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公文大全 个人文档 实用范文 讲话致辞 实用工具 心得体会 哲学范文 总结范文 范文大全 报告 合同 文书 信函 实用
  • 汇报体会
  • 节日庆典
  • 礼仪
  • 毕业论文
  • 评语寄语
  • 导游词
  • 口号大全
  • 其他范文
  • 百花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护理学科发展现状与展望

    护理学科发展现状与展望

    时间:2023-03-23 11:35:05来源:百花范文网本文已影响

    周兰姝

    (海军军医大学 护理学院,上海 200433)

    我国的护理学科2011年起从原来的三级学科上升为一级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护理学科建设起步晚,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本文将分享护理学科建设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思考,为护理学科建设提供借鉴和思路。

    随着全球健康目标的不断推进,人们对护理的需求不断增加,护理学科的专业价值逐渐受到认可和重视[1]。WHO在第一版《世界护理状况》报告[2]中认为:护士在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精神卫生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突发事件防范和应对、患者安全以及提供以人为本的综合护理等一系列健康卫生领域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发挥了核心作用。由于护理学科在健康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柳叶刀》杂志专门刊登了《2020年:释放护理的巨大潜力》的述评[3],呼吁各国政府和全球卫生系统向护士和助产士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充分发挥护理的专业价值,释放其巨大潜能。我国注册护士占全球注册护士总数的25%[2,4],是全球护士的重要力量和名副其实的护理大国,如何在全球公共卫生与健康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我国护理学科建设的起步是伴随着上世纪80年代高等护理教育恢复开始的,在全国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用了不到30年时间就在全国范围建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高等护理教育体系,培养了一批批高层次护理人才,推动了护理学科迅猛发展。在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护理学科的作用日益凸显,国家对护理的支持也日益增加。2018年,国家11部委联合发布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护士在疾病预防、医疗护理、康复促进、健康管理等方面的作用[5]。这不仅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为护理学科带来了众多的发展机遇及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护理服务领域正从医院逐渐扩展至家庭和社区,服务内容也从临床护理向预防、健康管理、健康促进等方面拓展,在预防、治疗、康养一体化服务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护理队伍也得到壮大和发展。据2022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6]显示,我国注册护士的数量已达到502万人,比2019年增长了92万[7],增长的幅度达到了18.33%,占所有卫生技术人员的44.7%。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了3.5,是2019年的每千人口护士数的1.17倍。2022年护理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优化护理资源布局、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推动护理高质量发展等新的发展策略[8],必将进一步推动护理学科建设和发展。

    尽管护理学科发展迅速,但仍面临创新发展不足等问题,在学科建设中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亟待护理人员共同努力,取得突破。一是作为一级学科,护理学科的社会认可度还不足,国家级课题等众多领域没有护理学科的一席之地;
    二是护理学科的优秀、杰出人才仍然不足,在院士、国家杰青、优青等方面依旧处于空白;
    三是高水平科研课题和成果较少,虽然目前护理人员在科技部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方面取得了一点突破,但作为一级学科,差距仍然明显,得到公众认可的创新性成果严重不足;
    四是高水平的研究平台和实验室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家级科研实验室依旧缺如;
    五是护理学科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的知识体系还不够健全,制约了护理学科的发展;
    六是护士缺口问题仍然突出,虽然教育部、卫生部等部委已将护理学专业列入了国家紧缺人才专业,给予重点扶持,然而,冉冉上升的护理学科需要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加入。

    2.1 在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中丰富护理学科内涵 健康中国战略重视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以实现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的目标[9]。在此目标下,现代的护理对象不再仅限于医院的病人,而是聚焦人类生命周期过程,以母婴的健康照护为生命周期的逻辑起点,关注母婴、儿童、成人和老年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问题及反应。在全生命周期照护中,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全方位了解护理对象的特点变化、存在的身心健康问题,提供和发展相应护理干预理论、方法和技术。这种全生命周期的护理,从学科领域来说,贯穿了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管理、伤病预防、症状管理、功能康复等一体的全方位照护;
    从时间体系来说,既有慢病管理等典型的长期护理,又有急救护理、临终关怀、安宁疗护和丧亲关怀等短期照料;
    从学科性质来说,护理学科兼顾科学和人文双重属性,临床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人文护理、安宁疗护均是护理的重要组成[10]。鉴于护理领域和范畴的扩大,护理学科发展的要求也日益增高。在此背景下,护理学随着大健康理念的变化也呈现出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并进的趋势。

