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公文大全 个人文档 实用范文 讲话致辞 实用工具 心得体会 哲学范文 总结范文 范文大全 报告 合同 文书 信函 实用
  • 汇报体会
  • 节日庆典
  • 礼仪
  • 毕业论文
  • 评语寄语
  • 导游词
  • 口号大全
  • 其他范文
  • 百花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东北抗联精神视域下“美育+思政”协同育人路径研究

    东北抗联精神视域下“美育+思政”协同育人路径研究

    时间:2023-02-24 13:20:11来源:百花范文网本文已影响

    赵 宏,唐 羽,王 龙,孙凌云,翟晓剑

    (辽宁科技学院 人文艺术学院,辽宁 本溪 117004 )

    2018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授的回信中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1]。

    这段论述,为我们指明了高校美育的方向,确立了美育所处的重要地位。为完成新时代美育所担当的使命,深挖美育课程思政的创新方法,更加扎实有效地推进高校美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保障。

    辽宁科技学院以“抗联精神”为重要抓手,全方位整体策划实施美育课程思政教育,打造特色化美育课程思政,收效显著。

    美育课程思政意义重大,如何将美育课程内容与思政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需要一定的教学艺术。经常出现的问题是:

    1.1 为“思政”而“思政”

    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目的是有效提升育人水平。学科课程内容太过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无法有效联系,相关思政理论吃不透、拿不准,强行将一些思政教育的内容嫁接到学科教学中,牵强附会,容易造成思政元素与学科知识“两张皮”的现象,造成为了课程思政而进行思政,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教师在教学时,有自己的初衷设计,如果美育与思政教育相关度不大,生拉硬拽,很容易将美育和思政教育人为地割裂开来,忽略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初衷。

    一堂课、一个教学环节到底融入多少思政元素合适?需要教师认真探讨深究,不管怎样,思政元素在学科教学中运用都要恰当、适量,将思政教育内容细腻地融入美育课程内容中,一定要注意在紧要处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

    1.2 课程思政内容创新不够

    新时代的高校教师,其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毋庸置疑,但就红色文化中的抗联精神融入美育思政课程而言,如果教师不刻意进行教学设计,未必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东北抗联故事,正如毛泽东曾赞扬的那样:“有名的义勇军领袖杨靖宇、赵尚志、李红光等,他们都是共产党员,他们的坚决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人所共知的。”[2]高校的大部分学生都能了解知晓。那么,如何能更好地引领学生掌握更多的红色文化内容?这就需要教师积极主动探索抗联革命知识内涵,深挖红色文化底蕴,储备大量的抗联革命历史知识,并灵活地应用到课程中,为美育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内容,不能让相关知识的匮乏成为美育课程思政教师的短板。

    1.3 思政网络资源不足

    线上上课已经成为高校的一种普遍现象,作为高校教师,占领网络高地,宣传红色文化抗联精神,是实施美育课程思政的一个重点。

    以虚拟仿真技术应用到课程思政为例,如何将反映抗联精神的优秀短片进行筛选,投放网络?如何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修正,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作为课堂内容的有效补充?目前还尚在研究中。究其原因,要么是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分身乏术;
    要么是教师网络信息技术运用不娴熟,目前它已经成为摆在美育课程团队教师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1 充分利用地域优势,构建“抗联文化圈”

    美育课程思政的建设,离不开地域环境。从东北抗联的地域来看,辽宁的本溪县、碱厂都曾是东北抗日联军的战场,这里曾发生抗联英雄狙击、阻挡日寇进军的大小战役不下十几次,目前已经成为我们怀念抗联英雄的红色遗址。

    辽宁科技学院坐落在辽宁省本溪新城,太子河之滨,其地理位置与东北抗战历史息息相关,与本溪满族自治县、碱厂形成“抗联文化圈”。学校依托本溪丰富独特的红色资源,传承、发扬东北抗联精神,把抗联精神育人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红色文化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学校的东北抗联精神育人“筑梦空间”展馆,先后获批“辽宁省抗联精神当代价值研究基地”“辽宁东北抗联精神研究中心”“辽宁抗联研究实践基地”“本溪市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依照学校的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地域的自然优势,积极投入,在校内山地上打造百亩“抗联主题公园”,不断丰富完善 “筑梦空间”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格局,保证抗联精神育人发挥更大的作用。

