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公文大全 个人文档 实用范文 讲话致辞 实用工具 心得体会 哲学范文 总结范文 范文大全 报告 合同 文书 信函 实用
  • 工作计划
  • 学习计划
  • 自我评价
  • 百花范文网 > 实用 > 学习计划 >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9篇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9篇

    时间:2024-01-10 09:55:12来源:百花范文网本文已影响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一、目标要求1、深入钻练教材,在借鉴她校课件基础上,结合所教学生实际,确定好每节课所教内容,及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方法。2、本期还要帮助学生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数学教学计划9篇,供大家参考。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9篇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篇1

    一、目标要求

    1、深入钻练教材,在借鉴她校课件基础上,结合所教学生实际,确定好每节课所教内容,及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方法。

    2、本期还要帮助学生搞好《数学》必修内容的复习,一是为学生学业水平检测作准备,二是为高三复习打基础。

    3、本期的专题选讲务求实效。

    4、继续培养学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解决好学习教学中的困难,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5、本期重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概括、归纳、整理、类比、相互转化、数形结合等能力,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二、教学措施:

    1、认真落实,搞好集体备课。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每位老师都要提前一周进行单元式的备课,集体备课时,由一名老师作主要发言人,对下一周的教材内容作分析,然后大家研究讨论其中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在星期一的集合备课中,主要是对上周备课中的情况作补充。每次备课都要用一定的时间交流一下前一段的教学情况,进度、学生掌握情况等。

    2、详细计划,保证练习质量。教学中用配备资料是《高中数学新新学案》,要求学生按教学进度完成相应的习题,老师要给予检查和必要的讲评,老师要提前向学生指出不做的题,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每周以内容滚动式编一份练习试卷,星期五发给学生带回家完成,星期一交,老师要进行批改,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最好安排时间讲评。试题量控制为10道选择题(4旧6新)、4道填空题(1旧3新)、4道解答题。

    3、抓好第二课堂,稳定数学优生,培养数学能力兴趣。本学期第二课堂与数学竞赛准备班继续分开进行辅导。平常意义上的第二课堂辅导学生,主要是以兴趣班的形式,以复习巩固课堂教学的同步内容为主,一般只选用常规题为例题和练习,难度低于高考接近高考,用专题讲授为主要形式开展辅导工作。

    4、加强辅导工作。对已经出现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的下班辅导十分重要,所以每位老师必须重视搞好辅导工作。教师教学中,要尽快掌握班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工作,既要注意照顾好班上优生层,更不能忽视班上的困难学生。

    总结:以上就是下学期高二必修数学教学计划,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篇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3(A)版》第三章中的第3.2.1节古典概型。它安排在随机事件的概率之后,几何概型之前,学生还未学习排列组合的情况下教学的。

    古典概型是一种特殊的数学模型,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概率模型,在概率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学习概率必不可少的内容,同时有利于理解概率的概念,有利于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利用古典概型求解随机事件的概率。

    2、学情分析。

    学生基础一般,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情感融洽,上课互动氛围良好。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类比,分析,归纳能力,但对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在一些细节上不完备,反映在解题中就是思维不慎密,过程不完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概念及概率计算公式。

    (2)能够准确计算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2、过程与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中采用探究式和启发式教学法,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引入课题,层层设问,经过思考交流、概括归纳,得到等可能性事件的概念及其概率公式,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概率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学生通过概率知识的学习,可以更好的理解随机现象的本质,掌握随机现象的规律,科学地分析、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三、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利用古典概型求解随机事件的概率。

    2、难点:如何判断一个试验是否是古典概型,分清在一个古典概型中某随机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在考试中遇到不会做的选择题同学们会怎么办?在你不会做的前提下,蒙对单选题容易还是蒙对不定项选择题容易?这是为什么?

    通过这个同学们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索新知识,符合“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观点,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随着新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课堂的有效思维增加。

    2、抽象思维。形成概念、

    师:考察试验一“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有几种不同的结果,结果分别有哪些?

    生:在试验中随机事件有六个,即“1点”、“2点”、“3点”、“4点”、“5点”和“6点”。

    师:我们把上述试验中的随机事件称为基本事件,它是试验的每一个可能结果。

    师:考察试验二“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有哪些基本事件?

    生:在试验中基本事件有两个,即“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

    师:那基本事件有什么特点呢?

    问题:

    (1)在“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试验中,会同时出现“1点”和“2点”这两个基本事件吗?

