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公文大全 个人文档 实用范文 讲话致辞 实用工具 心得体会 哲学范文 总结范文 范文大全 报告 合同 文书 信函 实用
  • 汇报体会
  • 节日庆典
  • 礼仪
  • 毕业论文
  • 评语寄语
  • 导游词
  • 口号大全
  • 其他范文
  • 百花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中国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综合评价及制约因素:基于TOPSIS和阻碍度模型

    中国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综合评价及制约因素:基于TOPSIS和阻碍度模型

    时间:2023-01-23 20:50:16来源:百花范文网本文已影响

    陈黎明,郑千一,周 纳

    (1.湖南大学 金融与统计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9;
    2.湖南工商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2021年2月发布的“十四五”开局首个中央一号文件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定为总目标。文件指出,2021年的重点任务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自然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现象日益频发,人们不得不面临愈发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高能耗模式虽然能够在短期内为人类社会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一旦资源枯竭,环境污染超出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不仅会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还会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巨大威胁。如何破解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建立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科学发展机制,已成为目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促进人类社会更好地发展,绿色发展理念应运而生[1-2]。黄茂兴和叶琪指出,绿色发展理念以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为理论源泉,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永续共存的探索实践中的智慧结晶和人类历经不同环境发展阶段的实践总结[3]。李周认为绿色发展是一个以合乎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要求为基础,以清洁能源为动力,以资产绿化为保障,兼顾人类福祉与生态福祉的发展模式[4]。绿色发展既是当今世界主要的发展潮流,也是指导中国今后发展的重要理念[5]。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年度报告认为,绿色经济对于社会整体发展来讲至关重要,需要科学评估资源环境产品及服务,真正统一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才能够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绿色发展[6]。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特别版》明确指出,中国较世界其他国家面临更严峻的资源消耗及环境污染问题,中国需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更要重视发展中的绿色创新[7]。国际能源机构(IEA)报告表明,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在碳减排方面已经成为全球引领者,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量、非化石能源、天然气、煤炭等资源消耗总量均呈现下降趋势,但是较OECD国家仍然较高,中国需要探讨在经济可承受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加快低碳化发展步伐、实现低碳化技术的普及应用[8]。当前,中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以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污染物的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能源资源消耗持续增加,大气污染防治压力继续加大;
    土壤环境总体状况堪忧,部分地区污染较为严重,土壤质量不断下降,耕地重金属问题突出,农业生产中土壤贡献率仅为50%~60%,比40年前下降了10%,比西方国家至少要低10~20个百分点(1)详见中国工程院2017年7月发布的《全国土壤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一些地区水环境质量差,水生态受损严重,环境隐患多等问题十分突出,部分水体污染严重,黑臭水体大量存在,污水排放量仍在持续增加,影响和损害群众健康,不利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全面开启了“绿色新政”[9]。在激励与约束并重机制的作用下,整体来看,城市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现象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在农村地区一些问题仍然亟待解决。部分地区仍对传统产业存在路径依赖,农业主要依靠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方式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发展和环境治理不平衡,农村地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一些地方农村人居环境仍然存在“脏乱差”现象;
    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尚未形成,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公路货运为主的运输结构尚未根本改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提供重大历史机遇。《“十四五”全国绿色农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减排固碳能力明显增强,主要农产品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大幅降低,农业用能效率有效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取得实质性进展。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守住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担当,是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有效手段,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增进民生福祉具有重大意义。现有学术界有关绿色发展策略的相关研究中,立足农业农村绿色发展视角的研究为数不多,相关成果较少。本文围绕中国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展开研究,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对于推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内涵及中国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实践

    英国环境经济学家David Pearce最早于1989年在《绿色经济蓝图》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并指出坚持绿色发展能够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10]。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也于2008年开始倡导国际社会重视绿色经济发展,指出绿色发展已经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发展共同的趋势和目标。OECD把绿色发展明确为兼顾社会、经济、生态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在学术界多位学者对绿色发展的研究中,逐渐明确绿色发展就是以实现和谐、高效、可持续为发展目标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11-12]。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绿色发展逐渐成为大势所趋,诸多国家都视发展绿色产业为对社会经济结构进行有效调整的关键举措[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将绿色原则确立为基本原则,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从本质来说,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观一脉相承,不仅继承了可持续发展理念,更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演进规律相符。从内涵来说,绿色发展是一种基于传统又改变传统的模式创新,具体包括以下3个要点:一是把环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要素;
    二是视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绿色发展的目标;
    三是以实现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生态化、绿色化为主要发展内容。绿色发展理念主张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价值取向,在发展过程中始终遵循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并将“双碳”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14]。

