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公文大全 个人文档 实用范文 讲话致辞 实用工具 心得体会 哲学范文 总结范文 范文大全 报告 合同 文书 信函 实用
  • 调查报告
  • 调研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 工作报告
  • 自查报告
  • 百花范文网 > 报告 > 社会实践报告 > 大思政背景下高校管理育人的实践路径

    大思政背景下高校管理育人的实践路径

    时间:2023-04-08 18:00:06来源:百花范文网本文已影响

    刘裕巍,潘 祎,宋克勇,孙作青

    (1.沈阳建筑大学学生处,辽宁 沈阳 110168;
    2.沈阳建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8)

    大思政是一体化领导、专业化运行、协同化育人的理念和体制机制,旨在通过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格局和有效协同的体制机制,打好组合拳,推动各领域、各环节、各要素协同育人,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1]。随着大思政理念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贯彻落实,国内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践行大思政理念,在师资队伍与教学平台建设、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凸显以人为本理念,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办学思想。所谓大思政背景下高校管理育人,是指高校对多种具有管理育人功能的要素,借助特定的活动或联系机制,呈现出主体参与、载体承接、场域运行和影响层面等多元化特点的教育管理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2],对高校大思政育人格局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17 年12月,教育部党组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3],进一步将大思政格局拓展为“十大育人体系”。在大思政背景下,重新审视管理育人工作的新特征、新路径,对于提高管理育人实效具有时代意义。

    1.大思政背景下高校管理育人理念更加科学

    大思政背景下高校的管理育人,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在管理育人理念上更加科学,在管理过程中更加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管理作为一门艺术,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要求高校管理人员在制度制订和执行中彰显灵活性和人性化[4]。大思政背景下,高校管理育人的组织体系呈现出复杂多元的特点。在这个组织体系中,围绕着“人”这一核心要素,借助媒介,将管理的中心主旨进行传递,从而实现管理育人的目的。在管理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必定会形成高校特有的校园文化和潜在的育人环境。

    2.大思政背景下高校管理育人水平更加专业

    高校管理育人的主体是高校中具有管理和服务工作职责的管理人员,对象是大学生,媒介是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活动。在大思政背景下,高校管理育人工作逐渐体现出集体化向个性化转变、固态化向动态化发展、重视胜任力向重视创造力变革的重要特点。随着大思政工作的深入开展,高校管理育人的媒介从传统的单一媒介转向多维度、多元化媒介。时代的发展要求高校在管理育人工作中要不断拓宽管理维度,推动管理育人变革,实现管理育人体系革新,这些都推动高校管理育人工作中管理队伍、管理思维和管理模式更加趋向专业化。

    3.大思政背景下高校管理育人模式更加多元

    大思政背景下高校管理育人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点。在高校管理育人工作中,管理对象的多元化,要求管理者充分考虑管理对象的个性化特征。管理对象的多元化和管理媒介的多元化会推动管理模式多元化的革新。提高管理模式的可适用性和全覆盖性,才能更好地适应大思政背景下高校管理育人工作的开展。在大思政背景下高校管理育人工作实施多元化的管理能够提升管理工作的包容性和公平感,不仅能够激发高校管理工作人员的内生动力,而且能够激发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意识。在大思政背景下高校管理育人工作中,采用多元化的管理模式有助于高校管理育人工作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提升高校管理育人的组织效率和创新能力,实现高校管理育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目标。

    1.立体式的制度体系还有待完善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颁布,管理育人质量提升体系位居十大育人体系之中,各地方教育部门和高校也制订了关于管理育人的制度,形成了管理育人的立体式制度体系雏形。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化发展,当前立体式的制度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从立法方面,关于管理育人的立法建设还有待推进。二是从各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育人政策制订中,对于促进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制度建构还有待进一步细化。三是从高校制订管理育人的制度方面,贴近高校实际的管理育人特色制度建设还有待创新。

