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公文大全 个人文档 实用范文 讲话致辞 实用工具 心得体会 哲学范文 总结范文 范文大全 报告 合同 文书 信函 实用
  • 汇报体会
  • 节日庆典
  • 礼仪
  • 毕业论文
  • 评语寄语
  • 导游词
  • 口号大全
  • 其他范文
  • 百花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时间:2023-01-20 12:50:27来源:百花范文网本文已影响

    ■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孙 晨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考更注重对学生系统思维、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综合素养的考察,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新高考对考生的要求,创新教学形式势在必行。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强调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素养、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新高考背景下做好高中地理的核心素养教学非常有必要。文章重点论述了新高考改革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并对如何在新高考背景下培养高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这一教学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新高考改革改变了传统唯分数选拔人才的教学现状,以“走班制”“3+3”“3+1+2”等形式为主要改革手段,更关注对高中学生基础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养的培养。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选考科目,自主性大大提高,对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有积极意义。新高考改革对高中地理教学也有积极影响:其一,高考模式的改变加快了教师传统教学思维的改变,使教师的创新意识得到增强。备课、授课过程中,教师会综合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设计教学框架、优化教学细节,使课程内容更丰富、教学结构更清晰,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自主分析的学习机会,对构建自主学习课堂有积极影响。其二,新高考教学模式使教师面对更多的教学挑战,为了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将多媒体、微课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到教学当中,为学生呈现更真实、更多样的地理情境,降低新知理解难度,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其三,新高考背景下的地理教学拥有更多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应用相关资源组织实践教学活动,在多种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与综合素养,实现对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一)运用思维教学手段,培养人地协调素养

    1.创设情境引发思考,建立人地协调观念

    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学生只重视对地理知识点的死记硬背,并没有认真探究知识点背后所涵盖的“人对地的影响”“地对人的影响”的深刻内涵,缺乏基本的人地协调观念。新高考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在讲解知识点时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对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直接影响,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问题的思考,使学生能正确看待人与地之间的关系,从而树立良好的人地协调观念。比如,在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以聊天切入课程:“你喜欢大海么?关于大海你想到什么?”在对话的过程中播放海浪视频,在情境中让学生感受海水运动,让其了解海浪、潮汐和洋流。接着,在课上展示“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图”“海水的盐度分布规律图”,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影响盐度分布的因素有哪些?”“世界盐度分布规律是什么?”“盐度最高与最低的海域分别是哪里?”同时,教师出示相应的拓展教学素材,让学生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海水运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海水的温度、海水的盐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水的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展开讨论,探讨了海水制盐、海运、海水发电、渔业资源、生物迁徙、淡水危机等问题,深刻体会到海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讨论海水的运动对人类的影响、人类的改造行为对海洋的影响的过程中,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初步形成。

    2.提出问题引发探究,发展人地协调素养

    问题式教学可以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理性认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能力,在地理课堂上进行提问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要结合目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关于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具体教学要求,提出与生活实际相关联的、需学生综合应用地理学科基础知识作答的问题。如此,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理性审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作用,使其树立合乎自然规律的发展观念,形成良好的人地协调素养。比如,在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植被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出示乞力马扎罗山的相关图片,并提出问题:“为什么乞力马扎罗山顶周边的色彩这么多变化?”引出植被这一教学内容,进而渗透植物种群、植物群落、人工植被等知识点。板书世界主要植被类型,再提出问题:“热带植被主要包括哪几种?”引导学生对热带稀树草原、热带季雨林、热带雨林等知识点进行探究。教师追问:“热带雨林的特征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在此问题中引发学生对热带雨林维持地球生态平衡作用的思考。接着,教师将“亚马逊热带雨林大火”的新闻引入课上,提出问题:“热带雨林的大火持续燃烧多天对地球的气候环境会造成什么影响?这会对人类有什么影响?”让学生结合相关材料思考一吨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的影响、全球气温升幅增大的影响,使其认识到森林破坏后对环境造成的恶性循环,促使其形成保护植被、爱好自然的人地协调素养。

    (二)使用微课教学手段,培养区域认知素养

    1.应用微课引导教学,激发区域认知意识

    很多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只是机械地记忆,并没有在脑海中对知识进行联想,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的认识不足。新高考改革推进了高中地理教学的技术革命,更多方便、高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被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此过程中,教师可将微课应用到课堂上,将教科书上介绍地理信息知识的文字转化为图片、视频、三维模拟图等内容,以视听结合的手段加深学生对不同区域空间差异、空间联系的认知,使其产生区域认知意识。比如,在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使用微课播放有关“京津冀朋友圈”的相关视频,让学生思考微课中的问题:“京津冀对共建‘朋友圈’分别持什么态度?”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讲解协同发展的概念,尝试让其了解相关含义。之后,使用微课播放京津冀地区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图像资料,如地形图、气候图、水系图、人口分布图、工业分布图、产业结构图等,让学生快速浏览相关信息,并对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展开讨论。此环节中,教师也可结合微课提供的具体内容让学生分别扮演京、津、冀三地的人,让其综合教科书知识点、微课内容对地理情况展开联想,使其在针对性选取资料、分析协同发展的主要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区域认知思维。这时,再由微课出示渤海地区矿产资源图、交通分布图,组织学生自主讨论,让学生理性看待各区的区位优势,从整体、局部的看待发展,进一步提升区域认知能力。

