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公文大全 个人文档 实用范文 讲话致辞 实用工具 心得体会 哲学范文 总结范文 范文大全 报告 合同 文书 信函 实用
  • 汇报体会
  • 节日庆典
  • 礼仪
  • 毕业论文
  • 评语寄语
  • 导游词
  • 口号大全
  • 其他范文
  • 百花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基于物联网的生鲜农产品上行智慧零售模式探索

    基于物联网的生鲜农产品上行智慧零售模式探索

    时间:2023-01-11 14:45:26来源:百花范文网本文已影响

    赵智豪,陈岱莲,高方宇,朱 杰,常 选,马美晨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近几年我国农产品种植呈现规模化和区域化,很多农户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或同一类型农产品,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取得进展,仅山东省2016—2020 年就推出了59 个省级知名农产品区域品牌,这为农产品上行奠定了基础。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移动手机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大量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交易,农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建立了较短的销售渠道,借助于现代化的物流体系,农产品上行渠道更加符合新零售业态的要求,极大地满足了农产品供需双方的需求。尽管区域品牌建设和信息技术为农产品上行奠定了基础,但如果农产品需求不能形成规模就很难使各主体在农产品上行中获利,因此,应借助于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构建农产品上行智慧零售模式,多主体合作,农产品的种植信息和客户需求信息共享,使消费者获得高品质农产品和种植体验感,带动农产品销售形成一定规模;
    农产品电商物流协同发展,使农产品上行形成一定模式。

    目前学者们在农产品上行、农产品智慧零售、“物联网+”零售方面做了大量研究。这些学者多从农产品上行的模式和策略方面展开[1-4],如陈劲松等[1]构建了“农产品生产者+社交自媒体+第三方物流+消费者”“新型农产品生产者+自建网站+自建物流/第三方物流+采购商”等五种农产品上行电子商务渠道模式;
    姚远[3]提出了基于B2B2C 电商模式的农产品上行策略,即以需求为导向、加强质量管理、整合物流资源。还有一些学者在农产品品牌建设、销售策略和销售模式方面展开了研究[5-11],在“物联网+”零售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增多[12-15],如谭清宽[13]提出利用物联网可实现基于情境的目标定位、意向营销及互动广告;
    陈力[14]建立了基于物联网体验式的野生食用菌O2O 营销模式,客户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监测野生食用菌的生长采摘情况。

    目前的研究多从战略的角度给出了农产品上行零售模式的营销策略、物联网技术应用策略、农产品上行零售模式的结构与特点,没有从战术的角度给出农产品上行智慧零售模式的参与主体、物联网技术及运作过程,对基于物联网的生鲜农产品智慧零售模式研究的较少[16]。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必要研究“智慧线上+智慧线下”多主体合作的生鲜农产品智慧零售模式。本研究主要基于RFID、传感器等物联网技术,构建农户、政府、电商平台、消费者等多主体参与的农产品上行智慧零售模式,研究分析物联网技术、多主体在农产品智慧上行中的作用,并给出具体运作过程。

    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重大胜利后,全国三分之一的行政村建立了益农社。益农社全称益农信息社,是将互联网技术与商业优势及便民服务引入农村的试点工程,能够将农业信息资源服务延伸到乡村和农户,给农村居民生活带来便利,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通过益农社可开展农业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培训体验服务,普通农户不出村就可享受到便捷、经济、高效的生产、生活信息服务。基础设施与信息网络建设助推农产品上行,农产品上行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1 信息交流方式传统

    目前,农产品交易信息交换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益农社作为信息传播的中介,农户将农产品销售信息传递给益农社,由益农社进行整合后向外界发布。同时,农户可通过益农社获取农产品的需求信息。二是通过农户间的面对面交流获取相关信息。农户到镇上分散的农产品销售摊位上相互交流,获取农产品需求信息。虽然益农社能够将农业信息资源服务延伸到乡村和农户,为农户提供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服务,但目前还没有形成规模,不能将信息进行有效整合。这两种信息交流方式缺少普遍性、实时性和可视性。