    (2)事件“出现偶数点”包含了哪几个基本事件?

    由如上问题,分别得到基本事件如下的两个特点:

    (1)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互斥的;

    (2)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的和。

    (让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再加以总结、概括)

    让学生归纳与总结,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数学语言的组织能力

    例1:从字母中任意取出两个不同字母的试验中,有哪些基本事件?

    师:为了得到基本事件,我们可以按照某种顺序,把所有可能的结果写出来,本小题我们可以按照字母排序的顺序,用列举法列出所有基本事件的结果。

    解:所求的基本事件共有6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学生没有学习排列组合知识,因此用列举法列举基本事件的个数,不仅能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对象的总数,而且还能使学生在列举的时候作到不重不漏,解决了求古典概型中基本事件总数这一难点,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师:你能发现前面两个数学试验和例1有哪些共同特点吗?(先让学生交流讨论,然后教师抽学生回答,并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进行补充)

    试验一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有“1点”、“2点”、“3点”、“4点”、“5点”和“6点”6个,并且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都是;

    试验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有“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2个,并且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都是;

    例1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有“A”、“B”、“C”、“D”、“E”和“F”6个,并且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都是;

    经概括总结后得到:

    ①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

    ②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我们将具有这两个特点的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率模型,简称古典概型。

    学生在合作交流的探究氛围中思考、质疑、倾听、表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化归思想。启发诱导的同时,训练了学生观察和概括归纳问题的能力。

    3、概念深化,加深理解。

    试验“向一个圆面内随机地投射一个点,如果该点落在圆内任意一点都是等可能的”。你认为这是古典概型吗?为什么?

    生:不是古典概型,因为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是圆面内所有的点,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数是无限的,虽然每一个试验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但这个试验不满足古典概型的第一个条件。

    试验“某同学随机地向一靶心进行射击,这一试验的结果只有有限个:命中10环、命中9环……命中5环和不中环’。你认为这是古典概型吗?为什么?

    生:不是古典概型,因为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只有7个,而命中10环、命中9环……命中5环和不中环的出现不是等可能的,即不满足古典概型的第二个条件。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更加准确的把握古典概型的两个特点,突破了如何判断一个试验是否是古典概型这一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批判性。

    4、观察比较,推导公式。

    师:在古典概型下,随机事件出现的概率如何计算?(让学生讨论、思考交流)

    生:试验二中,出现各个点的概率相等,即

    P(“1点”)=P(“2点”)=P(“3点”)=P(“4点”)=P(“5点”)=P(“6点”)

    由概率的加法公式,得

    P(“1点”)+P(“2点”)+P(“3点”)+P(“4点”)+P(“5点”)+P(“6点”)=P(必然事件)=1

    因此P(“1点”)=P(“2点”)=P(“3点”)=P(“4点”)=P(“5点”)=P(“6点”)=

    进一步地,利用加法公式还可以计算这个试验中任何一个事件的概率,例如,

    P(“出现偶数点”)=P(“2点”)+P(“4点”)+P(“6点”)=++==

    P(“出现偶数点”)=?=

    师:根据上述试验,你能概括总结出,古典概型计算任何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吗?

    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通过运用观察、比较方法得出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体验数学知识形成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体现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化归思想的优越性和这一做法的合理性。

    师:我们在使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时,应该还要注意些什么呢?(先让学生自由说,教师再加以归纳)在使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时,应该注意:

    ①要判断该概率模型是不是古典概型;

    ②要找出随机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

    深化对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的理解,也抓住了解决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的关键。

    5、应用与提高。

    例2:单选题是标准化考试中常用的题型,一般是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如果考生掌握了考查的内容,他可以选择惟一正确的答案。假设考生不会做,他随机的选择一个答案,问他答对的概率是多少?

    解:这是一个古典概型,因为试验的可能结果只有4个:选择A、选择B、选择C、选择D,从而由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得:

    探究:在标准化考试中既有单选题又有不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是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所有正确的答案,同学们可能有一种感觉,如果不知道正确答案,多选题更难猜对,这是为什么?

    解:这是一个古典概型,因为试验的可能结果只有15个:选择A、选择B、选择C、选择D,选择AB、选择AC、选择AD、选择BC、选择BD、选择CD、选择ABC、选择ABD、选择ACD、选择BCD、选择ABCD,从而由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得:

    P(“答对”)=1/15

    解决了课前提出的思考题,让学生明确解决概率的计算问题的关键是:先要判断该概率模型是不是古典概型,再要找出随机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

    例3:同时掷两个骰子,计算:

    (1)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2)其中向上的点数之和是5的结果有多少种?

