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公文大全 个人文档 实用范文 讲话致辞 实用工具 心得体会 哲学范文 总结范文 范文大全 报告 合同 文书 信函 实用
  • 调查报告
  • 调研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 工作报告
  • 自查报告
  • 百花范文网 > 报告 > 调研报告 > [部编五上《松鼠》教学设计完整两课时]部编四上松鼠教学设计

    [部编五上《松鼠》教学设计完整两课时]部编四上松鼠教学设计

    时间:2020-04-09 12:59:50来源:百花范文网本文已影响

    《松鼠》精品教案 文本分析:
    本文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很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它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太阳》一课有很大不同。文章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因此,教师应多引导学生去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了解松鼠的特点,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此外,通过本课的学习,要呼唤我们人类去关注动物世界的生存状态,激发我们人类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热情。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驯、矫、歇”等8个生字,会写“鼠、秀、玲”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习性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4.学会观察动物,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活动进行说明。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2.学习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写。

    教学难点:
    1.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说明某一种动物的活动。

    2.激发心中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热情。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驯、矫、歇”等8个生字,会写“鼠、秀、玲”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要点把握 1.读写、积累、运用生字新词。

    2.通读课文,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一些动物(包括松鼠)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动物。

    导语:同学们,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动物。有的同学家中养了一些动物,从电视中、在动物园里……,我们也了解了一些动物,你能说说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并且用一两个词语来描绘一下它的特征吗?(温顺的猫、活泼可爱的小狗、蹦蹦跳跳的小兔子、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任劳任怨的老黄牛……)是的,动物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应该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因为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如果让你写一篇介绍某类动物的说明文,你该如何观察?又该从哪些方面去介绍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动物的说明文——《松鼠》。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明确:以说明对象为题,直截了当地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简要介绍作者。

    布封(1707—1788) 18世纪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他毕生从事博物学研究,历时40年终于写成了36册的巨著《自然史》。其中关于动物活动形态的描绘尤其富于艺术性,达尔文称他是“现代以科学眼光对待这个问题的第一人”。

    2.教师出示松鼠特写图片及知识卡片,补充介绍松鼠的相关知识。

    (教师出示课件。) 松鼠是脊椎动物,属哺乳纲啮齿目松鼠科。它是小型兽类,体重300~400克,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5~24厘米,超过体长的一半以上,密生棕黑色长毛。体毛灰色,故又称“灰松鼠”,也有暗褐色或赤褐色的。腹面白色。生活在山区、树林间,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鹊的废巢。松鼠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实,有时也食昆虫和鸟卵。

    3.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再采取比较阅读的方法初步感受本文与《太阳》一文在语言特点上的差异。

    预设:教师出示卡片内容,指名朗读。可以鼓励学生课外搜集更多有关松鼠的知识,以小组为单位给松鼠建立一个档案,以激发学生自主积累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4.教师检测学生字词预习情况。

    (1)教师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

    松鼠(shǔ) 良 玲(línɡ) 歇(xiē)凉 窝(wō) 光滑(huá) 拾(shí) 窄 健 树 苔 强 梳(shū)理 圆锥(zhuī)形 (2)分组交流,理解词义。学生四人一组交流在朗读中圈画出来的不理解的词语,若小组交流后仍不理解,可以在全班交流讨论。

    预设: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的说明文,文中既有一些较难理解的名词,如“榛子、榉实、帽缨、四足兽、苔藓”等;
    也有一些较难理解的形容词,如“驯良、矫健、玲珑、机警、警觉、敏捷、坚实”等。在解决这些难以理解的词语时,学生可以结合初读课文时获取的信息,联系上下文和借助工具书来读准字音、弄清词义,然后通过和同学交流来进一步理解、运用这些词语,最后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积累。

    (3)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生词带入课文中朗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松鼠的特点。