    2.2 深挖美育课程思政资源

    高校美育课程思政建设,要把美育的思政之魂立起来,防止把美育简单地归结为一些基础艺术教育,把美育狭隘地落在几节音乐、美术、影视鉴赏课程上,或者学点吹拉弹唱,懂点绘画、摄影等技艺上。美育课程教师团队坚持树立以德育引领美育、以美育赋能德育的观念,让学生在欣赏美、体验美的过程中愈加富有内在美、心灵美。

    例如,音乐鉴赏课程,是阐述中外音乐发展历史以及欣赏和分析中外名歌名曲的综合性学科,是提升学生素质,进行美育的一门学科。针对中国音乐发展历史过程中所产生的名曲名歌,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大纲中的“基本乐理知识”“声乐赏析”“中国传统音乐赏析”等内容,有意识地挖掘与东北抗联相关的素材,巧妙地融入东北抗联精神的课程思政内容。

    在进行“基本乐理知识”授课时,选用东北抗联歌曲、歌谣作为视唱练耳素材,让学生从识谱之初,就以东北抗联的歌声作为练习摹本,加深抗联精神的渗透。

    在进行“中国传统声乐赏析”内容授课时,详细为学生讲解“国歌歌词原创素材地”“辽宁抗联主要游击区和根据地”“杨靖宇将军谱写的歌曲”等史实,让学生从抗联革命音乐中体会到爱国主义。

    再比如“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是针对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学科,其内容讲述21世纪之前的中外学前教育发生、发展的历史、学前教育思想和经验以及中外著名教育家的著作。其中的章节内容进行了创新实践,采用以“抗联精神进课堂、大学课堂进抗联”双向互动的教育教学模式。再加上以“问题为导向”的项目式学习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动性,同时辅以制作微视频讲述东北抗联英雄故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

    在民族存亡之际,那些无暇顾及自己子女的英烈们,他们的后代,被集中到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院,由宋庆龄、何香凝、邓颖超等人负责接收照顾。这里有毛泽东的孩子李讷、李硕勋的孩子李鹏、刘伯承的孩子刘太行等。精讲这段历史,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大旗,与日寇浴血奋战,无数抗日志士奔赴前线的感人事迹,由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3]。

    教师设计问题时,采用以“问题为导向 ”的项目式学习法,“抗日联军在本溪县发生多少战役,有多少英烈”?教师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以调研报告或者“微课视频”的形式回答问题。这种双向互动的教育教学模式,极大地加深了学生对抗联精神的理解,反过来,抗联精神也鼓舞了学生,鞭策师生同向同行[4]。

    围绕东北抗联历史,深挖、细化美育课程思政素材,结合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发展需求,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精心策划思政内容,事半功倍。

    2.3 团队合作,拓展育人手段

    辽宁科技学院是一个以工科为主的普通高校,我校的人艺学院被授予辽宁省 “三全育人” 综合改革示范院系。为了更好地进行美育课程思政建设,院系教师分别组成“文创”“艺创”“演创”三个美育课程思政团队。

    “文创”,顾名思义文学创作。即教师带领学生讲述抗联故事,宣传抗联事迹。以人艺学院院长牵头,精心甄别、编辑抗联文化教材《红色文化概论》,实施授课。该书以单元章回的形式,向学生讲述东北抗联故事,特别是发生在本溪县、桓仁县的战役。内容由浅入深,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艺创”:即艺术创作。教师带领学生以 “弘扬抗联精神”为主题进行美术设计、创作、展览,开发设计抗联文旅产品,展示设计产品,并积极推动其进行成果转化。

