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公文大全 个人文档 实用范文 讲话致辞 实用工具 心得体会 哲学范文 总结范文 范文大全 报告 合同 文书 信函 实用
  • 汇报体会
  • 节日庆典
  • 礼仪
  • 毕业论文
  • 评语寄语
  • 导游词
  • 口号大全
  • 其他范文
  • 百花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温针灸联合甘姜苓术汤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温针灸联合甘姜苓术汤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时间:2023-06-29 17:05:05来源:百花范文网本文已影响

    万满堂,肖嫣,赵欣,李瑞,夏微光,童沐,罗守阳,明美红,杨政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由于慢性劳损、外伤、年龄的增长,引起腰椎的椎间盘退变、纤维环断裂、髓核突出、相应神经根、血管、马尾神经受到刺激或压迫等一系列临床症状[1]。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引起腰腿痛的最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学习与工作。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中国人群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约为0.95%,以L4~5、L5/S1椎间盘发病率最高,占90%~96%。治疗上西医一般采用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容错率较低,患者不易接受,费用较高;
    而非手术治疗采用口服止痛药、肌肉松弛药等,治疗周期长、易复发、不良反应大。温针灸与中药联合疗法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本研究观察温针灸联合甘姜苓术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武汉市黄陂区中医医院/武汉市第二中医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男18例,女14例;
    年龄30~65(53.72±7.51)岁;
    病程1~35(7.28±6.59)个月。对照组患者男17例,女15例;
    年龄28~63(52.11±7.13)岁;
    病程1.1~37(6.98±6.01)个月。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根据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①有腰椎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大多数患者发病前有慢性腰痛病史;
    ②多发于青壮年人群;
    ③腰痛放射到臀部和下肢,腹压升高(如咳嗽和打喷嚏)时疼痛加剧;
    ④脊柱侧凸,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灶附近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椎活动受限;
    ⑤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存在超敏或阻滞,病程长的患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中,膝、跟腿反射减弱或消失,足趾伸背肌力量减弱;
    ⑥X线检查显示脊柱侧凸,腰椎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变窄,相邻边缘骨赘增生,CT或MRI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和范围。(2)中医辨证标准:寒湿型的特点是腰腿寒痛剧烈,寒雨天加重,四肢发凉,舌淡,苔白或腻,脉紧或湿缓。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病情诊断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
    ②中医辨证属寒湿型表现的患者;
    ③患者年龄18~65岁;
    ④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并同意,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⑤能坚持完成研究,并积极配合的患者。(2)排除标准:①并发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疾病及精神疾病的患者;
    ②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伴有腰椎滑脱,或患者因腰椎结核、腰椎骨折和腰椎管狭窄症等原因引起的患者;
    ③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④未按实施方案完成治疗过程的患者;
    ⑤有明显手术指征的患者。

    1.4 设备与药物 华佗牌银针:0.35 mm×60 mm,苏州东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艾条:南阳绿营艾草生物制品;
    CT:BRIVOCT325,美国GE;
    中药:武汉市黄陂区中医医院中药房。

    1.5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温针灸联合甘姜苓术汤治疗,主穴:肾腧穴、关元俞穴、大肠俞穴;
    配穴:足太阳经病取昆仑、承山、委中,足少阳经病取环跳、阳陵泉、悬钟,操作:患者取卧位,各穴取0.30 mm×60 mm不锈钢毫针,采取爪切和夹持进针法进针,针的插入深度取决于患者的身形肥胖程度;
    患者在获得酸胀或麻醉电感后保留针头,然后将一根2 cm长的艾条(从艾条上切下)放在针柄上点燃,为防止烫伤,可在穴位皮肤上垫上铝纸,每个穴位灸2柱,待艾条灼烧熄灭后取针。留针30 min,治疗频次:每次20 min,每天1次,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3 d。中药口服:甘姜苓术汤,药物组成:甘草6 g,干姜12 g,桂枝12 g,茯苓12 g,白术6 g,牛膝10 g,杜仲12 g,寄生12 g,每天1剂,加水1 L,煮取300 ml,分3次温服,14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针刺联合甘姜苓术汤治疗,取穴、操作、疗程及甘姜苓术汤的服用方法与观察组相同,但治疗时不加艾炷灸。

    1.6 观察指标与方法

    1.6.1 M-JOA评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参照改良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法(M-JOA)病情程度分级标准。轻度21~30分;
    中度11~20分;
    重度≤10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满分50分,评分越高,功能障碍越明显。

    1.6.2 疼痛积分量表:疼痛分级指数的简化McGill疼痛调查量表(MPQ)分为3个部分:(1)疼痛分级指数(PRI)包括11个感觉词和4个情感词,分为四个等级:无、轻、中、重,分别为0、1、2和3分,计算PRI的感觉、情感得分和总分。(2)视觉模拟评分(VAS)是一条长度为10 cm的直线,两端分别代表无痛和剧烈疼痛,患者在这条直线上标记疼痛程度。(3)现有疼痛强度(PPI)分为无痛、轻度不适、不适、不适、剧痛、极度疼痛6级,分别为0、1、2、3、4、5分。

    1.7 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临床疗效[4]。显效:腰痛轻微,基本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
    有效:腰部存在明显轻微的疼痛,但能正常活动,疼痛感对工作生活基本无影响,劳动后轻微疼痛感较明显;
    无效:治疗后腰部疼痛程度未改善,并且生活工作受限。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治疗前后M-JOA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M-JOA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2组患者M-JOA评分高于治疗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M-JOA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分)

