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公文大全 个人文档 实用范文 讲话致辞 实用工具 心得体会 哲学范文 总结范文 范文大全 报告 合同 文书 信函 实用
  • 汇报体会
  • 节日庆典
  • 礼仪
  • 毕业论文
  • 评语寄语
  • 导游词
  • 口号大全
  • 其他范文
  • 百花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短时副词“蓦然间”的语义、时体特征及词汇化

    短时副词“蓦然间”的语义、时体特征及词汇化

    时间:2023-06-26 11:35:07来源:百花范文网本文已影响

    李思旭 庞金珍

    (1.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2.复旦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 200433)

    近年来,学界对双音节副词“蓦然”的语义、句法特征已有一些研究,如崔艳(2010)[1]、张晓敏(2021)[2]对“蓦然”的句法位置分布、后接成分及其与“回首”构成“蓦然回首”搭配进行了分析。但是三音节的“蓦然间”还未见诸专文研究,通过对几部主要的词典查阅后发现,“蓦然间”还没有被收录。相关辞书中只有对双音节副词“蓦然”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3](P923)将“蓦然”注释为“副词,猛然、不经心地”,如“蓦然看去,这石头像一头卧牛”。仅有张斌主编的《现代汉语虚词词典》[4](P384)在注释“蓦然”时,提到了“蓦然”也常扩展为“蓦然间”,如“蓦然间,他觉得眼前一黑,便软软地倒在地上”。

    综合以上论述,本文将利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对三音节短时副词“蓦然间”的全部例句(现代汉语100条,古代汉语50条)展开综合考察,从共时与历时相结合的角度,对“蓦然间”的语义、时体特征以及词汇化历程进行详细的描写和分析。

    (一)短时

    “蓦然间”的“短时”语义特征表现为其所修饰的动作行为、状态变化等都是在较短时间内发生或完成的。

    (1)呵,是战国的长矛,是秦汉的戈戟,是唐宋的刀剑,是明清的火炮……蓦然间,我眼前出现了一幕幕遥远的画面。(1996年《人民日报》)

    (2)他看见几点游离不定的光点漂过黑沉沉的泥潭,蓦然间隐去了,呵!([德]里克特《两条路》)

    例(1)中,“蓦然间”表示短时义,“我”眼前的画面是在短时间内出现的。例(2)中,“蓦然间”修饰“隐去”,表示泥潭上游离着的光电突然消失,因此所花费的时间也是短暂的。

    (二)突发性

    “蓦然间”具有突发性语义特征,是指“蓦然间”修饰的事件及动作的变化往往十分急速、突然,令人感到吃惊。

    (3)蓦然间,我们眼前一亮,主席那高大魁梧的身影出现在我们面前。(1995年《人民日报》)

    (4)难怪有人称这亭亭玉立的白桦树是大森林的女儿。蓦然间,我想起了俄罗斯著名作家沃罗宁写的那篇优美散文《我的白桦树》。(1998年《人民日报》)

    例(3)中,“蓦然间”表示主席身影出现这件事发生得很突然,令大家感到既惊讶又欣喜。例(4)中,因为看到白桦树,所以“我”突然想起了《我的白桦树》这篇散文,而这一切是由白桦树勾起的回忆,是未经规划且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因此也具有突发性。

    (三)漫不经心

    “漫不经心”这一语义特征是指“蓦然间”修饰的内容多是不经意间发生或看到的,并非刻意所为,带有一定的随意性。“蓦然间”后接的动词多为视觉类、听觉类感官动词,如“看见”“听到”“发现”“发觉”等。

    (5)半年前到京城,街巷之间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吃方便面,打‘面的’,看‘东方时空’。”新近又去了趟京城,蓦然间,发觉那段顺口溜改了,最后一句成了“看‘焦点访谈’”。(1994年《报刊精选》)

    (6)坐在儿子的病床边,蓦然间他发现,窗外、走廊、院子里,黑压压地站满了泰钢的职工,上千双眼睛都在关切地注视着他。(2000年《人民日报》)