    “演创”:即舞台剧创作演出。创作具有本溪地区抗联意义的、适合大、中、小学传唱、宣讲的抗联歌曲集,指导学生演唱,编排抗联舞台剧,在校内外开展演出活动。2017年以来,课程团队成员积极创作大型红色舞台剧《民族脊梁》,以“民族脊梁”为主线,将国歌歌词原创素材地、辽宁抗联主要游击区和根据地、杨靖宇将军谱写的歌曲等史实,通过编乐、配器搬上舞台,采用时光留声机旁白形式,综合运用交响乐、民族音乐、合唱、歌曲、舞蹈、情景剧、故事、诗朗诵、快板等多种舞台艺术形式,分成四个乐章,每个乐章配用大量的历史画面和背景视频展现还原流逝的岁月。2022年该剧成功获批了辽宁省高校“三全育人”示范案例。

    2.4 践行社会实践,传承红色基因

    美育课程思政团队,带领学生组建了以“丹心筑梦营”为代表的红色学生社团组织,将抗联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开展了“大学生抗联精神红色讲坛”以传承抗联精神为主题的形式多样、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活动。团队充分利用每年的“九一八”契机,举办讲抗联故事大赛,让大学生们了解到无数抗联英雄人物牺牲时也正值青春韶华,他们为了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甘洒热血献青春的英雄事迹,尤其是东北抗联,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在零下40℃的严寒中,在缺衣少食的条件下挑战人类生存极限,同日寇顽强斗争,即使被捕,也决不屈服。这些英雄形象应该被植入大学生的心中,让他们汇聚起巨大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教师带领学生以服务地方文旅产业发展为己任,常年开展红色旅游与抗联文化精神传承研究。在对本溪地区相关红色旅游景点实地考察和调研的基础上,完成“重走抗联路”红色旅游线路的设计与开发,红色导游服务与讲解的工作任务。同时,引领学生深刻感受抗联烈士的英勇奋战、为国捐躯的爱国主义壮举,讲好抗联故事,赓续红色血脉。

    配合学校团委,与本溪市中、小学校,签订了“大手牵小手”红色经典阅读活动。指导中小学生阅读红色经典作品,特别是阅读东北抗联的相关作品,让中、小学生感受东北抗联烈士的红色信仰和坚强意志,透彻理解东北抗联精神的深刻内涵,继承先烈的光荣传统,传承他们前仆后继、舍我忘我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的便利与迅捷,带给人们更多的资源感受。辽宁科技学院美育课程团队借助网络微课直播,发布活动照片、开展微访谈,形成了美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课程包,并取得了可喜成绩。

    日前,课程团队正在积极研发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把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混合式美育课程思政的网络资源建设。具体来说,就是将美育思政课程以模块、专题的形式,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展示出来,让学生置身于虚拟现实空间内,不仅有视觉、听觉的亲身体验,还可具有触觉、味觉等感官的真实感受,具有强烈的真实性以及交互感[5]。

    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开展混合式教学,是较为不错的一种网络资源建设。对虚拟仿真技术的研发,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物理空间实体及其动作行为投射为虚幻的三维空间场景模型,建立起操作者与模型之间的互动,使操作者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网络资源,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巩固学习效果,还能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了“美育+思政”协同育人的路径研究,完成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

    猜你喜欢 抗联东北美育 论公民美育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3期)2022-06-15MADE IN CHINA汉语世界(2021年6期)2021-12-17Make ’Em Laugh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2021年6期)2021-12-13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少儿美术·书法版(2021年7期)2021-10-20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活力(2021年4期)2021-07-28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意林(2021年3期)2021-03-11大东北的春节智慧少年·故事叮当(2019年2期)2019-06-11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美育学刊(2018年3期)2018-05-16美育教师瞭望东方周刊(2016年35期)2016-10-17一个抗联老交通员的老区梦中国老区建设(2016年8期)2016-02-28

    相关热词搜索:视域 美育 育人

    • 范文大全
    • 说说大全
    • 学习资料
    • 语录
    • 生肖
    • 解梦
    •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