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公文大全 个人文档 实用范文 讲话致辞 实用工具 心得体会 哲学范文 总结范文 范文大全 报告 合同 文书 信函 实用
  • 调查报告
  • 调研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 工作报告
  • 自查报告
  • 百花范文网 > 报告 > 调查报告 > 2024年在全市财政地税工作会议上讲话

    2024年在全市财政地税工作会议上讲话

    时间:2024-03-17 20:33:02来源:百花范文网本文已影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年在全市财政地税工作会议上讲话,供大家参考。

    2024年在全市财政地税工作会议上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财政地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以及全省财政、税务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10年及“十一五”期间全市财政地税工作,认真分析当前财税经济形势,安排2011年税收计划和财政收支计划,部署2011年及“十二五”时期全市财政地税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专程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大家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代表局党委讲以下几点意见。

    一、2010年和“十一五”时期财政地税工作

    2006年以来的五年,是很不平凡的五年,是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面临国家加强宏观调控、资源环境制约、国际金融危机等压力和困难,扎实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五年,也是全市财政地税工作亮点频现、成绩显著的五年。五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充分发挥“生财、聚财、理财、用财、管财”的职能作用,切实加强收入征管,努力优化财税收支结构,全面推进各项财税改革,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公共财政体系基本形成,全市财政地税事业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财税收入规模和质量跨上新台阶,地方财政实力显著增强。

    五年来,我们努力促进财税经济良性互动,夯实财源基础;
    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优化政府财力结构,财政收入规模不断壮大、质量不断提升。2010年,全市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了100亿元,达到102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53亿元和28.3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3倍和2.54倍,年均分别增长18.17%和20.45%,实现政府性基金收入38亿元、社保基金收入11亿元;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53.4%,比2005年提高4.87个百分点;
    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11.65%提高到2010年的12.96%。2010年地税部门组织的税费收入(不含耕契两税)达35.73亿元,是2005年13.86亿元的2.58倍,年均增长20.85% ;其中税收收入(不含耕契两税)达21.48亿元,是2005年7.89亿元的2.72倍,年均增长22.17%。地税收入结构不断优化,2010年,营业税加地方六税占地税税收收入的比重为67.63%,比2005年提高了11.76个百分点。

    (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果,财税调节作用充分发挥。

    五年来,我们始终把财政地税工作放在市委、市政府的“大盘子”中、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去把握,充分发挥财税调节作用,从兑现财政扶持政策、落实税费优惠政策等方面着手,引导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全力支持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公共财政框架初步建立。

    五年来,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及公共财政的要求,科学界定财政支出范围,坚持“存量调结构,增量优方向,增量调存量”的原则,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领域,公共财政框架初步建立。2010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达30.2亿元,是2005年12.06亿元的2.5倍,年均增长20.15%。财政支出坚持进退有序,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重点向“三农”、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事业领域倾斜。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在公共安全、农林水利建设、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体育、环境保护和城乡社区管理等民生支出从2005年的7.9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4.02亿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总支出的比重从2005年的65.93%增长到2010年的79.55%,五年间,财政对民生保障的投入增加了2倍。

    (四)财政改革取得新突破,财政管理机制日益健全。

    1.推进部门预算改革。积极实践“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的财政管理模式,基本实现了所有政府性资金全部纳入财政统管的要求,所有政府性资金支出全面纳入预算管理,分别编制一般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保基金预算、债务收支计划等四类预算。从2006年开始,每年选择两个部门的部门预算提交人代会审议,走出了预算改革向纵深推进的一大步。按照“人员经费按实际、公用经费按定额”的原则,建立并逐步完善支出标准体系;
    在项目支出方面实行“零基预算法”,结合经费供给的可能,分轻重缓急逐项核定项目,并实行了政府投资项目库制度。

    2.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十一五”期间,我市在统发工资、部分基建和支农项目、政策奖励兑现项目和政府采购方面,实现财政直接支付模式。同时,在实现财政直接支付的基础上,确立分三阶段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2010年,我市分两批对38家市级部门预算单位进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