    例(5)中,“蓦然间”表示“漫不经心”义,他进城不是专门为了了解顺口溜是否有改动,而是在不经意间发觉顺口溜改动了,体现了该事件的发生没有规划性。例(6)中,他看到外面很多双眼睛都盯着他,是他在抬头时不经意间看到的,因此“蓦然间”也表漫不经心。同时,这句话还体现了很强的主观性,即他自己心里觉得别人都在看他,而事实并非不一定如此。

    (四)出乎意料

    “蓦然间”表“出乎意料”义时往往带有很强的意外性,即事件、状态乃至动作的发生都不在预料中,让人感到意外和无措,一般多连接带有消极意义的事件,较少修饰具有积极意义的情况。

    (7)她走了过去,可是,蓦然间,她像挨了一棒,整个人都发起呆来,她几乎不敢相信她的眼睛,在邵卓生身边,有个少女亭亭玉立的站在那儿……她瘦骨娉婷,飘然若仙。(琼瑶《月朦胧鸟朦胧》)

    (8)有一次他乘坐的越野车方向盘突然失灵即将坠入深渊,蓦然间如有神佑,它陡然扭过头驶向靠山的一边。(秦文玉《生命时空中的“滴壶”》)

    例(7)中,“蓦然间”表示“出乎意料”义。她朝邵卓生走去,却发现邵卓生身边站着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这一切都出乎她的预料,令她感到十分震惊、难过,这属于具有消极意义的事件。例(8)中,“蓦然间”表示眼看着就要坠入深渊的失控车辆,竟然有如神助般脱险而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这远远超乎了大家的意料,令人感到意外和幸运,属于具有积极意义的事件。

    (一)“蓦然间”的时体特征

    一般认为,时间副词可以表示时体上的经历、完成以及进行,短时副词“蓦然间”也具有这样的时体特征,主要表现为:“蓦然间”不仅可以用于完成体,还可以出现在进行体事件中。通过对“蓦然间”相关语料的考察,我们发现“蓦然间”更倾向于出现在表示现在完成体的事件中,且一般与完成体动态助词“了”搭配使用。少数情况下,“蓦然间”用于进行体事件中。

    (9)张着嘴,她还想说话,他已经蓦然间旋转身子,大踏步地走了,踩着那窸窸窣窣的落叶,他很快就隐进了密林深处。(琼瑶《梦的衣裳》)

    (10)蓦然间,电话铃声狂鸣,灵珊惊醒了。(琼瑶《月朦胧鸟朦胧》)

    以上两例中,“蓦然间”都用于完成体事件中,表动作、状态的实现或完成。例(9)中,“蓦然间”与时间副词“已经”、动态助词“了”连用,表示他旋转身体、离开并消失在密林中这一系列动作已经完成。例(10)中,当说话人说话时,电话铃声响起和灵珊被惊醒都已经实现了,完成体动态助词“了”也表明了这一事件的完成。

    (11)他正在慢慢走去的时候,蓦然间看见来自拉凯特湖的公共汽车驶过来。([美]德莱塞《美国悲剧》)

    (12)罗伯达纵目眺望湖上。就在这时,蓦然间窜出来另一只小划子,操划桨的是一个年纪跟克莱德相仿的年轻人。([美]德莱塞《美国悲剧》)

    以上两例中,“蓦然间”使用在表示进行体事件中,表示它所修饰的动作或事件处在进行中的状态。例(11)中,“蓦然间”和副词“正在”连用,表示他朝其他地方走去时,公共汽车驶来了,这两件事是同时进行的。例(12)中,“就在这时”的使用,表示“蓦然间”后修饰的内容和前面的事件是同时发生的,即罗伯达眺望湖面和年轻人划桨是同一时间进行的。

    (二)“蓦然间”与时体成分共现

    通过对“蓦然间”相关语料的考察,我们发现“蓦然间”主要和动词共现,特别是非持续性动词,也包括部分弱持续性动词,但一般不与强持续性动词共现。同时,受“蓦然间”时体特征的影响,它还可以和动态助词“了”“着”共现,不过分布比例差异较大。此外,“蓦然间”还可以和其他副词共现,如时间副词、频率副词、语气副词等。

