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公文大全 个人文档 实用范文 讲话致辞 实用工具 心得体会 哲学范文 总结范文 范文大全 报告 合同 文书 信函 实用
  • 汇报体会
  • 节日庆典
  • 礼仪
  • 毕业论文
  • 评语寄语
  • 导游词
  • 口号大全
  • 其他范文
  • 百花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基于自然教育的浙江乡村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

    基于自然教育的浙江乡村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

    时间:2023-01-09 20:45:30来源:百花范文网本文已影响

    宋晓青

    (浙江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浙江杭州 310023)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1]。乡村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强有力的支撑。目前,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普遍落后于城市,成为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瓶颈。将自然教育作为乡村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升级和转型的突破口,一方面为城市居民提供亲近自然的文化体验场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推动乡村旅游业向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是自然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对乡村文化环境的发掘和再整合,有助于传承乡土文化的“文脉”,唤醒当地村民的文化自豪感,激发村民的主人翁精神,带动乡村文化的复兴,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乡村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内涵,大幅提升了乡村旅游的竞争力,同时也对乡村公共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以自然教育为切入点,改善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包括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为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多维内生动力。

    1.1 文化动力

    自然教育以文化服务的形式激活乡村文化内在价值,一方面让村民重塑对乡村价值的认知,重拾文化自信,激发乡村的活力,对乡村居民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为游客提供配套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文化服务,让乡村旅游更具文化内涵。

    1.2 空间动力

    自然教育为村民普及自然环保的生态观,有利于构建村民、游客共享的生态宜居乡村景观空间,更为重要的是活化乡村儿童活动空间,让村里留守儿童及城市儿童更好地亲近自然和探索自然。

    1.3 教育动力

    自然教育内容不仅包含对大自然的学习与认知,也包含了对乡村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这种让自然与乡村传统文化形成碰撞与融合的自然教育课程体系,在激发人的创造力与感知能力的同时,有助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有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1.4 经济动力

    传统乡村产业以农业为主,结构单一,人口流失严重。自然教育作为乡村一种新的业态能激发乡村文化、教育消费活力,有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为乡村从内部推动文化建设、产业振兴提供了良好的战略设计和行动指南,给乡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浙江省围绕“乡村振兴”的主题,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并不断积极地探索和完善乡村振兴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自然教育作为乡村振兴的新型助推剂给乡村文旅融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据调研发现,自然教育虽已在浙江乡村中开展,但大多乡村普遍缺乏针对自然教育层面的整体规划,没有形成规范的自然教育体系,乡村自然教育无论是广度和深度都明显不足。目前,浙江省内以自然教育作为乡村全域范围的文旅融合发展途径的乡村少之又少,杭州余杭区黄湖镇的青山村、温州泰顺县的徐岙底村、桐乡乌镇横港村是目前几个较为成功的案例,这些乡村自然教育发展模式属于产业发展型,即以发展和升级当地的产业为核心,利用自然教育的介入来促进当地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或者升级拓展当地的第三产业,促进乡村产业的多样化[2]。这些乡村大多以企业、政府、自然教育机构、村民、志愿者组成乡村共同体[3-4],通过自然教育+艺术+文创的形式助力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淳安千岛湖自然农法生态村是公益民非企业,属于社区发展型自然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以自然教育基地社区发展为核心,在做自然教育活动的同时,促进当地社区的发展、社区的动员和自治,继而达成可持续发展[2]。淳安千岛湖自然农法生态村以做公益推广自然农法为主,采取朴门永续设计,进行自然农法与土壤改良实践等活动,开展各种课程,以此来打造该村庄自然农法的特色,创建了属于自己村庄的自然教育品牌,带领人们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