    2.应用移动终端教学,提高区域认知水平

    新高考下的高中地理教学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不充分,师生之间的关系不紧密,学生在区域认知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很难寻求到有效的帮助,其区域认知水平自然无法得到提升。此背景下,教师要注意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作用,与学生通过微信、QQ、超星学习通等软件进行线上交流,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交流学术问题、设计电子调查问卷等,让学生在网络学习空间中进行地理探究,从而增强其区域认知能力。

    (三)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地理实践素养

    小组合作学习是地理实践教学手段的常见方式,在高中地理课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不仅能满足新高考对学生个性化、差异化教学的要求,还可以为学生搭建实践探究的平台,促进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生成。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以教科书的知识点为教学基础,综合当地的实际地理问题组织小组讨论、小组辩论、小组探究活动,让学生借助专业知识设计探究方案,学会从地理学的角度观察事物,应用地理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比如,在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人类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一课的教学中,阅读教材内容,让各学习小组探讨以下问题:1.什么是环境问题?2.哪些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环境问题有哪些类型?各组学生在读书、思考、讨论过程中对资源枯竭、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展开讨论。在讲解完基础知识后,教师布置小组合作探究任务:“我们家乡存在哪些环境问题?造成这些环境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家乡的环境问题?”在任务的驱动下,各组学生能利用节假日的时间走访当地的公司、工厂、酒店以及周边的村庄,收集关于家乡汽车尾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的实际资料。同时,学生结合本课所学知识,给出几点解决方案:1.控制源头污染,制止工厂、酒店、农夫将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直接排放到自然界中,减少土壤污染与水污染;
    2.日常生活中使用环保用品,做好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
    3.节约水资源,将洗菜的水作为拖地的水、浇花的水二次利用。小组活动中,学生能将自身的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完美结合,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解决方案,地理实践能力得到了增强。

    (四)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综合思维素养

    1.组织头脑风暴活动,提升系统认知水平

    地理综合思维具有多尺度、多要素、跨时空的特征,只有推动学生不同知识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才能实现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与发展。阶段性教学后,教师组织头脑风暴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引发学生全面、系统、动态的思考,使其在脑海中搭建出清晰的知识脉络,实现综合思维的发展。此过程中,教师可将思维导图作为载体引发学生有针对性、有逻辑性的思考,进一步增强学生头脑风暴效果,为发展其综合思维奠定基础。比如,在完成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产业区位选择”一单元的教学后,教师以“农业区位因素”为主题,“手把手”地引导学生头脑风暴,在多媒体课件上出示思维导图,并提出问题:“分析某地的自然条件,你首先能想到什么?”让学生联想“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四方面内容,使其对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及区位选择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进行回顾,并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完善思维导图的部分内容。接着,再提出问题:“提起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你能想到什么?”以问题引发学生对社会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科技发展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的思考,让其在脑海中形成完善的知识框架。这时,学生已具备基本的头脑风暴能力,教师再让其按照关键字、关键问题对进行工业区位因素、服务业区位因素进行头脑风暴,可以进一步提升其整体分析、综合分析的综合思维能力。

    2.组织案例探究活动,提升动态研究能力

    地理学科与日常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教师要注意提炼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案例、新闻案例,并在课上组织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综合探究。这样,学生可以接触更多形式的地理问题,在观察问题表象、探究问题本质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地理内容,形成更深刻的地理认知,形成良好的动态研究能力。比如,在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课上引领学生回顾人地关系的历史,让其了解人类“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的人地关系思想发展阶段。接着,解读可持续发展概念与内涵,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的内容。在其掌握基本的知识后,将“垃圾分类全覆盖、工业固废利用率80%,两江新区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的新闻引入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进行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有什么意义?我们在垃圾分类中要注意什么?”案例探究过程中,有学生模拟了未进行垃圾分类区域的环境变化效果与进行垃圾分类区域的环境变化效果,对垃圾分类的深远意义展开深度探究。同时,一些学生结合所学物理知识深入研究了垃圾分类对大气、水文、生物、地貌、土壤、人文的影响,在交流讨论、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会综合多个要素对社会事件进行分析,认识到地理事物的整体性,综合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新高考改革为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更多挑战,教师要把握好新高考模式的精髓,认真分析当下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按照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不仅要重视对教科书内容的讲解,还要积极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教学素材进行拓展、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活动,为培养高中学生良好的地理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素养探究教师 最美教师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中学生数理化·高三版(2021年10期)2021-11-01大山里的教师黄河之声(2021年5期)2021-05-15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一使用)(2021年1期)2021-03-19多思少箅彰显素养福建中学数学(2021年1期)2021-02-28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中等数学(2021年11期)2021-02-12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8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湖南教育·C版(2018年10期)2018-10-22探究式学习在国外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中等数学(2018年11期)2018-02-16

    相关热词搜索:高考 素养 核心

    • 范文大全
    • 说说大全
    • 学习资料
    • 语录
    • 生肖
    • 解梦
    • 十二星座

    推荐访问

    核心 核心主义价值观国旗下讲话 核心主义价值观演讲 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24字 核心价值观个人承诺书 核心价值观国旗下演讲 核心价值观国旗下讲话稿 核心价值观引领我成长国旗下讲话 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100字 核心价值观思想汇报 核心价值观手抄报 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照片 核心价值观标语口号大全 核心价值观活动方案 核心价值观演讲稿500字 核心价值观演讲词 核心价值观的名人故事 核心价值观话语 核心区 核心期刊 核心班组建设方案 核心理念 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分析 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心得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思考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方式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培训 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 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改革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1500字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800字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余文森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和感悟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怎么写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理念下英语阅读教学方法研究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学 素养 素养卷六年级 素养形成卷 素养形成卷六上语文部编 素养形成卷答案 素养本位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