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公文大全 个人文档 实用范文 讲话致辞 实用工具 心得体会 哲学范文 总结范文 范文大全 报告 合同 文书 信函 实用
  • 个人工作总结
  • 年终工作总结
  • 班主任工作总结
  • 教学工作总结
  • 财务工作总结
  • 政务工作总结
  • 党团工作总结
  • 百花范文网 > 总结范文 > 教学工作总结 > 2023年度教学设计方案优秀15篇

    2023年度教学设计方案优秀15篇

    时间:2024-02-19 21:11:04来源:百花范文网本文已影响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教材分析“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这是一节概念课,学生已经学习过有关四边形的知识,对平行四边形也有了初步的认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优秀15篇,供大家参考。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15篇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篇1

    教材分析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这是一节概念课,学生已经学习过有关四边形的知识,对平行四边形也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一节课要着重探讨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以及它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梯形在这里是第一次认识,除了教学梯形的特征外,还要说明它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能将四边形分类,概括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

    学情分析

    教材在三年级上册专门安排了一个单元让学生直观认识四边形,其中也初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学生已经能够从具体的实物或图形中识别出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生活中的常见图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2、使学生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过程与方法

    3、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全过程,掌握它们的特征。

    4、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用集合图表示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 讨论教学 谈话教学 练习教学

    教具准备: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知图形

    1、故事导入:一天超级侦探小熊维尼去图形王国遇到国王与一个大臣在争论不休,国王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大臣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也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他们到底谁说的对谁说的错?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维尼邀请我们一起加入他的超级侦探队。

    2、维尼给我们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出示: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

    3、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你能找到那些四边形?

    4、判断老师出示的图形。(小黑板出示)

    3、小组交流:从四边形的特点来看,四边形可以分成几类?

    学生讨论交流导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归纳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有什么特点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强调说明:只要四边形的每组对边分别平行,就能确定它的每组对边相等。因此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2、梯形的概念

    ①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图形吗?它们的外形像什么?

    ②这些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是什么图形?

    ③这几个四边形有边有什么特点?

    ④它是平行四边形吗?

    ⑤你们在量这些图形时,是否有发现?学生汇报

    3、比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4、现在你有什么问题吗?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5、用集合图表示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师:到目前为止,我们都研究过哪些四边形呢?

    学生说明: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点击课件呈现。

    师:(指长方形)我们用椭圆形的圈表示所有的长方形,它(指正方形)表示——(生:所有的正方形),它(指平行四边形)呢?(生:所有的平行四边形),它呢?(生:所有的梯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和正方形都属于——(生:四边形),也就是说,四边形里包含着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和正方形。

    课件呈现: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和正方形进入四边形。

    师:这样能不能表示这几种图形之间的关系呢?

    1、包含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说明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2、并列关系。

    师:那梯形呢?学生说明为什么?

    师:梯形属于四边形,但不属于平行四边形。

    3、呈现关系图。

    师: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图来表示各种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师:谁能结合图说说它们的关系?

    6、回到课前设置的情景:国王和大臣谁说得对,这个问题我们能判定了吗?

    三、巩固练习

    1、在梯形里画两条线段,把它分割成三个三角形。你有几种画法?

    2、判断:

    ①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②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③一个梯形中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

    3、下面的图形中有( )个大小不同的梯形。

    4、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把1张梯形纸剪一次,再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拿一张长方行纸,不对折,剪一次,再拼出一个梯形。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何体会和收获?

    五:开放设计,培养能力

    1、猜图形。

    师:说到四边形,瞧,这就有一个!

    黑板呈现:

    师:可它被数学书挡住了,我们来做一次猜图形的游戏,它是什么图形?

    学生猜测,随学生汇报在图形下面逐个呈现: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分图形。

    师:通过一次次的猜想,我能感觉到大家对于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了解越来越深入,想挑战吗?

    呈现题目:

    师:好,我们小组合作,先讨论在平行四边形里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可能是什么图形?然后画画看,比一比,哪个组的分法多?开始!

    (学生操作并汇报。)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只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

    梯 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教学反思:用发展的眼光来教学,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未来能力。用发展的眼光来设计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这是我针对学生习惯于被动地听,而不善提问、不善创新的现状,做了点有益的尝试,效果和好。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70页至7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讨论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2、通过活动,在对各种四边形分类整理中,了解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3、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像力。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和讨论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了解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直尺,三角板,课件。

    学生准备:直尺,三角板,白纸,铅笔。

    【教学过程】

    一、通过观察,加深学生对四边形特点的了解。

    1、用课件出示一组(三角形和四边形)平面图形,让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点。

    (1) (2) (3)

    (4) (5) (6)

    师:请同学们看电脑,上面有6个图形,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图形吗?

    生:(1)、(4)、(5)是三角形(同学们很熟悉),(2)、(3)(6)是四边形(部分学生回答不出来,原因是对四边形的概念不怎么理解)。

    师:你知识三角形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吗?

    生1: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生2:四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

    师:对,今天我们来学习两种特殊的四边形。

    [设计说明:通过这部分的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理解,为下一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作准备。]

    二、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

    1、通过让学生观察讨论,认识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定义。

    出示课件:在电脑上出示一组四边形。

    (1) (2) (3)

    (4) (5) (6)

    师:电脑上的这组图形都是什么图形?

    生:四边形。(有前面的知识作铺垫,学生很容易回答出来)

    师:你能把它们分类吗?

    生:能。(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从而发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生1:我觉得图(1)、(3)、(6)可以分为一组,图(2)、(4)、(5)可以分为一组。

    师:你能说说把图(1)、(3)、(6)分为一组道理吗?

