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公文大全 个人文档 实用范文 讲话致辞 实用工具 心得体会 哲学范文 总结范文 范文大全 报告 合同 文书 信函 实用
  • 汇报体会
  • 节日庆典
  • 礼仪
  • 毕业论文
  • 评语寄语
  • 导游词
  • 口号大全
  • 其他范文
  • 百花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教育现代化视域下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发展路径研究——以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教育现代化视域下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发展路径研究——以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时间:2023-02-19 17:25:32来源:百花范文网本文已影响

    张 楠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继续教育学院,江苏 镇江 212028)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教育现代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国家层面出台的多份文件彰显了教育现代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对新时代中国教育发展提出新目标、新要求和新任务,文件明确提出“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的发展理念,并将“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强调要搭建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衔接多种学习成果的全民终身学习立交桥,深入推动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城市建设。

    目前,学界对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尚未完全达成共识。有学者认为,教育现代化是在信息社会的基础上,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使用先进信息技术的教育变革过程,同时也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过程;
    有学者认为,教育现代化是与教育形态的不断变迁相伴随着的教育现代化不断增长的历史过程[1]。总体而言,教育现代化是指在现代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使教育内容、手段、方式以及教学设施逐步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不断培养适应国际竞争的高素质人才和新型技能人才的过程。具体而言,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内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教育理念现代化、教学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

    继续教育和普通教育作为支撑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两大支柱,缺一不可[2]。继续教育现代化既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助推剂,也是衡量国家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在此背景下,需要理清思路,准确把握继续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2.1 转变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灵魂,只有转变教育理念,才能为制度的形成和方法的创新奠定理论基础。“互联网+教育”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有利条件。面对现代海量的信息资讯,教师已然不是知识的权威,更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应当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设计者和协助者,成为学生学有所得的分享者和倾听者,教育理念要与时俱进。

    2.2 创新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容易忽视学生的主动性,这显然与新时代职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不符,也担负不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因此,创新教学模式,设立符合继续教育的教学目标,充分考虑实际条件,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根据成人学生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实际工作需求;
    另一方面,依托信息化平台,实现成人学生的多端口、多地域自主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应探索创新教学模式,选择适合继续教育培养目标的“互联网+”教学模式。

    2.3 优化结构

    目前,继续教育的主体框架已经确立,拓展学历教育规模的任务基本完成,应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重点,把优化继续教育布局作为主要任务。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有效推动继续教育区域结构、类型结构、专业结构等要素的调整、优化,应成为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继续教育发展的主要着眼点和发力点。

    2.4 打造特色品牌

    推动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在市场竞争中保持自身优势,不仅要做到守底线、稳基本、抓达标、争示范,更要加强特色品牌建设,以特色形成优势和竞争力、影响力。通过扎实的教育基本功和市场化的营销手段打造特色品牌,并不断强化品牌的影响,实现继续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2.5 提升满意度

    推动继续教育发展评价由注重水平向注重学生满意度转变[3]。发展评价增加学生满意度比重,站稳学生立场,深入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成人学员实际工作需求作为推进继续教育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更加科学的继续教育评价体系,使继续教育更有温度、服务更贴心、学生更满意。

    近年来,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镇江高专”)继续教育学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目标,积极探索具有成人特点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对接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和教育现代化建设,提升成人学历教育质量,拓展非学历继续教育,旨在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服务在校生和社会,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江苏省本科院校的学历继续教育不再招收“高起专”层次学生,该层次考生可选择范围变窄,专科院校“高起专”报考人数明显增加,镇江高专学历继续教育得到快速发展。2021年,镇江高专继续教育学院年度招生2 449人(“高起专”),其中函授1 547人、业余902人;
    年度在学5 561人,其中函授2 882人、业余2 679人;
    年度毕业生2 211人,其中函授996人、业余1 215人。镇江高专全日制教育相同专业2021年度招生、在学分别为1 367人、5 370人。学历继续教育招生人数已经超过全日制相同专业招生人数,学院的教学、管理面临极大的挑战。

    镇江高专继续教育学院依托校本部的教学、师资优势,已经构建了多层次、多种类、多形式的继续教育办学体系。学院为推进继续教育规范管理,先后印发了学籍管理、考务管理、档案管理等相关文件,为严格依法办学、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办学水平、保障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目前继续教育学院的师资较为充足,多数为校本部各学院的专任教师,同时也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聘用一些企业技术人员为校外教师,师生比为1 ∶11,可以较好地满足成人学生的学习需求。继续教育学院有专职管理人员61人,兼职管理人员38人,各二级学院均由一位院领导分管成人教育工作。学历继续教育授课教师429人,其中本校教师308人,本校教师占比71.79%。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作为学历补偿教育的历史作用已经逐渐减弱。传统模式下的继续教育过于偏重理论教学,容易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无法满足外界对高技能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新形势下,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如何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多渠道、开放式办学,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如何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无论在办学理念、培养模式、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都面临挑战。

    5.1 人才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主要职能是进一步满足社会经济转型对劳动力市场高技能与多样化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由于体制、机制和观念等原因,目前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如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部分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学内容相对陈旧,较难体现当前科学技术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等,缺少适应社会发展的主观能动性,且教材质量尚待提高。

    5.2 信息化管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继续教育学院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专业人才缺乏;
    现代化教育资源的开发、维护与使用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资源库亟待丰富;
    网络教学平台、网络课程、配套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网络远程实时交互课堂建设还不够健全。

    5.3 产教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

    校企合作使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学到技能,学校获得发展,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多方共赢”。应加大改革步伐,广泛联系行业、企业,更大程度实现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的高度融合。