    3.政府采购制度不断完善。政府采购行为和采购程序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坚持以公开招标为主要采购方式,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进行部门采购预算编制,实现了政府采购预算与部门预算的衔接,强化了采购预算的约束性。

    4.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成效明显。2007年以来,我市作为农业部、XX省、嘉兴市三级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县(市),尝试建立农业主导产业、村庄整治重点项目、土地治理项目区等三个支农资金整合平台,重点扶持杭白菊、蔬菜、水果、畜牧、水产养殖、花卉苗木、蚕桑、水稻八大农业主导产业,推进现代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得到了农业部、省财政厅的充分肯定。

    5.财政监管工作不断深化。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监管,强化财政资金的绩效评价。自2007年以来,先后开展了单位自评、财政部门评价等两个层次的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评价项目23个,评价的项目资金18654万元。组织开展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 “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加强会计监督管理,依托“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和“地税征管信息系统”,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

    6.推行财政标准化管理。2007年,我市财政系统正式上线运行财政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运行3年多来,在财政管理服务过程中实现了全过程控制,财政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实施“金财工程”,推进财政信息化管理,有力支撑和促进了财政改革与发展。

    (五)地税征管改革实现新跨越,税收征管机制日益完善。

    1.全面加强地税工作流程化、标准化、法制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信息管税”工作思路,积极实施五位一体的税源管理互动机制,实现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税收执法责任制和《XX地税信息系统(2006版)》的有机融合,做到“工作流程化、流程标准化、标准法制化”。

    2.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征税网络化、办公自动化、服务信息化”的良好应用格局。目前通过网上输涉税事项的企业户约占全市总户数的99.5%。同时在横向上,实现了工商、国税、地税三方联合办证、“一体化”服务的新模式。全面推广电脑发票的应用,至2010年12月底,已使用电脑发票4047户,占总用票户的87.58%;
    积极争取网络在线开票试点。全面推广CA证书的应用,至2010年12月底已认定CA网上申报户达8014户,占应申报户的96.33%,我局的做法被省局作为经验材料在全省地税系统推广。

    3.税收管理不断强化。一是深化税源监控。扩大重点税源监控范围,2010年监控户数达1279户,比2009年增长59%,监控企业全年入库税收收入15.96亿元,占全部地方税收收入比重达到74.31%。制定行业性税源调查工作制度,实施税收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税源监管的水平。二是规范征管措施。完善纳税评估,建立旅游业、印染业、毛衫业和住宿业等行业的预警指标和23小行业的行业指标,加强信息数据的查询应用,有针对性地开展纳税评估。三是强化税种管理。稳步推进不动产、建筑业营业税项目管理;
    进一步加强企业所得税预缴管理和汇算清缴后续管理工作;
    推进个人所得税全员申报管理,重点加强对高收入行业、重点人群的税源控管;
    加强自然人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2010年征收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1065万元;
    切实加强小税种征管,开展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税源清查工作,组织开展国税免抵退增值税数据的“两税”比对工作,强化车船税代收代缴的跟踪管理,有序开展土地增值税清算。

    4.依法治税环境日益巩固。规范税收行政处罚裁量工作,2010年重新修改税收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和执行标准;
    加大举报案件的检查力度,2010年共检查企业302户,查补税费、滞纳金、罚款合计3277万元;
    积极探索调研式稽查和解剖式稽查,做好以查促收、以查促管的文章。

    5.纳税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实施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增加服务功能,开展优质服务。开设“同城通办”业务,全面推广“纳税人之家”服务活动,已建成的11户“纳税人之家”累计提供服务100多次。该项工作受到了上级的肯定,《中国税务报》、XX经视“阳光行动”栏目、《XX税务》、《XX通讯》等媒体先后对我市“纳税人之家”予以全方位报道。

