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公文大全 个人文档 实用范文 讲话致辞 实用工具 心得体会 哲学范文 总结范文 范文大全 报告 合同 文书 信函 实用
  • 个人工作总结
  • 年终工作总结
  • 班主任工作总结
  • 教学工作总结
  • 财务工作总结
  • 政务工作总结
  • 党团工作总结
  • 百花范文网 > 总结范文 > 教学工作总结 > 大情境视角下古诗文教学的浸润式构建——以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为例

    大情境视角下古诗文教学的浸润式构建——以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为例

    时间:2023-02-22 08:55:03来源:百花范文网本文已影响

    文|黄文峰

    诗言志,词抒怀,一篇篇流传千古的诗文,涵盖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标记。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是少年儿童母语启蒙、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丰富的古诗文教材资源中蕴含着怎样的育人价值?如何在丰富学生言语实践的同时增加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基于这样的思考,本文围绕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相关内容,从大情境视角切入,探索古诗文教学的浸润式构建。

    大情境是对应学科大概念,基于实际问题构造的,能够统领学习内容,以知识迁移与实践运用为目标的整合之境、真实之境、活用之境,情境的统摄性、联结性越强,对学习的建构意义价值越高。借助大情境视角,可从以下几个维度对本单元古诗文教学进行溯源和考量。

    1.教材编写的内部语境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清贫》四篇课文。“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这一阅读要素与习作要素“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形成有效贯通。

    在鲜明的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双线之下,诗文元素贯串整个单元:导语中,引用了被称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所作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首古诗都是抒发爱国情怀的名篇;
    《青山处处埋忠骨》以诗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呼应,点明主旨;
    语文园地“日积月累”板块,安排了《凉州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两首古诗。整个单元呈现出从经典语境中来,到历史情境中去的文化之脉和情感之线,为家国之情的体悟和表达建立了厚重的人文基调。

    本单元的《古诗三首》是教材中出现的第三组爱国主题诗篇,与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两组古诗形成了主题内容的关联、学法的进阶。

    2.儿童学习的现实困境

    进入高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结合注释等初步理解诗文意思。但古诗文语言简练却意蕴深远,在炼字表达上往往采用大写意的手法,具有一定的跳跃性,需要学生借助关键字词在比较、联结等阅读中去想象体悟,对五年级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

    相较于其他主题,爱国主题诗篇在历史背景上更加宏大,表现主题上更加深刻。本单元选用的古诗文涉及唐、宋、清朝末年及近代时期,且相关诗句中涉及到地理常识、典故和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受成长环境、文化积淀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理解和共情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3.诗文创作的文化情境

    本单元选用的诗文背后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与人物经历(见下页表1)。单元导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节选自林则徐之诗《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表达了愿为国献身,不计个人得失的崇高精神。同样为诗句引用,“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体现着毛泽东主席在痛失爱子之际作为凡人的情感和不同凡人的胸怀。

    表1 五下第四单元爱国主题诗文创作的历史文化节点

    再看课文和语文园地中的几首古诗,《从军行》《凉州词》作于盛唐时期,面对吐蕃、突厥多次侵扰,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用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瑰丽壮美的诗篇。同为唐朝时期所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历史背景是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这首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的七言律诗,描述了听闻安史之乱结束,诗人喜极而泣的心路历程。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则创作于苟且偷安的南宋时期,诗人陆游已68 岁,罢归山阴四年,但宁静的乡村生活未能使诗人的心平静下来,他远望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惦念着沦陷之地的中原人民,期盼宋王朝早日收复失地。

    从以上研究可以发现,教材中的古诗文不是单篇孤立的存在,在教材内部语境、儿童学习困境、历史文化背景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如下的联结:诗文与历史的联结,需要在历史背景中还原生成学习的文化基础;
    诗文与诗文的联结,包含学习经验的应用与迁移,学习内容和方法的结构化推进;
    诗与文的联结,通过阅读和表达形成单元内部的学习循环;
    诗与人的联结,促进诗中人、写诗人、读诗人的对话与共情。