    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包括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绿色发展。农业绿色发展包含4个部分:农业资源节约、产地环境友好、生态系统稳定和绿色供给丰富。农业资源节约是指通过实行耕地轮作休耕、推广旱作节水技术等加强农业水土资源保护与利用。产地环境友好主要包含减少农业投入品(如化肥、农药等)使用和农业废弃物(如畜禽粪污、秸秆、农膜等)资源化利用2个方面。生态系统稳定是指实现生物资源多元化发展和耕地、草原、森林、河湖等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绿色供给丰富是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水平提高,乡村休闲旅游兴旺。农村绿色发展是指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和以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绿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6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农业农村要突出和推进绿色发展。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绿色发展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要求,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近年来,全国农业科研机构通过加强农业污染防治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应用,深化产学研企协作,组建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等国家科技创新联盟,合力突破农业污染防治技术瓶颈,为绿色发展离提供了坚实科技支撑。2017年,全国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分别为1 067.13万吨、141.49万吨和21.20万吨,比2007年分别下降了19%、48%和26%(3)详见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农业农村部2020年6月联合发布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数字背后,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业农村发生的一场深刻变革。如今,农业重回绿色本色,农村重新焕发生机。农业农村发展已经从主要依靠拼资源、拼消耗转到可持续发展中来,绿色兴农之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通畅,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目标正在加速实现。

    (二)中国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资源禀赋、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科技创新、政策环境等诸多因素对中国农村地区绿色发展都有着不同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变化与农村地区绿色发展绩效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关系[15-16]。资源禀赋指的是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环境生态等对地区发展有重要决定作用的因素。实现农业农村绿色发展,要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坚持生态优先,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之路,让绿水青山永续增值,成为造福百姓的金山银山。经济总量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政府财政收入的基础,是优先保障绿色发展战略实施的后盾。观察一个地区的发展,不仅要看其经济总量,更要看其经济结构,推进绿色发展,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业地域转化为非农业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农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各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资源逐渐向农村延伸辐射,农村短板弱项得到全面提升;
    另一方面,农村居民大量涌入城市,加重城市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时造成部分农村“空心化”和资源闲置浪费现象,引发的农村整体社会经济功能退化。绿色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必须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依靠市场化技术实现绿色转型,运用核心关键技术推进绿色化变革,通过信息智能技术大幅提高绿色发展质量和效益。绿色发展的政策取向是建立健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激励约束机制的制度保障,农业农村绿色发展需要政策全面支持,包括绿色规划、绿色治理、绿色财政、绿色金融、绿色保险等多个层面。

    (一)中国农业农村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做好“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历史性地把农业农村工作摆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优先位置。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针对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提出了原则要求。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针对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和政策安排。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针对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提出了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新发展理念作为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挥棒”和“红绿灯”,自然也是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基本遵循。优先发展要以绿色为底色。绿色是农业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农村生态宜居的内在要求。为了科学系统地评价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整体水平,本文立足中国农业农村实际发展情况和已有研究成果[17-18],借鉴《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2019年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工作要点》《2020年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工作要点》《“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采用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结构模式,构建了中国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表1)。该指标体系包括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农业绿色生产、农业资源利用、农业污染防治、农村人居环境改善4个一级子系统,共24项评价指标。

    表1 中国农业农村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中多数指标是“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中的预期性(目标性)和约束性指标,还有一些指标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工作要点中提出了明确要求。主产区粮食产量占比测量了粮食生产向核心主产区集中的程度;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用来反映农业科技整体实力和创新能力;
    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全面贯彻实施标准化以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监管指标;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是稳定耕地土壤环境状况、保障耕地土壤环境安全,提高对粮食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的集中体现;
    化肥和农药利用率进一步提高是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农田污染)治理的成效表现;
    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比是考核农业源减排目标完成情况的主要内容;
    普及自来水和卫生厕所是确保农村饮水安全、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的重要措施。

    (二)改进的TOPSIS评价模型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简称TOPSIS)最初由Hwang和Yoon于1981年提出,是一种借助于多属性决策问题的“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根据各评价对象靠近“正理想解”和远离“负理想解”的程度来对评价对象的优劣进行排序的方法[19]。正理想解是设想的最佳解,它使各属性值都达到各供选方案中的最佳值;
    负理想解是设想的最劣解,它使各属性值都达到各供选方案中的最劣值。在复杂系统的综合评价中,指标权重的确定至关重要。传统的TOPSIS模型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相同,无法体现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改进的TOPSIS模型则是将熵值法与TOPSIS模型相结合,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的相对权重。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方法,它通过计算指标的信息熵,根据指标的相对变化程度对系统整体的影响来决定指标的权重,消除人为因素的干扰,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利用改进的TOPSIS模型对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具体步骤如下:

    (1)

    (2)

    其中,max(xj)和min(xj)分别表示第j个指标在所有评价对象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加权的规范化决策矩阵。采用熵值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由于该方法较为成熟,在此不再赘述。得到各指标的熵w=(w1,w2,…,wn),构建加权的规范化决策矩阵C:

    c21c22…c2n

    ⋮ ⋮ ⋮ ⋮

    (3)

    3.确定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根据矩阵C得到所有年份中各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构成正理想解向量C+和负理想解向量C-:

    4.计算各评价对象与正负理想解之间的加权欧氏距离。

    距正理想解的加权欧式距离:

    (4)

    距负理想解的加权欧式距离:

    (5)

    5.计算各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相对贴近度。公式如下:

    (6)

    显然,相对贴近度Ri的值介于0~1之间。Ri越大,表明第i年绿色发展水平越接近最高水平。当Ri=1时,绿色发展水平最高,已达到最佳状态;
    当Ri=0时,绿色发展水平最低,处于高度无序混乱状态。对所有评价对象的贴近度Ri降序排列,得到所有评价对象的相对排列位次,据此便可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

    (三)数据采集和实证分析

    实证研究基础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自然资源公报、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等。农业产值占比=农业产值/农业总产值(即农林牧渔四业产值相加之和);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数据来源于农业农村部的官方公布;
    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高标准农田面积占比)=高标准农田总面积/耕地总面积计算;
    耕地产出率=农业总产值/耕地面积计算;
    化肥利用率和农药利用率以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和农药利用率代替;
    耕地面积占比=耕地面积/农业用地面积。

    运用改进的TOPSIS模型对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2014—2019年中国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得分

    由表2可以看出,2014—2019年间,中国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水平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贴近度由2014年0.326 1上升至2019年0.788 5,变化十分显著。4个子系统也同样呈现类似的上升趋势。其中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子系统增长幅度最大,贴近度由2014年0.176 6上升至2019年0.810 2。

    (一)阻碍度模型

    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研究不仅在于对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更在于厘清制约绿色发展的关键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农业农村发展模式和政策进行调整,最大限度地加快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步伐,因此需要进一步对农业农村绿色发展进行“病理”诊断。具体方法是利用指标偏离度(第I个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值与1的绝对差距)和熵权计算阻碍度(Vi和Vk,分别表示单项指标和各子系统对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影响程度)来进行分析诊断。阻碍度越大,表示该指标或该子系统对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制约作用就越大[21]。

    指标偏离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7)

    指标阻碍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8)

    各子系统阻碍度Vk可以通过将该子系统的各个评价指标的阻碍度相加求得。

    (二)实证分析

    运用阻碍度模型对制约绿色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诊断,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2014—2019年中国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准则层子系统阻碍度 %

    从表3可知,准则层4个子系统对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阻碍度均有较大变化,且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具体来看,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阻碍度呈下降趋势,而农业绿色生产、农业资源利用、农业污染防治的阻碍度在波动中呈上升态势。从4个子系统阻碍度的数值看,2014—2015年,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阻碍度最大,其次是农业污染防治、农业绿色生产、农业资源利用。2016—2018年,农业污染防治、农业绿色生产的阻碍度较大,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阻碍度已显著降低。2019年,对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阻碍度从大到小依次是:农业绿色生产(33.66%)、农业污染防治(32.14%)、农业资源利用(17.85%)、农村人居环境改善(17.35%)。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201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提出了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和完善机制3方面的工作任务。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了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的六项重点任务。2013年以来,先后4次召开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重要任务,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持续整治和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引领了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与此同时,党中央、国务院及各部委相继出台政策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和全面振兴。2016年12月,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印发了《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方案》,指出农业补贴要以绿色生态为导向,要合理保障绿色生态农业投入。2017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提出全面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快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强调全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农村发展新格局,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各项措施的扎实推进下,农业资源利用、农业污染防治、农业绿色生产等方面也均取得了长足进步。

    然而,农业农村绿色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推进农业绿色生产,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加强农业突出环境问题治理需要稳中求进,要在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的前提下,协同减碳、减污、扩绿、增长齐头并进,不搞所谓的政绩工程。在现阶段,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方面提升较快、成效显著,而在农业绿色生产和农业污染防治方面进展相对较慢,对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牵制(阻碍)作用相对较大。

