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公文大全 个人文档 实用范文 讲话致辞 实用工具 心得体会 哲学范文 总结范文 范文大全 报告 合同 文书 信函 实用
  • 汇报体会
  • 节日庆典
  • 礼仪
  • 毕业论文
  • 评语寄语
  • 导游词
  • 口号大全
  • 其他范文
  • 百花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导游词 > 高考文综必备的知识点6篇

    高考文综必备的知识点6篇

    时间:2024-03-04 18:00:08来源:百花范文网本文已影响

    高考文综必备的知识点1、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1)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①含义和地位。A.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文综必备的知识点6篇,供大家参考。

    高考文综必备的知识点6篇

    高考文综必备的知识点篇1

    1、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①含义和地位。

    A.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B.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②辩证关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方法论:既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①含义和地位。

    A.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

    B.矛盾的次要方面:在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一方。

    ②辩证关系:二者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③方法论意义:既要一分为二、全面地看问题,又要分清主流与支流,把握主流。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①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②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③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2、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1)是什么。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为什么。

    ①矛盾特殊性原理的要求。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3)怎么办。

    ①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分析矛盾,认识矛盾。

    ②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对不同事物的矛盾作具体分析,对同一事物的不同阶段的。特点作具体分析,对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作具体分析。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1)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统一属性是同一性,两者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2)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前进和发展。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因此我们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看到对立。

    (3)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1、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我们要分清主次矛盾的主次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解决问题

    高考文综必备的知识点篇2

    一、冯玉祥北京政变

    1、军阀混战:(1)背景: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加紧侵略中国。(2)概况:1920—1924年之间,直皖战争、第一次直奉战争、第二次直奉战争。(3)影响:“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人民的迫切要求。

    2、冯玉祥北京政变:(1)原因:冯玉祥具有一定的朴素爱国思想,他仰慕孙中山,特别是在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后,在革命形势和南方革命政府的影响下,逐渐倾向革命,加上和吴佩孚矛盾的加深,促使了这次北京政变。(2)性质:北京政变是一次具有进步意义的武装政变,但不是一次革命。它是北洋军阀内部走向分化的表现。(3)政变的过程:1924年冯玉祥囚禁总统曹锟,推翻直系控制的北京政权,成立中华民国国民军,电邀孙中山北上。

    二、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

    (1)时间:1924年冬。(2)北上宣言:对内要消灭军阀势力,对外要消灭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要求“召集国民会议,以谋中国之统一和建设”。中共对孙中山支持北上,一场全国性的召开国民会议运动掀起了。(3)孙中山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孙中山为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精力,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伟大的爱国者。

    三、五卅反帝爱国运动

    (1)时间地点:1925年5月30日,上海。(2)原因:五卅运动是中国工人运动不断发展的结果。1925年5月15日,上海内外棉七厂的日本资本家枪杀中国工人、共产党员顾正红并打伤多人,是五卅运动的导火线。5月30日,工人和学生示威游行,租界的英国巡捕在南京路制造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成为五卅运动的直接原因。(3)领导机构:上海工商学联合会。(4)结果:面对帝国主义的高压政策,大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的利益一致,是反动的阶级)单独退出运动,民族资产阶级被迫退出(说明民族资产阶级既具有反帝反封建的一面,又有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相妥协的一面),工人阶级为保存实力而停止了罢工(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彻底的革命性)。(5)五卅运动的意义:是大革命时期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以前所未有的打击,为后来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6)省港大罢工:1925年6月—1926年10月,香港和广州。领导机构是省港罢工委员会。坚持16个月,是当时世界上罢工时间最长的一次斗争。它给英国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是这次全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两次东征)

    (1)时间及对象:1925年,陈炯明。(2)意义: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奠定了基础。(3)广州国民政府的成立,国民革命军的组建。

    高考文综必备的知识点篇3

    关于核心的说法:

    1.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2.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

    3.“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矛盾的观点(也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关于(产生)生存和发展的说法:

    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或说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文化多样性

    关于关键的说法:

    监督政府权力的行使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人们解决矛盾(问题)的关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于属性的说法:

    1.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又叫商品的二因素或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可说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还可以说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共有属性、特有属性、社会属性)

    2.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又叫二重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3.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区别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关于特点的说法: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

    关于前提、基础的说法:

    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是——拓宽民意反映渠道。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是——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

    我国政党制度的前提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文化多样性。(也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

    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于标志的说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国内生产总值即GDP。

    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可以说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政府的根本标志是——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

    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文化遗产。

    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科学技术。(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1.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标志——印刷媒体的推广。

    2.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建筑(也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高考文综必备的知识点篇4

    中西方政治民主化法制化历程:热点背景分析

    人类发展的历程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文明演进的历程,随着人类文明向更高层次的推进,人对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认识与诉求,也越来越强烈地呈现出新的演进痕迹与特点。尤其是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经济的腾飞、政治的文明等一切社会的巨变,都为人更全面、自由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人文空间和更加合理、符合人性的现实土壤。