    (3)向上的点数之和是5的概率是多少?

    (教师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抽两位不同答案的学生回答)

    学生1:

    ①所有可能的结果是:

    (1,1)(1,2)(1,3)(1,4)(1,5)(1,6)(2,2)(2,3)(2,4)(2,5)(2,6)(3,3)(3,4)(3,5)(3,6)(4,4)(4,5)(4,6)(5,5)(5,6)(6,6)共有21种。

    ②向上的点数之和为5的结果有2个,它们是(1,4)(2,3)。

    ③向上点数之和为5的结果(记为事件A)有2种,因此,由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可得

    学生2:

    ①掷一个骰子的结果有6种,我们把两个骰子标上记号1,2以便区分,由于1号骰子的每一个结果都可与2号骰子的任意一个结果配对,组成同时掷两个骰子的一个结果,我们可以用列表法得到(如图),其中第一个数表示1号骰子的结果,第二个数表示2号骰子的结果。

    由表中可知同时掷两个骰子的结果共有36种。

    ②在上面的所有结果中,向上的点数之和为5的结果有4种:(1,4),(2,3),(3,2),(4,1)。

    ③由于所有36种结果是等可能的,其中向上点数之和为5的结果(记为事件A)有4种,因此,由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可得

    师:上面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答案呢?(先让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再抽学生回答)

    生:答案1是错的,原因是其中构造的21个基本事件不是等可能发生的,因此就不能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求解。

    师:我们今后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求解时,特别要验证“每个基本事件出现是等可能的”这个条件,否则计算出的概率将是错误的。

    本题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发现两种结果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研究的问题是否满足古典概型,从而再次突出了古典概型这一教学重点,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数学思维情趣。

    6、知识梳理,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学习到了哪些知识?

    (2)本节课渗透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7、作业布置。

    (1)阅读本节教材内容

    (2)必做题课本130页练习第1,2题,课本134页习题3。2A组第4题

    (3)选做题课本134页习题B组第1题

    8、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问题串”的方式呈现为主,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合作,体验古典概型的特点,公式的生成、发现,把“数学发现”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获得数学发现的体验。将学习的主动权较完整地交还给学生。

    本节课始终本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讨论、归纳、探究等方式自主获取知识,从而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构建利于学生学习的有效教学情境,较好地拓展师生的活动空间,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篇3

    一、指导思想:

    以发展教育的理念为指引,以学校教务处、教研组、年级组工作计划为指南,加强备课组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落实教学常规,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尤其是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创造型人才

    二、学情分析及相关措施:

    教学中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实际能力出发,及时纠正不合理学习方法,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高二第一学期与第二学期的衔接工作。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具体措施如下:

    (1)注意研究学生,做好高二第一学期与第二学期的衔接工作。

    (2)集中精力打好基础,分项突破难点。所列基础知识依据新课程标准设计,着眼于基础知识与重点内容,要充分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切勿忙于过早的拔高,讲难题。同时应放眼高中教学全局,注意高考命题中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及新趋势,这样才能统筹安排,循序渐进。

    (3)培养学生解答考题的能力,通过例题,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对所学知识进行能力方面的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数学需要哪些能力要求。

    (4)让学生通过单元考试,检测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而及时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做好充分的准备

    (5)抓好尖子生与后进生的辅导工作。

    (6)注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数学教学;注意运用投影仪、电脑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教学进度:

    第1周 开学报名

    第2周 选修2-2 1.1变化率与导数

    第3周 1.2导数的计算 1.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第4周 1.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1.5定积分的概念

    第5周 1.6微积分基本定理 1.7定积分的简单应用

    第6周 第一章复习2.1合情推理与演绎逻辑

    第7周 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3数学归纳法

    第8周 第二章复习 3.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

    第9周 3.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 第三章复习

    第10周 期中复习

    第11周 期中考试

    第12周 选修2-3 1.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1.2排列与组合

    第13周 1.3二项式定理 第一章复习

    第14周 2.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2.2二项分布及其应用

    第15周 2.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 2.4正态分布

    第16周 第二章复习

    第17周 3.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第18周 3.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第19周 第三章复习