    1.2 农产品零售不成规模,农户议价能力差

    目前,我国农村农产品销售模式自行销售。销售方式主要有四种:一是农户到路边不固定的简易摊点进行销售,这种模式主要以散农为主,他们售卖的农产品数量和品种较少,通常为1~5 种;
    二是农户到农贸市场固定摊点销售,这种模式农产品品种或数量较多,以菜贩收购为主,农户议价能力低;
    三是农户到专卖店售卖,这种模式普及率低,销售量没有形成规模;
    四是农户进行配送售卖,农产品销往较远地区,农产品类型不多,但单品种数量较多。这四类销售方式都以农户单独销售为主,没有形成规模,农户议价能力低。

    1.3 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效率不高

    农产品供应链是农产品从上游生产者流通到下游消费者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主体组成的网链结构。农产品供应链能否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使供应链整体达到最优目标,受农产品物流能力、供应链组织模式、供应链质量保障和供应链主体合作能力的影响。当前我国农产品物流设施与设备建设不完善,生鲜农产品上行需要的冷链设施与设备不足,运输时间长,保鲜效果差,在农产品上行中产品损腐率较高,仅果蔬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就达25%~30%,影响了农产品供应链效率。目前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组织模式不够合理,平均70%~80%以上的农产品流通过程涉及到农产品生产者、农产品采购者、农产品运输者、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或者超市)、农产品消费者,链条上主体多,链条长,影响供应链效率。农产品供应链质量保障不足,在种植端,农药、化肥使用太多,导致农产品农残严重;
    在流通过程中,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不完善,质量信息不能及时反馈,无法追溯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农产品供应链各主体合作意识不强,协同合作能力不高,供应链上各主体的信息不共享,供需信息在供应链上逐级扭曲,农户种植盲目跟风,造成农产品供需不对称。以上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效率。

    1.4 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标准体系不够完善

    随着农业生产环境和农产品流通环境的不断变化,农产品流通标准体系(基础通用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管理标准)需要不断更新,目前农产品标准体系中标龄多于5 年的标准占标准体系的70%以上,标准不及时更新会影响农产品的流通效率。我国农产品流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均由政府主导制定与修订,作为标准实施主体行业协会、大型农产品种植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参与制修订的较少,标准适应性不足。标准制定后,标准化知识普及不够,农产品供应链上各主体不能自觉执行标准。因此,需要加强农产品流通标准化体系建设,以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2.1 多主体协同参与

    农产品生产具有季节性和集中性,且易损耗腐烂、储存运输工艺复杂,因此农产品顺利上行需要有政府、农户、城市消费者、电商企业、物流企业等多主体参与,发挥各自作用。政府出台各种有关农产品上行的政策和标准,并搭建信息平台,提高农产品上行信息的透明化,其他各主体协同促进农产品顺利上行。

    2.2 扩大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应用

    为避免农户种植盲目性及议价能力低的现象,农户种植及养殖应以需求为导向。进行农产品需求分析离不开信息技术,可以利用电子商务平台链接城市消费者和农产品生产者,在信息平台发布供需信息;
    也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精准定位客户,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产品种植的可视化和可追溯,通过上述措施使城市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使农产品上行形成规模。

    2.3 建立标准的产品上行体系

    针对农产品的包装及运输方式建立标准。从质量及数量上限定单位包装标准;
    针对不同种类,各类农产品从捆绑方式上统一标准;
    从运输方式上,针对需求量大、运输距离长的市场,以冷链运输车装配为主,避免散农自行配送的情况发生。从提高上行体系标准方面减少农产品的损耗问题,以提高农产品供应链的效率。

    基于以上对策分析,解决农产品上行难可通过在完善农产品上行的标准下,运用互联网及物联网技术融合各方主体建立一个高效的农产品交易体系,所以有必要构建“智慧线上+智慧线下”多主体合作的生鲜农产品上行智慧零售模式。

    3.1 模式简介

    所构建的生鲜农产品上行智慧零售模式是“智慧线上+智慧线下”的多主体合作模式。线上利用物联网技术连接农民和城市消费者,利用全景VR 技术,消费者可以在电商平台进行生鲜农产品生产信息、供需信息、交易信息及物流信息的交流。线下则对加工好的农产品配备一个RFID标签,便于对农产品实时追踪、运输及储存。

    农户、政府(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种植、规模化流通加工、分类冷藏)、电商平台(应用物联网技术传递农户与城市客户供需信息)、城市消费者多主体参与,构成农产品上行智慧链条,链条信息共享。具体模式见图1。