    “蓦然间”常常和感官类、心理类非持续性动词共现,偶尔还可以修饰弱持续性动词,但非持续性动词占比较大(参见表1)。

    表1 “蓦然间”与动词的共现情况

    接下来,我们将结合具体例子进行分析,如下:

    (13)蓦然间,他瞥见了搁在壁炉上面的去巴黎的两张车票,一时火冒三丈,便一把抓起车票,把它们扔进了炉火。([英]毛姆《人性的枷锁》)

    (14)蓦然间,她发现有一捆领子,她虽然打了“16”,其实不是那个尺码。([美]德莱塞《美国悲剧》)

    (15)灵珊蓦然间明白过来,阿裴是决心和楚楚永别了,也是和灵珊永别了,她不愿再来打搅她们的生活了。(琼瑶《月朦胧鸟朦胧》)

    例(13)中,“蓦然间”与非持续性动词“瞥见”共现,表示他是突然发现车票的。例(14)中,“蓦然间”和“发现”共现,说明她是短时间内突然发现尺码不对。例(15)中,“蓦然间”修饰动词“明白”,带有醒悟的意味,表明灵珊是突然间意识到阿裴决心与大家离别的。

    (16)他不知道自己在那个暗沉沉的深海里浮游了多久,蓦然间,敲门的声音打破了寂静,像轰雷似的把他震醒,他的心猛跳起来,浑身的肌肉都绷紧了。(琼瑶《雁儿在林梢》)

    (17)江浩还来不及把它放到地上,蓦然间,从树林里直窜出一个女孩子,在江浩眼睛都没看清楚以前,那女孩像风般对他卷过来,劈手就夺过他手中的小狗。(琼瑶《雁儿在林梢》)

    (18)她把她的厚谊变成宽容,她把宽容织成一张网。蓦然间,他已逃不出,成了终生的良心的俘虏。(严歌苓《扶桑》)

    例(16)中,“蓦然间”和弱持续性动词“打”共现,后接补语“破”表动作的结果,使其有界化。例(17)中,“蓦然间”和“窜”共现,“出”作补语表动作的趋向,说明女孩窜的速度非常迅速,所消耗时间也很短。例(18)中,“蓦然间”修饰动词“逃”,“不出”是其补语,表动作“逃”的结果;
    同时,它和时间副词“已”紧密共现,说明他逃不出网罗,成为俘虏已经是既定事实。

    “蓦然间”可以用于完成体和进行体中,所以它也可以和动态助词“了”“着”共现,但与进行体标记助词“着”共现的数量较少。我们认为这主要和“蓦然间”具有短时突发的语义特点有关,“蓦然间”强调瞬时性,即短时间内发生或实现的动作、事件,而进行体则要求动作或事件状态的持续,这就导致它与“蓦然间”的短时义特征相互矛盾。

    (19)蓦然间,小琪他们奔了过来,“我们肚子饿了!”一进天女祠,大家全愣住了。(沧月《听雪楼》)

    (20)可是,蓦然间,房门被“砰”的一声冲开了,一束红玫瑰先塞进了屋里,接着,那X光就跳了进来。(琼瑶《心有千千结》)

    例(19)中,“蓦然间”与完成体动态助词“了”共现,表示小琪奔过来以及大家愣住这些事件都已经实现了。例(20)中,动态助词“了”和“冲开”连用,表示房门被冲开已经完成。

    (21)她正洗着手的时候,蓦然间又想起了山井邦子的死,同时,清野的面庞又浮现在眼前。([日]川端康成《生为女人》)

    例(21)中,“蓦然间”和副词“正”以及进行体标记“着”共现,表示她是在洗手的时候想起山井邦子之死的,说明这两件事是同时进行的。

    “蓦然间”还常与其他副词共现,其中用例最高的是时间副词“已(经)、就、便”和频率副词“又、也”,此外还可以跟范围副词“都”、语气副词“竟、却、好像”搭配使用(参见表2)。

    表2 “蓦然间”与其他副词共现情况

    接下来,我们将就上面提到的副词,略举几例,如:

    (22)她突然很渴望一个男人的爱情,这种渴望冒出赤白的焰,蓦然间已烧得她心焦,唇上有了细小的裂纹。(《读者》)[时间副词]