    (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画出文中能表现出松鼠的特点的句子。

    (2)学生用一句话或几个词语概括出松鼠的特征。

    预设:文章第1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是全文的总起句,起到了统领全文的作用。从这句话中我们大致了解了松鼠的主要特征。

    明确: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2.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交流感受。

    问题:①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松鼠的? ②松鼠在外形、性格、行为和生活习性上分别有什么特点? ③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松鼠怎样的情感?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学生交流阅读感受。

    预设:学生四人一组交流感受,教师巡视课堂,适时解答疑问。

    示例:
    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松鼠的? 生:从形体方面表现它漂亮的特点。

    生:从活动的范围、时间、吃食物等方面表现它驯良的特点。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它这几个方面的特点吗? 生:松鼠经常在高处活动;
    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
    它们乐于晚上出来活动;
    摘果实,喝露水。

    生:课文还从松鼠过河、警觉、跑跳、叫声及搭窝、窝口设计方面表现了它乖巧的一面;
    最后,从繁殖、换毛、喜欢洁净方面来说明松鼠其他的生活习性。

    学生交流后明确:
    第1自然段首先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接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

    第2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这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其性格特征——驯良。

    第3自然段侧重写了松鼠的行为特征——乖巧。①从它横渡溪流时的情景来表现它的智慧;
    ②从“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来表现它的警觉;
    ③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它的聪明;
    ④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现它的轻快;
    ⑤从被惹恼时发出的不高兴的叫声来表现它丰富的感情。

    第4自然段列举了松鼠搭窝的经过,从选址、建造、居住及窝口的特点等方面来表现它的聪明、勤快,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

    第5自然段补充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何时换毛及喜欢洁净的特点。

    (2)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观察来想象、体验。

    3.教师引导学生以简洁的词语概括文章介绍的关于松鼠的知识。

    (教师出示课件。) 漂亮的外形 驯良的习性 乖巧的行为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同学们,松鼠真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惹人喜爱。那么作者是怎样把它的习性特点介绍给我们的呢?是不是像前一课《太阳》一样来进行说明的?这些将是我们下节课上学习的主要内容。

    小结:今天,我们了解了作者布封的一些知识,识记了生字新词,熟悉、朗读了课文,弄清了各段所写的内容,了解了松鼠的习性特点。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 (示例:
    同学在课前展示了他搜集的一些动物的资料,说明预习充分;

    同学给我们讲述了他所知道的松鼠的一些习性特征;

    同学朗读课文流畅,听起来轻松、活泼;

    同学能迅速准确地找出每段的重点句,从而很快地把握每段的意思。总而言之,同学们在课堂上都能集中注意力,既能自主学习,又能合作交流,使我们这节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2)积累文中描写松鼠的优美词句。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高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写,积累语言。

    2.激发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

    要点把握 1.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2.学习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写,并试着仿写。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文中优美的词语,学生理解词义并造句运用。

    乖巧 驯良 清秀 矫健 敏捷 机警 警觉 连蹦带跑 锐利 光光溜溜 预设:教师出示的词语大多与小动物有关,学生在运用词语造句的时候可以以小动物为对象。

    2.教师口头提问,学生抢答,再次感知小松鼠的特点。

    (1)松鼠的外形特点:
    (2)松鼠的性格特点:
    (3)松鼠的行为特点:
    (4)松鼠的生活习性: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松鼠的一些特征。今天,我们将跟随作者再次走进课文,走近松鼠,具体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给我们介绍这种可爱的小动物的。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细读文本,了解松鼠。

    (1)教师组织学生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2)引导学生自由提问题,选出有价值的问题全班探讨。

    2.师生合作,答疑解难。

    (1)从作者的感情出发说说松鼠是一种什么样的小动物。

    明确:松鼠是一种很讨人喜欢的小动物。

    (2)围绕“松鼠那么讨人喜欢,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呢”展开谈话。随着学生的交流,教师相机从四个方面组织教学。