    3.1 提升环境吸引力

    目前,乡村自然教育场地缺乏以自然教育为导向的规划与设计,乡村自然教育场地缺乏环境吸引力,针对儿童室外活动场地较少,仅有的儿童活动场所常附属于村内的幼儿园和学校。自然教育介入乡村建设为村民和游客构建主客共享、富于特色的自然教育环境,让城乡儿童都能有均等的机会参与其中,让他们在“游玩”与“感知自然”中构建对世界、对自己、对他人的认知。以自然教育打造乡村旅游地标,自然教育环境需要具有一定的特色,乡村自然教育场地应注重景观要素的艺术化形态的感官体验[5],这是一种“让身体主动融入其中”的设计,引导孩子们去主动感知自然和探索自然。如在地形设计方面,在自然教育场地可以通过微地形的设计创造出富于变化的趣味空间,如山丘、草坡、溪流、洞穴等微地形地貌,让孩子们在多样化空间中尽情玩耍,进行俯冲、攀爬、滑行、躲藏等多项活动,激发儿童探索欲和求知欲的同时,感知自然微生境的多样性。在植物设计方面,为了更好地增强儿童对植物的感知性,可将自然教育场地中的植物科普区按照芳香类、可食用类、食虫类、趣味植物类、乡土植物类、外来植物类等分类,充分调动儿童嗅觉、触觉、视觉等多重感官体验,同时传递生态可持续发展环保理念。在铺装设计上,铺装的材料、肌理、色彩、图案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如木屑、沙地触感松软,适合用于儿童游戏设置场地。自然教育场地铺装材料应选择乡土材料为主,如桐庐石舍香樟自然教育研学基地,地面铺装以村内河流中的鹅卵石为主,与村内石头装饰的建筑墙面形成呼应,共同形成了乡村特有的自然肌理。在游乐设施的设计上,儿童更倾向于天然环保材料、尺度适宜、结构稳定、形式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的游乐设施。解说装置方面,儿童更倾向互动和娱乐性强的解说装置,可采用拼图、点击按钮机关等游戏形式呈现,以满足孩子好奇、好玩的天性。

    3.2 提升文化吸引力

    从自然教育的角度,发掘乡村独特的自然生态元素、生活习俗与生产劳动等社会生态元素,在保持乡土文化的原生性和鲜活性的基础上,诠释乡村文化传统,形成自身文化特色,加以合理利用,形成乡村自然教育特有的文化品牌的内容,激活公共文化服务潜能,带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如温州泰顺徐岙底古村落发起了新村民招募与活化乡村的计划,积极与学校、艺术家、设计师合作,在当地村民积极配合下,对当地的自然和文化资源进行充分的收集、整理与创新,将乡村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做成了一系列生态文化自然教育课程,向人们传授生态文化知识,整个古村被打造成一个融合自然、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于一体的自然教育基地。徐岱底村借助当地文化资源自我赋能,构建了文化的可识别性、文化自豪感和地方认同感。乡村在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特有的生态空间,生活、生产的方式及传统文化,这些是最好的自然教育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促进了文化公益的发展,同时自然教育作为乡村的新兴业态激活乡土文化内在价值体系,拉动了乡村的文化消费,是乡村发展文旅融合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

    3.3 提升教育吸引力

    自然教育是对人一生都有重要意义的教育形式,服务的人群年龄分布广,针对不同服务人群的需求,开展自然教育展览、研学、讲座、亲子活动、团建等自然教育活动,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教育吸引力。村民导师是乡村自然教育强有力的后备力量,让村民和当地留守儿童接受自然教育基础理论、解说导览培训,参与专题课程设计,让乡村自然教育内容的解说变得更具感染力。每个乡村应深挖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特色,合理定位,锁定目标年龄层人群,形成“一村一品”的自然教育旅游线路。如衢州常山县天安村“父亲的水稻田项目”,以水稻的生态种植和形式多样的稻田主题艺术活动,传递农耕文化,以文化氛围营造带动旅游消费。建德石屏村灵栖洞以地质研学、自然科学的探究活动为主。宁波奉化区杨家堰村南山茶场自然基地以茶山游学、茶叶制作、茶艺茶道、茶文化为主,余姚市芝林村浙东小九寨自然基地将“四明竹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体验融入乡村自然教育内容中,打造独特的自然教育内容和风格。