    (23)雅晴俯头看她,蓦然间又和她紧拥在一起,雅晴把头紧埋在她的肩上,又哭又笑的说:“哎呀,奶奶,咱们两个真是的……一个像老傻瓜,一个像小傻瓜!”(琼瑶《梦的衣裳》)[频率副词]

    (24)这不是从海南流传到深圳来的经验之谈吗?小W与她,蓦然间都黯然神伤,身体似都一下子羸弱了。(东方竹子《透明的性感》)[范围副词]

    (25)张大眼睛,想生气,两腮就自然而然又鼓了起来,鼓啊鼓的,她却蓦然间大笑了起来。(琼瑶《聚散两依依》)[语气副词]

    我们由表2可以看出“蓦然间”常与时间副词和频率副词共现,这主要是由“蓦然间”的语义特征和时体特征所致。短时副词“蓦然间”与其他副词搭配使用时,总是出现“‘蓦然间’+其他类副词”的情形。根据张谊生(1996)[5](P86~95)、史金生(2011)[6]的观点,各种副词连用时,一般总要遵循着某些顺序。当时间副词与其他类副词连用时,时间副词往往会出现在频率副词、范围副词、语气副词以及否定副词之前,所以“蓦然间”与上文提到的四类副词连用时,倾向于出现在它们前面的位置。然而“蓦然间”作为时间副词却往往出现于其他时间副词之前,之所以如此,主要跟副词所管辖的范围有关。“蓦然间”的辖域是句子,而其他时间副词的辖域主要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

    (一)“蓦然间”的词汇化历程

    李思旭(2017)[7](P71~84)指出,现有的三音节词语大都是在已有双音节词语基础上产生的,比如,“蓦然间”作为三音节短时副词,就是在双音节副词“蓦然”成词的基础上产生的,由“蓦然+间”构成。早在五代,副词“蓦然”就已经出现了;
    经过不断发展,宋代时三音节形式的“蓦然间”首次出现,且已是短时副词。

    《说文解字》指出,“蓦”的本义是“上马也”,即“骑、上马”,后引申为“超越”。如例(26)中,“蓦”用其本义“骑”,句意为“骑上六驳(六驳为古兽名称),追赶飞生”。例(27)中,“蓦”已被引申为“超越”,意为“超越、翻越崇山峻岭”。

    (26)蓦六驳,追飞生。(西晋《三都赋》)

    (27)今日登山蓦岭,粮食罄穷。(唐《伍子胥变文》)

    唐代,由于动词“蓦”后常接动词性成分,充当句子的状语,因此出现了副词的用法,指时间短暂,事件发生得突然。如例(28)中,“蓦”表示“突发”义,充当状语,修饰动词“见”,表明推开门时突然看见桃花盛开的样子,令人感到十分意外。

    (28)……推开门,蓦见千万丛桃花开。(唐《佛法修正心要》)

    五代时期,双音节形式的副词“蓦然”出现了,由“蓦”和副词词尾“然”组成,在句中充当状语,修饰谓语动词,表“突发”义,但用例较少,我们仅发现一例。如例(29),“蓦然”修饰动词“惊”,表示言者不想劳烦大家一起跟着受惊吓。

    (29)四大违和常日事,不劳君等蓦然惊。(五代《敦煌变文集》)

    宋代,副词“蓦然”的语义开始丰富起来,可以表“不经意”“随随便便”等;
    句法分布上,不仅可以出现在句中,还可以用于句首修饰整个句子。同时,固定搭配“蓦然回首”也出现了。如例(30),“蓦然”位于句首,充当状语,表“不经意”义,即不经意间有个念头出现。例(31),固定搭配“蓦然回首”首次出现,“蓦然”也表“不经意”义。

    (30)蓦然一念相应,如桶底子脱相似。(南宋《古尊宿语录》)

    (31)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南宋《青玉案·元夕》)

    北宋时期,三音节形式的“蓦然间”出现了,在句中主要充当状语,表“突发”义和“短时”义。如例(32),“蓦然间”修饰声音响,在妙音菩萨显现这一事件中,表“突发”义。例(33),“蓦然间”修饰动词“泻”且后接趋向补语“下”,表“短时”义。