    A.松鼠外形美丽,讨人喜欢。(第1自然段。) 思考:松鼠哪儿最美? 预设:采用个人读、赛读、齐读三种方法读出松鼠的美丽以及作者的喜爱之情,引导学生抓住“清秀”“闪闪发光”“玲珑”“格外漂亮”等词语体会松鼠的美丽。

    B.松鼠吃食时有趣,讨人喜欢。(第1自然段。) 思考:松鼠平时吃什么?怎么吃? 预设:采用一人读一人表演的方式。一位学生读相关文字,另一位学生模仿松鼠吃食的动作,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C.松鼠的性格驯良,讨人喜欢。(第2自然段。) 思考:松鼠的性格驯良体现在哪些方面? 预设:师生齐读第2自然段,小组交流: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来介绍松鼠的性格特点的? 明确:(1)活动地点——“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2)活动时间——“在清朗的夏夜”“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D.松鼠行为乖巧,讨人喜欢。(第3、4自然段。) 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松鼠的行为乖巧? 预设:教师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多媒体出示重点句子,引导学生解读语句。

    a.从有人接触大树时它的反应来表现它的警觉。

    出示句子: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明确:“警觉”一词直接表明了松鼠的行为特点,后面又举了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让我们对松鼠的这一特点有了直观而鲜明的了解。教师可鼓励学生想象这一画面,切身去体会松鼠警觉的特点。

    b.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现它的轻快。

    出示词语:“轻快”“小跳着”“连蹦带跑” c.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它的聪明。

    出示句子: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

    明确:松鼠叫声的特点——响亮、尖。松鼠也有丰富的感情——被惹恼时会发出很不高兴的叫声。

    d.从搭窝的经过来展示它的聪明、勤快。

    出示词语:“先”“再”“然后” 明确:作者运用这些词语准确地介绍了松鼠搭窝的过程。教师可指导学生用上这些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来口述松鼠搭窝的过程。

    出示词语:“舒适”“安全”“端端正正”“狭窄”“圆锥形”“遮蔽” 明确:这些词语形象地介绍了松鼠窝的形状及其防雨的特点,表现了窝的精巧,也突出了松鼠的聪明。教师可引导学生细读文字,边读边感受松鼠的聪明;
    还可以尝试着让学生动笔画一画松鼠的窝。

    3.再次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介绍松鼠的语言风格。

    (1)启发思考:学习了课文,你认为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预设:本文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语言准确和生动是其突出特点,教师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具体可采用朗读和小组讨论的形式。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说说喜欢的理由,并做好批注。

    A.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明确:这段话简直类似于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一般“清秀”极少用来形容动物,即使形容人,多半也只形容少男少女,现在用来形容松鼠的面容,加上“闪闪发光”的眼睛,生动地写出了松鼠惹人喜爱的特征。特别是在写尾巴时,更加细致生动:先写其形状,把它比作“帽缨”,给人以联想和美感,表现出松鼠尾巴的美丽;
    再写具体功能,能“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表现出了松鼠形体的奇特之处。

    B.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明确:这句话用“只要……就……”这一句式来表现松鼠灵敏的反应与动作。作者用了三个动词“跑”“躲”“逃”来表现松鼠对于微小危险的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显出它“十分警觉”的灵性。

    C.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

    明确:这句话写松鼠搭窝的过程。“先……再……然后……”说明了松鼠搭窝有着一定的顺序。“搬”“放”“编扎”“挤紧”“踏平”说明松鼠搭窝认真,要求严格。

    小结:本文语言准确、生动、形象,读了课文后,活泼可爱的小松鼠仿佛就在眼前。

    三、读写结合,学有所获 1.本文写法回顾。

    预设: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了解到了作者之所以能把松鼠介绍得如此形象生动,是因为作者紧紧抓住了松鼠的特点。

    2.本文写法运用。

    预设: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发现描写小动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动物也各有其独特的特点。那么怎样才能写好小动物呢?就是要把所描绘的小动物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所以,学生在写作时必须抓住其特点来描述。