    2.全过程育人环节还有待畅通

    当前高校在管理育人中,全过程育人环节还有待畅通。有些高校在管理育人工作中,仅仅把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作为管理育人的主要内容,导致管理与教学科研二元对立,忽视了高校其他行政管理部门承担的管理育人的职责,导致管理育人功能弱化。有些高校在管理育人工作中,重“结果”,轻“过程”,存在管理功利性太强的问题。还有些高校在管理育人中,存在“因评价指标局限,而轻视管理育人”“绩效管理量化不利于鼓励全员育人”等问题。

    3.管理与文化育人的合力还有待形成

    高校校园文化对管理育人具有积极作用,推动管理育人融入校园文化,能够促进高校管理育人与文化育人合力的形成。当前高校在管理育人工作中,主动融入高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实践还有待推进。一是在高校的物质文化载体中,鲜有高校把体现管理育人的政策、制度等文件进行展示。二是在高校的精神文化载体中,高校管理育人的理念融入校风、学风、教风和校训中的深度还有待加强。三是在高校的制度文化载体中,高校管理育人理念推动高校的大学章程、各类政策和制度改进方面有待提升。四是在高校的网络文化载体中,依托网络文化承载和传递高校管理育人的理念和信息等方面有待强化。

    4.队伍建设的契合性还有待加强

    高校管理育人,需要高校党政领导干部、机关管理干部、辅导员、班主任,履行好管理育人的职责,形成全员管理育人的系统合力。然而,当前部分高校在管理育人工作中,一方面,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强和敬业精神欠缺导致管理育人功能没有充分发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水平的参差不齐也影响了管理育人的实效;
    另一方面,部分高校管理人员热衷于本部门管理工作的落实,未能梳理“全员管理育人”的系统思维,高校各类管理机构在管理育人中存在“管理育人的壁垒”,高校的有些非学生工作部门甚至认为管理育人工作仅仅是辅导员和学生工作部的责任,他们只要认真完成学校领导安排的工作即可,而不用研究管理行为对育人工作的诸多影响[5]。

    5.线上线下融合的管理模式还有待突破

    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是推动高校管理育人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式方法。当前,有些高校在管理育人工作中依然注重采用线下办公的模式,导致高校基层学院工作人员和学生在办理相关工作中,需要经过多层审批才能办理完成,导致高校管理育人满意度评价不高。另外,部分高校尽管引进了在线教育管理系统,满足了学生成绩查询、创新创业项目申报、每日健康打卡、学生上课签到等基本业务需求,但需要学生使用多个APP或者登录多个在线系统才能完成,故而导致线上管理育人的满意度下降。

    通过对当前高校管理育人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坚持问题导向思维,构建大思政背景下高校管理育人模式,从制度设计、过程管理、文化融入、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实现高校管理育人的功能目标、价值使命。

    1.完善顶层设计,构建大思政背景下管理育人制度体系

    “依法治校、规范办学和育人的制度化既是新时代高校管理的发展趋势和主要特征,也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标志和主要抓手。”[6]在大思政背景下,完善管理育人制度体系,需要构建“上下一致、科学合理、衔接贯通”的管理育人制度体系。一是要尽快推动管理育人的立法建设,根据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不断提高管理育人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7]。二是各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按照国家管理育人的政策法规,结合地区管辖范围内的高校实际,制订管理育人的具体政策,不断推进各类高校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三是高校在管理育人制度建设中要不断改革创新,切实围绕大思政,加强管理育人体系建设。高校管理育人的制度建设中,要凸显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结合劳动教育、新生入学教育、毕业生离校教育等日常思政教育形式,突出管理工作育人实效,完善管理育人体系。

    2.立足学生需求,打通大思政背景下“全过程”管理育人环节

    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看,高校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高校内部的管理行为实质上都是为高校的“育人”这一中心职能进行的服务[8],打通大思政背景下“全过程”管理育人环节,需要立足学生需求,加强高校各部门系统联动,多措并举推动管理育人工作的开展。第一,要把高校管理育人贯穿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既要牢牢抓好学生事务性管理这一管理育人的中心工作,又要打破管理与教学科研的壁垒,切实强化管理育人功能。既要充分发挥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科技创新对管理育人的辐射作用,又要推进管理育人推动科研立项、学术交流、科创选题等科研成果的转化,不断拓宽管理育人交流的渠道,激发广大教职员工参与管理育人工作的兴趣。第二,要把高校管理育人内容融入学生的“思想引导、学业指导、心理辅导、行为引导、就业指导”全环节。科学设置体现管理育人工作的评价指标,既重“结果”,更重育人“过程”,切实在管理育人工作中体现“全员、全方位育人”的理念。