    生1:因为图(1)、(3)、(6)有两组平行线。

    师:同学们,这位同学说得有道理吗?用你学过的方法验证图(1)、(3)、(6)这三个图形有两组平行线吗?(通过学生发现、验证、得出结论这三个步聚,使学生探索中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并复习了平行线的画法。)

    生:确实有两组平行线。

    师:回答得好,我们把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揭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并板书)

    师:谁能说说把图(2)、(4)、(5)分为一组的道理?

    生2:它们只有一组平行线。

    师:对,我们把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揭示梯形的定义,并板书)

    2、通过学生讨论,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师:同学们,我们已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请问长方形和正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呢?

    生1:我觉得长方形和正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因为我觉得平行四边形应该是斜的。

    生2:我觉得长方形和正方形不是平行四边形,因为我觉得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大小应该是不一样的。

    生3:我觉得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只要有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

    师:赞成第一位同学的举手,赞成第二位同学的举手,赞成第三位同学的举手。看来赞成第三个同学的人比较多。

    师:只要符合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这个条件就是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符合了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这个条件,所以长方形和正方形也是平行四边形,只是它有点特殊吧了。我们把长方形和正方形叫做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师:你们能说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特殊的地方吗?

    生:它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对,这说是平行四边形特殊的地方。

    (通过学生的讨论,使学生认识到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同时更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3、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

    师:请大家看一看这几个平行四边形,它们还有什么特点,同学们可留意它的边和角。(老师提示,让学生进一步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生1:我发现平行四边形对边是相等的。

    师:请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

    生2:我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师:请同学们用量角器量一量。

    师:这两位同学的发现正确吗?

    生:完全正确。

    师:梯形有这些特点吗?请同学们量一量。

    生:没有,梯形的对边不相等,对角也不相等。

    (通过学生的操作,进一点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

    师:下面我们可以用图表表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

    图形对边平行对边对角

    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平行相等相等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不相等不相等

    (用图表表示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区别和联系。)

    三、认识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师:同学们,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不是四边形?

    生:是。

    师:我们可以用这个图来表示:

    平行四边形

    梯形

    四边形

    师:长方形和正方形应怎样表示呢?

    生1:应在平行四边形圈内画圈表示,因为它们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师:对,应这样表示:

    平行四边形

    长方形 梯形

    正方形

    四边形

    四、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那些图形的平行四边形,那些图形的梯形。

    (1) (2) (3)

    (4) (5) (6)

    (7) (8) (7)

    (使学生运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判断那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那些是梯形。增强学生对定义的理解)

    2填空。

    1、两组对边( )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 )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3、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两组对边分别( )且( ),所以它们是特别的( )。

    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 )形,它们都有( ),( )个角。

    (通过练习,使学生更 ww w..com 深刻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和特点)

    五、全课小结。

    师: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生:我们今天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并了解到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设计说明:本设计通过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观察和探索,发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并动手验证所发现的观点,从而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再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结论。本设计体现了探索-发现-验证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和动口的过程中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篇3

    教学内容

    P36页例3,做一做,练习六习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导入

    (8+2)×1258×125+2×125

    2、揭示课题:乘法分配律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2)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36页例3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

    1、计算(4+2)×25的运算顺序是什么?4+2表示什么?再乘25表示什么?

    2、计算4×25+2×25的运算顺序是什么?4×25表示什么?2×25表示什么?把它们的积相加表示什么?

    3、计算这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能用一句话概括吗?

    4、这是乘法的什么运算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5、会用简便算法计算4×25+6×25吗?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36页例3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三)自学检测

    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117×(3+7)=117×3+117×7

    24×(5+12)=24×17

    (4+5)×a=4×a+5×a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2、针对自学提纲5题请不同方法同学汇报。

    3、结合“自学提纲”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板书)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乘法分配律。

    四、达标训练(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

    1、下面哪个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56×(19+28)=56×19+28()

    32×(7+3)=32×7+32×3()

    64×64+36×64=64×(64+36)()

    2、下面每组算式的得数是否相等?如果相等,选择其中一个算出得数

    ⑴25×(200+4)⑵35×201

    25×200+25×435×200+35

    ⑶265×105—265×5⑷25×11×4

    265×(105—5)11×(25×4)

    3、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103×2020×5524×205

    4、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67×2+167×3+167×5=167×()

    28×225—2×225—6×225=()225

    39×8+6×39—39×4=()×()

    五、堂清检测

    (一)出示检测题(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

    1、用简便方法计算。

    24×75+24×25125×22—125×14

    (25+20)×435×99+35

    2、每个同学要用9本练习本,四(1)班有42人,四(2)班有38人,这两个班共需要多少本练习本?

    3、计算。

    89×10135×36+35×63+35

    4、小马虎由于粗心大意把30×(□+3)错算成30×□+3,请你帮忙算一算,他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多少?