    2.2 在高科技赋能下提升护理学科发展实力 当前,越来越多健康相关的高科技产品和新技术在护理领域应用,护理相关的科技赋能产品和技术研发成为助力护理发展的重要举措[11]。智能家居、健康监测和智慧养老照护等智能化终端产品的研发、升级和应用推广,使以个体为中心的优质精准护理服务成为可能;
    而具有识别、陪护、监控等功能的助老服务机器人、康复护理机器人的研发,必然会提升高科技产品在综合性照护服务中的应用。智慧照护背景下,新型护理场景与护理任务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推陈出新将带给护士数量更多、更新更快、功能更复杂的人-机任务。

    与此同时,数字科学正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护理研究领域,美国国立护理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Nursing Research,NINR)在其《推进科学,改善生活战略规划》中就将“通过数字科学推进护理研究”作为四大战略研究方向之一[12]。为迎接数字时代,我国“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指出将建设数字中国作为国家战略规划,持续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13]。数字化健康为护理赋予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数字技术大规模渗入远程诊疗、移动健康、智能化健康穿戴设备、机器人辅助照护等健康领域,数字健康服务正日益深刻地改变人们应对健康挑战的方式。如何在5G时代,提升护理信息化、智慧化、移动化建设,加快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和可及性,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医疗护理服务的中心工作。

    基于上述趋势,《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明确提出“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力推进护理信息化建设,积极探索创新优化护理流程和护理服务形式,强化移动医疗设备等护理应用信息体系,提高护理服务效率和质量,减轻护士工作负荷”[14]。该规划为大数据在护理领域的研究应用指明了发展方向,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护理系统通过将大数据与物联网技术结合,利用便携式可穿戴设备,可实现各项健康指标的实时、动态追踪;
    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可更加精确地分析患者健康数据,建立健康管理风险预测模型,护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制,进而提供预见性干预措施[14]。此外,随着基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的深入,以生物大数据为支撑的精准医学与精准护理将在医疗卫生系统及人类健康促进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15]。专家学者呼吁将基因组学应用于护理研究,通过对复杂症状或症状群进行基因研究,确定生物标志物与疾病症状或症状群的关系,开展精准评估,制定精准决策,实施精准干预,提供精准护理,改善护理实践,优化健康结局[16]。综上,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基因组学、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精准护理,这些当前的最新技术与发展趋势可更有效地提升护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2.3 跨学科合作与协同创新成为推动学科建设的重要动力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国内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护理科研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研究范围涉及护理领域的各个方面,为全球护理专业和护理学科知识体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通过跨学科发展与研究,助力护理学在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迈向一个新的高度。康复工程、人工智能、基础医学、人口学、人类学、社会学、信息学、公共卫生学、法学等和护理学研究的融合日益增多。鉴于护理学的快速发展,国际护士会提出,要重建护理工作方式、创新护理模式,使护士成为重塑当前医疗卫生体系的中坚力量。而中国护理要成为全球健康治理的中坚力量,为实现我国和全球健康目标提供护理解决方案和中国方案,需要在重大健康领域开展前瞻性、开拓性科学技术研究,需要与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基础医学、中医等学科一起联合攻关,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深化和延伸护理服务,促进护理事业发展向“高、精、深、专”发展。美国国立护理研究院NINR在《2022-2026护理研究战略规划》[17]的制定过程中强调重视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发展“以人为本”的多机构协作照护模式。英国国立健康研究院(The National Institute Health Research,NIHR)当前则重点资助了健康科技评估、整合性研究和项目、健康与社会照护等研究领域[18],同样彰显出对多学科融合的照护服务的重视。我国护理学成为一级学科也只有10余年[19],学科的体系还不健全,护理二级学科的设置还存在争议[20]。发展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凝练学科发展规律,体现多学科交叉融合,尝试将传统文化和传统医学中的思想和精髓融入到护理学科,扩大中国特色护理理论体系的影响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护理学二级学科体系是摆在护理学科面前的重要课题。