    3.注重以文育人,营造大思政背景下管理育人文化氛围

    教育管理是一个逐步培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9],高校校园文化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营造大思政背景下管理育人的文化氛围,要统筹规划,切实把高校管理育人的理念和内容融入高校物质文化载体、精神文化载体、制度文化载体、网络文化载体。第一,要融入高校物质文化载体,提高管理育人的彰显度。在高校,要把大学章程、校规校纪融入物质文化载体,使得广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学习学校的管理思想、理念和内容。第二,要融入高校精神文化载体,提高管理育人的导向性。要加快推进高校管理育人与高校校风、学风、教风和校训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凸显高校管理育人“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提高管理育人的导向性。第三,要融入高校制度文化载体,提高管理育人的转化力。要通过高校的大学章程、各类政策和制度“废改立”来推动高校管理育人理念的不断革新,进而调动广大师生、干部在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履职尽责。第四,要融入高校网络文化载体,提高管理育人的辐射力。高校要充分借助新媒体技术,设置管理育人的线上专栏,开展管理育人网络文化活动,切实将管理育人工作融入高校网络文化载体,筑牢管理育人的网络文化阵地。

    4.夯实队伍建设,用好大思政背景下管理育人师资队伍

    一方面,要抓好高校党政领导干部、机关管理干部、辅导员、班主任的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身心投入管理育人工作,打通“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育人的关键环节,加快管理育人质量提升的进程。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育人工作队伍建设。既要选拔培育一批管理育人名师队伍,发挥教师在管理育人中的名师引导作用,又要选拔培育一批协助开展管理育人工作的学生骨干队伍,充分发挥学生骨干在管理育人中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作用。

    5.线上线下结合,盘活大思政背景下管理育人工作途径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校在管理育人工作中,既要“管”教育对象在线下的思想行为问题,还要“管”其在线上的态度倾向问题[10],需要线上线下结合,盘活大思政背景下管理育人工作途径。

    线上方面,要加强学生管理网络信息建设[11]。可以依托易班、“今日校园”等新媒体平台,设立学生事务性管理服务线上模块,为学生提供便捷服务。运用大数据技术,定期研判收集学生在易班、“今日校园”等线上平台上的网络信息,精准分析学生在线上平台所反映出来的思想、行为倾向,切实通过学生网络行为管理来实现管理育人。

    线下方面,要加强学生重点群体教育管理[12]。对少数民族学生,要在管理育人中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切实做好学业帮扶和就业指导。对产生心理困惑的学生,要搭建好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用好心理咨询平台,引导其参加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扎实做好这些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对生活困难的学生,要本着解决实际问题和助力成才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资助工作体系,提升学生资助工作精准化,扎实开展资助育人活动,切实做好这些学生的帮扶和管理。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一人一档”,做好学生学业受挫的原因分析,从目标激励、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做好学业困难学生的扶助与管理。

    围绕高校管理育人功能、价值和目标的实现,从制度设计、过程管理、文化融入、师资队伍建设和线上线下结合等方面,提出了大思政背景下高校管理育人模式,是新时代高校管理育人工作的一次新探索。展望未来,实现大思政背景下高校管理育人工作的持效性,还需要从办学理念创新、专业人才方案融入,制度设计架构和条件保障等方面,实现管理育人融入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

    猜你喜欢大思背景育人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2年6期)2022-11-16——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 打造党建工作品牌">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
    ——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 打造党建工作品牌吉林教育(综合版)(2022年9期)2022-10-18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汽车工程师(2021年12期)2022-01-17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云南化工(2020年11期)2021-01-14《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当代陕西(2020年14期)2021-01-08“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4期)2016-12-01

    相关热词搜索:育人 路径 实践

    • 范文大全
    • 说说大全
    • 学习资料
    • 语录
    • 生肖
    • 解梦
    •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