    (二)堂清反馈:

    作业布置

    练习册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1)(4+2)×25(2)4×25+2×25

    =6×25=100+50

    =150(人)=150(人)

    (4+2)×25=4×25+2×25

    (a+b)×c=a×c+b×ca×(b+c)=a×b+a×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篇4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幸福要靠劳动,要尽自己的义务,做对别人有益的事,人们从你的劳动中得到了好处和快乐,你也得到了幸福:;

    2、发现身边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幸福观。。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了解故事内容,懂得幸福是什;

    2、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指引学生的认识和行为。

    三、知识与技能

    1、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

    2、了解童话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3、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并说说课文的中心思想,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三个牧童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从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教学难点

    理解智慧的女儿两次话语中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

    每个人都想得到幸福,那么同学们有没有认真想过幸福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题目就是“幸福是什么”。(板书课题)

    二、指名朗读全文,检查预习情况,纠正不正确的字音

    三、自己出声读全文,思考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写三个牧童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儿的。祝福,并让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以后,三个青年与智慧的女儿在小井旁边再次相遇,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亲身体会到了幸福。)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并说说课文的起因是什么?(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了一口小水井)(板书:挖小水井)

    四、分析课文的起因

    1、默读课文起因部分,思考三个牧童是怎么干的?

    2、指名几个学生说说他们挖小水井的过程。

    3、他们挖小水井时心情怎么样?把表现他们心情的语句划出来。

    4、读所划的语句,说说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结合上下文说一说。

    (因为他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有了成果并且给别人带来好处。)

    五、朗读课文起因部分,读出他们快乐的心情

    六、朗读全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七、布置作业

    读熟课文;弄懂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激发兴趣

    1、三个牧童挖小水井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让别人喝。)

    2、由挖小水井引出了一个问题是什么?(幸福是什么?)

    3、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呢?三个牧童弄懂这个问题了吗?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默读全文,想想三个牧童分手后,各自都做了些什么

    (学做医生,为人治病;勤恳工作,对人有用;耕地种麦,养活多人)(板书)

    三、十年后,三个牧童已经变成三个青年,回答

    他们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请你朗读课文后说说。说后再回答:这些体会是怎么得到的?(通过劳动得到的。)

    四、朗读全文,把智慧的女儿两次说的话划下来

    读这两段话,结合三个青年的体会说说幸福是什么?

    (通过自己的劳动,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快乐,这就是幸福。)

    说说什么叫“有益”?(益就是好处。)

    五、朗读全文体会“幸福”的含义,并想想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1、自己思考;

    2、小组讨论;

    3、大家讨论得出:本文告诉我们幸福是靠劳动,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从而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快乐。

    六、谈谈你学了课文后有什么收获

    七、总结深化

    今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真正的幸福。我想同学们今后一定会努力学习,将来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这样,我们每个人都会尝到幸福和快乐。

    板书设计

    10*幸福是什么

    (靠劳动 尽义务 有益的)

    帮助别人 有用的 养活别人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2、学会四边形分类;概括出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的关系;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发展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教具:课件,平行四边形,梯形模具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1、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好,我们玩一个游戏,名字叫做猜图形。请看游戏规则。(屏幕显示,生读)

    教师逐个板贴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生逐个提供信息逐个猜。

    长方形和正方形我们已经很熟悉了,所以猜得很快,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猜起来比较困难,但没关系,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揭示课题: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二、建构概念

    1、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其实生活中就有许多物体的表面是平行四边形或梯形。(呈现课本情景图)看这张图片,找一找,有平行四边形吗和梯形吗?说说看!

    2、构建概念

    既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应用如此广泛,我们就来深入研究一下。

    先来观察,这两种图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1)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有对边平行。

    那有什么不同的呢?

    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平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师:这是我们观察出来的,真的是这样吗?同学们手中的1号纸上就有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能验证它们的对边平行吗?拿出你的工具开始吧!

    学生操作,自己验证

    谁来汇报一下你的验证结果:(叫两名同学)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平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大家的验证结果和他一样吗?那你是怎么验证的,能到前面给大家演示一下吗?

    通过大家刚才的验证,这个平行四边形真的有两组对边平行,这个梯形也真的有一组对边平行。

    3、形成概念。

    (1)平行四边形。

    那么其它的平行四边形或梯形是不是也这样呢?我们先研究一下平行四边形吧。老师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个大小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请同学们拿出2号图,再次验证一下,大小不同的平行四边形,是不是也是两组对边平行?

    谁来说一下你的验证结果。(叫两人)其他人呢,和他们的验证结果一样吗?请同学们把手中的平行四边形举起来互相看一下。你们手中的平行四边形的大小不同,但却都有两组对边平行。可见,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有两组对边平行。那么我们就把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说说吧,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叫做平行四边形 (指名读)

    (2)梯形。

    再来看梯形 之前我们通过验证得出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那老师这还有两个不同的梯形,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请看大屏幕。

    师:现在证实了吗?谁再来说说你的发现?(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师板书: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

    师:能说说什么叫做梯形吗?

    学生说明,板书:叫做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师:谁来读读?

    (3)对比。

    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样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让我们一同来判断几个图形。

    4、应用概念判断。

    呈现题目:下面的图形 中。是平行四边形的画“√”,是梯形的画“○”。

    师:纸上写写看(学生完成)。

    师:你是怎么写的?

    学生汇报:平行四边形(2个)“√”,梯形(2个),“○”,第一个图形既不是平行四边形也不是梯形。

    长方形如有争议,教师引导学生分两组选代表辩论,解决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引导错误学生说明原因。

    三、确立关系

    到目前为止,我们都研究过哪些四边形呢?(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出示集合图: (指长方形)我们用椭圆形的圈表示所有的长方形,它(指正方形)表示——(生:所有的正方形),它(指平行四边形)呢?(生:所有的平行四边形),它呢?(生:所有的梯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和正方形都属于—— (生:四边形),也就是说,四边形里包含着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和正方形。

    呈现: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和正方形进入四边形。

    这样能不能表示这几种图形之间的关系呢? 不能! ?