    2.3 治疗前后PRI、VAS及PPI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PRI、VAS及PP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2个疗程后,2组患者PRI、VAS及PP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PRI、VAS及PPI评分比较分)

    “温针”最早出现在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一书中,这种手法在明朝时使用最广泛。由于其作用效果显而易见,因此后续的朝代一直在延续使用,直至到今天中医仍在使用。温针灸,古代也称之为温针、针柄灸、热传灸及烧针柄灸等,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针灸组合。艾绒燃烧产生的热量可通过针体传递到相应的穴位。针灸结合具有温经通络、祛湿散寒、活血益气及散结消肿的功效。中医针灸表明,穴位可促进经络中的气的运动,达到病位。结合艾灸的药热效应,温经活血益气,散寒除湿,温补肝肾,提高疗效。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在治疗过程中,温针的热量可通过针体到达针尖进入体内。艾灸时,患者会有强烈的烧灼感,并将热量传递给肌肉组织。在热的作用下,周围肌肉组织的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从而改善全身血液流动和局部微循环,有利于新陈代谢[5],可加速局部神经根水肿和炎性物质的吸收和消散,减轻神经根的损伤,有利于神经根的恢复。同时缓解疼痛引起的局部痉挛,放松肌肉,降低椎间盘内压力,放松粘连的神经根[6],达到治疗效果。温针灸治疗不仅可改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周围的局部微循环,消除局部炎性水肿,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还可抑制腰椎间盘突出病变引起的蛋白多糖、组胺等化学物质的释放[7],减轻甚至消除化学刺激引起的神经根炎性反应。其他研究表明,温针灸可显著减少局部肿胀,升高皮质醇水平。皮质醇水平升高可消炎消肿,提高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调节体液免疫[8]。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温针灸可显著改善血液循环,抑制炎性物质的渗出,降低神经兴奋性,减轻神经根水肿,从而最终达到温经通络、祛邪止痛的效果。

    甘姜苓术汤又名肾着汤,出自《金匮要略》。《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曰“肾着之病,人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药物组成:甘草6 g,干姜12 g,茯苓12 g,白术6 g。功效为暖土胜湿,主治寒湿下浸之肾着病[9]。方中茯苓为君,借其甘淡之性,归属膀胱、心、肺诸经,渗湿健脾,祛痰化饮;
    方中甘草、干姜散寒温中;
    茯苓、白术健脾利湿。甘姜苓术汤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治本祛邪温脾。在临床诊治过程中,要分清正邪主次,坚持标本兼治原则,加减辨证用药。风湿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加独活祛风祛湿[10];
    肾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虚腰痛,关节间乏力,加减骨碎补祛风强肾骨;
    俯仰困难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加狗脊,用于祛风除湿,壮腰膝,补肝肾。细辛和肉桂祛寒祛湿,而肉桂则侧重于温补[11]。细辛的主要作用是温通,桑寄生不仅补益肝肾,还可强身健骨,祛风除湿,有效治疗腰痛;
    补骨脂具有温补肾阳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肾阳虚证伴腰寒痛[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者M-JOA评分高于治疗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低于治疗前,PRI、VAS及PP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表明电针加温针治疗腰痛的疗效确切,但温针的起效时间长,作用时间到达缓慢。将温针灸与甘姜苓术汤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可温经活血,理气,加速神经根局部水肿和炎性物质的吸收和消散,减轻神经根的损伤,还可通过内服散寒除湿,通痹止痛[13]。

    综上所述,温针灸联合甘姜苓术汤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及功能障碍,缓解患者疼痛,效果优于普通针刺联合甘姜苓术汤,值得推广。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腰椎间盘功能障碍腰椎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现代临床医学(2022年4期)2022-09-29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承德医学院学报(2022年2期)2022-05-23“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中老年保健(2021年6期)2021-08-24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基层中医药(2021年12期)2021-06-05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中华养生保健(2020年5期)2020-11-16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中国生殖健康(2019年12期)2019-01-07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年15期)2016-01-15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年2期)2016-01-06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西南军医(2015年3期)2015-04-23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11期)2014-08-08

    相关热词搜索:针灸 疗效 临床

    • 范文大全
    • 说说大全
    • 学习资料
    • 语录
    • 生肖
    • 解梦
    • 十二星座

    推荐访问

    临床 临床crf表 临床专业研究生应聘自我介绍 临床主任医师岗位职责 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系学生管理工作总结 临床医学专业 临床医学专业个人简历 临床医学专业内科学考试试题 临床医学专业大学排名100强 临床医学专业大学排名前100 临床医学专业大学排名前50名 临床医学专业大学排名榜 临床医学专业学校排名医学排名 临床医学专业排名前十的大学优秀专业 临床医学专业排名前十的大学优秀吗 临床医学专业排名大学排名 临床医学专业排名学校 临床医学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面试自我介绍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面试自我介绍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面试自我介绍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大全集 临床医学专业论文完整 临床医学专升本毕业论文 临床医学优秀自荐信 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的关系 临床医学夏令营 临床医学外科学 临床医学实习总结 临床医学实习报告自我鉴定 临床医学实习生自我鉴定怎么写 临床医学实习自我总鉴定 临床医学实习自我鉴定范文 临床医学实习自我鉴定表 临床医学导论心得1500 临床医学导论心得体会 临床医学导论心得体会1000字 临床医学导论心得体会1500字 临床医学导论心得体会2000字 临床医学导论心得体会2000字论文 临床医学导论心得体会3000字 临床医学导论心得体会600字 临床医学导论心得体会800字 临床医学导论心得体会范文 临床医学导论论文 临床医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就业形势 临床医学岗前培训总结 临床医学应届是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