    第20周 期末总复习

    第21周 期末考试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篇4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本学期我担任3334班数学课,为了贯彻学校工作计划思想,完成学校的各项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学校成绩。特将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不断研究课程标准。在教学中,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为此,教师要发挥自己课程建设中的能动作用,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要变“经师”为“人师”,通过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在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中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实现育人的功效。

    二、合理安排本学期教学进度,扎扎实实完成教学任务:

    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第一学段:数学必修2第四章与必修3。第二学段:文科1-1。本学期我会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保证完成教学任务。

    三、认真备课工作,保证质量:

    本学期坚持进行集体备课,多向有经验老师请教,争取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知识结构,重点,难点,并与学生原有知识加以联系,做到有的放矢。

    四、精选例题和作业:

    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既要照顾中、下层学生,也要注意培养优生,因此,例题和课外作业的选取一定要有梯度,结合教材,可适度增减例题。课外作业分层要求:A组题要求学生都要完成;B组题要求学生有选择地完成;练习册上的题目经教师精选的必做,其他选做。

    五、信息共享,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

    为加快对试验课的理解和掌握,积极探索教改进程,建立备课组资料库,要积极借助网络信息收集和筛选资料存库,发挥集体智慧,及时应用到具体教学中。

    六、认真抓好落实,全面提高:

    认真做好学困生的工作,对他们的学习加以督促,对他们的不良习惯加以纠正,争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使提高高二学生的数学成绩而努力奋斗。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篇5

    一、指导思想:

    在我校整体构建的和谐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的数学素养,以适应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取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基本数学概念和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和结论的背景和应用,了解其中包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过程。

    2、提高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计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上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培养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培养数学应用和创新意识,努力思考和判断现实世界中包含的一些数学模型。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坚忍不拔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

    6、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渐了解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验数学的审美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二、教材的特点:

    我们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鉴、发展、创新的关系,体现基础、时代、典型性、可接受性等。并具有以下特征: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激发学习热情。

    2、“问题”:用适时问题指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3、“科学”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通俗化、特殊化、转化等思想方法的应用,学会数学思维,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理性精神。

    4、“时代性”和“适用性”:用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材料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培养应用意识。

    三、教学方法分析:

    1、选择内容典型、丰富、熟悉的材料,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造能反映数学、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的概念和结论,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引发学生“看发生了什么”的冲动,以培养兴趣。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高一班学习不错,但是学生自我意识差,自控力弱,需要时不时提醒学生培养自我意识。上课最大的问题是计算能力差。学生不喜欢算题。他们只关注想法。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程改革,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不够强,需要在新的教学时间补充一些内容。所以时间可能还是比较紧。同时它的基础比较薄弱,只能在教学中先注重基础再注重基础,力求每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五。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堂、合理的要求、师生对话等方式,可以建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在主观行动下提高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走向理性;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反复比较相似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的图形来说明抽象的知识;关注已有知识,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4、掌握公式的推导和内部联系;加强审查和检查工作;掌握典型例题的分析,讲解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实施整体建设,和谐教学。

    6、注重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篇6

    一、指导思想:

    本 学期,我们高二数学组全体成员将认真贯彻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点,在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的指导下,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育人为归宿,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 重点。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研模式,积极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新体系。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努力让本组数学教师成为有思 想、有追求、有能力、有经验、有智慧、有作为的新型教师,使备课组的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二、目标任务:

    1、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使各班数学成绩达到学校规定的有关标准。

    2、在数学学科教研教改中注重素质教育,让本组教师成为一支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过硬的数学教师队伍。

    3、狠抓生本教育,加强数学课堂改革力度,积极开展各项教研活动,提高现代教学水平,切实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积极开展业务学习活动,在全组形成教研之风、互学之风、创新教育之风,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 加强集体备课。本学期,我们组将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如实开展教研活动,认真开展合作研练活动,按照个人研究、同伴交流、达成共识、主备撰写、实践改进、 反思提高的步骤进行集体备课,听课后认真评课,及时反馈,如教学内容安排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争取使我们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具体措施:

    1、把握教材:

    认 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把握各单元、各节的教学要求和重难点,熟悉教材的特点和编者的意图,订好所教学科的教学计划。计划要体现每单元重难点以及采 取的措施,研究解决难点的方法。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练习策略。对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记录,及时进行反思,认真反思个人的 教育教学心得。

    2、规范日常工作:

    严格规范数学教学常规。每位教师要认真制定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组织数学学科的质量调查。高二上数学教学新计划高二上数学教学新计划。学生作业的规范性要求,包括学生书写作业的规范和教师批阅作业的规范。