    1、包含关系。

    引导学生说明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2、并列关系。

    师:那梯形呢?梯形属于四边形,但不属于平行四边形。

    3、出示图,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图来表示各种四边形之间的关系。谁能结合图说说它们的关系?

    四、空间想象

    1、猜图形。

    说到四边形,瞧,这就有一个,可它被数学书挡住了,我们再来做一次猜图形的游戏,它可能是什么四边形?

    学生猜测,课件随学生汇报在图形下面逐个呈现: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师:注意看!不可能是什么?书往一旁移动,排除正方形。

    师:再看,不可能是什么?书移动露出两个角,排除长方形。

    师:现在呢?一定是什么?出现三个角

    2、分图形。

    师:通过一次次的猜想,我能感觉到大家对于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了解越来越深入,想挑战吗?

    生:想!

    呈现题目:利用十五七板拼成今天我们学习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比一比,哪个组的分法多? (学生操作并汇报。)

    引导学生在拼后进行汇报,刚刚开始时学生只能拼出简单的,由两块图形来进行拼,后来经过大家讨论与研究,打开思路,用很多种图形来拼,这样就可以拼出好多种图形,使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了更深入地认识。

    五、课堂小结。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篇6

    一。说教材

    《幸福是什么》是小学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七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是篇童话故事。这篇童话故事是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写的。主要讲了三个牧童在清理喷泉,砌井时遇到一位神奇美丽的姑娘——智慧的女儿,在她的启示下各自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后,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明白了幸福的含义。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了解故事内容,懂得幸福是什么,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二是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这类超人体童话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二。说教学内容

    文章重点写了三个青年的对话,对三个青年人寻找幸福的具体过程却省略。这个空白也正是学生的体验所缺乏的。如何让学生从他们的话中理解幸福的真正含义,从浅层次的幸福过渡到深层次的幸福就成了本课的难点。基于以上的情况,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策略:

    1.教学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

    在实现这一目标时,我用光盘播放“拼拼读读”进行教学,让学生准确认读这6个生字。

    (2) 略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在实现这一目标时,我用光盘播放课文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再引导学生用自学学习法学习课文,以前后图片的对比增加学生对幸福的理解,从浅层次的到深层次的了解课文内容,以达到教学重点。

    (3) 体会课文所讲幸福的真正含义,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教学难点﹚

    在实现这一目标时,我运用幻灯片展示一组图片和一道习题进行教学,以突破教学难点。

    (4) 引导同学们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在实现这一目标时,我用光盘播放课文朗读,让学生领会课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再引导学生表演。

    2.课前准备:幻灯片   光盘

    3.教学安排: 1课时

    三。说教法与学法

    1. 情境教学法

    2. 引导自学学习法

    3. 情境表演学习法

    四。说教学流程

    1. 以音乐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认为: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具有更高的启示……。《幸福是什么》是一篇略读课文,为了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创造幸福快乐的氛围,导入时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用多媒体播放《幸福拍手歌》,让学生一边跟着唱,一边拍拍手,搭搭肩,跺跺脚,音乐把学生带进一个幸福的氛围当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学生会在这样轻松的氛围当中说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幸福。有的同学会说幸福是有了新书包新衣服;有的会说幸福是爸爸、妈妈的夸奖,老师的表扬,学校的奖状……。 当同学们都说出自己知道的幸福后, 我用这样一句话引入第二个教学环节: “有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做《幸福是什么》,同学们读完后一定会对幸福有新的理解,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幸福是什么》吧。”

    2. 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在教学这一环节时,我先用光盘播放课文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接着要求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利用光盘展示生字“拼拼读读”进行教学,让学生准确认读生字,最后引导学生用自学学习法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用自学学习法学习课文时,我先引导学生)●www..com(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弄明白故事情节;再要求学生反复的读三个牧童清理喷泉和砌井后的情形,和十年以后他们再次回到井边的情形;然后提问“三个青年找到幸福了吗?”“他们为什么感到幸福呢?”,并引导回答;最后让学生想像在这十年间三个青年身上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来体会三个青年人幸福的付出,明白幸福其实是为人民服务,尽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3. 分角色合作表演。

    角色表演能使学生进入角色,也就进入了课文情境,对课文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角色表演促进学生对课文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解,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为学生的个性化的表演,个性化阅读和理解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在教学这一环节时,我先利用光盘播放课文朗读,让学生感受童话故事的情节美和语言美,领会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激发学生的表演兴趣,再让同学们合作表演课文内容(三个牧童在清理喷泉、砌井和他们与“智慧的女儿”的谈话),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同时也能激起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4. 拓展延伸

    让学生发现身边的幸福,把自己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幸福和自己理解到的幸福进行交流。借机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时教师相机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找出图中的幸福,让学生感受到幸福是无处不在的,人人都可以创造幸福,为自己创造幸福,为他人创造幸福。

    5. 写一写

    幸福是

    意图是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让学生把自己体会到的幸福是什么写下来,以突破教学难点,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学生写好时,挑几句好的当堂展示出来,让学生评一评,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真正做到读写结合。

    五。 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文章结构的简缩,好的板书能体现课文的重点内容和中心思想,因此,我抓住文章的重点难点,设计了以下的板书。

    10.幸福是什么

    第一个青年       给病人治病                 靠劳动,靠尽自

    己的义务,做出

    幸福是什么    第二个青年       做过许多事                  对人们有益的

    事情。

    第三个青年       耕田

    六。说使用农远资源

    农远教育资源的使用,它方便了教师的教学,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了学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在这节课里我用幻灯片播放了歌曲和图片,通过生动、直观、有启迪性的演示,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到了欢快幸福的氛围,引发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幸福;从图片视觉上看到幸福无处不在,补充了他们对幸福的理解。我使用光盘播放“读读拼拼”和课文朗读,使学生准确认读了生字,聆听了童话故事的语言美,激发了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七。 效果预测