    (六)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得到新提高,国有资产监管工作逐渐规范。

    切实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防范财政风险。国资办成立3年来,协调解决了我市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运营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不断规范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截止2010年底,全市国有资产总量达到200.21亿元。全市国有资产正逐步从一般性竞争领域退出,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必须由政府主导的国计民生领域转移,形成了水务、公投、交投等三大集团公司为主体,城投公司、水利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经济技术开发总公司、振东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及镇、街道的一批投融资公司共同发展的国有资产经营分布格局。

    加强国有企业监管,组织开展国有公司年度经营业绩、收益收缴、国有股退出、综合管理等工作的考核;
    完善监管制度建设,选调了3名财务总监分别委派至公投、水务集团和振东新区开展工作。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制订政府性债务收支计划,加强对债务的日常管理,规范举债审批手续,充分调研全市土地资产和政府性债务的对应关系,降低债务风险。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出租房屋的管理,全面实行公开招租;
    做好车改车辆处置工作,公开拍卖307辆公务用车,拍卖金额2156万元,高出评估价51.31%。

    (七)财税干部队伍呈现新风貌,财税组织支撑体系更加稳固。

    五年来,局党委提出的“有德、有才、有表率”、“读书修身、运动健身、品德立身、静心养身”、“守法、守纪、守德”、“一主四建”的财税文化、“三靠两抓”等干部队伍建设理念深入人心,并成为全体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全系统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好转,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进一步规范。我局已经分别连续5年在市委年度考核中被评为先进单位,财政局在2006年荣获全省财政系统先进集体。2010年我局各个单位和个人也获得了很多的荣誉。

    1.深入开展“菊乡先锋”创先争优活动。2010年,组织开展“转变作风树形象、提升效能促发展、人人争当菊乡先锋”创先争优活动,各支部、每个党员干部制定争先创优的目标,党员作出服务承诺,并要此基础上公开诺言,践行诺言,突出党员先进性,创先争优活动纳入年度党建工作重点考核内容。

    2.扎实推进财税文化建设。围绕财税“主流价值”和“四大体系”建设,大力推进财税文化发展。通过中层干部学习论坛,培养中层干部的思考能力、讲解能力和综合能力。组织开展财政、税收业务知识考试和竞赛以及辩论赛、青年风采大赛等活动,提高干部业务能力,培养干部综合素质。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活跃财税氛围,凝聚干部人心。组织慈善募捐、党员爱心捐款等活动,共青团、妇委会主动与敬老院、福利院结对,开展慈善活动。

    3.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廉政准则》,组织电化教育、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活动,警钟长鸣,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认真落实全系统中层以上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个人收入申报制度以及礼品登记制度。2010年全系统共上缴礼金74700元、礼券195100元、礼卡114张。坚持领导干部述职述廉、个人重大事项报告、中层干部考察回访和任前廉政考试、党员干部廉政谈话、提醒谈话、诫勉谈话等制度。组织开展内部财务审计、风险点排查和领导班子成员带队进行作风、劳动纪律、廉洁自律专项督查等活动,严肃处理违反纪律的行为,切实提高队伍整体素质。2010年干部队伍总体保持较好社会形象和影响力。

    同志们!五年来全市财政地税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充分展示了财政地税部门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充分展示了理财治税理念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党委政府财政调控能力、全面改善社会民生中的强大动力;
    充分展示了财政地税部门在促进经济建设、事业发展和社会稳定中的巨大作用;
    充分展示了广大财政地税干部职工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全新风貌!回顾五年来的财政地税工作,我们主要做到了“四个注重”:一是注重服务大局。积极有效地发挥财税在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和调节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支撑保障引导作用,确保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决策的贯彻落实,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注重保障民生。不断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财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了由“吃饭财政”、“建设财政”向“民生财政”、“公共财政”的实质转变,使公共财政最大程度地惠及全市人民。三是注重深化改革。积极推进各项财政、地税工作创新,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水平。四是注重队伍建设。以建设财税文化为重点,建立健全干部队伍管理长效机制,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奠定财税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