    2.4 在多领域健康问题应对中提升护理学科的社会影响力 护理人员的核心价值体现在重大健康问题的解决中,近年来,在突发公共事件和老龄化应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了护理学科的社会影响力。

    2.4.1 在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彰显护理学科价值 近年来,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各类非传统安全问题频发,日益成为国家安全的直接威胁,以新冠疫情为代表的公共卫生事件也给我国应急救护体系和响应能力带来了巨大考验。护理人员是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关键人才,在应急准备、现场急救、治疗康复各个环节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护理人员舍生忘死、冲在抗击新冠疫情阻击战的第一线,在全部援鄂医务人员中护理人员约占70%[21],体现了护理人员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紧急应对能力。在此过程中,体现了护理学科在为经历灾难的人们提供整体而有效的护理照护、对事件发生后人们身心伤害健康恢复的关怀和帮助、创设有助于康复的环境等处置环节中彰显了学科价值,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认可,更好地体现了护理的作用与地位。而未来如何基于护理人员自身在灾害救治全过程中承担的任务和职责,从各个层面探索科学、高效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护理应对机制、干预策略及管理体系,帮助护理人员在未来更加有效地应对灾害应急救护并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也成为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4.2 在健康老龄化发展战略中成为主力军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和65岁及以上人口分别为2.64亿和1.91亿,占总人口的18.7%和13.5%[22]。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增至总人口的1/3,达到4.87亿[2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24]。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也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确定为国家战略[25]。当下我国老龄化具有基数大、发展快、高龄化、伴家庭结构小型化等特点,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一系列照护压力。这种照护压力及其给社会带来的众多影响日益凸显,并将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持续存在[26]。护理贯穿老年人主动健康和疾病预防、住院治疗期护理、康复期护理、居家和社区延续性护理、安宁疗护全过程,更是长期照护护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时,其学科特色使护理可以融人文护理和心理护理于老年护理全程,具有不可代替的地位。

    国际社会经验和共识都表明,护理学科为老年主动健康和长期照护领域提供解决之道,是健康老龄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卫生组织《2020-2030年健康老龄化行动十年》[27]的四大行动领域中有2个为护理领域,也充分说明护理在老龄化应对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该行动强调:“在21 世纪,每个国家都需要一个长期照护系统”,“确保为内在能力处于不同阶段的老年人提供连续的护理,包括促进和预防、治疗、康复、姑息疗法和临终关怀以及专科护理和长期护理。”当前国际老年护理领域,开展多学科创新研究、健康轨迹全程照护日益受到重视,然而,如何精准评估老年人个性化动态养老护理需求,为未病先防的老年人提供养生保健,为欲病救萌的老年人实施防病管理,为既病防变的老年人进行因病调理,为愈后防复的老年人开展康复管理是有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因此,老年护理领域近年来发展的重点是在以整合照护理论为基础[28],构建医院-社区-家庭无缝隙连续护理模式,创建跨学科、跨机构、跨行业老年护理科研创新平台,形成老年护理学科相关产业和技术标准与指南,为国家政策提供有力支撑,破解社会养老难题,彰显护理学科独特的学科价值。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当今健康日益受到重视和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护理学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通过科技赋能、学科交叉、创新发展提升护理学科内涵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希望通过全体护理人员共同努力,迎来护理学科发展更美好的明天。

    猜你喜欢 护士学科护理人员 最美护士安徽医学(2022年10期)2022-11-12最美护士安徽医学(2022年9期)2022-09-23最美护士安徽医学(2022年8期)2022-08-25最美护士安徽医学(2022年7期)2022-07-28【学科新书导览】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22年4期)2022-07-08土木工程学科简介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3期)2021-07-03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年5期)2021-01-12“超学科”来啦军事文摘·科学少年(2017年4期)2017-06-20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年2期)2016-05-04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年8期)2016-01-15

    相关热词搜索:展望 发展现状 学科

    • 范文大全
    • 说说大全
    • 学习资料
    • 语录
    • 生肖
    • 解梦
    •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