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公文大全 个人文档 实用范文 讲话致辞 实用工具 心得体会 哲学范文 总结范文 范文大全 报告 合同 文书 信函 实用
  • 汇报体会
  • 节日庆典
  • 礼仪
  • 毕业论文
  • 评语寄语
  • 导游词
  • 口号大全
  • 其他范文
  • 百花范文网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以现代结构回应本土:杰弗里·巴瓦早期设计实践的适应性转变

    以现代结构回应本土:杰弗里·巴瓦早期设计实践的适应性转变

    时间:2023-02-19 21:10:07来源:百花范文网本文已影响

    魏前程

    金秋野

    常涛

    在 杰 弗 里·巴 瓦(Geoffrey Bawa,1919—2003)建筑生涯的不同时期,结构设计的策略与表现一直在演化。相比中后期的成熟作品,其早期作品较少被探讨①,而其中蕴含了他最初的设计理想,且其一生的实践历程无法被割裂看待。另外,作为巴瓦的早期搭档,乌尔里克·普莱斯纳(Ulrik Plesner,1930—2016)的作用有待厘清②。他究竟在巴瓦建筑生涯起步阶段有何影响?二人在实践中又是如何使用现代结构回应本土问题的?基于此,文章以巴瓦早期作品中的结构设计为切入点,进一步发掘二人所作出的适应性转变,以期更好地理解巴瓦的建筑及设计思想(图1)。

    图1:
    巴瓦建筑生涯前十年建成作品

    德拉尼亚加拉住宅(Deraniyagala House,1951—1959 年,Colombo)是 巴瓦的首个设计作品。该住宅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开间大面积使用玻璃窗;
    住宅采用风车状平面,结构随之线性展开,并改变平面的进深方向,框架亦是界定出建筑形体的边框。实际上,框架结构易通过X 轴和Y 轴的不断重复,创造出结构层次和空间体验的深度,而此处,巴瓦却采用了单调的线性布局(图2)。巴瓦还在客厅设计了一部塑性的螺旋楼梯(图3),但它被两边的墙夹住,缺乏观赏角度,也未成为限定空间的“装置”,与后期多义的楼梯相比,他最初的设计是对“现代”形式的追随。

    图2:
    德拉尼亚加拉住宅的结构和空间层次

    图3:
    德拉尼亚加拉住宅的螺旋楼梯

    项目完工之际,巴瓦和业主对该住宅都不太满意,因为业主希望住宅不仅要现代,还要能够呼应锡兰被殖民之前的传统③。巴瓦显然对传统这个宏大命题无所适从,不仅没能实现“呼应传统”,他对当地环境也未能作出适度的回应。1959 年7 月,科伦坡举办了一次“理想住宅展览”(Ideal Home Exhibition)④,巴瓦设计并参展的方案是一个72m2的标准两居室住宅,其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做支撑体系;
    屋顶由木椽、木望板及半圆形瓦片构成,山墙上部镂空,以利通风;
    墙壁为木骨架标准板。这个作为原型展览的住宅采取了英国范式,单一方向的预制结构,区分出主朝向和山墙面,并形成檐下空间,增加了空间深度。这个设计紧随德拉尼亚加拉住宅之后,初见巴瓦有意识地利用结构的空间潜力(图4)。

    图4:
    “理想住宅”设计图及结构示意

    普莱斯纳的到来加速了这一进程⑤,这名丹麦建筑师的重要性易被忽视,而他却“是巴瓦唯一视为平等的同事与挚友”⑥。普莱斯纳于1958 年12 月加入爱德华兹、里德和贝格事务所(Edwards,Reid and Begg;
    E.R.& B.),随即与巴瓦展开了长达8 年的合作(图5)。普莱斯纳认为“建筑第一是技术,第二是艺术,第三是理论,技术是指综合了结构、材料、气候、构造等要素的”⑦。普莱斯纳曾于1957 年参加了主题为“佛陀涅槃2500 周年纪念馆”(Buddha Memorial Competition)的国际设计竞赛,并获得三等奖(图6)。该方案的结构简洁且具表现性,巨大的抽象结构体直接塑造建筑形态,而空间层次不是他关注的重点。