    (一)研究结论

    2014—2019年间,中国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变化显著。农业绿色生产、农业资源利用、农业污染防治、农村人居环境改善4个方面也呈现同样的发展趋势,其中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方面进步最大。在国家系列政策的持续助推之下,农业农村唱响了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主旋律,绿色发展成为了引领乡村振兴的新理念、新模式。

    总体上,农业绿色生产、农业资源利用、农业污染防治、农村人居环境改善4个方面发展不同步,对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形成不同程度的牵制(阻碍)。2014—2019年间,各方面的阻碍度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阻碍度呈下降趋势,而农业绿色生产、农业资源利用、农业污染防治的阻碍度在波动中呈上升态势。从2019年的情况来看,对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阻碍度从大到小依次是农业绿色生产、农业污染防治、农业资源利用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可见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卓有成效(与前面的评价结果一致),促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农业绿色生产,着力构建绿色生态农业的支撑保障体系,同时要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二)对策建议

    综合以上理论和实证分析,促进中国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应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全面融入农业农村发展中长期规划,融入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中,对标农业农村领域的目标要求,在以下5个方面下功夫,求突破。

    1.积极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提高绿色优质安全农产品供给能力。优化种养业结构,立足水土资源匹配性,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逐步减少使用化肥农药和兽用抗菌药,推进精准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以果菜茶生产为重点,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
    推进绿色防控和科学用药,推广新药剂、新药械、新技术,提高农药利用率和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大力发展高效节水优势特色产业,支持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型复合种植和生态健康养殖,扩大稻鱼共生、鱼菜共生等综合种养规模,鼓励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积极发展草食畜牧业,支持深远海养殖业发展,促进种养业融合协同发展。加快建立农业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推行绿色标准化生产,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开展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加大绿色食品宣传和市场推介,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特色品牌,以品牌建设为引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增加绿色优质安全农产品供给。完善以绿色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加快建立农业绿色生产相关的法规、标准、政策体系。

    2.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推进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农业农村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必须着力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逐步修复农业生态系统。对耕地实施分类管理,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坚持投入减量、绿色替代、种养循环、综合治理,建立长效机制。健全畜禽粪污和秸秆处理利用标准体系,以肥料化、能源化利用为方向,多措并举,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及农药化肥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强化土壤生态保护与修复,坚持治用结合,强化土壤污染防治,推广治理修复技术,提高被污染土壤安全利用率。开展农田氮磷流失监测,探索氮磷流失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机制。继续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加快推进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还草。健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管控措施,完善相关标准体系和技术体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发展清洁能源,推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节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量,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3.加强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牢固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依据,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促进资源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着力解决农业资源趋紧问题。中国人多地少水缺,人均耕地面积和淡水资源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保护与提升农田和耕地质量,发展节水农业。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突出以水定种,统筹推进节水增效。推广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完善耕地质量监测评价,加强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等农业旱作节水技术,提高农业水分利用效率(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和水分生产力。重视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规范水生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经营利用行为,探索生物完整性评价,加强珍稀濒危生物拯救性保护工作,提高重要物种资源保护水平。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不断压减捕捞强度,强化渔业资源养护修复。

    4.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补齐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短板,健全长效保洁机制。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清理整治环境卫生脏乱差,建设美丽宜居村庄,提升村容村貌。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引导农民改变传统不良生活习惯,抵制盲目攀比、过度消费现象,养成绿色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合理选择改厕标准和模式,提升农村改厕质量和成效,提高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积极开发绿色生态产品和服务产品,大力发展观光采摘、休闲度假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拓展农业发展空间,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5.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科技创新动能。优化科技资源布局,推动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向农业农村绿色发展领域倾斜,研究提出适应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的绿色发展技术集成解决方案,构建支撑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技术体系,全面激活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深化农科教融合和产学研协同,组织优势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展农业农村生态环保关键技术联合攻关,遴选推广绿色环保、质量安全、节本高效的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产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水平,引领农业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宜居的协调发展道路。加快制定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实现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有标可依、有章可循。

    猜你喜欢 绿色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国内农业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国内农业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绿色低碳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海峡姐妹(2019年3期)2019-06-18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中国记者(2014年2期)2014-03-01赞农村“五老”中国火炬(2011年5期)2011-07-25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农业 阻碍 综合评价

    • 范文大全
    • 说说大全
    • 学习资料
    • 语录
    • 生肖
    • 解梦
    •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