    (32)蓦然间响喨玎珰,显妙音菩萨。(北宋《洞玄金玉集》)

    (33)奈儿子痴食,噎着五脏,停在胸膈不消化,蓦然间泻下。(南宋《幼幼新书》)

    元代,“蓦然间”除了表“短时突发”义,如例(34),它的语义特征变得更加丰富,出现了“漫不经心”义,如例(35)。

    (34)蓦然间时动,脐下丹田亦动,如妇人怀孕之动。(元《抱一子三峰老人丹诀》)

    (35)窈窕青粉墙低,送影遇秋千,蓦然间笑。(元《蜕岩词》)

    明代,随着“蓦然间”用例的攀升,其固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如例(36),“蓦然间”表“突发”义,修饰数量结构“一声炮响”;
    例(37),“蓦然间”的辖域是其后的数个小句,这时“蓦然间”不可以进行位移。

    (36)行至前面总路口上,蓦然间一声炮响,一员大将紫面长须,手执青龙大刀,乃是关谨。(明《续三国演义》)

    (37)蓦然间风云大作,日色无光,只听得半空中轰轰的一阵响声。(明《七十二朝人物演义》)

    清代,短时副词“蓦然间”的地位已经稳定。如例(38),“蓦然间”修饰联合短语“动魄惊心”,表“短时”义。例(39),“蓦然间”与时间副词“才”连用,表“短时突发”义。

    (38)晴天霹雳,蓦然间动魄惊心。(清《花月尺牍》)

    (39)蓦然间莽铜山陷做穷坑地,才晓得人心枉昧、天道无私!(清《词余丛话》)

    就在这时,还出现了“蓦然之间”的用例,由“蓦然+之间”组成,表较短时间内发生的行为或事件,如例(40)和例(41);
    此时,“之间”不表范围而是表时间,“之间”可以表时间的用法早在上古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例(42),“之间”表示吃一顿饭的时间里。

    (40)牛幼康蓦然之间听了这一句话儿,不觉面上一红道。(清《九尾龟》)

    (41)康姑太太虽然口角伶俐,蓦然之间见了这两个人的脸儿,一时满面通红,腾挪不得。(清《九尾龟》)

    (42)人之所取畏者,衽席之上,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者,过也!(战国《庄子》)

    20世纪初期,短时副词“蓦然间”的用法已比较成熟,此后一直沿用至今,如:

    (43)如是相持,有好几日,蓦然间接奉诏旨,命他入见。(蔡东藩《明史演义》)

    (44)甫到中途,蓦然间黑云如墨,狂飙陡起,电光闪闪,雷声隆隆,接连是大雨倾盆,仿佛银河倒泻,澎湃直下。(蔡东藩《明史演义》)

    经过对语料库中“蓦然间”古代汉语语料的详细分析,我们认为短时副词“蓦然间”至早出现于宋代,是由副词“蓦然”+“间”共同构成的,成熟于明清时期,一直沿用至今。

    (二)“蓦然间”词汇化的动因与机制

    1.心理组块化

    董秀芳(2011)[8]曾指出,两个经常线性共现的成分之间的边界容易变得模糊甚至消失,以至于词汇化为一个全新的整体。短时副词“蓦然间”的词汇化也得益于心理组块化过程。“蓦然间”是在双音节副词“蓦然”成词的基础上,再和“间”组合,经过组块化过程形成的。双音节副词“蓦然”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直至宋代,才出现了三音节形式的“蓦然间”,如上文例(32)。此后,“蓦然间”频繁紧密线性共现,在组块化影响下,人们将其视一个整体,它的副词地位才逐渐稳固,如例(45)~(47)。

    (45)想他是年少娇娘,蓦然间翠靥红生两颊旁。(明《娇红记》)

    (46)第一次进宫,太监处钱没有用足,刚进宫门,蓦然间被他们兜头套上一只大柳斗,安大哥吓了一大跳。(清《新水浒》)

    (47)他蓦然间想起一位了不起的武林前辈。(常杰淼《雍正剑侠图》)