    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预测会达到以下3点:

    1.提高了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2. 学生对课外书产生浓厚兴趣。

    3﹑学生会用自己的小手为自己为他人创造力所能及的幸福。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篇7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6页例题3乘法分配律

    教材分析

    本内容是乘法运算定律的最后一个内容,它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感性认识远远不够,且定律的叙述又比较繁琐。教材是按照提出“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植树”问题、列式解答、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从例题3的知识点看主要是乘法分配律及用字母表示的2种情况,但从做一做中体现出了把乘法分配律从右往左运用的情况。通过课堂的学习,让学生经历发现归纳乘法分配律的过程,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初步感受运用乘法分配律能进行一些简算。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接着学习的,但本节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概况、归纳能力的一个薄弱环节,而乘法分配律又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故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要求更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归纳乘法分配律的过程,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感受运用乘法分配律能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和主动探究精神,同学间通过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发现与归纳乘法分配律。

    教学准备

    课件习题卡

    教学过程

    一、结合实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干旱图片,使生感受到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2、课件出示问题(一):一号井5吨/小时、二号井10吨/小时,两口井一共出水多少吨?请生用不同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师相机板书),说出算理并计算,发现两种方法表示的意义和结果相同,得出可以用“=”连接两个算式。接着请同学感受用那种方法计算更快?

    3、课件出示问题(二):共有25个小组,每组4人挖坑、种树;2人抬水、浇树,一共有几名同学参加植树?请生用不同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师相机板书),说出算理,猜测结果,计算验证得出结果相同,同样可以用“=”连接两个算式。请同学感受用那种方法计算更快?

    二、合作交流,探索发现新知

    1、引出课题。通过观察得出2个等式都是由3个数组合而成的,这样的等式有什么样的规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新知——乘法分配律。

    板书:乘法分配律

    2、发现和归纳乘法分配律

    (1)请同学们观察这2个等式,等号左边、右边是怎么算的?请生算一算,把你的发现和同桌说一说好吗?

    (2)请同学自己任意用三个数试着组成这样的算式,验证是否都具有这样的规律呢?

    (3)生举例并展示,共同验证并读一读式子。

    (3)具有这样特征的式子能举得完吗?讨论是否存在不符合这样规律的式子?

    (4)同桌互相试着说一说规律,请生汇报,总结得出乘法分配律,请生打开书P36读一读。

    3、用字母a、b、c表示这三个数,乘法分配律可以怎么表示呢?同学们敢接受挑战吗?4人小组讨论,请生汇报,说一说算式的意义并读一读。

    三、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观察探索发现了乘法分配律,并用字母简洁的表示出来。下面同学们敢接受考验吗?

    四、分层练习,逐级达标

    1、填一填:习题卡第一题

    巩固乘法分配律并使学生初步感受运用乘法分配律能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学了乘法分配律有什么用呢?习题卡中的例题你会选择哪种方法呢?请生选择方法,说一说理由。

    2、看一看:习题卡第二题

    3、应用:请生完成书P38第7题。使学生感受学习乘法分配律的用处是使计算简便。

    五、回顾课程,进行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分析学习了新的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5+10)×24=5×24+10×24

    (a+b)×c=a×c+b×c

    25×(4+2)=25×4+25×2

    a×(b+c)=a×b+a×c

    习题卡

    填一填

    1、(32+25)×4=32×()+25×()

    2、(64+12)×5=()×5+()×5

    3、(7+6)×8=7868

    4、(43+25)×2=

    5、3×6+7×6=(+)

    看一看

    下面哪个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9+28)×56=19×56+28

    (7×3)×32=7×32+3×32

    64×64+36×64=(64+36)×64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篇8

    教学内容:

    教科书书第54的例题以及55页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含用字母表示),初步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2、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让学生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获得发展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教学重点和难点:

    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的两个运算定律,那谁来说说它们的名称和字母公式呢?(随学生回答出示小卡片: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来研究乘法的另外一个运算定律。

    二、联系实际,探究规律

    1、谈话:五一快要来了,商场正在开展服装促销活动呢!一其去看看吧!

    2、课件例题情景图。

    (1)问: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短袖衫:每件32元;裤子:每条45元;夹克衫:每件65元。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

    (2)问:李阿姨一共要付多少钱呢?谁能口头列出综合算式?

    指名说出算式,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

    (65+45)×5 65×5+45×5

    让回答的两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即先算的是什么。)

    第一个算式:先算买一套衣服用多少元。

    第二个算式:先算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各用多少元。

    (3)猜一猜:这两个算式结果会怎样?(相等)

    (4)计算验证。

    师:真相等吗?让我们动笔来算一算,男生算第一道,女生算第二道,做在自备本上。

    集体交流,指名汇报计算过程。

    (5)师:通过计算,我们发现这两个算式的结果的确是相同的,可以给它们画上等号。(板书:=)我们把这个等式轻声读一读。(学生轻声读读这个等式。)

    3、探索、发现规律。

    (1)师:仔细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的算式,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把你的想法与同桌交流一下。

    同桌讨论交流,指名汇报,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学生可能说:等号左边有65、45和5这三个数,右边也有这三个数;都有乘法与加法;等号左边是65加45的和乘5,右边是65乘5的积加45乘5的积。……)

    (2)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初步得出:65加45的和与5相乘,等于把65和45分别与5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3)师:是不是所有这样的两道算式之间都有这样的联系呢?谁再来举个例子?

