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公文大全 个人文档 实用范文 讲话致辞 实用工具 心得体会 哲学范文 总结范文 范文大全 报告 合同 文书 信函 实用
  • 汇报体会
  • 节日庆典
  • 礼仪
  • 毕业论文
  • 评语寄语
  • 导游词
  • 口号大全
  • 其他范文
  • 百花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课程思政视角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实践研究*——以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为例

    课程思政视角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实践研究*——以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为例

    时间:2023-01-21 17:55:24来源:百花范文网本文已影响

    赵玲丽

    (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在促进高校实施思政教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必须着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这也是培育综合发展的人才的必备条件及严格要求。当前,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通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得到各大院校尤其是职业高等院校的重视。其目的是鼓励大学生能够利用课内外时间积极地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提升自我认知和鉴赏水平,充分树立起文化自信,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种形势下,从思政教育的角度来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教学实践就成为一项必要且有意义的研究。

    (一)时代环境

    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使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表现,探索与实施课程思政改革行动策略是实现高校“三全育人”目标的重要保障。“课程思政”指的是在高校所有课程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主要专注于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目标是培养具备一定传统文化通识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就意味着,作为一门广泛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必须紧密依托这一课程构建“课堂思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程思政”的构建中,可以很好地依托自身课程与思政教育天然的相关性,一方面要秉承课程承载思政,另一方面必须寓思政于课程,这是一个层层递进、逐步开展的过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应当力求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传递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拓展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人文认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度结合。在思政课堂的设计中,更加紧密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在课堂内外体现更多的学生训练,力求体现思政课堂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职业本科大学“课堂思政”的特点

    职业本科大学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职业本科大学开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也极其注重其应用性,这也决定了在职业本科大学开展“课堂思政”构建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这个性质。一方面,“应用型”的培养模式决定了必须牢固树立培育对象的价值观念,这个价值观念必须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和要求的,是最基本的宗旨和方向;
    另一方面,“应用型”的培养模式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构建“课堂思政”的时候,更加容易找到切合点,这固然是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天然的密切性导致的,更是由于职业本科大学本身的办学理念决定的。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课堂思政”的良好构建,也正是职业本科大学进行德育提升的绝佳路径之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是高等院校一门传统的通识课程,高等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思政内容与课程实践之间出现割裂,呈现出“两张皮”的现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既能满足大学生实践的需求,在实践中学习知识而后又运用到实践中,增加自己的经验;
    在理论素养方面能够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注重思想领域的扩宽,让学生发散思维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途径,不要让思维固化。通过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课堂实践可以带来不同的感受,在参与过程中,学习中华历史上优秀的人物事迹、观察优秀人物的处世态度以及人际关系的培养学习,都与自身发展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高校鼓励同学们多多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从而愈加与社会亲密接触,吸收更多正能量,给他人传递更多积极向善的文史知识,这也是提高心理认知的重要过程,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

    (一)“三全”原则

    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后,全国高校对于加强各个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的“三全育人”体系已经形成共识。那么,如何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中突出“三全”原则,就成为了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指导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改在探索“三全育人”的实现路径上,必须在课程的建设上重点着墨,首先做到“课程思政”课改开展过程中的思想统一。职业本科院校大学生是我国大学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在传统的教学培育中,充分理解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积极构建课堂思政教育主阵地非常契合职业本科院校大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特点,能够激发出职业本科院校大学生对于文化自信的强大向心力,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和推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利于职业本科院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全育人”思想的体现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思政体现了“全过程育人”的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以公共基础课的形态出现,面向全校全部专业的学生。这就要求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时候,不能只是其中几个系部、几个专业的建设,也不能是几位老师的努力,更不能是某一阶段的突击工作。全过程育人的要求必须从涉及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每一位老师、每一个阶段入手,环环相扣,并且形成管理上的闭环控制,以保证全过程育人的效果。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进行一系列思政教育的宣传与贯彻,从而为高校的道德教育工作拓宽思路及路径,努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价值理念相一致。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可以通过主题教育、意识培养、微课堂等教学手段逐步渗透道德教育;
    另一方面,在进行课程思政构建的同时,注重学生的课外活动中的指导。在指导学生参与一切课外活动的过程中,逐步进行对应的价值观教育,以期培养满足人民群众要求的、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大学生。

    再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思政要充分体现“全员育人”的要求,这是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教育”概念。这种“大教育”概念,首先就表现在高校的从教人员及教辅人员的全局意识上。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本科大学当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紧密依托职业本科大学自身拥有的全部师资力量,紧密团结和联系相关的在职人员,这就既包括课程任课教师也包括教辅人员等。在全员育人原则下,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有任课教师及辅导员、党务工作人员等,都要参与到育人工作中,都要积极加入到课程思政构建的探索中来。

    (一)增强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上的文化自信

    价值观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向,在不知不觉中支配着我们的思维和处理事情的方式。在理想的追求、日常生活态度以及前进方向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方针是衡量青年思想道德水平的标准,帮助培育大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学习作风,鼓励做到知行合一、德才兼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思政”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当代青年树立起奉献社会、实现自我的价值,而不该受制于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等方面狭隘的影响,要培养学生的大情怀、大格局。大学生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引,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道德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由于各个因素的影响,多元文化下必然导致思想的多极发展,如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并不能完全否定它们的积极功能,但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负面影响的侵袭。同时,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并不冲突,在保障个人利益的前提之下,由个人的理想主义上升到国家、社会层面,更加凸显了青年大学生们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大格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始终要以核心价值观作为课程改革的根本导向和目标,助力学子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用正确的思想指导实践,再以实践体验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全新的载体

