和化解潜在风险,充分激发创业创新活力。推进监管执法信息公开,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监管,畅通公众知情和参与渠道,进一步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强化舆论监督。

    21.扎实做好“互联网+监管”工作。按照国家和省市“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要求,完善我区目录清单、实施清单维护及行为数据采集等各项工作,强化监管数据归集共享。依托一体化在线监管平台,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综合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监管、联合监管和非现场监管,切实提高监管效能,规范执法行为。

    22.强化审管联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三定”规定明确的监管职责和监管事项,厘清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权责边界,进一步明确监管部门的监管对象、监管内容、监管方式、监管程序、监管责任和监管要求。建立行政审批、行业主管相互衔接的市场监管机制,做到审批与有效监管的无缝对接。实行并联审批的,审批部门、主管部门、监管部门都要各负其责,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有效防控风险。

    八、加快推进法治制度保障 23.全面清理现行制度。各部门对照《优化营商环境条例》《XX省促进政务服务便利化条例》及市、区近年来“放管服”改革有关政策文件要求,全面梳理已出台的涉及政务服务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文件,并分类提出清理意见,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措施,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工作机制、管理制度。

    24.加大宣传贯彻力度。运用各种途径,加大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XX省促进政务服务便利化条例》及市、区“放管服”改革有关政策文件的宣传解读力度,增强社会知晓度。组织专题培训,切实增强政务服务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推进深化“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的能力。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分工,压实责任,及时贯彻落实区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各阶段任务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创新改革举措,以便民利企为导向,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制定本部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切实提高企业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相关热词搜索:

    • 范文大全
    • 说说大全
    • 学习资料
    • 语录
    • 生肖
    • 解梦
    • 十二星座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