    图5:
    普莱斯纳与巴瓦在工作中

    图6:
    “佛陀涅槃2500周年纪念馆”国际竞赛中普莱斯纳提交的方案

    巴瓦的参展方案和普莱斯纳的竞赛方案,反映了二人早期不同的职业理想。巴瓦探索框架结构本身所形成的空间分化、体验深度和本地化问题;
    普莱斯纳则重视技术特征,如单一体量的结构表现。但无论如何,二人的探索都比事务所在1950年代中期主打的意大利古典风格超前,他们倾向于使用现代结构体系。

    此外,普莱斯纳之前在米内特·德·席尔 瓦(Minette de Silva,1918—1998) 的影响下⑧,热衷于探索锡兰的历史建筑和遗迹,这一爱好延续到与巴瓦合作期间。以此为契机,巴瓦也开始结合岛国的文化环境再次自我教育,学习岛国的建筑结构体系与空间布局特征,设计理念与当地风土开始逐步融合,巴瓦的本土意识初现端倪(图7)。

    图7:
    巴瓦自摄的马杜维拉寺庙(Maduwela Temple 是巴瓦设计的西马马拉卡寺庙和议会大厦的原型)

    巴瓦与普莱斯纳合作的一系列“框架”住宅,如贾亚瓦德纳住宅(The N.U. Jayawardena House,1959—1960 年,Colombo)(图8)、卡南加拉住宅(Kanangara House,1959—1961年,Colombo) 等,结构形式已与德拉尼亚加拉住宅有所区别。虽依然使用混凝土框架作为主体结构,但采用了覆土平屋顶,并以粗壮的结构梁外挑,兼顾遮阳和防雨;
    同时梁柱、板分离,在平屋顶与框架之间形成通风空隙,这些举措都是对锡兰热带气候的适应。时值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965)和简·德鲁(Jane Drew,1911—1996)等人在邻国印度进行现代建筑的实践,深出檐和遮阳板都成了常见的设计语言,巴瓦和普莱斯纳的实践也呼应了这一潮流。

    图8:
    “框架”住宅:贾亚瓦德纳住宅

    之后,他们合作的学校建筑,如圣托马斯预科学校(St. Thomas’ s Preparatory School,1957—1964 年,Colombo), 该学校建筑分为两个矩形体量,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柱退出立面,形成自由立面(图9),一个体量实现了“呼吸墙”系统⑨,另一个体量采用了混凝土饰板。此时,他们还处于使用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初始阶段,忽视了海边空气对钢筋的腐蚀能力,建筑外表的混凝土饰板不久便脱落了。在结构表现上,两个体量的檐口梁都挑出并做扩大化处理,遮阳避雨的同时还突出了水平感。同期,二人还为主教学院(Bishop’ s College,1960—1963 年,Colombo)设计了一栋三层高的教学楼(图10),该建筑采用框架结构,底层架空,作为开放活动区;
    二、三层作为教室,其楼板与结构柱齐平(图11)。梁向外悬挑露出端头,悬挑梁支撑混凝土格栅“呼吸墙”。与同期住宅设计类似,每块格栅之间空出梁宽的缝隙,柱、梁、板纵向脱开,明确区分了结构元素与非结构元素。主教学院教学楼标志着“巴瓦建筑中立面秩序的诞生”⑩。巴瓦对各向同性的框架结构进行了方向划分,制定了一个长向的主导面和一个短向的辅助面(山墙);
    在长向进行段落处理,并形成长边挑檐和廊下空间,增加了空间深度;
    对柱跨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在结构与形式之间建立了梯度呼应(图12)。

    图9:
    圣托马斯预科学校的现代特征(1964年摄)

    图10:
    主教学院外观

    图11:
    主教学院教学楼首层平面图(上)、二层平面图(中)、剖面图(下)

    图12:
    主教学院教学楼剖面体现的结构和空间划分

    以上可见,二人早期的学校建筑和“框架”住宅等项目体现了强烈的“现代”特征,如简明的体块、底层架空、自由平面等。他们基于框架结构的设计,也体现了对“多米诺体系”(Dom-ino System)这一空间设计思想的追随。在更深层次的文化方面,反映了二人早期倾向于从欧洲学来的“现代主义”(Modernism),因而,西方建筑评论界认为这是“现代主义”在热带地区的实践,并将其纳入“热带现代主义”(Tropical Modernism)的实践范畴。在这样的前提下,他们的建筑实践本土化程度较低,对气候、场所、建造传统的回应也不够充分。