    5.4 开放教育招生途径有待拓宽

    目前,镇江市区除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镇江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镇江市总工会外,还有各种培训机构代理的远程网络教育,生源竞争异常激烈,开放教育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6.1 抓好人才培养的“新基建”

    6.1.1 专业质量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

    为进一步体现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和人才培养的职能,地方高校继续教育专业的设置,应随着时代发展进行优化调整,追求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针对性。在淘汰旧专业的同时,开设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专业。地方高校可以直接面向行业办学、面向企业招生,这也是学历继续教育发展需遵循的重要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即学即用,才能使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实践教学和实用型人才培养才能真正落到实处[4]。地方高校可以采用“艰苦行业推荐考核”的方式对接相关企业,定点招收企业学生,招生和专业设置也可以适当进行资源倾斜,提升艰苦行业员工的成人考试通过率。

    6.1.2 课程质量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

    课程教学是教育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最后一公里”。提高地方高校课程质量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制订适合成人学生的教学计划。可以组织高校教师、企事业单位和教学站点相关教师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对方案的规范性和完备性、培养目标定位的准确性、课程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学时学分分配的合理性等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二是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企业对行业新工艺、新技术的需求最为迫切,继续教育工作者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增加适合行业发展的知识点和技术,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助力企业发展[5]。三是教学课件尽量微小化。可以让学员在工作和生活的间隙,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力争每次都能完成一次闭环学习,激发学员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6.1.3 教材质量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剧本”

    教材是传播知识的主要载体,是教育教学的根本依据,教材直接关系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6]。为切实提升学历教育的满意度,应当在统一教材、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考试命题、统一考试时间等方面推进:一是标准化,全面推行教材、教学和考试标准化,为公共课或基础课统考做准备;
    二是电子化,各专业90%以上教材实现电子化,符合“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现代化理念;
    三是正版化,所有教材均有国际标准书号(ISBN),保证版权,杜绝侵权。争取能够以门类齐全、种类丰富的精品教材为引领,满足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

    6.2 深化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地方高校应当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加大对继续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与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力度。针对成人学生覆盖范围广、教务管理难度大、组织考试压力大等实际困难,信息化管理平台应当具有完善的信息报告系统,能够有效帮助学校管理日常教学。平台应该覆盖教学教务全场景,包括入学报到、日常学习、毕业答辩等环节,实现所有流程全面线上管理,如教学教务管理平台、学生平台、教师平台、移动端(含微信端)软件平台,同时实现PC端和移动端的无缝衔接,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运用信息化平台使教学管理的每个环节都有迹可循,为学校进一步提高教学服务质量提供数据支持。

    6.3 进一步推动产教、校企深度融合

    继续教育学生对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需求迫切。因此,技能提升是继续教育的基本教学目标。理论基本够用、注重技能提升是继续教育教学过程中处理理论和实践的基本着力点。推动“校企平台”建设,平台的实训基地应当建在企业,服务于企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通过“前校后厂”的方式或者“送教上门”的形式,实现教学内容和技能培训相结合、教学内容和工作实际相结合,引导学员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4 整合资源,拓宽办学途径

    地方高校应当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努力拓宽办学途径,出台相关激励措施,整合社会多方办学资源,进一步优化多层次、多种类、多形式的继续教育办学体系。与开放大学进行深入合作,一方面,可以为本校学生提供新的升学途径,提升本科转化率;
    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整合教学站点教师、管理资源,提升继续教育办学质量。

    6.5 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满意度

    地方高校应该在提升线下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加强学历教育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利用移动APP为学员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在保证学习效果的同时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支持多屏协作,满足成人学员碎片化学习需求。增加录播回放功能,“直播辅导+学生自学”的模式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效果,有利于学员开展个性化、自主化学习,能够有效缓解成人学员的工学矛盾,提升学生满意度。

    6.6 围绕社区教育打造品牌项目

    社区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的一部分,可以以创建品牌项目为抓手,实现教育功能。可以联合相关学院,根据各学院的专业特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开发社区教育品牌。如可以联合医学类学院,开发“关爱市民健康”项目,以讲座、微课、小视频等形式,向广大市民传授急救、日常养生、心理调适等健康知识,促进市民健康素养的提升[7];
    可以联合艺术类学院,开发“镇江市非遗文化传承”项目,对嶂山马灯阵舞、上党挑花刺绣、秀山号子、丹徒南乡田歌等进行整理、研究,并向广大市民推介,继承和弘扬地方传统文化。

    6.7 多渠道开拓社会化培训市场

    社会培训是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主要形式,应健全服务机制,加强资源供给,提供优质服务。地方高校应当利用自身优势,多渠道开拓市场,打造专业化的特色继续教育培训品牌。以非学历培训项目为切入口,本着按需施教、学用结合、讲求实效的原则开展培训项目。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提升服务能力,扩大培训规模,拓宽服务社会的途径。如可以以信息化平台为载体,探索“互联网+”线上培训新模式,积极对接市场需求开展相关职业技能鉴定,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1+X”技能证书培训与认定等。

    猜你喜欢 现代化教育教学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抉择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4期)2023-01-04国外教育奇趣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题解教育『三问』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农业现代化研究(2021年2期)2021-05-02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评《中国现代化论》">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山东社会科学(2020年2期)2020-02-18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9期)2019-05-28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年1期)2018-01-29“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相关热词搜索:镇江 视域 为例

    • 范文大全
    • 说说大全
    • 学习资料
    • 语录
    • 生肖
    • 解梦
    •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