    3、教师角色的变化:

    全组成员要积极实践生本教育,真正实现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的合作伙伴,不再是在讲的基础上扶着学生、牵着学生去掌握知识,而是要将知识放给学生,放心、放手地让学生自主学习。

    总之,我们愿与新课程同行,在探索中前进,在失败中成熟,把新课改引向深入。因为我们坚信我们的新课改最终可以使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全距、组距的概念;

    (2)能正确地编制频率分布表;会用样本频率分布去估计总体分布;

    (3)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探究,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地编制频率分布表、

    教学难点;会用样本频率分布去估计总体分布

    内容分析

    1、在统计中,用样本的有关情况估计总体的相应情况大体上有两类:一是用样本的频率分布去估计总体分布;二是用样本的某种数字特征去估计总体相应数字特征。本节课解决前者的问题。

    2、讨论样本频率分布的内容在初中”统计初步”中进行了简要的介绍,由于很长时间没有接触这方面知识,因此有必要通过一例重温频率分布有关知识,突出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使学生了解处理数据的具体方法。

    3、介绍历史上从事抛掷硬币的几个案例,学习科学家对真理执着追求的精神。

    4、频率分布的条形图与直方图是有区别。条形图是用高度来表示频率,直方图是用面积来表示频率。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1)介绍对“抛掷硬币”试验进行研究的科学家。

    (2)本次试验结果。

    (3)画出频率分布的条形图。

    (4)注意点:①各直方长条的宽度要相同;②相邻长条之间的间隔要适当。

    (5)结论:当试验次数无限增大时,两种试验结果的频率大致相同。

    2、总体分布

    精确地反映了总体取值的概率分布规律。研究概率分布往往可以研究其频数分布、频率分布,及累积频数分布和累积频率分布。后者作为阅读教科书内容。

    3、复习频率分布

    (演示)问题:有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数据的分组及各组的频数如下:

    [12、5,15、5) 2 [15、5,18、5) 3 [18、5,21、5) 5

    [21、5,24、5) 4 [24、5,27、5) 1 [27、5,30、5] 5

    (1)列出样本的频率分布表和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2)频率直方图的横轴表示___________;纵轴表示___________。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矩形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_,各小矩形面积之和等于___________。频率直方图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

    讲解例题

    为了了解学生身体的发育情况,对某重点中学年满17岁的60名男同学的身高进行了测量,结果如下:

    身高 1、57 1、59 1、60 1、62 1、64 1、65 1、66 1、68

    人数 2 1 4 2 4 2 7 6

    身高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人数 8 7 4 3 2 1 2 1 1

    (1)根据上表,估计这所重点中学年满17岁的男学生中,身高下低于1、65m且不高于1、71m的约占多少?不低于1、63m的约占多少?

    (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说出该校年满17岁的男同学中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人数所占比例最大?如果该校年满17岁的男同学恰好是300人,那么在这个范围内的人数估计约有多少人?

    (过程略)

    注意点:主要包括两部分:前面重点讲解如何根据数据画出频率分布的直方图,后面重点讲解如何根据样本的频率分布去估计总体的相关情况。

    (a)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b)确定组距与组数。

    组距的确定应根据数据总体情况,自主选择。本题将组距定为2较为合适,因而组数为11。

    (c)决定分点。

    分点要比数据多一位小数,便于分组。分组区间采用左闭右开。

    (d)列出频率分布表(见教科书)。

    (e)画出频率分布图(见教科书)。

    4、得到样本频率后,应对总体的相应情况进行估计

    5、课堂练习

    教科书习题 1、2第2题。

    板书设计

    一、概念理解 二、应用

    1、频数、频率的容量的关系 例

    2、频率的取值范围 三、小结

    3、分布频率分布表

    四、作业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篇8

    一、学生基本情况

    261班共有学生75人,268班共有学生72人。268班学习数学的气氛较浓,但由于高一函数部分基础特别差,对高二乃至整个高中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数学成绩尖子生多或少,但若能杂实复习好函数部分,加上学生又很努力,将来前途无量。若能好好的引导,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要求

    (一)情意目标

    (1)经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经过不等式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不等式的一题多证,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使学生体验到不等式、直线、圆、圆锥曲线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究不等式的性质、圆锥曲线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习信念和学习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的幻妙多姿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在对不等式的性质、平均不等式及思维方法与逻辑模式的学习中,进一步培养记忆能力。做到记忆准确、持久,用时再现得迅速、正确。

