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公文大全 个人文档 实用范文 讲话致辞 实用工具 心得体会 哲学范文 总结范文 范文大全 报告 合同 文书 信函 实用
  • 汇报体会
  • 节日庆典
  • 礼仪
  • 毕业论文
  • 评语寄语
  • 导游词
  • 口号大全
  • 其他范文
  • 百花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美育优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

    美育优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

    时间:2023-02-25 15:00:04来源:百花范文网本文已影响

    刘国权

    (哈尔滨师范大学 文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下文简称“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摆在高校建设发展突出位置。当前我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整体向好,但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2]这一现实,面对“时代之变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3]所带来的诸多风险挑战,亟须以美育等多种方式持续优化核心价值观教育。

    当前我国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识记、理论理解、情感认同、意志生成、信仰树立、行为转化整体程度较高,但亟待攻克的阻梗、需要应对的挑战也不少,具体表现为四点:一是对于“理论的彻底”还缺失深入性、系统性。如12个词的科学阐释与联系区别,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价值关系,核心价值观与人类共同价值的共通性和差异性等,把核心价值观的本质问题研究透彻、阐释清楚,才能引导学生形成真正的学理、情感、行动认同。二是对于“Z世代”大学生还欠缺亲和力、针对性。“Z世代”大学生出生成长于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世界,是“网生代”“互联网世代”“二次元世代”“数媒土著”[4]。对“Z世代”大学生特点特质特征的了解把握不到位,严重影响着价值观教育质效。三是对于“融媒时代”还缺少适应性、创新性。当今时代是以互联网高速发展为牵引的各种媒体愈加呈现出融合发展趋势的“融媒体时代”[5],要求思想教育、价值引领、舆论引导等一系列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做到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亟需教育主体(教育者)重视互动寻求对话,教育本体(内容)持续优化保持黏性,教育载体(方法)与时俱进吸引关注、教育环体(环境)平等轻松予人舒适。四是对于“价值多元化”缺乏主导性、兼容性。“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更是世界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之源”[6]。吸收世界一切先进文明成果,一方面促进国人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又生发着不同价值诉求、提供了多元价值选择。多元文化价值毫无疑问会消解主流价值观、挑战主流价值体系,因此价值观教育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

    针对上述阻梗和挑战,加强改进高校美育工作,以美育优化价值观教育是应然选择,也是实然举措。

    从应然看,美育作为审美教育、心灵教育和情操教育,对大学生理想树立、意志锻造、情感陶冶、感性激发、胸襟开拓、活力提升等具有重要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加强改进学校美育工作摆在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突出位置。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强调“改进美育教学”,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先后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5)、《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20)等一系列文件,充分说明强化学校美育、深化以美育人的重要意义价值。美与真、善始终相互联系、相互过渡、结为一体,美育内蕴着育德目标、功能和属性,所以高校积极推动美育工作、持续深化以美育人本身就是在推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深入与优化。

    从实然看,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实现理论研究的深入、教育教学的亲和、活动实践的有效、环境氛围的构筑,就必然要将美、美育引入其中。如关于核心价值观的阐释解读必然涉及“美好生活”“美丽中国”“劳动最美丽”等话语,中华传统价值观也与“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育精神”存在诸多耦合。再如夯实主流价值观形成所迫切需要的“优化讯息语言”“创新传播载体”“创设民主环境”“推进教学改革”“净化文化生态”等[7],唯有价值观教育内容、载体、环境、方式等持续审美化发展,受教育者才能在美的享受中收获知识、升华情感、向往崇高、自觉实践,逐步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视域看,美育与核心价值观教育共同着眼于时代新人培养,具有明显的“目标一致性”;
    从核心价值观视域看,我国核心价值观教育向来重视育人之“大美”,体现深厚的“德育育美性”;
    从美育视域看,我国美育历来强调育人之“大德”,存在鲜明的“美育育德性”。

    (一)培育时代新人:美育与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共同价值追求

    现代美育由德国哲学家席勒所创,旨在批判当时西方社会的人性分裂,推动人的感性理性相协调、自然自由相统一。但“美育”自20世纪初由王国维、蔡元培等引入我国后,便与本土文化传统、本土政治话语等紧密联系在一起[8],担负起启蒙国民、救亡民族、兴盛国家的责任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对美育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健体促劳的作用价值有极其深刻的认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过美育感召“革命者”,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通过美育培育“社会主义劳动者”,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通过美育造就“社会主义新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通过美育培养“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9],探索走出“五育并举”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人才迫切需要、极为渴望。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美育必然要着眼于“时代新人”培育,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地走“中国式现代化美育新道路”[10]。