    五年来全市财政地税工作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厅、局正确领导、指导的结果,是市政府各部门和各镇(街道)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财政地税系统干部职工奋发有为、开拓创新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局党委,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财政地税工作的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奋战在财政地税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同志们!回顾五年来财税改革与发展的历程,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市财政地税工作中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财政收支矛盾仍较突出,公共财政职能有待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有待进一步提升,财税管理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任务仍然较重,少数干部的素质和作风与新时期财政地税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等等。我们要认真分析和研究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财政地税工作的总体要求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市发展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财政地税部门在我市各项建设任务中承担着重要任务,责任重大。全市财政地税部门一定要紧紧围绕全市“十二五”发展规划,把握科学发展主题,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务实创新、持续改进”的财税组织理念,创新财税管理机制,深化财税文化建设,为财税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坚持服务发展,进一步增强涵养财源的能力。

    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在稳定经济增长,特别是优化结构、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及时完善相关财税政策,调整扶持方向,重点支持“5+2”平台建设,促进XX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认真落实各项税收政策与税制改革措施,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促进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发展。推进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发展,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强城乡统筹力度,推进新市镇和中心镇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二)坚持规范高效,进一步提高履行职能的水平。

    深入开展财税文化建设,使财税核心价值理念外化于行、内化于心,优化知识结构、提升能力水平、改善行为习惯,不断提高干部综合素质。积极推进财税法制化进程,加强财税执法责任制建设,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全面提升财税监督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快“金财工程”一体化软件的推广应用,提升信息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的保障水平。大力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全面推进办税服务平台建设,刚性执法和柔性服务并举,努力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

    (三)坚持突出重点,进一步提高保障民生的力度。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兼顾”的原则,确保民生支出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政实力相适应,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积极探索有效的财政保障方式,进一步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在保障公共需要、提供公共产品、服务公共利益方面的长效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四)坚持统筹管理,进一步增强财政调控的实力。

    进一步加大“五大投入”的综合管理力度,加强政府性资源和资产的管理,强化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监管,纵深推进“三个子”建设,整合税收收入、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和债务收入,切实增强统筹调控能力,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

    (五)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创新税源管理的模式。

    创新科学预测税收收入的方式和方法,综合应用经济参数和企业申报数据,完善税收预测模型,把握税源变化趋势,增强组织收入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建立税收预测评价制度,提高预测准确率。积极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以实行分类分级管理为基础,以加强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以实施信息管税为依托,以完善运行机制为保障,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三、清醒有为,把握机遇,扎实做好2011年财政地税工作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客观正确地分析当前财税经济形势,安排好2011年财政收支,做好各项财政地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正确认识当前财税经济形势

    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正温和复苏,但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未完全消除,复苏基础仍不稳固。从国内形势看,我国处于重要战略发展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不变,各种有利条件继续存在,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少。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是“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由两年来的“适度宽松”转向“稳健”,防范通胀任务艰巨,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这都将对经济运行带来新影响。

    从我市经济形势看,财税运行环境仍十分复杂,财政收支形势依然严峻,利好与利空并存。

    减收因素:一是国际汇率争端和贸易摩擦不断加剧,将直接影响我市纺织等对外贸依存度较高的行业。巨石集团的反倾销工作已经由商务部直接领导。二是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房地产前景不容乐观。三是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从而导致税收收入的减收。四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实施以来,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成本持续上升,土地、资金等要素价格不断上涨,将直接导致企业利润的减少。五是国家在结构性减税的大背景下,实施和完善消费型增值税,将稳步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并相应调减营业税征收范围,对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带来影响。

    增收因素:一是刚性增长,国家将统一内外资企业税收政策,外资企业从2011年1月(所属2010年12月)起开征城建税,预计外资企业2011年城建税可入库5000万元以上;
    同时,2011年新车船税法实施,将按排量设置多个车船税税额等级,对大排量汽车大幅提高车船税标准,将带动车船税增长。二是国内通胀预期,随着物价的上涨,必将相应带来税收收入的增长。三是我市的发展机遇很多,高铁、传媒、凤凰湖、崇福小城市试点、纳入杭州都市经济圈等。

