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公文大全 个人文档 实用范文 讲话致辞 实用工具 心得体会 哲学范文 总结范文 范文大全 报告 合同 文书 信函 实用
  • 汇报体会
  • 节日庆典
  • 礼仪
  • 毕业论文
  • 评语寄语
  • 导游词
  • 口号大全
  • 其他范文
  • 百花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双驱动型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双驱动型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时间:2023-03-23 10:10:04来源:百花范文网本文已影响

    梁 鹏 吴素芹

    1.华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河北 唐山 063210;
    2.河北科技学院图书馆,河北 唐山 063210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1];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特别是拔尖型创新人才培养,对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化教育具有重要作用[2]。本科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使命和责任。为此,教育部实施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强基计划”等一系列人才培养计划,对我国高等教育本科拔尖人才培养进行了全面部署。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机构,应当从实际出发,革新人才培养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适应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近年来,为了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各高校开展了多种培养模式改革的创新实践。实践表明,本科生开展一定的科学研究工作,可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科学问题以科研试验的形式进行验证,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创造实践能力[3]。学科竞赛能够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创新能力培养活动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生产实践和实验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多视角工程能力的形成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目前,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下,各高校正积极探索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为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相结合进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契机。一方面,在落实科研反哺教学的改革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加入教师的科研团队,并在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承担很重要的角色和任务;
    另一方面,竞赛越来越受到高校和学生的重视,学生参加各种竞赛的愿望较强烈,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掀起了参加竞赛的热潮。因此,有必要从“科研项目+学科竞赛”融合的角度,探索双驱动型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路径和措施,以进一步提升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双驱动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的主动性和自主性,给予学生更多接触实际问题的机会,将课堂教学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实践活动之中,提升学生锻炼科研创新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技能[5]。“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双驱动型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主、以学习效果为目标”的“三学”教学理念,旨在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强调知识运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以学生为主体

    在“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双驱动的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以学生为中心”也是该模式的首要立足点,所有的工作均是围绕着学生展开,显著区别于传统的“填鸭式”“传输式”“讲授式”教学。学生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和竞赛活动,成为项目和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则以引导者的身份发挥指导作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潜力,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二)以学习为中心

    在科研项目和竞赛活动双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强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教学的主体由“教师教”向“学生学”转变,以教和指导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深度学习。具体来说,就是学习是学生所有活动的中心,以具体问题和任务为导向,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在分析、解决问题和完成具体科研或竞赛任务中学习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创造新知识,以自主学习为途径,让学生主动学、深度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以学习效果为目标

    不管是进行科研项目训练,或是参与各项竞赛活动,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效果会在上述活动中得以体现。从进行科研项目的角度来说,学生需要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并开展实验、进行数据分析、学习绘图软件、撰写科技论文、英文翻译等工作,完成上述工作,既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效果的真实体现。从参加竞赛的角度来看,在参加竞赛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宣传能力等素质可得到培养,学习的相关知识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运用和检验,同时也可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锻炼,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所谓创新型人才,指的是“在学习、工作过程中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上突破思维定式,采用新方法、新思想处理问题的人才”,通常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丰富的知识积累、强烈的求知欲望、敏锐的洞察力、积极进取的性格”等[6]。“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双驱动培养模式以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宗旨,其培养目标可以归纳为:创新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一)创新思维能力

    拔尖创新人才首要具备的就是创新思维能力。在“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双驱动下,学生们围绕着新问题和焦点问题进行思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激发学生无限创新潜力和活力。学生们会在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中,学会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启迪科学研究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自主学习能力

    本科生在参加科研项目和竞赛活动中,作为活动的组织者,需要解决多方面的问题,问题会驱使学生不断学习,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可以让本科生提前接触到硕士和博士生的学习方式,对后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三)创造实践能力

    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在科学研究过程中面对新问题,需要提出新想法,开展新实验,进行各种建模数据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一定的科研思维。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参加竞赛为契机,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整理,做出实物模型参与竞赛,学生的各项技能、动手实践能力会得到显著提升。

    (四)团队协作能力

    不论是科研项目,还是参加竞赛,需要团队的协作配合。在团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们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能力,并对自己进行客观的定位,明确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充分发挥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

    “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双驱动的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应以专业基础知识为根基,以科学研究为导向,以学科竞赛为途径,构建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础知识学习—科学研究引导—竞赛项目支持的“三环节”实施路径,实现拔尖型创新人才“学、研、赛”一体化培养良性循环。