    “实境”原为古典诗歌理论术语,指真切实在的境界。“在场”是学习状态,也是学习历程,是学生在学习中循序渐进、主动参与、深度体验的具体表现。“实境在场”生动具象地表现了儿童在情境中、在实践中、在生长中的浸润式学习状态和历程。结合大情境溯源的联结化思考,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古诗文教学可做如下设计,形成浸润式的教学构建。

    1.串联文化主线,回归历史现场

    立足单元视域可以发现,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从导语到诗文,再到语文园地,把家国情怀嵌入辽阔的时代背景和具体的人物经历之中,架构起内在的文化之脉和情感之线,汇聚成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爱国精神和时代担当。“家国之情,历史寻根”是贯通单元学习的大任务,也是导向单元诗文深度学习的情境策略。围绕“家国之情,历史寻根”,可设计系列任务,如下:

    (1)小组合作,拟一份阅读任务单,列出本单元历史人物和关键事件,分工查阅并在组内交流。

    (2)个人探究,描绘人物画像,以“他______了”为题讲述爱国故事。

    (3)同桌商议,结合课内外阅读,绘制爱国人物排行榜,并选用合适的诗句表达人物的爱国之志。

    三项学习任务将古诗文学习置身于整个单元的文化语境中:学习前立足文化节点形成知识储备,学习中关注要素习得深度体验,学习后迁移文化情境升华体悟,有聚焦、有应用、有拓展。

    2.探寻诗文语境,形成学习路径

    文以载道,爱国诗文的创作基于历史文化的大场景,又借由古诗文简练的文字、艺术的表达传递出内在的情感与情志,在具体的语言表达上有个性的存在,也有共性的交融。

    (1)唤醒经验,图式进阶。作为小学阶段第三组爱国诗篇,学生在之前的组诗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以《从军行》为例,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通过四年级上册《出塞》《凉州词》两首诗让学生有所体验,“明月”“沙场”等勾勒出大漠边疆的孤寂苍凉,为国为家的豪迈悲壮,为《从军行》的学习铺就了语境底色。五年级上册《示儿》《题临安邸》两首诗中宋王朝苟且偷安的历史背景与陆游的个人经历,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理解和深入体悟建立了认知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相关诗文联系,有利于进行新旧“图式”的同化与顺应,实现知识的迁移。

    (2)语境解码,明晰策略。“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画面表情达意是古诗文创作的一大特点,爱国诗篇也不例外。在这几篇古诗文中,画面基本上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自然之景,二是现实场景。《古诗三首》的自然之景都是大开大合的画面,“长云”“孤城”等用词仿佛拉开了渺远的时空距离,带来了家国之思;
    现实场景中“穿”“终”“尽”“又”“喜欲狂”等词用情至深,表达了浓郁的家国之情。学习过程中可采用“诵读再现画面—品读沉浸场景—联读体悟情感”的方法,形成“入物境—知语境—观心境”的学习路径。

    (3)聚类集群,应用迁移。古诗文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前一首的学习方法,可以在另一首中加以实践、应用和巩固。如《古诗三首》中共同存在着自然之景、现实场景的交融,可聚焦其中一首重点学习,提炼形成方法策略,再应用到其他两首之中,发展学生的自主建构和深度参与。本单元中,像这样的聚类迁移还体现在《古诗三首》和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上。《从军行》与《凉州词》在形式上有诸多相似之处,都是边塞诗,都出现了“孤城”,都在自然之景和现实场景间快速切换,但两首诗的情感意蕴却截然不同,《从军行》慷慨激昂,《凉州词》悲凉哀婉,既可在学法迁移中自主巩固,又可在对比发现中更清晰地感知“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深刻内涵。

    3.关注要素贯通,生成学习循环

    在许多文本解读中,都把本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落脚于《古诗三首》之外的三篇课文中,认为古诗存在的价值仅在于历史情境的打开和经典文化的诵读积累。的确,古诗文大写意的语言表达方式很难在落实“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这一语文要素上有所突破。但换一种思考,正是因为古诗文言简意深的特质,为后一语文要素“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内心”的实践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间与表达情境。