    从财政支出形势看,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和中央扩大内需政策,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要保障各项法定支出和民生投入稳定增长,“两新工程”、医改等一系列惠民政策的落实,各类群体生活补贴的发放等,将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出的压力,同时又要加大政府基础设施投入,促进企业发展,使财政支出压力不断加大,收支矛盾还将十分突出。

    综上分析,2011年我市财税经济形势既面临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也面对诸多的风险挑战。对此,我们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但同时我们更要坚定发展信心,要看到宏观经济层面各种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稳增长促转型,强统筹促联动,重民生促和谐”的工作主线,周密筹划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工作方案,牢牢把握财政地税工作的主动权,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为实施“十二五”规划起好步、开好局。

    (二)2011年财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2011年财税工作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以队伍建设为保障,科学把握三个关系,优化三种结构,增强三项能力,着力发挥财税支撑保障引导作用,为“十二五”起好步、开好局。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确定2011年全市财政地税工作的工作目标:

    2011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计划完成60.18亿元,比上年增长13.5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计划完成32亿元,比上年增长13.05%,地方财政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为53.17%。具体安排如下:地税部门组织税收收入27.28亿元,比上年增长9.97%,营业税加地方六税占地税税收收入的比重达到65%;
    (其中耕契两税完成4.08亿元,比上年增长22.73%;
    )下划烟草企业所得税0.53亿元,比上年增长0.28%;
    社保基金收入13.53亿元,比上年增长20.58%。市本级地方一般预算支出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07%。

    (三)2011年财政地税工作的主要任务

    根据2011年我市财政地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新一年财政地税部门重点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1.充分发挥财税职能作用,着力“稳增长、促转型”。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市委、市政府出台新一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相关政策当好参谋。进一步发挥财税体制的导向、杠杆作用,以“5+2”平台建设为契机,重点支持“大、优、新”项目的引进,推进两个省级开发区的扩容提升。加大对临杭经济区、高桥新区、崇福经济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推进工业区产业配套、基础设施配套和服务配套。重点支持粮食功能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一产的稳定和发展提供财力支撑。切实落实对乌镇国际旅游区建设的各项政策,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创意产业和总部经济。研究制订节能减排、退二进三和淘汰落后产能的相关财税政策,落实企业上市、重组措施,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2.建立健全科学聚财机制,着力“抓收入、强调控”。

    按照“收支平衡、年度平稳”的原则,对组织收入工作做到心中有数、早做准备,牢牢把握组织收入的主动权,努力实现收入均衡入库和可持续增长。密切关注经济发展走势、宏观经济政策和税收政策变化,拟设立专门的收入调控分析机构,全面开展经济税源、政策效应、收入进度分析,建立“立体式”的分析预测体系。以“数据大集中”工程建设为契机,深化“抓大、评中、定小”的税源管理理念,推进分行业、分规模、分税种管理,强化“数据采集-税源监控-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五位一体”横向互动机制,加大部门信息共享力度,推进税源管理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完善“五费合征”工作,研究各项社保资金保值增值和多渠道筹资办法,建立可持续的社会保障机制。加快推进非税收入征管体系建设,全部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全面清理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盘活存量资产,加强国资监管,真正做到“收入一个笼子”,切实增强财政调控能力。

    3.突出公共财政保障重点,着力“惠民生、优结构”。

    一要优化收入结构,提高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增强地方财政实力。二要优化支出结构,科学统筹调度财政资金,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一般性行政支出,把更多财力投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领域,着力保障重点支出和民生需求,促进和谐社会稳定。推进小城市、中心镇、新市镇建设,探索以镇(街道)为单位、对基层自治组织实行财政综合补助的新机制。着力加大对公路、公交、供水、环保等基础领域的投入,切实解决群众反响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增加民生投入的同时,改善内部支出结构,对教育、卫生、农业、科技、社会保障等支出,拟在“十二五”期间建立相应的增长机制,在确定总额的前提下,细化预算编制,实行完全的零基预算,提高部门的理财积极性,实现财政总支出和功能分类支出的双重优化。