    二人在早期还设计了一系列工业建筑,并使用现代主义的结构语言,但并不适合锡兰湿热的季风气候,沦为“不堪一击的洁白”。出于对现代主义的认同,巴瓦于1966 年在《建筑评论》(Architectural Review)上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介绍了早期的7 个建筑,文章里的建筑图片主要由普莱斯纳拍摄,“他们选取的图片更多强调现代主义特征,弱化本土地域特征”⑪。其实从蒙台梭利学校项目开始,已可看到巴瓦和普莱斯纳在寻求转变,他们开始更多地关注风土环境与历史传统,寻找一种适合本土的营造方式。他们之后合作的几个作品,如善导者修道院礼拜堂(The Nazareth Chapel of the Good Shepherd Convent,1961—1962 年,Bandarawela)、A. S. H. 德·席尔瓦住宅(A.S.H.de Silva House,1959—1960 年,Galle)、埃娜·德·席尔瓦住宅(Ena de Silva House,1960—1962年,Colombo)等项目,更进一步见证了巴瓦结构语言回归本土的探索。

    善导者修道院礼拜堂表明他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场所(图13)。结构由粗石垒砌浇筑混凝土的承重墙和梁柱框架共同支撑木屋架(图14)。南墙外砌粗石、内灌混凝土,垒造南墙外壁和内壁的粗石都产自当地(图15)。北侧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被塑造成十字架的形式,结构成为宗教内涵的有力展现(图16)。南墙双层,内外间隔15cm,垒砌半高墙形成内层,之间留下通缝,可以让光从底部反射进来,同时作为进气口来使用(图17)。北侧十字架嵌套玻璃窗让动态面光充满整个教堂,同时打开了面向山丘的大片景观视野,窗户也作为排气口来使用。礼拜堂的混合结构体系既满足荷载还整合了气流与自然光效。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教堂在建造过程中,巴瓦只来过一次现场,主要设计工作是由普莱斯纳完成的。十字架结构柱等部分体现了普莱斯纳早年一贯的设计策略,其整体布局线性展开,缺乏空间层次,南侧双层墙也未形成廊下空间,依然是“单一体量的结构表现”。

    图13:
    善导者修道院礼拜堂外观

    图14:
    善导者修道院礼拜堂立面图(上)、剖面图(中)、平面图(下)

    图15:
    善导者修道院礼拜堂南墙施工中,前排中立者为普莱斯纳

    图16:
    善导者修道院礼拜堂内部

    图17:
    善导者修道院礼拜堂南墙空隙

    同样是出于对风土环境的考虑,A. S.H. 德·席尔瓦住宅则采用了框架结构搭接连续坡顶的全局策略,而不只是材料和砌筑方法的本地化。住宅平面是不规则的棋盘式布局,结构要素分离使得平面自由流动,但结构又统一在屋顶之下,利用高差、恰当的分区和合理的屏蔽强化了内部的空间层次和体验深度(图18)。之后,二人最重要的设计作品——埃娜·德·席尔瓦住宅,已经开始呈现出明确的本土化特征,对本土的历史渊源和气候特征都有呼应。首先是框架结构自身的分段表现,框架结构与砖石墙体共同承重,不同区域柱径和柱跨都有不同,形成主次有别的空间领域(图19)。围绕内院圈出低垂的廊下空间,塑造出强烈的内向特征。此处,结构与建筑自身的形象都退居其次,柱子采用了传统带收杀的做法,是遥远历史的记忆载体;
    而流动空间的处理、动态对称的轴线和整体布局的体验又显然是现代的。最重要的是,巴瓦通过这一系列操作实现了空间体验的深度,他让房间、洞口、庭院彼此穿插、层叠,并调整廊下空间的向背与对位,使深远的内部一层层渗透出来,无论置身何处,都能感到有更深远的所在。这是之前所未曾实现的,所以学者认为:“埃娜·德·席尔瓦住宅的设计表征巴瓦的思想在1960 到1962 年之间发生了转变。”⑫