    在单元教学中,可以设置这样的表达情境:同学们,《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大家通过文中两封电报、两难抉择、两场细节,充分感受到“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一句背后的画面场景,体会到毛泽东主席的慈父情怀和伟人胸怀。诗以言志,我们学习的每一首古诗的背后都有着鲜活的人、鲜活的事、鲜活的场景。在什么情况下,诗人写下了这一首首流传千古的爱国诗篇;
    在这些诗中,又会有怎样的画面和深情?大家可以从《古诗三首》中选择一首,结合自己课外阅读了解到的历史背景,选择一个人物,可以是诗人,也可以是诗中的某一个人,试着描绘出他的画像和周围的场景,再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通过具体的故事把他的表现写具体,反映人物的内心。

    在情境任务中,把背景阅读、诗文品读、课文阅读、习作表达进行融合和贯通,形成了前有铺垫学习、后有内化生成的学习循环。

    与一般文学作品相比,古诗文学习既有显性的语言习得,更有隐性的思维、思想、文化的浸润和感知,这种感知会伴随着认知的发展、生活经验的增长,在某一个时刻牵发出来,触动心灵的柔软,丰富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在上述的设计中,初步建立了在文化情境中感知、在言语实践中习得的浸润式学习路径,但在内在的情感共鸣上,还需要借由几个关键的文化坐标去聚焦和镌刻。

    1.依字行腔,读出情韵

    古人非常重视吟诵,有着自身独特的平仄节奏规律。“平声吟长仄声短”,可确定发音长短;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可根据字在诗词中的位置明确停顿要求。以《从军行》为例,“青海长云暗雪山”一句中“长云”为平声拖音拉长,让人仿佛看到辽阔之景;
    “不破楼兰终不还”中“不破”两字皆为入声,语气坚决有力,让人感受到将士的决心,“终不还”中“终”和“还”都是平声,余音绕梁,直抒胸臆。学生通过吟诵,读出了画面场景,感受了将士豪情。

    2.炼字想象,入情入境

    优秀的诗人常以直觉和通感寻找表达的意象,建构起空间画面,同时辅以大幅度的跳跃,推动情绪到达高点。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诗人开篇就描绘了“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的壮观景象,“东入海”和“上摩天”一个横跨东西,一个纵连天地,如此辽阔之景却沦于金人之手,让人哀叹山河不幸。后两行“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将目光陡转至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除了“尽”“又”饱含深情之外,“南望”一词值得琢磨,此时应是诗人向北而望,却切换视角为沦陷区的百姓向南而望,在这实虚之间形成了共同的渴盼。类似这样的炼字想象,会勾连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走进诗词的情境之中。

    3.聚类成线,层层浸染

    单元内,不同时空的爱国篇章通过串联、比较、融合、回环,形成时空的共鸣。在此基础上,结合单元主题任务“家国之情,历史寻根”,引导学生到历史长河中查阅、诵读、积累更多相关诗文,并顺着历史的轨迹将它们串联,形成上下五千年的爱国文脉,层层推进,反复浸染,为学生勾连起共情之线,形成深刻的文化烙印。

    古诗文学习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过程,是文化自信根植中国儿童成长底色的过程。大情境视角下古诗文教学的浸润式构建,是在认知框架下的溯源和重构,呈现出“在文本语境中、在思维关键处、在言语实践中、在文化节点处”的教学研究与设计,让古诗文教学根植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土壤中,根植在教材编写的内部语境和儿童学习的现实情境中,帮助儿童潜移默化地获得古诗文知识的建构、母语思维的进阶、文化审美的提升、思想情感的丰润。

    猜你喜欢 诗三首诗文家国 “以文为诗”辨正——从诗文之辨看韩愈长篇古诗的节奏处理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2期)2022-03-26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中华诗词(2020年9期)2020-02-07筑梦家国的最美姿态当代陕西(2019年18期)2019-10-17诗三首文苑(2018年22期)2018-11-19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东坡赤壁诗词(2018年3期)2018-07-16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军营文化天地(2018年2期)2018-04-20诗三首剑南文学(2016年14期)2016-08-22天下诗文第一楼 绵州越王楼剑南文学(2015年5期)2015-02-28诗三首剑南文学(2015年2期)2015-02-28景徐周麟诗文中的他乡与故乡剑南文学(2015年1期)2015-02-28

    相关热词搜索:教学 浸润 为例

    • 范文大全
    • 说说大全
    • 学习资料
    • 语录
    • 生肖
    • 解梦
    •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