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公文大全 个人文档 实用范文 讲话致辞 实用工具 心得体会 哲学范文 总结范文 范文大全 报告 合同 文书 信函 实用
  • 汇报体会
  • 节日庆典
  • 礼仪
  • 毕业论文
  • 评语寄语
  • 导游词
  • 口号大全
  • 其他范文
  • 百花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双一流”背景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双一流”背景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时间:2023-01-23 20:30:15来源:百花范文网本文已影响

    李 苗,张冬有,肖海丰

    (哈尔滨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哈尔滨 150025)

    2015 年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标志着我国“双一流”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如今,党和国家的发展对高等教育和优秀人才有着极为迫切的需求,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活动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学科[2],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地理学已经从简单的描写自然地貌、风土人情向地理科学发展,研究的主题向地球表层系统的综合研究转变。与此对应的,现代地理学的研究也从较为传统的调查、观测、记录和绘图等方法逐渐向具有综合性的空间统计分析、对地遥感监测、地理信息系统、地理模型等现代科学方法转变[3]。在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背景下,一些地理学者相继提出了教育教学改革措施。重庆师范大学张仕超和贾竹[4]面向国内50 所地理学一流学科高校,基于地理科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对地理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分析,凝练地理学专业特色,找出了高校课程体系设置的差距,突出了高校地理学专业教学实践的区域特色。宋红丽等[5]以临沂大学地理学专业为例分析了当前教育教学模式的不足,并提出教学手段多元化、考试形式多样化以及教学内容实际化的教学方案。乔治等[6]提出新工科建设要培养一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在教学改革中,要引导学生融合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及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综合应用能力,实现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全面提升,以此推动交叉学科的建设及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是地理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7]。作为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它不仅仅在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探测和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同时也为我国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8-9]。国内各高校建立该学科的基础背景不同,其优势基础和学生培养重点也存在差异。武汉大学侧重于学科的地图学方向,将提高研究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在培养方式上推行“双导师制”,积极搭建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合作平台,深入推进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进程[10]。南京师范大学突出地理学基础的特点,注重对研究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根据科研课题拓宽专业口径,鼓励跨学科协同创新,着力培养复合型优秀人才,结合多元立体的考核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定[10]。中南大学重视对学生计算机素质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发挥协同育人优势,开放国际合作模式,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实行跨领域、多课程协作的培养模式[11]。

    总结来看,国内许多高校为了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已经开始对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的思考及改革。本文以哈尔滨师范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为例,主要围绕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三个方面开展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期提高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国家建设输送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大数据时代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地理信息技术实现由信息化向智能化转变。深入推进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迫切需要构建与时俱进、体现地方特色、符合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

    (一)课程设置科学化

    在OBE 教学理念指导下,本校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聚焦地理大数据的获取与遥感制图、城市时空大数据分析与智能建模、自然资源环境的变化与预测等领域的学科前沿理论、技术和方法。在课程内容方面,主要围绕遥感和GIS 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设置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遥感图像处理及应用和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三个方向的专业选修课课程群,重点突出专业特色与优势,充分体现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GIS 人才。为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除专业基础课与学科方向课程外,增设了专业技能培训,强调对学生专业核心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培养,并开设了一定数量的通识课程,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有力补充。

    (二)巧妙融入课程思政

    本专业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在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大纲编写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引导学生理解、领悟、认同和践行一个地理人的责任和使命。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挖掘课程自身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如在教学中,大量结合黑龙江的自然资源现状,突出遥感影像在大兴安岭地区土壤、湿地、冻土变化研究中的应用,以融入课程思政为牵引,以培育学生发散思维为契机,以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为主旨,全面提升研究生的人才培养质量;
    在3S 技术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课程讲授中,重视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除课程标准内的地理大数据的信息采集、处理及空间数据分析的途径和方法外,还结合学院教师发表的城市遥感、农业遥感等相关的学术论文作为课程案例,将专业知识教育与国家、地方的发展需求联系起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