    图18:
    A.S.H.德·席尔瓦住宅结构平面示意

    图19:
    埃娜·德·席尔瓦住宅剖透视

    二人接下来设计的蒙台梭利学校教学楼(St.bridget’ s montessori school,1963—1964 年,Colombo),再次使用了框架结构(图20)。混凝土框架支撑木屋架,形成坡屋顶,屋檐出挑深远,遮光避雨。内圈柱为连体双柱,首层柱头扩大成蘑菇状来支撑楼板,蘑菇状拱腹不断重复,营造洞穴般的感受。首层外圈结构柱下带有半高墙(图21),在锡兰传统建筑中的半高墙壁是支撑柱子的基础壁,既可抵御白蚁,又能防止雨水渗入。此处,虽与之形似但功能却不尽相同,因为这里的柱子是埋在地下的掘立柱,半高墙没有加固作用。但借鉴这种形式,既可以避免雨水侵入,又能增加一层内外视线的空间层次(图22)。教学楼二层的外圈檐柱,是一套附加结构体系,在建筑主体外形成一圈回廊,这与现代建筑的匀质框架不同,却与传统木构的做法相通(图23)。南亚与东亚的木构体系虽不同,但出于共同的空间意图:托举檐口、形成廊下;
    使得巴瓦的檐柱做法颇似《营造法式》中的“副阶周匝”,空间意图的一致,使得传统在现代中彰显。教学楼二层出挑的楼板带有圆形倒角,其在建造初始的模具上加上土,再浇筑混凝土,拆除模具之后将土铲掉,于是带有弧度的天花板就像涂满了土一样,这也是意图追摹僧伽罗建筑,重现传统的“抹灰篱笆墙”式乡村学校。

    图20:
    蒙台梭利学校的结构体系

    图21:
    蒙台梭利学校教学楼早期照片

    图22:
    普莱斯纳手绘的蒙台梭利学校教学楼结构节点做法

    图23:
    康提地区18世纪佛教建筑坦皮塔维哈雷(Medawala Tampita Vihare)的架空与回廊

    同期的原巴塞洛缪斯医生住宅(Bartholomeusz House,1961—1963 年,Colombo)、拉斐尔住宅(The Raffel House,Colombo,1962—1964 年,Colombo),也都是他们从“热带现代主义”向本土转变的标志性项目。它们继承了僧伽罗“梅达米杜拉”(medamidula,僧伽罗语,意为:院子),“借鉴了中世纪庄园住宅、荷兰庭院住宅以及穆斯林排屋的传统,为高密度的热带城市提供了一种新的居住理念”⑬。在巴塞洛缪斯医生住宅中(图24),巴瓦首次使用水泥波纹瓦屋顶和抛光的椰子树干作结构柱,并在柱头和柱础放置花岗岩,以防白蚁侵蚀。在拉斐尔住宅中,也体现了巴瓦早期的结构语言:圆形黏土瓦屋顶、花岗岩基座和抛光树柱;
    最有特色的是主卧室的结构,屋顶扇椽支撑在一个中央椰树杆上(图25),巴瓦再次将异质结构杂糅在匀质结构之中。这些住宅都有着丰富的空间层次,同时通过结构部件的异质处理,来唤起人们对现代之前的遥远想象。

    图24:
    巴塞洛缪斯医生住宅坡屋面及墙身典型做法

    图25:
    拉斐尔住宅主卧

    巴瓦和普莱斯纳最富于想象力的作品,当属波隆塔拉瓦庄园住宅(Polontalawa Estate Bungalow,1963—1965 年,Nikarawetiya)。“当他们第一次探访场地时,普莱斯纳便提出将建筑建造在巨石之上”⑭,顺着山岩架起的结构梁生成了建筑主体空间(图26),内部巨石代替了墙体来分隔空间,创造出一个类似于原始穴居、朴素舒适的生活空间(图27)。主屋的巨大混凝土梁横亘在三块巨石之上,使得屋顶成为一个飘浮的自主元素(图28),这个建筑回应了斯基里亚(Sigiriya)的洞穴与石窟寺(图29),这些古代建筑的空间模式就是使建筑飘浮在景观之上。尽管如此,此住宅整体布局依旧为线性分布,实际体验是突破探险式的,而不强调空间深度的层层渗透。单体建筑结构简单,最具震撼性的主屋巨梁与佛陀纪念馆的抛物线梁类似,属于“单一体量的结构表现”。不出所料,这座建筑在两人分道扬镳之后归于普莱斯纳名下。

    图26:
    波隆塔拉瓦庄园住宅结构梁与原石柱(营造原始的穴居感)