    图1 基于物联网的生鲜农产品上行智慧零售模式Fig.1 Uplink smart retail mode of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3.2 模式的参与主体

    3.2.1 政府

    政府是生鲜农产品上行智慧零售模式的牵头引导者,应发布相关政策对农户进行支持;
    大力鼓励农户加入合作社,倡导集体化种植,投资并引领农户参与投资建设物联网农业种植园区,制定农产品供应链的相关标准,引进技术改造农产品的种植模式;
    对相关产品进行统计分析,推出品牌建设产品;
    整合相关土地及人力资源,联系第三方电商平台,构建特色农产品线上交易平台;
    鼓励大学生返乡建设,对其进行物联网相关培训,培养物联网技术人员,增添就业机会;
    发布相关有利于推动模式发展的政策,调动各方主体的积极性。

    3.2.2 农户

    农户是该模式的核心角色,因此应在政府的支持下学习电商基本运营技术,提升自己的种植能力,实时关注电商平台上农产品需求信息,给客户提供个性化种植服务。农户需要对农业种植区的物联网设备进行基础维护,对种植区域进行管理,对产品进行后续包装、装卸搬运等,在基础建设时期还需要参与设备的架设、大棚区的搭建等。

    3.2.3 第三方电商平台

    第三方电商平台为农产品开拓了更加智能化、现代化的上行方式,同时整合供需双方的信息,实现了双方信息的透明化、动态化、公开化,为双方创建。更加公平的交易平台;
    消费者通过第三方电商平台可观测到产品从种植到运送至消费者终端的全过程。

    3.2.4 消费者

    该模式中的消费者主要是指城市消费者,城市消费者可以将农产品需求信息发布到电商平台上。同时,通过电商平台可观测到农产品种植、生长全过程,并且可以与农户协商参与农产品种植,能方便地追溯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通过电商平台,城市消费者能追踪所购买农产品的在途信息。

    通过运用物联网技术将整个模式的运行系统分成线上与线下两个部分。线下运用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控农产品的状态,帮助农户科学高效的种植农产品;
    运用VR 等虚拟技术将种植过程可视化,使处于下游的消费者对产品信任度提升;
    在运输上行端,为农产品配备RFID 标签,以实现全流程的可追溯化,使上行流程更加信息化。线上则运用第三方电商平台为供需双方提供公平的交易平台,并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向双方公布,实现信息对称透明化。消费者可以通过第三方电商平台了解产品上行全流程信息,也可通过平台购买个性化农产品增值服务,实现不一样的农产品购买体验。

    3.3 模式的具体运作过程

    3.3.1 建立相关标准

    为使所构建的模式更高效、更系统地运行,需建立以下标准:一是农产品种植标准,包括产品的种类、数量、种植与培养方法,保障农产品的形状外观趋向统一;
    二是建立统一的采摘方式与包装和为确保农产品产后的质量;
    三是冷链运输标准,实现农产品更高效的运输流通,提高品质保障。

    3.3.2 线下运作模式

    通过物联网技术构建智能种植园区,运用各类物联网技术实现种植区的智能化、现代化管理,为产品安装RFID 标签与二维码,实现产品的独立信息标识,同时也保障农产品的可追溯。针对该模式推出三种销售方式:一是普通零售模式,消费者通过第三方电商平台了解到整个农产品生长的全过程,观看农产品的生长情况,进行线上下单购买;
    农户会将产品进行包装配送到消费者手中;
    二是体验式销售模式,消费者可通过第三方电商平台与农户沟通,选择购买农产品种子并租赁相应的种植区域,体验农产品从种植到采摘再到配送至家的全过程;
    农户配合消费者进行共同种植,消费者可通过现场设备传输的视频信号了解到自己“种植”农产品的情况,还可以亲自到种植区进行体验培养;
    三是自助式销售模式,针对参观游览物联网种植园区的游客,提供自助挑选、自主采摘产品并购买的机会,是旅游展览开发的延伸增值服务。