    2.隐喻

    隐喻机制也是“蓦然间”词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间”的本义指“空隙”,后引申为“某一空间内”,常用于空间范畴,如例(48)。在隐喻机制作用下,“间”从空间域投射到时间域,“间”获得了表时间的用法,如例(49)和例(50);
    汉代开始,一批时间名词与“间”组合后开始出现表示强化时间的功能,如例(51);
    唐宋时期,“间”表强化瞬时性的用法已经成熟。因此,在“间”的这种用法成熟的情况下,“蓦然间”出现了,如上文例(36)。

    (48)疾婴内,则痛祸薄外;
    痛祸薄外,则苦痛杂于肠胃之间。(战国《韩非子》)

    (49)顷间有鹊止于屋上者,曰:“请问楚人谓此鸟何?”(西汉《战国策》)

    (50)居有间,公孙光闲处,臣意深论方,见言百世为之精也。(东汉《全汉文》)

    (51)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东汉《孔雀东南飞》)

    3.类推机制

    类推机制是三音节副词“蓦然间”词汇化的又一重要因素。类推机制是指原本的语言结构未产生变化,只是套用了某种法则,就依次衍生出新结构,而新旧结构之间只是表面上不同,实质意义未改变。张谊生(2007)[9](P3~11)指出,从宋代开始,一批表“突发”义的“X然”类形容词或副词之后附加“间”以表强化时间的用法出现并发展成熟,如:

    (52)首夏独坐林亭,忽然间大雨,天地昏黑,久方开霁。(北宋《宋朝事实》)

    (53)猛然间心生一计,说道:“口说无凭,做出来便见。”(明《三宝太监西洋记》)

    (54)倏然间四边黑云走陡合,大雨倾盆。(明《蜀王本纪》)

    (55)若是将人夹死,骤然间一松,人就缓不过来了。(清《三侠剑》)

    在这种现象的影响下,加之类推机制的作用,“蓦然间”就出现了,它的出现也符合类推机制的要求。首先,“蓦然间”只是在表层形式上与其他“X然间”词语不同;
    其次,它深层的基本语义特征并没有发生改变,即依旧表示“短时突发”义,如:

    (56)蓦然间想起:“我先在京师做教头,禁军中每日六街三市游玩吃酒,谁想今日被……”(明《水浒传》)

    (57)那时儿,兰薰已睡了,听说蓦然间到了查验部帖的老爷,已发封了七家铺户……(清《最近官场秘密史》)

    本文主要从副词“蓦然间”的语义、时体特征以及词汇化历程等方面展开论述。副词“蓦然间”具有短时、突发性、漫不经心、出乎意料等语义特征。“蓦然间”多用于现在完成体事件中,偶尔也可以用在进行体事件中;
    它常常和非持续性动词、部分弱持续性动词、动态助词“了”以及其他副词共现。词汇化方面,“蓦然间”最早出现于宋代,成熟于明清时期,由副词“蓦然+间”共同构成,心理组块化、隐喻、类推机制是其词汇化的重要动因。

    猜你喜欢琼瑶助词音节韩国语助词的连续构成与复合助词的区分韩国语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期)2021-07-29琼瑶 从灰色成长中生发粉色浪漫海峡姐妹(2020年5期)2020-06-22拼拼 读读 写写快乐作文(1.2年级)(2019年9期)2019-09-10高校朝鲜语专业学生助词使用偏误调查分析长江丛刊(2019年15期)2019-07-03日语中“间投助词”与“终助词”在句中适用位置的对比考察长江丛刊(2018年6期)2018-11-14江永桃川土话的助词贺州学院学报(2017年1期)2017-06-05藏文音节字的频次统计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1期)2016-11-15重大报道中的“微表达”——以湖北日报《琼瑶话调水》专栏为例新闻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琼瑶:最出色的洗脑专家海峡姐妹(2015年4期)2015-02-27谢了琼瑶,哭了花朝火花(2015年3期)2015-02-27

    相关热词搜索:副词 语义 词汇

    • 范文大全
    • 说说大全
    • 学习资料
    • 语录
    • 生肖
    • 解梦
    •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