    2002年十六大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口号。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健全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同样指出,要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积极稳妥地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政治成为当今世界的政治主题,因此也成为我们高考考察的热点和重点。纵观文综考试以来,每年至少有一组选择题与政治现代化的内容有关。因此在复习备考过程中,政治民主化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世界的现代化进程首先发端于西欧,然后再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和北美,从20世纪开始,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也都先后开始了现代化进程。因此,政治民主化是和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又基本上贯穿着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中国民众对民主与法制的追求与建设则是发端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是和近代先进人士的救国强国的探索结合在一起的。新中国的成立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为建设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前提条件。下面就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化和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历程作一个专题梳理。

    高考文综必备的知识点篇5

    高考文综必背知识点——高考历史四大关系

    以教材为根本,强化主干知识。有的考生片面认为,复习历史看不看教材都一样,因此在复习中丢掉了基础知识,一味追求所谓的“母题”和押题解题窍门。实际上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为主导,考查学生对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一切的根本在于教材中的主干知识。因此高考复习应始终坚持以考纲为指导,以教材为根本的策略,强化对主干知识的全面落实。

    以旧为主,以新为辅。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广,高考作为旧教材的落幕之作必然在原有知识内容的基础上更多融入新课标的理念,近两年全国文综历史试题都明显地看出这一变化。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原则上应以旧教材通史知识为主,同时适当运用新课标理念来理解旧教材的内容。

    如政治文明历程中,关于新中国政治建设部分,要求掌握新中国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并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特色。该内容在旧教材被安排到不同章节里,考生缺乏整体认识,依据新课标的设计观点,在复习时可以适当进行整合重组,提高认识。

    热点专题与基础知识的关系应以热点带基础。热点专题复习要关注三大类热点:周年热点(如建国60周年)、时政热点(如金融危机)、长效热点(如三农问题)。同时,紧扣热点,联系古今中外相关历史知识点进行整理,建立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做到以史鉴今、与时俱进。

    坚守方法,以不变应万变。在平时复习中要强化材料型试题的练习力度,训练自己能有效地从各类材料中获取信息,尤其是在历年各地高考真题的训练中去体会解析材料型试题的规律,同时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史方法,客观认识评价历史。

    李营老师强调,考生的应试心态显得尤为重要,比如遇到不熟悉的史料内容、教材中冷僻知识点的材料性再现等等,要认真阅读审题,仔细体会命题意图,努力寻找与所学知识的契合点,在史料中辨别答题方向。

    高考文综必背知识点——政治企业与劳动者

    1、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

    企业:①含义: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

    ②地位:是市场经济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③组织形式: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公司制的优点: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管理结构

    2、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

    ①公司的含义: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②形式: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③组织机构:决策机构(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执行机构(总经理及其助手)——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监督机构(监事会)——进行监督

    ①目的 利润表现为企业的经营收入与生产经营成本之间的差额。②公司的义务: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③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第一、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第二、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第三、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①企业兼并指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相对劣势的企业。意义劣,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②企业联合——“强强联合”

    ③企业破产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意义

    5、劳动和就业

    ①就业②形势: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通畅③解决途径党和政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劳动者:树立正确就业观——自主择业观、职业平等观、竞争就业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企业: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努力增加就业机会。

    6、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1)劳动者权利的内容: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法律规定的其它权利维护劳动者权利的意义: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高考文综必背知识点——地理地图专题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高考文综必备的知识点篇6

    一、原始社会

    1.时间:从神话传说时代——夏建立之前

    2.农业:

    (1)农作物:北粟南稻

    (2)生产工具:木、石、骨制,耒(lěi)、耜(sì)等。

    3.畜牧业:家畜饲养猪、牛、鸡等。

    4.手工业:养蚕缫(sāo)丝。

    二、夏、商、西周时期

    1.夏朝和商朝的政治

    (1)夏朝:第一个国家政权,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时间:公元前2070年;都城:阳城;

    (2)商朝:具有浓郁的神权色彩的王朝

    时间:公元前1600年;都城:殷,就是今天的河南安阳;

    2.西周的政治制度

    (1)时间: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商建周;都城:镐(hào)京;

    (2)分封制:

    A 分封制的内容:土地、人口 B 分封的对象:王室宗亲、功臣、姻亲、先代旧贵 C 诸侯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D 分封的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3)宗法制:

    A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B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主要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权。

    C 内容:以嫡长子继承制的方式确定大宗与小宗的关系,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关系。 D 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4)礼乐制:维护宗法制度的工具。

    3.夏商西周的经济

    (1)农业:

    A 农业生产工具:主要材料是木、石、骨制,耒(lěi)、耜(sì)等。 B 土地制度:井田制。(名义上为国家所有)

    (2)手工业:

    A 青铜制造: B 丝织业: C 官营手工业:代表着古代手工业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由政府经营、集中大作坊生产,多是军用品和奢侈品,不进入市场流通。

    (3)商业:

    A 商朝时期,职业商人产生。 B 周朝将商人集中起来设官统一管理。

    三、春秋战国时期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1.时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2.政治形势

    (1)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周天子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2)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使得众多分散的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

    3.社会改革

    (1)春秋时期的改革:主要是针对经济基础的

    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这些改革实际上都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