    图27:
    波隆塔拉瓦庄园住宅平面图

    图28:
    波隆塔拉瓦庄园住宅屋顶

    图29:
    吉里寺(Giri Monastery)平面图

    1967 年,巴瓦和普莱斯纳分道扬镳。之后他们对作品署名权进行了划分,善导者修道院礼拜堂和波隆塔拉瓦住宅署名普莱斯纳,两个德·席尔瓦住宅则署名巴瓦。署名权的划分,为讨论两人结构策略和空间意图的异同提供了一个有趣的切入点,主要区别有4 点:1)普莱斯纳署名的作品强调清晰、单一的结构体系,巴瓦署名的作品结构体系则更含混。2)普莱斯纳倾向于让传统空间与现代结构强烈碰撞,巴瓦则将二者深度融合;
    3)普莱斯纳的空间意识更西方、更现代,重视单一体量的结构表现,巴瓦则对东方式的内向院落和微妙的深度感知有所偏爱;
    4)二人都重视锡兰的地方性和传统建筑,撇开气候适应性等客观因素,在普莱斯纳眼中,传统更像形式上的外在表征、文化符号;
    对于巴瓦来说,传统则是一种方法和空间模式,能够“为我所用”,融入到现代结构和材料的语境中。

    毋庸置疑,普莱斯纳帮助巴瓦在建筑这条道路上站稳了脚跟,他离开之时距巴瓦正式加入爱德华兹、里德和贝格事务所刚好十年,巴瓦也在建筑生涯的第一个十年初步形成了一套个人结构语言,并可提炼如下特征:1)混合结构体系及材料的混搭;
    2)结构层挑;
    3)轻质屋架及“飘浮”屋顶;
    4)框架结构体系的非匀质化处理。

    所谓混合结构体系,主要是指框架支撑体系与屋架覆盖体系的混合,也包括主体结构与附加结构的混合。与经典“多米诺系统”不同,巴瓦采用了带有传统意向的坡屋顶,屋架使用轻钢结构或木结构,而支撑屋架的梁柱仍为混凝土框架结构。巴瓦在之后的许多建筑中延续了这一做法,如综合教育学院(The Institute for Integral Education,1978—1981 年,Pilyandala)(图30)、鲁胡努大学(The Ruhunu University,1980—1988年,Matara)等。此举自然带来了材料的混搭,从材性来看,下部支撑框架体系荷载大,使用混凝土、石材等,材性厚重;
    上部覆盖的屋架只需承托屋顶,荷载小,使用木材、金属等,材性轻柔;
    材性体现了“轻”和“重”的对比,上轻下重强化了建筑的稳定感。此中巴瓦是一位结构理性主义者,他在多层建筑中还会逐层减少柱径,或在顶层使用木柱。除了支撑结构与覆盖结构的混合,还有主体结构与附加结构的混合,如在埃娜·德·席尔瓦住宅中,主屋为框架结构,附加檐廊则采用木结构(图31),相比人工浇筑的混凝土,檐廊的椰木柱在材性上更柔和,在感知层面也更近于自然,利于实现室内外交融,巴瓦并未拘泥于框架结构本身的表现方式。

    图30:
    综合教育学院的会议厅

    图31:
    埃娜·德·席尔瓦住宅主屋的附廊

    另外,在早期的学校建筑、本托塔海滨酒店(Bentota Beach Hotel,1967—1969年,Bentota)及钢铁公司办公楼(Steel Corporation Offices and Housing,1966—1969 年,Oruwela)等作品中,结构层挑特征不断重现。钢铁公司办公楼的主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在二层使用斜撑构件,支撑第三层巨大的出挑(图32)。巴瓦使匀质框架结构在竖向体现差异,消解了“标准层”与环境之间的孤立感。结构层挑作为一种原型语言,后来又出现在鲁胡努大学和碧水酒店(Blue Water Hotel,1996—1998 年,Wadduwa) 等 建 筑 中(图33)。结构层挑在锡兰乡土建筑中亦常见,显然,这个做法符合传统(图34),但对巴瓦来说,这首先是对气候的回应:“如果把多层建筑看作单层,那么每一层的上面的所有,即可视为这一层的‘屋顶’,因而,只需要每层向外悬挑,即可拥有像单层建筑一样的保护效果了。”⑮可见,对于巴瓦来说,传统是一种建立在经验系统上的设计资源库。