    核心价值观自提出之日起就着眼于时代新人培育。2013年,中办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率先强调的就是要把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做到“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党的十九大报告不仅首次出现“时代新人”这一新时代人才培育提法[11],而且明确指出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时代新人”这一概念内涵丰富、与时俱进,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变化而处于动态延展之中,但其内核始终不变,即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牢铸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核心价值观始终为时代新人成长提供着国家层面的宏观价值依据、社会层面的中观价值指引和个人层面的微观价值参照,始终确保着时代新人培育的政治方向、价值导向和目标航向。

    美育与核心价值观教育虽然内涵外延不一致、内容方法有区别,但二者共同着眼于时代新人培育,意味着二者在推进落实的过程中必然要与另一方产生联系,也昭示了以美育优化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可行性和必然性。

    (二)“育美”: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道德教育、崇高教育的题中之义

    从表层看,核心价值观24字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建设目标引导着“明大德”,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发展目标激励着“守公德”,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成长目标指向着“严私德”,因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12]。大德、功德、私德聚合成的是一个人的“美德”。无论是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还是在中华传统语境中,德与美的关系都格外密切。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种的尺度”“固有的尺度”“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等命题,强调以美的规律构造人是消除人的异化、还原人的本质,实现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必由之路。“种的尺度”是人在生产活动中需要把握和遵循的客观尺度与标准,也即“真”;
    “固有的尺度”是人在把握“真”之后按照人的需要确定的实践目的,也即“善”。实现“两个尺度”的统一,就是实现合规律与合目的统一、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对象化与自我确证的统一、“真”和“善”的统一,最终展现出的就是“美”。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美与德更是密不可分,“尽善尽美”“充实之谓美”“美善相乐”,都强调美与善的相互包含、相互融通、相互成就。尤其是国人千年来矢志追求的“大美”,实质上就是道德的最高境界。

    从深层看,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仅是24字教育,其内在包含着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思想地位教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教育、“行能好”教育、文化自信教育、中国精神教育等。上述教育有一处明显的共通点,即“崇高”教育。马克思本人及其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崇高性,最终目的是消灭私有制和人的异化,推翻所有剥削和压迫,建立全人类全面自由发展的“自由王国”。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再到今天在中国旗帜飘扬、充满活力,归根到底是因为“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目标激发着一代代马克思主义者的不懈追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同样是一部写满“崇高”的诗篇。中国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以崇高为重要价值内核,都是崇高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领域方面的话语转换和实践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应当秉持与坚守的当代信仰……已然本质地融合了信仰的崇高性特质”[13]。崇高正是美的一个范畴、一种表现。以强有力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育崇高、育大美,既是加强改进新时代美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堪当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由之路。

    (三)“立德”:美育的历史传统与当下使命

    我国美育历来重视育人之“大德”,存在鲜明的“美育育德性”。中华美育的中心线索是“中和之美”,着眼培育“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的“大人”(《周易·乾文言》);
    实施方式是“礼乐教化”,讲求“乐合同,礼别异”(《荀子·乐论》),以礼仪规范教育维护秩序,用乐舞歌诗演绎促进和谐。需要注意的是,“礼乐教化”中的“乐”是包含道德因素的[14],因此中华乐教与礼教功能不同但紧密联系,共同指向人心教化和人文化成。中华美育从诞生之日起就着眼于立“生生”之大德,树“合和”之大人,育“中和”之大美,其“天人合一”的境界追求与西方美育对人感性理性协调的注重有本质区别,美育与德育的密不可分也与着眼于社会批判的西方美育迥然不同。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引领美育工作,指出美育的旨归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审美理想、社会理想的统一,认为美源于劳动实践、美育要在现实的生产实践与社会变革中展开[15],进一步突出我国当代美育的实践本质、人民属性、社会价值和育德功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方面美育的审美属性、独立价值、重要地位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与保障;
    另一方面美育与德育的联系更加紧密,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成为新时代美育的使命任务,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成为新时代德育的重要抓手。但无论是聚焦审美教育,寻求“天人合一”和人的艺术化生活、诗意性栖居的美育,还是作为德育辅翼,始终把核心价值观内蕴其中的美育,最终指向的都是人的“大德”,即人与他者、社会、自然的和谐、相融与共生。