    传统意义上,思政教育工作的传达任务一般由教育工作者组织宣传,有教育讲座、专题会议等多种形式向大学生传达。高校在贯彻思政教育理念的过程中,往往是只有老师在讲台讲整整一堂课,和同学们的交流互动为零,知识被“灌”进脑海,接受程度可想而知是非常不理想的。这样的情景下,不能够完全接收到老师所传授的信息,老师也接收不到来自同学们的反馈信息,课堂效果自然不好。在新时代发展模式下,要构建良性互动,兼顾外部传输和自主实践学习,可以通过微博、超星、微信等多种应用软件,实地借鉴学习参与,亲身体验,打破传统的“满堂灌”的单向教学方式,在互动中发现不足、查漏补缺,使得思政课堂愈加完善。

    这里的教学方法,特指除传统讲授的模式之外,一切可以采用的新型教学方式,当然这些新型教学方式的存在从根本上仍然是为讲授模式服务的,可以说是赋予讲授模式全新的表现形式。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组建教学手段模块,充分应用新媒体及移动设备,做到翻转课堂。在这个思路指导下,充分应用各类工具软件,如蓝墨云班课平台、易班优课平台、学习通平台等,组织教师团队录制微课,既围绕教师团队录制微课,也要围绕学生群体录制小视频,充分地调动起师生互动的积极性,达到教学方法多样化的效果。

    (三)构建并巧妙地利用好课程思政素材库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思政实践中,除了继续在课程教学中适时适度地进行德育教育之外,也要正确把握和处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把课程思政搞成纯粹的思政课程,否则就丧失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导性,丢失了“课堂思政”的“初心”。一些思政素材的巧妙利用,德育教育的潜移默化,从教师到学生的全面推进,给学生以适当的表达渠道,就可以有效规避可能产生的生搬硬套,刻意雕琢带来的不良效果。

    在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思政素材库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对应每一章节的内容进行精心打磨和思政塑造,这就要求课程组对课程的内容做到异常熟悉。一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节日”章节中要突出新时代下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以及当下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影响;
    二是要在“中国古代哲学”这一部分突出强调中国古代哲学与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突出我国哲学发展的继承和创新;
    三是要将“中国古代教育”与新时代人民教育事业紧密结合,突出当下教育理念中“四有好老师”的培育理念;
    五是要将“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传统艺术”同当下审美情趣的引导作为重要的支撑点,充分发挥思政课堂对当代青年学子审美认知的引领作用;
    六是要把“中国古代礼仪”和“中国古代的生活方式”同当下构建和谐社会的初心和使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生活中礼仪、饮食、服饰等传统文化的演变、发展,充分引导青年学子形成基于文化发展之上的自信。

    (四)将“三教两学”模式一以贯之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课堂思政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三教两学”的模式,即以“教师、教材、教学”为基本立足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构建课程思政教学学习榜样。在职业本科大学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更应该根据职业本科大学自身的办学特点以及师资、生源等的客观情况,以科学的方式方法来推进课堂思政工作,发挥自身所具备的德育功能,寓德育于专业知识教学之中,使课堂思政成为职业本科院校德育工作提升的新途径。

    思政课堂的建设,应以模块化的思维重组教学团队,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专业特长,依托模块化教材,各取其一部分内容,或以传统文学,或以历史掌故,或以诗词赏析,各司其职,各专其事,每一位团队成员只负责承担自身熟悉的那一部分模块。这样既减少了备课量,又提高了授课效率;
    既有一定的专业倾向性,又能消除学生的不良反馈,可谓一举多得。

    随着当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的确立,职业本科教育已经逐步渗透到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地带,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才培养也开始逐步朝着“德才兼备”的方向深挖质量内涵。这就要求在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思政建设的同时,实现教学实践中职业本科学生应当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等的全面发展,以及本科教育层次中注重和谐发展的个性与灵性的完美结合。在培养“职业能力”的同时,如何培养职业本科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高校教师永远都是第一位的,只有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彻底把一门课程的功效发挥到极致。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课堂思政的过程中,以“教师、教材、教学”为基本立足点,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要突出“思政味儿”。在职业本科大学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秉承职业本科大学自身的办学特点,以科学的方式方法来推进课堂思政改进的工作,充分提炼课程中所承担的德育功能,拓宽职业本科大学德育提升途径。同时,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思政的建设,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到校园的每一处,构建良好的校园风貌,深度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高度的文化自信,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切身体会到中华文明的魅力所在;
    特别是职业本科大学的学生,在学习职业技能的同时,增强崇高的荣誉感,形成“厚德精技,力学笃行”的精神风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构筑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文教资料(2016年22期)2016-11-28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法制与社会(2016年30期)2016-11-24他们用“五招”育人中国火炬(2012年2期)2012-07-24

    相关热词搜索:山西 为例 中华

    • 范文大全
    • 说说大全
    • 学习资料
    • 语录
    • 生肖
    • 解梦
    • 十二星座

    推荐访问

    中华 中华上下五千年100字 中华上下五千年800字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简介中国五千年历史简介 中华上下五千年小学生读后感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100字 中华五千年文学常识100题 中华人文精神思想宣传范文五篇 中华人文精神思想宣传范本五篇 中华人文精神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心得体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工作条例心得体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心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心得体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的心得体会怎么写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心得体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政务处分法心得体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是哪一年正式实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学习心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心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心得体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的学习心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法心得体会500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未达到土壤污染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2019心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宣传标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心得体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感悟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入会申请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最新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最新实施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最新版20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最新版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9周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2周年感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感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思想汇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屋租赁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学法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