    (一)夯实专业基础知识

    夯实专业基础知识,打好知识“地基”,筑牢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基。因此,对于刚入学的本科生,一定要学习基础知识,夯实专业技能。此外,也要具备文献检索、编程语言、软件操作、建模分析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而为后续开展科学研究和参加竞赛奠定基础。

    (二)努力开展科学研究

    以本科导师制为抓手,让本科生尽早参与到科研项目研究工作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早确定学生的研究方向。在科研过程中让学生接触到新思想、新知识,启迪学生发展创新性思维。此外,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科技论文写作、专利发明创造等,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表达和展示出来,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

    (三)积极参与学科竞赛

    学生在丰富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科学研究基础上,参与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学科竞赛,是构建拔尖型创新人才培养“学习—科研—竞赛”新模式的关键一环。一方面,参加学科竞赛,促进学生展示自己,同时也可检验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另一方面,学生在竞赛活动中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在竞赛中不断磨炼和提升自己。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更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复杂工程,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对于保障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从顶层进行设计,构建有效完善的运行机制,有效保证“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双驱动的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一)成立专门培养机构

    高校应该整合相关教学条件和资源,成立专门的拔尖人才培养机构,并设立专项经费支持,积极探索多学科融合的教育模式,促进专业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形成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平台。成立校院两级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形成“校级指导、院级落实”齐抓共管的两级管理模式,进一步指导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

    (二)营造创新教育氛围

    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参与创新教育的热情,营造创新教育的氛围。一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创新元素,提升学生的创新潜力;
    二是举办优秀创新学子讲堂活动,大力推动学生创新经验交流;
    三是评选树立创新之星典型,大力宣传创新教育的成功案例和经验;
    四是借助学生社团、科技协会等校内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创新文化活动。

    (三)落实本科生导师制

    建立全过程、全覆盖、全方位的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在培养过程中,学业导师在指导过程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帮助学生解决专业学习的问题,让学生参加学业导师的科研项目,引导学生开展与专业相关的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与此同时,应制定相关的考核制度,对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效果进行评价和考核。

    (四)推动创新平台建设

    依托高校师资和教学资源,加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双驱动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是加强创新实验室建设。围绕数学建模、机电创新、编程开发、实训培养、设计创新等方向,建立各类创客空间和实验室,给广大师生提供创新平台;
    二是加强创新导师队伍建设。建立基础知识扎实、创新素养高、实践能力突出的创新创业教育团队,在校内设置专业创新导师岗位,同时也可以从校外聘请兼职创新导师,协助进行创新创业活动指导,形成创新创业教学专人指导新模式。

    (五)推行创新学分转换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学分管理制度,在培养方案中加入创新教育内容,实行学分化管理,增加创新学分,同时实现创新学分与课程学分之间的互认和转换。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从事一定的科研、竞赛活动,利用获得的奖励、科研论文、竞赛作品获取创新学分;
    另一方面,推动水平资格考试、创新创业项目、学术论文与专利、竞赛获奖等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探索建立学分转换、互认制度。

    在国家着力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背景下,以科研项目为引领,融合学科竞赛,构建“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双驱动型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推动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的重要途径。“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双驱动的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目标”的“三学”教学理念,其培养目标可以归纳为:创新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着力构建以专业基础知识为根基、以科学研究为导向、以学科竞赛为途径的“学、研、赛”一体化培养体系和实践路径;
    与此同时,应从成立专门培养机构、营造创新教育氛围、落实本科生导师制、推动创新平台建设和推行创新学分转换等方面,构建有效的运行机制,从而保障“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双驱动的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

    猜你喜欢 科研项目本科生竞赛 我校横向科研项目再创佳绩江科学术研究(2022年3期)2022-09-26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中等数学(2022年3期)2022-06-05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1年10期)2021-12-02围绕科研项目建立定密管理框架的探讨航天工业管理(2020年11期)2021-01-04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航天工业管理(2020年1期)2020-04-20我看竞赛作文通讯·高中版(2017年11期)2017-12-20创新思维竞赛(3)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17年3期)2017-07-08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12期)2015-03-01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年6期)2015-03-01论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的培养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4年3期)2014-10-16

    相关热词搜索:拔尖 科研项目 竞赛

    • 范文大全
    • 说说大全
    • 学习资料
    • 语录
    • 生肖
    • 解梦
    •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