    图32:
    钢铁公司办公大楼

    图33:
    鲁胡努大学

    图34:
    阿库拉纳(Akurana)地区乡土建筑的出挑结构

    除了结构出挑,巴瓦还探索使用轻质屋架。由于支撑体系与覆盖体系的脱离,使屋顶产生了“飘浮”效应。在对屋顶结构的处理上,巴瓦强调分层,梁柱和屋架是分开处理的,他甚至采用不同的材料、色彩,去强调支撑、覆盖结构的独立性。普莱斯纳给巴瓦展示了梁、柱、板的拆解,让这种分层具备了现代意义上的结构合理性。在早期,巴瓦使用水泥波纹瓦取代传统的椽檩体系,这是现代结构对传统瓦屋面的创造性继承,此举除了使屋顶具备良好的隔热性能,还节省了木材、减轻了屋顶自重,利于屋架结构采取更“轻”的做法。巴瓦中后期设计的许多建筑,如巴图英巴建筑群(Batujimbar Pavilions,1972—1975年,Bali)5 号地块的博物馆和议会大厦(New Parliament Complex,1979—1982年,Kotte)等,也都让屋顶“飘浮”起来(图35)。出于气候考虑,屋顶大且深远,与下部结构脱开,所以,这是一种适应性的结构。“飘浮”的屋顶持续至巴瓦最后的建成作品“赤壁之家”(Pradeep Jawardene House,1997—1998 年,Mirissa),其结构更加现代简洁,巴瓦采用了钢柱支撑电镀钢板平屋面的做法,轻而舒展的悬挑大屋面“飘浮”在海边崖峭,仿佛就要脱离大地,他在外圈柱上附加斜杆将屋面“轻轻”拉住(图36)。巴瓦认为“屋顶是一个永远不变的元素,保护性的、显著的且是最重要的,在任何时期、任何地点都掌管着美。一座建筑往往不过是一个屋顶、一些柱子和地面,而屋顶占据着主要地位,遮阳避雨,给整个建筑带来舒适感。”⑯

    图35:
    巴图英巴建筑群5号地块博物馆

    图36:
    赤壁之家

    巴瓦结构语言中最显著的个人特征,莫过框架结构体系的非匀质化处理。框架结构作为一种匀质体系、整体性强,而巴瓦则让它发生分化。根据空间的内外、主次和功能,巴瓦将梁柱等结构要素用不同的材质、色彩及形状大小来区分,使得整体的框架结构体系“要素化”。结构各要素虽协调起来共同受力,但梁柱等结构要素在空间表现上,又似乎要脱离整体,成为独立的元素,结构体系变得暧昧不清。另外在空间系统上,巴瓦借鉴传统木建筑的结构体系来建立核心与外围的区别,并让结构在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尺度;
    如综合教育学院会议厅的附加结构不再是“附属”,而是空间和功能的关键区分。

    以结构为切入点,可将巴瓦早年的实践概括为:对现代主义的追随和对本土(建造传统和风土环境)的回归。首先,需理性看待普莱斯纳与巴瓦早年的合作,他们长达8 年的合作,为巴瓦日后的许多结构策略埋下了伏笔。普莱斯纳主导的设计作品,更清晰地表达结构的逻辑,建筑结构往往直接参与空间塑造,具备视觉表现力;
    而巴瓦主导设计的建筑,结构则更含混、更多地体现了“非现代”的特质。其次,建筑作品中结构的使用演化,表明巴瓦建筑思想的逐步转变,欧洲和本土的建筑知识开始在他的脑海里杂糅,巴瓦开始以新的、成熟和自信的心态进行创作,需意识到巴瓦使用现代结构对本土的回应并非灵光乍现,而是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这是巴瓦在岛国文化滋养下的回归,也是建筑师的主动选择,更是文化环境影响下个体潜意识的表达。

    最终,巴瓦使用现代结构回应了历史传统与风土环境,并进一步使得结构内化于建筑功能和空间体验之中。在建筑生涯的第一个十年,巴瓦初步建立了一套个人结构语言,并完成了一次关键的建筑思想转变,这为巴瓦之后的建筑设计实践打开了一个新的方向。

    注释

    ①巴瓦建筑生涯的早期实践,指的是巴瓦建筑生涯的第一个十年,即1957—1967年。1957年是巴瓦完成建筑教育,正式加入爱德华兹、里德和贝格事务所成为一名职业建筑师的年份;
    1967年是普莱斯纳离开爱德华兹、里德和贝格事务所的年份。以这两个事件为划分,界定出巴瓦早年建筑实践的时间跨度。