    指名举例,计算算式结果,得出等式,教师板书。

    师:会不会是巧合呢?请你在本子上再举些例子验证一下。(学生独立举例验证。)

    学生汇报验证的结果。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三个等式。

    问:还有许多同学要发言,说明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举得完吗?(板书:……)师:这么多等式,看来这不是巧合了,而是藏着一定的秘密在里面。你有什么发现呢?再与你的同桌轻声说一说。

    (4)指名2到3人说说发现,教师随机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发现:两个数的和乘第三个数,可以把这两个加数分别和第三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课件出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

    (5)刚才几位同学在用语言叙述这个规律时感觉有些困难,你会用比较简洁的方法表示出乘法分配律吗?你可以用文字、图形、字母等表示它。

    展示各种表达方法,集体交流,估计会有学生想到用字母或图形等来表达。

    表扬写对的同学,并指出:刚才的这些表达方法都是可以的。特别是写出(a+b)×c=a×c+b×c的同学,你们和数学家想到一起了。在数学上,我们就用字母a、b、c表示三个数,这个规律可以写成(a+b)×c=a×c+b×c。(板书,顺着读,逆着读)

    师:用字母公式来表示乘法分配律,你又有什么感觉?(简洁、明了)这就是数学的简洁美。

    三、应用规律,巩固练习

    1、对于今天学的乘法分配律会了吗?真的会了吗?好,那就考考你自己!(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横着看,在得数相同的两个算式后面画“√”。

    学生自己判断。集体交流时指名说说是怎么判断的?

    第3小题汇报时要问:为什么是对的呢?提醒学生注意74×1可直接写成74。

    问:为什么你认为第4题不对呢?说说你的理由。怎样改就对了呢?

    2、掌握得真不错!下面打开书看55页“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填写后,指名汇报。

    讨论第2小题时问:两个乘法中相同的乘数是几?应该把相同的乘数放在括号外面,而且这是乘法分配律的逆向运用!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课件出示长方形菜地:长64米,宽26米)

    问:图上给我们提供了长方形菜地的什么信息?

    你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它的周长吗?

    (1)学生完成在自备本上,指名板演两种不同的方法。

    (2)集体交流,出示:(64+26)×2 64×2+26×2

    师:刚才大家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了长方形的周长,看这两道算式,问:哪种算法比较简便?它们的结果怎样?符合什么规律?

    师:看来我们早在三年级学习长方形的周长时就已经接触过乘法分配律了。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题目,观察这两组算式,想想每组中两个算式的结果是否相同?为什么?

    比一比:请你从每组中各选一道喜欢的算式进行计算,比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计算后,集体交流:你们选的哪两道?为什么喜欢这两道?

    (估计大多数学生会选择(64+36)×8和25×(17+3),因为这两道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这两道计算起来比较麻烦的算式如果让你来计算,你有什么好方法吗?(出示2题)

    指名说计算过程,教师用课件展示简算过程。

    小结:看,我们学会了乘法分配律使一些计算麻烦的题目变简单了。明天我们还会更深入地来学习简便计算。

    5、谈话:开学初,学校为了丰富大家的大课间活动,购买了一批体育器材,看看是什么?(课件出示图片和信息:空竹每个17元,飞盘每个8元,铁环每个15元。)每种玩具都购买了60个,一共要花多少钱?

    学生独立完成在自备本上,投影展示不同的算法。

    观察这个等式,你有什么想告诉大家吗?

    师小结:看来,乘法分配律不仅可以是两个加数的和乘第三个数,还可以推广到3个加数的和去乘,甚至更多的加数呢!

    四、总结回顾

    问: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教后反思:

    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这是四年级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本节课我比较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首先我先创设了设计买衣服的情景,出示了例题图,让学生尝试通过不同的方法得出结果,再让学生观察通过计算方法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这两个算式可用“=”连接,使之让学生从中感受了乘法分配律的模型,而后让学生作出一种猜测:是不是所有这样的两道算式之间都有这样的联系呢?是不是符合这种形式的两个算式都是相等的?此时,我不是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举例加以验证。学生兴趣浓厚,这里既培养了学生的猜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验证猜测的能力,从而让学生知道乘法分配律给大家计算带来的便利,从而引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和字母形公式。

    在本节课的练习设计上,我力求有针对性、有坡度的知识延伸。出示一些扩展型的练习:由(17+8+15)×60让学生明白乘法分配律也可以是三个数的和,使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得到进一步完整,也为以后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埋下伏笔。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虽然本节课在感知乘法分配律上下了不少工夫,但在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上还是不够,另外还有部分学困生对乘法分配律不太理解,运用时问题较多,在本节课中的一些具体的环节中也还缺乏成熟的思考,对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很好的充分调动起来,这些在以后的教学中都要多加注意。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篇9

    一、游戏引入

    1、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好,我们玩一个游戏,名字叫做猜图形。请看游戏规则。(屏幕显示,生读)

    教师逐个板贴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生逐个提供信息逐个猜。

    长方形和正方形我们已经很熟悉了,所以猜得很快,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猜起来比较困难,但没关系,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揭示课题: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篇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能自主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探索乘法的分配律。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题、例题、练习题等。

    教学策略:

    本节课的学习我主要采取自主探究学习,把问题教学法,合作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结合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自主、勇敢地体验尝试和实践活动来进行综合学习。

    教学流程:

    一、设疑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率。谁来说一说,掌握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率有什么作用?