    (2)经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经过揭示解析几何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直观值见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经过解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经过解析法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经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经过含参不等式的求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及思维的逻辑性。

    (2)经过解析几何与不等式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经过不等式的一题多证,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发展发散思维能力。

    (3)经过不等式引伸、推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5)经过解析几何的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能力。

    (6)经过典型例题不同思路的分析,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掌握转化思想方法。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在比较鉴别中,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经过对个性特征的分析研究,提高观察的深刻性。

    (三)知识要求

    1、掌握不等式的概念、性质及证明不等式的方法,不等式的解法;

    2、经过直线与圆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及位置关系,掌握简单线性规划问题,掌握曲线方程、圆的概念。

    3、掌握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方程、图形及性质。

    三、教材简要分析

    1、不等式的主要内容是:不等式性质、不等式证明、不等式解法。不等式性质是基础,不等式证明是在其基础上进行的;不等式的解法是在这一基础上、依据不等式的性及同解变形来完成的。不等式在整个高中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是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强有力载体。

    2、直线是最简单的几图形,是学习圆锥曲线、导数和微分等知识的的基础。,是直线方程的一个直接应用。主要内容有: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线性规划的初步知识,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斜率是最重要的概念,斜率公式是最重要的公式,直线与圆是数形结合解析几何相互为用思想的载体。

    3、圆锥曲线包括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简单几何性质,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一些运用。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分别是满足某些条件的点的轨迹,由这些条件可以求出它们的方程,并经过分析标准方程研究它们的性质。

    四、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不等式的证明、解法。

    2、直线的斜率公式,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

    3、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简单几何性质。

    (二)难点

    1、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证明。

    2、到角公式,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简单线性规划的问题的解法。

    3、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

    五、教学措施

    1、教学中要传授知识与培育能力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育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2、持之以恒与高三联系,切实面向高考,以五大数学思想为主线,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3、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持之以恒学生主体性原则,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原则,持之以恒启发性原则。研究并采用以发现式教学模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积极参加与组织集体备课,共同研究,努力提高授课质量

    5、持之以恒向同行听课,取人所长,补己之短。相互研究,共同进步。

    6、持之以恒学法研讨,加强个别辅导(差生与优生),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培育尖子学生。 7、加强数学研究课的教学研究指导,培养学识的动手能力。

    六、课时安排

    本学期共81课时

    1、不等式18课时

    2、直线与圆的方程25课时

    3、圆锥曲线20课时

    4、研究课18课时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篇9

    一、 指导思想: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意目标 :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究中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的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

    (二)能力要求 :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2)通过揭示所学内容中的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3)通过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学内容有立体几何、解析几何、逻辑知识和圆锥曲线、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

    立体几何是研究的是物体的形状、大小与位置关系。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等方法认识和探索几何图形及其性质。通过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以及几何直观能力。

    直线和圆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图形的几何性质,体现了数形结合的重要数学思想。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建立直线和圆的代数方程,运用代数方法研究它们的几何性质及其相互位置关系,并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初步形成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相关热词搜索:高二 数学教学 计划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上学期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下学期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表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和目标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模板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上学期最新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学情分析和教学策略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学情分析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指导思想 高二数学教学计划进度表

    • 范文大全
    • 说说大全
    • 学习资料
    • 语录
    • 生肖
    • 解梦
    • 十二星座

    推荐访问

    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个人工作总结 数学教学个人工作总结2023年 数学教学个人工作总结800字 数学教学个人工作总结简短 数学教学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数学教学个人工作计划 数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工作总结 数学教学中师生互动研究开题报告 数学教学内容四大领域_《新课标与数学教学内容》读后感范文 数学教学内容四大领域_《新课标与数学教学内容》读后感范本 数学教学内容的四个领域 数学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反思20篇简短 数学教学基本功 数学教学基本原理与方法 数学教学工作分析 数学教学工作反思 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个人 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基本情况 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小学 数学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个人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优秀范文五篇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本 数学教学常规检查小结 数学教学常规检查总结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简短 数学教学总结 数学教学总结工作回顾 数学教学期末总结与反思 数学教学的工作计划范文 数学教学经验交流 数学教学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数学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 数学教学视频 数学教学计划小学 数学教学计划模板 数学教学计划范文 数学教学论思考题答案 数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数学教学设计模板 计划 计划、工作总结 计划下半年打算 计划主管工作总结 计划主管年度工作总结 计划书 计划书怎么写 计划书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