    3.3.3 线上运作模式

    线上依托于第三方电商平台的功能开发与设计。为满足基于物联网的生鲜农产品上行智慧零售模式,该平台应具有以下功能:一是信息整合功能,实现农户的农产品信息上传展示,收集下游消费者的需求反馈与相关意见,将两方信息进行聚合整理公示;
    二是物流可视化功能,通过与产品RFID 标签的信息互联,实现农产品的运输过程追溯,为消费者提供物流查询途径;
    三是VR 全景展示功能,通过与种植园区的现场设备相连,实现对种植园内情况的全景展示,增添消费者对所购买产品的信任度。

    3.4 模式所需的物联网技术

    3.4.1 RFID 技术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通过阅读器与标签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的数据通信,达到识别目标的目的。产品做标识使每一单位的农产品都能拥有自己独特的RFID 标签,全程记录生长情况与全部信息,将RFID 中的全部信息复制到二维码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RFID 标签读取到农产品的状态与信息,并且通过对RFID 标签的信息分享,同步到第三方电商平台中供消费者查阅。运输过程中对产品进行全程追溯,消费者在收到产品之后,可通过扫描二维码了解到该批产品从种植到运输的全过程信息。

    3.4.2 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技术是从自然信源获取信息,并对之进行处理(变换)和识别的技术,可以把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给中央处理器处理。通过安装各种传感器,组成传感网络,对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土壤、光照等因素进行实时检测,与云计算终端连接之后,实现智能化管理。可反馈统计种植信息,保障农产品的质量。

    3.4.3 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是通过网络“云”将巨大数据计算处理程序分解成无数个小程序,然后,通过多部服务器组成的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这些小程序得到结果并返回给用户的技术[16]。云计算终端连接种植园区与第三方电商平台,获取种植现场的信息,然后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计算与控制,调控改变智能种植园区的种植环境,保障农产品的健康生长。通过对产品信息统计,将实况信息同步到第三方电商平台,实现信息公开化,让下游消费者能清楚地了解到农产品的全部信息。

    3.5 模式的预计成果

    3.5.1 解决农产品上行难问题

    运用该模式,为农产品开拓现代化、高效、迅速的上行方式,有利于跨地区进行农产品销售,保障并提升农产品的质量,解决以往农产品上行存在的弊端与困境。同时能够促进建设农产品的区域品牌,提升其影响力,推广销售范围和销量。

    3.5.2 解决就业问题

    多主体参与农产品智慧零售模式,鼓励大学生回乡就业,有利于提升本地就业率,为当地百姓提供工作岗位,为大学生减少就业压力。

    3.5.3 增加旅游收入

    物联网特色农业种植园区的建设能为当地增添新的展览参观景点,可开放部分区域供游客观赏,并提供体验式服务,开展相关的增值项目,打造现代化农业展览区,为当地增加额外的经济收入,能够提升当地农村及农产品知名度。

    为解决当前生鲜农产品种植(养殖)信息与城市客户需求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本研究分析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生鲜农产品“智慧线上+智慧线下”的多主体合作模式。通过物联网技术联合各个种植地,从农产品种植开始,将农产品的种植日期、培养方式、培养环境等信息及时更新,并将信息公布于交易电商平台供用户及时查看,在平台上城市客户可以看到作物生长情况,城市客户可以参与种植、采摘及团购。利用VR 技术,客户可获得生鲜农产品种植信息;
    利用物联网技术,农户可获得城市客户需求信息;
    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技术,农户可对城市客户搜索及发布的需求信息进行需求准确定位,精准销售,并能直接与城市客户议价。该模式有利于提升农产品销量,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
    为当地带来附加的增值机会,创建新型的旅游展览体验区。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农产品销售中,能够创造现代化、高效率的农产品供应链,开拓更多的农产品上行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生鲜联网农户 脐橙连上物联网 扫码便知“前世今生”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新麦走出好行情 农户丰产又丰收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身联网”等五则党的生活(黑龙江)(2022年4期)2022-04-25《物联网技术》简介现代电子技术(2022年8期)2022-04-13《物联网技术》简介现代电子技术(2022年4期)2022-02-21生鲜灯的奥秘少儿科技(2021年6期)2021-01-02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智富时代(2019年2期)2019-04-18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智富时代(2019年2期)2019-04-18

    相关热词搜索:生鲜 上行 联网

    • 范文大全
    • 说说大全
    • 学习资料
    • 语录
    • 生肖
    • 解梦
    •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