    生:可以使计算简便。

    师:同意吗?(同意。)接下来我们做几道口算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其他同学快速判断。(生口算。)

    设计意图:这样开门见山的导入,不但可以巩固旧知,为新课作铺垫,而且当学生快速口算到新课题时,会出现一种戛然而止的效果,出现问题情境,从而自然导入新课。

    二、探究发现

    1、猜想。

    师:同学们算得很快,看看下道题你们能不能很快算出来。(出示:(10+4)×25。)

    师:这道题算得怎么不如刚才的快啊?

    生:它和前面的题目不一样。

    师:好,我们来看一下它与前面的题目有什么不同?

    生:前面的题都是乘号,这道题既有乘号还有加号。

    生:前面的算式都是3个数相乘,这个算式是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

    师:这道题含有不同运算符号了,有能口算出来的吗?说说你的想法。

    生:(10+4)×25=10×25+4×25。

    师:为什么这样算哪?

    生:我是根据乘法分配律算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知道什么是乘法分配律吗?

    生:我是从书上知道的,我知道它的字母公式(a+b)×c=a×c+b×c。

    师:你自学能力很强,但对乘法分配律的内涵还不了解,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乘法分配律好吗?(板书课题:乘法分配律。)

    2、验证。

    师:同学们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如果可以这样计算的话,那可简便多了。到底能不能这样计算,我们来验证一下。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分别算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看看是否相同。(生活动计算。)

    师: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说明这两个算式关系是什么?(相等。)

    小结:通过验证,这道题确实可以这样算,那是不是所有的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的算式都可以这样计算呢?通过这一个例子能下结论吗?(不能。)那怎么办?(再举几个例子。)好,下面请每个同学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看看是不是所有的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都可以这样计算?

    师:由于时间关系,老师就写到这里,通过举例我们可以发现,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都可以这样计算。有没有举出例子不能这样计算的?(没有。)一个例子不能说明问题,我们全班同学举了这么多例子,还有没写的用省略号表示。我们都得到了同样的结论。下面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几组等式,看看你们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3、结论。

    生: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用这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它们的积相加,结果不变。

    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知道吗?这就是乘法的第三个运算定律“乘法分配律”。(出示课件,学生齐读分配律的意义。)

    师:如果老师用a、b、c表示两个加数和乘数,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吗?

    (a+b)×c=a×c+b×c

    师:回到第一题,看来利用乘法分配律,确实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接下来,我们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几道题。

    设计意图:在探究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了一次严密的科学发现过程:猜想——验证——结论。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练习应用

    (生练习应用定律。)

    师:通过这两道题的计算,我们可以看出,乘法分配律是互逆的。为了使计算简便,我们既可以从左边算式得到右边算式,又可以从右边算式得到左边算式。但遇到实际计算时,要因题而异。

    四、总结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分配律,看到乘法分配律,你们能联想到什么呢?(两个数的差,同一个数相除都可以应用这样的方法。)

    反思:

    本课的学习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正确地进行表述。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并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本节课的教学较好地贯彻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主动探究,实现亲身经历和体验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应是学习文本批判、质疑和重新发现的过程,是在具体的情境中整个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去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也是身心多方面需要的实现和发展过程。本节的教学中,我从口算导入新课,引出(10+4)×25这样一个特殊的算式。接下来,让学生猜想它的简算方法,然后让学生通过计算来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再让学生举例验证方法的普遍性,最后由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发现、归纳总结出乘法分配律。整个过程中,我不是把规律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去感悟发现,使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次严密的科学发现过程:猜想——验证——结论——联想。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多向互动,注重合作与交流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为了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得到发展,教师在本课教学中立足通过师生多向互动,特别是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与补充,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实现对“乘法分配律”这一运算定律的主动建构。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建构过程,正是学生个人的方法化为共同的学习成果,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生命活力得到发展的过程。正所谓“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迎春来”。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篇1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6个生字。理清故事脉络,理解幸福含义。

    2、过程与方法:朗读句子,感悟就就句子的丰富涵义,写出自己的理解。

    3、情感目标:发现身边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给与别人或者别人给与的幸福,懂得幸福无所不在。

    教学重点与难点

    充分理解与感悟三个牧童十年后对于幸福的体会。

    教学过程:

    一、示题、解题

    1、示题:10、幸福是什么

    2、解题:谁来给“幸福”找一找近义词?

    随机板示:愉快开心高兴-----

    3、你生活中遇到过开心或者愉快的事情吗?请你说给大家听一听。

    引:是啊,多么幸福的事啊!可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里的三个小朋友却不知道幸福是什么。

    二、学习课文。

    1、初读课文,提出要求:

    (1)准确朗读课文一遍,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2)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什么?(谁?怎么样?)

    2、检查

    (1)生字读音情况:

    彼此铁锹树杈诧异麦子义务兴奋砌成

    (2)说说主要内容:三个牧童寻找幸福,十年后,他们找到了幸福。

    3、找到幸福是什么了吗?画出他们找到幸福的相关句子。

    初步理解感悟幸福:

    出示三句话:

    我给病人治病。

    他们恢复了健康,多么幸福。我能帮助别人,而感到幸福。

    我,走了很多地方,做过很多事。

    我在火车上、轮船上工作过,当过消防队员,做过花匠,还做过许多别的工作。我勤勤恳恳工作,我的工作对别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所以我是幸福的。

    我耕地。

    地上长出麦子。麦子养活了许多人。我的劳动也没有白费。我也感到很幸福。

    随机理解句子。

    再找:

    理解:他们感到自己只做了一件这么小的事,却给别人带来这么大的好处。

    这么小的事是什么事情?