    4.深入推进财政管理改革,着力“促规范、重绩效”。

    深入推进“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预算管理改革,建立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完善预算编制制度,细化基金预算编制,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强化预算监督,建立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相互制衡、有机衔接的运行机制,提高财政管理绩效,保障财政职能作用充分发挥。统筹财政专项资金,清理各类财政专户资金,有效管理部门结余资金。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自2011年起,市级部门预算单位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完善政府采购管理监督制度,扩大定点采购议价力度。以两新建设和农业二区建设为抓手,试行大农口资金整合。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采用预评估和后评价相结合。建立政府投资项目财政全过程监督机制。健全国有公司管理,在派驻财务总监试点的基础上,扩大财务总监派驻范围,加强对企业的财务监管和对财务总监考核管理;
    加强国资收益收缴管理,拟订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的收益收缴比例;
    加大对镇级平台的财务管理,切实强化债务风险意识,增强市镇二级偿债能力。

    5.创新地税征管机制,着力“严征管、促规范”。

    一是加强执法监督,推进依法治税。完善岗责体系,优化业务流程,推进“数据大集中”工程建设;
    规范税收行政处罚裁量权,做到合法、合理、高效;
    深入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改进税收执法督察方式,重视纳税人等外部监督,逐步形成依法行政综合绩效考核机制;
    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推进规范性文件等的1;
    充分发挥“纳税人之家”、志愿者服务大队等平台作用,加大税收宣传力度,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是加强信息数据管理,提高征管质量。尝试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一方面,将税收风险管理引入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中去,寻找企业内部风险点,引导企业开展税务风险评估,组织开展对企业税务风险评估,确定管理方式和服务模式;
    另一方面,加强对企业遵从风险的监控,通过行业指标的纵向比对分析,实现对企业财务信息数据的有效监控,防范执法风险。及早做好数据“大集中”前的基础信息清理和维护工作,进一步扩大第三方信息共享力度,实行信息数据的统一管理,为“信息管税”夯实基础。

    三是加强税务稽查,推进“以查促管”。加大税收违法案件查处的力度,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进一步提高税务稽查的威慑力;
    完善稽查制度建设,规范稽查执法行为;
    创新稽查工作方式,完善管查互动机制,提升稽查工作质效;
    建立健全部门协作机制,不断提高稽查工作效率;
    加强稽查信息化建设,提升稽查信息化水平;
    增强稽查服务职能,大力推进和谐稽查各项建设。

    四是优化纳税服务,推进管理创新。修改和完善纳税服务制度,健全绿色通道、中午值班、分局长值班制度、预约服务等制度,制定星级办税服务厅评定办法;
    组建全市“纳税人之家”协会(联合会),有效组织开展“纳税人之家”的各项服务活动;
    进一步扩大志愿者固定服务对象,提供全方位、多渠道的纳税服务;
    结合CA认证的全面普及,积极推广网上涉税事项的办理业务;
    建设“税企通”,建立有效的内部交流沟通机制和纳税人之间的互动平台。

    6.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着力“实基础、稳基层、优基本”。

    加强财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管理基础是重点,基层建设是关键,干部队伍是基本。管理基础工作是为实现财税管理目标提供的基础资料、基础标准、基本手段等相关工作的统称,基层建设包括乡镇财政建设,也包括各级财税部门的内部管理和基层单位建设。为此,要立足干部队伍建设这一基本,以党风廉政建设抓手,不断夯实财税管理基础和基层建设,加快推动财税自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财税各项工作的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一是以机构改革为契机,优化组织设置。结合“三位一体”财政组织机构改革,推进财政基层单位建设,强化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职能。进一步规范地税内设机构、直属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划分,调整优化系统组织机构和职能配置,形成分类分级、权责一致、精简效能、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管理体制。