    ②詹姆斯·约翰·乌尔里克·普莱斯纳(James John Ulrik Plesner,1930—2016)的主要建筑实践是在斯里兰卡和以色列。他于1930 年出生于佛罗伦萨,生母是苏格兰人,生父是一位丹麦画家。生父去世后,随生母和继父在丹麦长大,普莱斯纳的继父是一位著名的建筑师,建造了哥本哈根大教堂。

    ③锡兰(Ceylon)是热带岛国斯里兰卡的旧称,1972年锡兰改国名为斯里兰卡(Sri Lanka),意为光明富饶的乐土,但巴瓦一直固执地称故土为锡兰,本文将发生在1972年之前的事情,用锡兰一词指代斯里兰卡。

    ④“理想住宅展览”(Ideal Home Exhibition),是为了推进现代生活方式,1959 年7月在科伦坡为新兴中产阶级举办的住宅展览。

    ⑤1950—1955 年间,普莱斯纳在丹麦皇家建筑学院(Royal Danish Academy of Architecture)学习,并伴随1950 年代初期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现代主义成熟起来;
    完成学业后,他于1957年底抵达锡兰,先在米内特·德·席尔瓦处工作。尔后于1958 年12月加入爱德华兹、里德和贝格事务所、并工作至1967年;
    1967年,普莱斯纳离开锡兰,在伦敦奥雅纳联和事务所(Arup Associates)工作5年,这是一家擅长建筑结构与建造技术的事务所。1972年,普莱斯纳与以色列妻子定居在耶路撒冷,继续从事建筑工作。普莱斯纳在2011年获得C.F.汉森奖章(C. F. Hansen Medal),这是丹麦授予建筑师的最高荣誉。2016 年,普莱斯纳于特拉维夫去世。

    ⑥原文“He was also the only colleague whom Bawa accepted as a friend on equal terms” 此处参 见:David Robson. Geoffrey Bawa:the Complete Works[M]. London:Thames & Hudson,2002:265.

    ⑦参见参考文献[1]:47.

    ⑧米 内 特·德·席 尔 瓦(Minette de Silva,1918—1998),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第一位亚洲女性会员,也是锡兰本土人中最早的现代建筑实践者。她曾先后在伦敦和孟买学习建筑,其于1950 年回到锡兰执业,并设计了一系列基于本土、富有创造力的建筑。她主张发掘历史传统,并向普莱斯纳推介了岛国历史建筑与传统知识,她是斯里兰卡建筑界重要的启蒙者。

    ⑨“呼吸墙”系列实验以圣托马斯预科学校(St.Thomas"s Preparatory School)中的穿孔屏墙为开端,以本托塔海滨酒店和钢铁公司办公室(Steel Corporation Offices)中的悬挑楼板为尾声。其目的是使用廉价的当地材料及传统形式,找到最佳的采光和通风的解决方案,同时使室内免于阳光直晒和雨淋。此处参见:大卫·罗布森著. 杰弗里·巴瓦作品全集[M].悦洁译.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99.

    ⑩参见参考文献[2]:73.

    ⑪参见参考文献[2]:66.

    ⑫参见参考文献[3]:88.

    ⑬参见参考文献[2]:60.

    ⑭参见参考文献[2]:99.

    ⑮参见参考文献[4].

    ⑯参见参考文献[2]:67.

    猜你喜欢 普莱斯巴瓦框架结构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框架结构问题和对策建材发展导向(2022年14期)2022-08-19普莱斯和普莱斯公式及其证明的代价研究中学生学习报(2022年14期)2022-04-15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加固方法简述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14期)2021-08-23美国“最好”老板?放弃百万工资给雇员加薪海外星云(2020年3期)2020-03-27《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政治经济学:范尼·普莱斯与大西洋的工人阶级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9年1期)2019-11-25建筑结构设计中框架结构设计的应用建材发展导向(2019年5期)2019-09-09十一岁硬汉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2016年2期)2016-09-10十一岁硬汉意林·作文素材(2015年11期)2015-08-21少年巴瓦知识窗(2015年2期)2015-05-14无地下室框架结构基础深埋设计有色金属设计(2015年2期)2015-02-28

    相关热词搜索:适应性 本土 回应

    • 范文大全
    • 说说大全
    • 学习资料
    • 语录
    • 生肖
    • 解梦
    •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