    这么大的好处是什么好处?

    那时,他们感到幸福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快乐、激动、兴奋)

    三、深入理解幸福:

    1、幸福其实很简单:挖一口小井

    学医,治好病人

    当消防队员扑救获救人当花匠种花美化环境

    当农民耕地种麦子,养活许多人

    他们都是为了别人,同时也为了自己。

    2、你们现在明白了幸福是什么吗?

    写一写“幸福是————”

    3、朗读

    四:小结:

    出示: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幸福是什么

    我——开心愉快他人学医治病

    快乐舒服勤劳工作靠劳动有益

    耕地种麦靠尽义务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篇12

    1、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2、学会四边形分类;概括出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的关系;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发展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教具:,平行四边形,梯形模具各一个。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篇13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幸福,同时加强学生热爱劳动、乐于助人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

    1.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观。

    教学难点:

    1.初步形成幸福观。

    2.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1.这篇是阅读课文,主要由同学们通过自学来读懂。现在就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看你能读懂什么。

    2.认读生字。

    3.学生交流,并谈谈自己的幸福观。

    一、了解文章内容

    1.牧童们开始时,认为幸福是什么?(不知道)

    2.十年后他们做了什么?他们认为幸福是什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由发言。)

    3.小结:正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劳动中感受到了帮助别人,使别人快乐,才是自己的幸福。

    4.智慧的女儿是怎样回答三个牧童的?(她肯定了三个牧童的体会,指出: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5.反复读:“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这句话。

    6.谈谈你的幸福观。

    7.分角色朗读。

    作业布置:

    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

    本课小结

    板书设计:10x幸福是什么

    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篇14

    到目前为止,我们都研究过哪些四边形呢?(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出示集合图: (指长方形)我们用椭圆形的圈表示所有的长方形,它(指正方形)表示‐‐(生:所有的正方形),它(指平行四边形)呢?(生:所有的平行四边形),它呢?(生:所有的梯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和正方形都属于‐‐ (生:四边形),也就是说,四边形里包含着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和正方形。

    呈现: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和正方形进入四边形。

    这样能不能表示这几种图形之间的关系呢? 不能! ?

    1.包含关系。

    引导学生说明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2.并列关系。

    师:那梯形呢?梯形属于四边形,但不属于平行四边形。

    3.出示图,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图来表示各种四边形之间的关系。谁能结合图说说它们的关系?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篇15

    1.猜图形。

    说到四边形,瞧,这就有一个,可它被数学书挡住了,我们再来做一次猜图形的游戏,它可能是什么四边形?

    学生猜测,随学生汇报在图形下面逐个呈现: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师:注意看!不可能是什么?书往一旁移动,排除正方形。

    师:再看,不可能是什么?书移动露出两个角,排除长方形。

    师:现在呢?一定是什么?出现三个角

    2.分图形。

    师:通过一次次的猜想,我能感觉到大家对于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了解越来越深入,想挑战吗?

    生:想!

    呈现题目:利用十五七板拼成今天我们学习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比一比,哪个组的分法多? (学生操作并汇报。)

    引导学生在拼后进行汇报,刚刚开始时学生只能拼出简单的,由两块图形来进行拼,后来经过大家讨论与研究,打开思路,用很多种图形来拼,这样就可以拼出好多种图形,使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了更深入地认识。

    相关热词搜索:设计方案 优秀 教学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范例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范文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案例范文 教学设计方案范例 教学设计方案参考模板ppt 教学设计方案流程图 教学设计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教学设计精选 教学设计方案的教学内容怎么写 典型实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有哪些

    • 范文大全
    • 说说大全
    • 学习资料
    • 语录
    • 生肖
    • 解梦
    • 十二星座

    推荐访问

    优秀 优秀2013民兵年度工作总结 优秀3年级作文 优秀ppt作品免费欣赏 优秀qc成果发布视频 优秀一分钟个性自我介绍 优秀三好学生主要事迹 优秀三好学生演讲稿1000字 优秀三好学生表彰决定 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优秀专题党课讲稿:坚定理想信念 优秀个人主要事迹摘要怎么写 优秀个人事迹材料报告 优秀个人代表发言稿 优秀个人先进事迹300字 优秀个人发言材料模板 优秀个人发言稿100字 优秀个人发言稿怎么写 优秀个人工作总结开头 优秀个人总结发言稿 优秀个人支教工作总结 优秀个人案例分析 优秀个人求职简历 优秀个人求职自我介绍怎么写 优秀个人求职自我介绍简短 优秀个人求职自我介绍范文 优秀个人申报材料 优秀个人申报材料学生 优秀个人简介300字求职 优秀个人简历模板4页 优秀个人简历模板word 优秀个人简历模板免费 优秀个人简历模板列表 优秀个人简历模板范例 优秀个人简历模板范文 优秀个人简历模板范文免费 优秀个人简历模板都是word格式 优秀个人简历模板集合 优秀个人简短发言 优秀个人获奖发言稿件 优秀个人获奖感言 优秀个人获奖感言100字 优秀个人获奖感言200字 优秀个人获奖感言200字学生 优秀个人获奖感言50字 优秀个人获奖感言一句话 优秀个人获奖感言简短 优秀个人获奖感言简短学生 优秀个人获奖感言简短精辟 优秀个人表彰发言词 优秀个人表彰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