    二是以财税文化建设为载体,营造良好氛围。以“宣传平台、学习平台、制度平台、情感平台、激励平台、活动平台”六个平台建设为载体,在全局范围内形成文明、和谐、向上的工作环境和人文环境;
    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多主题的交流沟通平台,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财税文化建设活动;
    完善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提高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
    充分发挥各级党、工、团、妇组织的作用,提高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是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提升干部素质。要把“菊乡先锋”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经常性动力,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破解发展难题、完成重点任务上创先进、争优秀。积极探索适应财税改革需要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有计划地培养一批财税复合型人才,为不断推进财税改革提供人才资源保证。加快干部知识更新教育,使干部能掌握新政策,适应财税发展新形势,提高把握全局、依法行政、开拓创新的能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为主题,利用党委理论中心组、党员大会等载体,广泛开展专题研讨、专家辅导等宣教活动,努力为XX财税“十二五”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以建党90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系列纪念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以中层干部学习论坛为载体,围绕财税中心工作,深入开展课题调研,提高干部的写作、演讲能力;
    以青年干部和后备干部选拔培养机制为基础,加强年轻干部的培养,新录用的公务员充实到基层一线锻炼,并确定专人“传、帮、带”,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为青年干部成长成才搭建平台。

    四是以党风廉政建设为龙头,深化作风效能。根据市委继续深化“项目推进年”、“效能提升年”活动的有关要求,深入开展争做“勤政廉政先锋”行动,引导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推动财税系统作风效能再上新台阶。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特别是要认真吸取去年上级查处的数起腐败案件的深刻教训,更加有力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抓好制度建设,重点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加快推进财税特色惩防体系建设,完善廉政风险点的防范措施(避免江苏财政类似事件的发生),构筑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党风廉政主题教育”,重点开展好廉政教案讨论活动,在系统内营造勤政廉政的良好氛围。加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认真落实《XX市机关工作人员有错与无为问责办法》,严肃追究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切实增强执行力和落实力。加强纪检监察力度,继续落实好领导干部带班检查效能制度,对干部日常劳动纪律、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开展经常性督察,不断规范干部从政行为和日常行为规范。

    同志们!回顾过去,成绩令人鼓舞;
    展望未来,前景催人奋进。我们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财政地税工作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适应新要求,完成新任务,取得新发展,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良好开篇,建设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代表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向你们及你们的家属致以诚挚的问候,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工作进步,万事如意!

    相关热词搜索:在全市财政地税工作会议上讲话 地税 财政 讲话

    • 范文大全
    • 说说大全
    • 学习资料
    • 语录
    • 生肖
    • 解梦
    • 十二星座

    推荐访问

    在全市 在全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工作推进会议上发言 在全市2020年上半年经济运行调度会上的讲话范文 在全市2020年度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2020年财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2021年团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 在全市2021年基层党建观摩交流活动上发言材料 在全市2021年市级总河长总林长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2021年度综合考评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2021年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2021年科技工作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2021年第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汇报讲话 在全市2021年见义勇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2021年高考质量分析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2022年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调度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2022年一季度经济工作 在全市2022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2022年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2022年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2022年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2022年发改财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2022年商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2022年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2022年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2022年工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2022年民生项目重点项目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2022年经济工作谋划情况汇报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2022年老干部局长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2022年重点民生项目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2022年防汛工作紧急上的讲话 在全市2024年组织工作务虚会上交流发言 在全市rd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xx系统五四青年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X系统党务干部培训班上授课提纲 在全市x系统党务干部培训班上的授课提纲 在全市X系统党建工作会议上讲话 在全市X系统工作务虚会上讲话 在全市“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发言 在全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推进会上讲话 在全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推进会上交流发言 在全市“书记锻造”联系培育计划实施推进会上交流发言 在全市“五星”支部创建推进会议上发言 在全市“五星”支部创建百日冲刺推进会上交流发言 在全市“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干干净净过大年”活动动员部署会上发言 在全市“创争”活动暨职工文化建设先进表彰会上讲话 在全市“十四五”规划代表座谈会上发言 在全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十百千万”和美乡村建设行动观摩推进会上汇报发言 在全市“四城同创”工作推进会上汇报发言 在全市“增强新闻媒体意识,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专题培训班上的总结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