    心理认同理论认为,任何教育接受都要经历三个阶段:服从—同化—内化。服从阶段是受外力影响的规范遵从,同化阶段是情感上发生的自觉认可,内化阶段是教育内容融入自身价值观并开始指导行动。要进一步提升当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质效,应当全方位提升大学生教育服从阶段概念识记、理论建构的能力,同化阶段情感认同、意志生成的水平,内化阶段信念强化、实践转化的本领。美育在这“三阶段”“六过程”中都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一)提升“服从”效度,以美育增进概念识记和理论建构

    在价值观教育初始阶段,概念讲解、知识灌输、理论教育是不可避免的,一是要实现概念识记,对学习内容有基础性的掌握,此为“识”的过程;
    二是要形成理论建构,在“识”的基础上逐步深化认知和思考,进入“知”的状态。“识”是“知”的基础,了解核心价值观的来源出处、基本构成、通识含义等;
    “知”是“识”的深化,掌握核心价值观的深邃意蕴、重要功能、时代价值等。没有科学系统的灌输,仅靠“自发性”显然难以形成理论武装的“自觉性”,但“教育立场上的灌输性”不等于“教学方法上的硬灌输”[16],而是要使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增加教育亲和力,尊重受众主体性,实现“灌输”科学化。

    从美育视角来看,可通过“问题法”“形象化”“故事性”“互动式”促“识”增“知”。一是坚持“问题法”,做到解决“真问题”、启发“好问题”。解决“真问题”,即坚持以人为本、基于学生需要、立足现实困惑讲解知识,如善于从学生的美好生活向往出发阐析小我与大我的关系、个人与社会和国家的关系,适度减少“宏大叙事”,适当突出个体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启发“好问题”,即以“问题导向”开展教育,从“我讲你听”转变为“你问我答”,让学生在课堂互动和参与中强化认知理解。二是坚持“形象化”。如对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论问题,可积极运用H5、VR、快闪等技术进行关键词解读释义,或充分运用“一图读懂”“数字图谱”等方法进行理论体系架构,让文字活起来、理论形象化。三是坚持“故事性”。“讲好中国故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提出的重要命题[17]。教育者要善讲中国故事,为学生上好“大思政课”,以青春奋斗、担当、奉献的故事塑造学生主流价值观,以历史上、现实中的典型人物及其先进事迹讲解中国精神。四是坚持“互动式”。一方面教育者要注重与学生的平等互动交流,通过亲和力和感染力增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多维互动”,实现教育资源最优化,给予学生更多选择权。如积极运用“两微一端”及各式各类新技术,强化校外名师专家与学生的互动、优秀校友榜样与学生的交流。

    (二)加快“同化”速度,以美育推进情感认同和意志生成

    同化阶段是核心价值观由外在向内生、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的关键过程,具体包括情感认同和意志生成两个方面。“情感认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根基”[18],没有情感认同,价值观只能是外在于人本身的一种概念和知识,难以成为人思考探索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思维、观念和态度。随着受教育者“情感认同”程度的不断提高,其意志生成也会逐步加强,因为“真理性认识只有通过调动激情的方式即情感认同,才能产生巨大的意志力”[19]。意志是情感所引发的一种积极主动性,是感性之情积累过后转化的理性之思;
    意志力直接决定着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信仰、传播与践行。