    具体指导:(1)要抓住动物的外形特点来写。每一类或每一只动物都有自己的外形特点,如长颈鹿的长脖子、大象的长鼻子、白兔的红眼睛等。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观察,找出动物与众不同的地方,用恰当的语言描写出来。(2)要抓住动物的生活习性特点来写。每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各不相同。如猴子机灵好动、熊猫憨厚可爱、小猪贪吃贪睡等。习作时,我们应注意抓住这些特点来描写。

    3.小练笔。

    选择下面一种动物的活动进行观察,写一段话。

    ①蚂蚁搬家 ②喜鹊筑巢 ③小鸡啄米 (1)学生自主选择,然后观察,再进行练笔。

    教师提示:语言通顺、生动活泼;
    顺序合理,有类似课文中表示顺序的词语。

    (2)交流展示,集体评议。

    写作示例:农家小院里,一群小鸡叽叽喳喳的,等待着主人来喂食。奶奶投米完毕,它们就伸长脖子,扑动翅膀,飞快地奔过去,先弓下身子啄上一口米,然后仰起头,小嘴一张一合地就咽了下去。它们吃得很快,一会儿就将米吃个精光。

    四、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积累背诵。

    2.搜集有关松鼠的资料,关注这种小动物。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重点片段实录 ◆体会本文准确、生动、形象说明的语言风格(教学重难点) 师: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而且还很有趣。这样的小动物实在是—— 生:很讨人喜欢。(教师板书。) 师:文章中有哪些语句让你觉得松鼠很讨人喜欢呢? 生: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生: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生: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几位同学所找的语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生: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

    师:不错。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得文章生动形象,体现了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性。

    师: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它的语言特点除了具有生动性、趣味性,还应该具有说明文语言的共同特点——准确性。你能从文中找出一些能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句子或词语吗? 生:“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这句话中,作者在“触动”这一动词后加上一个副词“一下”,以表示这种“触动”程度之轻,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生:“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这句话中连用两个“那样”,强调了松鼠爪子的锐利和动作的敏捷,用“很光滑”来修饰高树,更能衬托出松鼠爬树技巧的高超。

    师: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能准确、生动地写出松鼠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生:这离不开作者平时认真、细致的观察。

    赏析:《松鼠》虽然是一篇说明性文章,但语言极富感染力。此教学片段充分抓住了课文这一特色,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在讨论交流中明确,让学生和作者一道去了解松鼠的习性特点,也激起了对这种可爱动物的喜爱之情。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做到了课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教学反思 《松鼠》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同时,这篇课文也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知识性较强。在备课时,我把重点放在本文极富感染力的语言上,引导学生分析欣赏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同时,让学生在赏析完富有生动性、趣味性的语言后,能够学以致用,进行比较阅读,再在实际写作中学会运用这样生动的说明语言。为了帮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和理解课文内容,我设计了不同的形式来引导学生体会。

    一、个人思考到教师小结——让学生先读描写松鼠外形的部分,然后出示填空,教师对本段进行小结,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二、找顺序词,加以运用——让学生画出课文中表示顺序的词,并出示顺序词,鼓励学生运用这些词说一段话,可以同桌间先试说,再在班上说。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让学生学以致用。为了把学生的认识与创造结合起来,我设计了采访、表演这一环节,使学生体会交流、合作的快乐,并加深对课文的感悟,犹如身临其境,同时也提升了语文素养。

    三、读中悟,读中学——着重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朗读、对比读、引读等方式,让松鼠的形象和生动的语言留存在孩子的记忆中。

    上完这节课,我觉得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发挥。教学过程虽然面向全体学生了,但还是有少部分学生没有积极思考、发言,以至于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这些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

    相关热词搜索:

    • 范文大全
    • 说说大全
    • 学习资料
    • 语录
    • 生肖
    • 解梦
    • 十二星座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