    (2)战国时期的改革: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进行的全面改革

    A 背景: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传统宗法分封制日益瓦解,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特权,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思想文化:士阶层崛起,受到重用,私人讲学风气兴起,出现百家争鸣局面,这些主张成为各国推行变法革新的思想理论武器。

    B 魏国:李悝(kuī);楚国:吴起;秦国:商鞅变法 C 秦国:商鞅变法——变法最为彻底和成功的

    ① 背景:战国初期,秦国地广人稀,无论是在经济、政治上,还是在文化上,秦国都落后于其他六国。

    ② 措施:

    经济方面——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政治方面——奖励军功,加强集权。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严厉禁止私斗;推行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推行县制。

    思想文化——加强思想控制。“燔(fán)诗书而明法令”;依据《法经》而制定法律;社会风俗改革,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制。

    ③ 结局:商鞅被害,新法未废。

    ④ 作用:

    对秦国:沉重打击了旧贵族,发展了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壮大了军事力量,稳定了统治秩序,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兼并六国逐渐成为秦国的战略目标,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对历史发展: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它推动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的转型,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所以后世有人说“百代犹得秦政法”。

    ⑤局限性: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特别是连坐法的推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

    4.秦统一六国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等国,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

    1.农业生产

    (1)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

    (2)生产工具:铁农具、牛耕,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转变。

    (3)生产模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4)水利工程:秦国:都江堰、郑国渠

    2.手工业生产

    (1)私营手工业兴起:由私人经营,主要用于民间消费,进入市场流通。

    (2)家庭手工业: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也有很少一部分进入市场。

    (3)官营、私营和家庭三种手工业生产形态并存:官营为主导、民营和家庭为主体。

    3.商业的发展

    (1)私营商业的兴起:有强大经济实力的自由商人

    (2)重农抑商政策:盐铁官营。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

    1.百家争鸣

    (1)背景:社会原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经济上:井田制瓦解;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

    阶级关系上:“士”阶层崛起;

    思想文化上:学在民间。

    (2)含义: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百家”泛指数量多,“争鸣”指争论和诘难(jié nàn)、批驳。

    (3)各家学派及主张——

    儒家:

    A 孔子:春秋鲁国人,没落贵族。

    ① 政治思想:仁,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礼,克己复礼;贵贱有序,维护等级名分。

    ② 哲学思想:“敬鬼神而远之”,优先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中庸之道。

    ③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④ 学问:编撰“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⑤ 地位和影响: 对中国: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历朝历代加封了各种尊号。

    对世界:孔子学说成为东方文化的主干,与古希腊文化并称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两种文化形态。明清以后,儒学传到西方,对西方的启蒙思想有重要影响。

    B 孟子:战国时期,没落贵族,《孟子》。

    ① 政治思想: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建立一整套的政治学说——仁政学说,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

    ② 伦理思想:性善论。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恻隐之心”,人的内心本来就存在着善良的本性。

    ③ 价值观念: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④ 地位和影响:继承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后世称为“亚圣”。

    C 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荀子》。

    ① 政治思想:主张“礼法并施”、“王道”,提出“君舟民水”的思想。

    ② 哲学思想: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论观点。

    ③ 伦理思想:性恶论。

    道家学派

    A 老子:春秋晚期,楚国人,《道德经》。

    ① 哲学思想:“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② 辩证法思想: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是可以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③ 政治思想:倡导“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反对采用严刑峻法。

    ④ 地位和影响: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老子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B 庄子:战国,《庄子》。

    ① 哲学思想:提出了齐物的观点,“齐物”就是齐一万物,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没有区别。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

    ② 价值观念:提出“逍遥”的人生态度。他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社会不公。

    ③地位和影响:继承发展了老子的学说。

    墨家学派

    墨子,名翟(dí),战国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墨经》。

    A 主张:“兼爱”(无等差的爱,不论“王公大人”还是普通“万民”,都不分轻重厚薄,不分等级贵贱)、“非攻”、“尚贤”、“节俭”。

    B 地位影响:墨子的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尤其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但战国之后就不再受重视。

    法家学派

    韩非子,战国时期韩国贵族。

    A 主张: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并主张变法革新。

    B 地位和影响:韩非子的思想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在西汉以后的1000多年中,这种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4)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A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B “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科技成就

    A 科技:指南针:战国司南

    B 天文学: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有关于日食的记载;有关于彗星和哈雷彗星的记录,这些都是世界最早的。 战国《石氏星表》记载了测定的120多颗恒星的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C 数学:九九乘法口诀;度量衡;筹算计算法。

    3.文字、文学、艺术

    A 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

    C 楚辞:是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代表作:《离骚》。

    D 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

    (四)同时期的世界:古希腊古罗马时期。

    相关热词搜索:高考 知识点 必备 高考文综必备的知识点有哪些 高考文综必备的知识点总结 高考文综必备的知识点是什么 高考文综必考知识点 高考文综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考文综必备考点 高考文综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文综复习 高考文综干货 高考文综必背知识点

    • 范文大全
    • 说说大全
    • 学习资料
    • 语录
    • 生肖
    • 解梦
    •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