    美育对价值观情感认同、意志生成的助益作用显而易见,近年来高校广泛开展榜样示范引领、节日仪式教育、传统文化涵育所取得的育人成果已作出充分证明。高校今后要在总结经验基础上持续创新,以“四美”进一步升华情感、锻造意志。一是提升“榜样之美”感召力。大学生对事对物的感性认知与理性认同极易受到榜样典型的影响带动,袁隆平、张桂梅、南仁东等“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卓越贡献和崇高人格,学生家长、身边师长、优秀校友、朋辈榜样等“身边典型”的奋斗故事、成长经历与言行示范,极大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学校应通过榜样人物报告、专题影片展播、先进事迹学习、师德师风优化、朋辈榜样选树、家校联系合作等多种方式,以榜样之美感召青春之美。二是提升“仪式之美”感染力。在重大时间节点、重要节庆日纪念日进一步办好既有价值观教育意蕴又有美的内容形式的仪式,在坚持并优化“国庆日升旗仪式”“建党日专题党史教育、重温入党誓词”“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上‘思政大课’”等基础上,探索创新更多样的仪式教育,如伟人诞辰的经典诵读活动、政治生日的党员服务活动等,以庄重、简朴又美雅的纪念仪式、庆典仪式、入会仪式、日常仪式等培育价值观于无形。三是提升“文化之美”感化力。以画展、摄影展、征文比赛、合唱比赛、诗词大会、汉字大会,以及中华传统戏曲、红色经典话剧进校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在寓教于乐、以乐促教中浸润核心价值观。四是提升“校园之美”感触力。以持续创建“文明校园”为抓手,美化“硬件环境”,使学生对秩序、和谐、整齐等可见可感,同时加强校歌校训教育、营造优良教风学风,形成美好校园文化,让美的享受与道德养成贯穿始终。

    (三)增强“内化”力度,以美育促进信仰强化和实践转化

    “内化”是价值观接受与认同的最后阶段,是“识”“知”“情”“意”的最终落脚点。“内化”有建立“信仰”、转化“实践”两大标志,“信仰”是“人的全部价值意识的定向形式”[20],是情感积累与意志锻造的最高阶段,有信才有行,因信方能行,其与实践实质是价值观真正认同的“一体两面”,前者为思想精神层面价值观的自觉生发,后者为言行举止中价值观的自然彰显。高校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知识理论教育、情感意志教育,更是信仰实践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立足中国发展变化实际,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炼总结出来的精神信念系统”[21]。根据核心价值观的马克思主义本源、社会主义本质、共产主义目标及其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凝练表达属性,核心价值观教育本身也是一种信仰教育。从这一视域出发,美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显然具有了更多契合点——早在100多年前,蔡元培就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呼吁信仰危机的美育救赎,时至今日,“信仰建构亟待借助美育”[22]也已成为共识。在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转化过程中,实践形式的生动活泼,实践状态的张弛有度,实践所追求的人与自身、与他者、与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也都有着丰富的美学内涵和美学价值。

    通过美育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信仰强化与实践转化,可以采取组织多样劳动实践、广泛开展社会服务、优化学生网络言行、带领学生亲近自然等方式。一是组织多样劳动实践。如开展好专业实践、引导好生活劳动、常体验生产劳动,引导学生明晰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劳动创造了美和幸福,锤炼学生热爱劳动、敬业奉献、奋斗拼搏、自强不息的美好品质。二是广泛开展社会服务。带领学生走下课堂、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充分感受社会的真善美,砥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三是美化学生网络言行。网络空间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因为“大学生信息来源多样,受新媒体影响巨大……在关于社会治理、危机应对的舆论中容易受到各种思潮的干扰”[23],强化大学生网络美德建设,既是面向数字化生存、网络化生活一代加强美育的重要环节,又是信息化社会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题中之义。四是带领学生亲近自然。自然美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在对自然的亲近与享受中,人类会更深刻感受日月星辰的规律、山川大地的美丽、人与自然的合一,会油然而生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的认同、对历史的自信、对自然的尊重。孔子肯定曾点“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之志,把人在山水之间的自然体验和人生超越作为儒家“德性幸福”的重要方面[24];
    马克思指出大自然中的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25],强调大自然愉悦精神、陶冶情操、锻造意志、激发理想的价值意义,都是自然美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充分证明。

    猜你喜欢 美育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近观天和核心舱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论公民美育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3期)2022-06-15我的价值观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2年4期)2022-04-28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少儿美术·书法版(2021年7期)2021-10-20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6期)2021-06-09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小学生作文辅导(2021年13期)2021-05-08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美育学刊(2018年3期)2018-05-16美育教师瞭望东方周刊(2016年35期)2016-10-17

    相关热词搜索:进路 美育 逻辑

    • 范文大全
    • 说说大全
    • 学习资料
    • 语录
    • 生肖
    • 解梦
    •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