    (三)多层次实践教学协同培养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注重实践性的专业,实践教学是其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以实验课教学、创新实践及毕业设计三部分组成。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理论和技术的认识和应用,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实践在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与各级专业技能大赛,同时加大教育科研经费支持力度,每年择优支持硕博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根据立项评审结果和门类学科,确定项目等级,单个项目资助金额为0.5~4 万元不等,为创新引领性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科研平台。毕业设计以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相关知识为基础,紧密结合专业应用背景,聚焦行业领域的实际问题,将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与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保持实践教学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随着“双一流”战略的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逐步深化,作为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在研究生教学方法改革中,如何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国内各高校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科学的教育理念与灵活的教学方法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基础。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研究生课堂存在“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缺乏对研究生综合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学院立足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实施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打造双向互动的“学-研共同体”。在教学实施时,有针对性地设置研讨主题,积极应用现代教育的多样化技术手段,强化学生学习效果;
    积极运用研究型教学方法,结合讲授式、案例式、专题式及文献解读式等适合研究生的多种教学形式,建立注重学习过程、能力培养、个性发展的研究生教学方法体系,使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性思维得以不断强化和激发。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将传统教学模式的专长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有机融合,衍生出的一种深度联通、各有侧重的现代教学模式。在该模式的教学过程中,既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启发、引导作用,也没有忽视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2]。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利用MOOC、微课、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等线上教学资源,构建现代化的教育学习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在研究生教学改革背景下,我校强调研究生教学过程的研究性,根据不同课程的内容特点,合理选用线上教学平台,以视频观看、预习答题、统计反馈等多种自主学习形式,使线上网络教学与线下实践教学互融共生,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有效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三)考核评价方法多样化

    考核评价是课程教学的必要环节,传统的以笔试或课程论文为主的考核评价方法不能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的有效监督与评价。为丰富“形成性”考核方法改革内涵,本校研究生课程考核评价已由传统考核模式向更注重过程和能力的综合性评价方式的转变。基于课程培养目标,科学设计课程考核内容,采用多样化并行的考核评价方法对研究生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及时有效的跟踪反馈。目前,大部分研究生课程实行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辅相成的考核模式,在注重学生学习成果的同时,重点强调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课上问题回答、小组讨论参与度、线上小测成绩、线上学习时长、作业提交状况等多项内容,以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度作为主要依据,达到“以评促管”的效果。此外,注重线上学习考核,充分利用线上教学服务平台的数据留痕特性,推动形成更加客观、公正的学生成绩评定方案。

    不同行业领域对GIS 人才的要求存在差异,如何开展优势特色专业的顶层设计,探索多元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是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中的重要课题。

    (一)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

    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专业基础差异,为其量身定制培养方案,深度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教学,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得以提高。制定个性化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需要确定学生个性化的培养目标、了解本专业的毕业要求及实现的具体途径。导师应与学生及时沟通学习基本情况和未来人生规划,根据学生的优势特征,结合研究生毕业要求的指标体系,在专业课程选择、科研论文、实践项目、中期考核评价、毕业就业指导等各培养环节中,强调个性化的培养导向,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毕业能力达成评价体系,切实提高研究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效果。

    (二)协作发展,健全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体系

    双向反馈的考核评价体系、合理内涵化的科研奖励机制与基于双向选择的导师责任制度是我校在健全人才培养管理体系过程中实行的重要举措。在“卓越教师”计划背景下,本专业采用双向反馈的考核评价体系,改变了师生间的单一科研导向,将学生学习情况作为教师考核要素。在教学管理中,通过“以评促教”、师生双向研讨共进的教学培养形式,促进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良性发展。合理内涵化的科研奖励机制利于学风建设,应建立适当奖励机制,避免采用过分功利主义刺激方式,因此不应将科研成果作为实行奖励的唯一标准。设置奖励的根本目的是鼓励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如果在奖惩机制中缺乏科学引导,学生会忙于追逐各项奖励,无法安心从事学术探索。施行多样化奖励机制,可以激发研究生进行持续创新的内在动机。在研究生教育中,导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决定其创新能力的主要外部因素。大多数院校都会在招生入学过程中给予师生双向自主选择的权力,实行“导师责任制”,这有利于建立真诚互信的师生关系与和谐包容的创新团队氛围。“导师责任制”并非要求导师“保姆式”地培养学生,而是需要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环节给出有效、积极的适时反馈,给予研究生开展研究活动的自主权,助力学生在日常生活与科研活动中形成积极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综合性使其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上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在国家“一流专业”的建设背景下,以培养造就一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为目标,本文围绕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三个重要方面,对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上,通过科学结构化地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巧妙融入思政元素及多层次实践教学协同培养等改革措施,构建了与时俱进、体现地方特色、适应行业需要的课程体系。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基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结合网络化背景下灵活的混合式教学方法,融入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法,推进研究生创新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探索了因材施教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及协作发展的研究生教学管理体系,以多元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生的教育培养担负着为我国培养高质量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双碳”进程的推进,高校在地理学类研究生的培养上更应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地理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高质量地理学人才。

    猜你喜欢 双一流研究生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22年4期)2022-05-06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2期)2019-05-28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美术界(2017年12期)2017-12-29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美术界(2017年12期)2017-12-29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美术界(2017年3期)2017-06-22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财经(2016年22期)2016-08-30“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南方周末(2016-07-07)2016-07-07

    相关热词搜索:地图学 培养模式 地理信息系统

    • 范文大全
    • 说说大全
    • 学习资料
    • 语录
    • 生肖
    • 解梦
    •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