    3.4 提升组合吸引力

    坚持将乡村自然教育作为乡村公共服务的公益性与公平性,在乡村设立自然教育学校、自然教育博物馆、自然教育图书馆、自然教育科普馆,定期开展自然教育讲坛、展览、市集等公益活动,让自然教育能扎根于乡村这块沃土上茁壮成长。同时,让自然教育场地与乡村其他公共文化场馆、旅游资源、设施的优化组合,包括村图书馆、村史馆、非遗馆、文化礼堂等,加强组合中文化功能的融合。此外,还可将自然教育与乡村文创产业结合,以形成乡村综合性文化中心,促进文化消费与旅游消费有机结合,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新模式,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乡村文化名片,提升乡村文化建设品质,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如余杭黄湖青山村发展自然教育的同时,重视乡村文创产业的发展,利用当地特有的材料衍生出了竹编、水稻、木质等相关的文创产品等,文创产业链的发展不仅带动了乡村农耕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为自然教育提供良好的文化教育的氛围,形成一个可循环的生态链。

    在网络化时代,浙江乡村自然教育应主动与时代接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拓展网络社交媒体的宣传渠道,构建有特色、品质化的数字服务空间,进一步探索文旅融合下乡村自然教育新模式。因地制宜引导自然教育上下游相关产业多元化供给,推动乡村文旅产业、设施、内容全方位融合,从整体上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 文旅公共服务融合 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更新研究美与时代·城市版(2022年3期)2022-04-25冰雪文旅乘风起走向世界(2022年3期)2022-04-19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金桥(2021年10期)2021-11-05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金桥(2021年9期)2021-11-02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金桥(2021年1期)2021-05-21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小康(2021年7期)2021-03-15破次元小资CHIC!ELEGANCE(2019年24期)2019-08-15融椅设计(2019年8期)2019-05-20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年10期)2017-12-01我和这个世界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中外文摘(2017年19期)2017-10-10

    相关热词搜索:浙江 公共服务 乡村

    • 范文大全
    • 说说大全
    • 学习资料
    • 语录
    • 生肖
    • 解梦
    • 十二星座

    推荐访问

    乡村 乡村2022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计划12篇 乡村x 乡村个人事迹先进材料 乡村乡镇干部疫情先进典型事迹材料5篇 乡村乡镇干部疫情先进典型事迹材料合集 乡村乡镇干部疫情先进典型事迹材料合集_先进个人 乡村书记讲党史专题党课 乡村书记领导讲话 乡村五年发展规划怎么写 乡村五年规划模板 乡村交通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乡村产业创意类比赛 乡村产业升级的问题 乡村产业发展培训个人总结11篇心得 乡村产业发展培训个人总结11篇心得体会 乡村产业发展培训个人总结4篇心得体会 乡村产业发展工作总结 乡村产业发展状况的调查 乡村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 乡村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乡村产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乡村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乡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乡村产业振兴 乡村产业振兴存在的问题 乡村产业振兴工作情况汇报 乡村产业振兴指导意见全文 乡村产业振兴汇报材料 乡村产业振兴的探索与思考 乡村产业振兴的案例 乡村产业振兴的特征 乡村产业振兴示范案例 乡村产业振兴策划方案 乡村产业振兴调研报告 乡村人大代表心得体会 乡村人居环境整治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方案 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汇报 乡村人才振兴座谈会发言提纲 乡村人才振兴措施 乡村人才振兴规划方案 乡村人才振兴讲话 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乡村优秀教师先进事迹 乡村优秀校长先进事迹 乡村优秀青年教师推荐表 乡村传统文化的意义 乡村体育文化发展调研报告 乡村保洁员的岗位职责 乡村健康服务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