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公文大全 个人文档 实用范文 讲话致辞 实用工具 心得体会 哲学范文 总结范文 范文大全 报告 合同 文书 信函 实用
  • 求职简历
  • 简历资料
  • 职场指南
  • 百花范文网 > 个人文档 > 求职简历 > 【3矿井基础资料及兼并重组整合工程变化情况】

    【3矿井基础资料及兼并重组整合工程变化情况】

    时间:2021-11-12 15:10:50来源:百花范文网本文已影响

    3 矿井根底资料及兼并重组整合工程变化情况 3.1矿井根底资料 地理位置 娄烦县地处吕梁山区,位于太原市区西北94公里处的汾河中上游,为太原市的郊区县。东邻古交市,南毗交城县,西接方山县,西北与岚县相衔,东北部与静乐县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1′—112°02′,北纬37°51′—38°13′。境域总面积为1276平方公里。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井田范围分布于娄烦县城北新舍科村以南,行政区划隶属于娄烦县静游镇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1°44′27″-111°46′09″,北纬38°08′59″-38°10′13″,该矿北距岚县县城15km,南距娄烦县城10km,东南距古交市48km,北距静游镇公路约200m,交通条件较为便利。地理位置见图3-1和图3-2。

    井田境界 该矿原有2007年1月19日由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其证号为,矿区面积3.867km2,批准开采4#、7#、9#煤层,批准生产规模为60.00万吨/年。

    现有2021年12月由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其证号为,有效期自2009年12月28日至2011年12月28日,矿区面积3.867 km2,批准开采4~9号煤层。批准生产规模为900kt/a。井田范围由11个拐点坐标依次连线圈定(1980西安坐标系),与原有60万吨相同。井田拐点坐标见表3 -1。

    表3-1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 点序号 X坐标 Y坐标 1 4224811.75 19565429.85 2 4224438.75 19565034.85 3 4224621.75 19564859.85 4 4226401.76 19564859.85 5 4226691.76 19565744.85 6 4225301.76 19567049.85 7 4224691.76 19567289.85 8 4224691.76 19567329.85 9 4224451.76 19567329.85 10 4224451.75 19565949.85 11 4224441.75 19565785.85 矿井设计可采储量及矿井设计效劳年限 矿井从2007年进行资源整合至今未进行生产,因此,本次兼并重组整合利用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以晋煤规发[2007]1207号文批复的地质报告,根据矿井地质报告,井田内4、7、9号煤层设计储量为64865.6kt〔不含4、7号煤层蹬空区资源/储量2955kt〕,其中:
    4号煤22294kt,7号煤4078.5kt,9号煤38493.1kt。

    具体见表3-2。

    结合井田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条件、煤炭外运条件、资金情况及市场需求等因素,确定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900kt/a,效劳年限32.8a。首采区4号煤层效劳年限11.0a。

    表3-2 矿井设计可采储量汇总表〔万t〕 煤层 编号 设计储量 开采煤柱损失 开采损失 设计储量 工业场地 大巷及采空区 小计 4 22294 645 3206 3851 4611 13832 7 4078.5 103 513 616 519 2943.5 9 38493.1 951 4722 5673 8205 24615.1 合计 64865.6 1699 8441 10140 13335 41390.6 但由于本工程局部井田位于汾河水库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范围内,因此,本次评价要求采区划禁采区对水源地进行保护。在除去汾河保护区的储量、新建工业场地、大巷煤柱、开采损失后剩余的储量见表3-3。

    表3-3 划分禁采区后可采储量汇总表〔万t〕 煤层 编号 水平 设计储量 开采煤柱损失 开采损失 设计可采储量 工业场地 大巷及采空区 小计 4 1 16683 645 2885 3530 2567 10586 7 2 3052.1 103 410 513 487 2052.1 9 3 21316.6 951 3778 4729 3129 13458.6 合计 41051.7 1699 7073 8772 6183 26096.7 经计算效劳年限变更为20.7a,首采区4#煤层效劳年限为8.4a。

    四邻关系 井田北部为山西珠峰煤业,南部为山西三聚盛煤业,东部为国家规划,西部无生产矿井,井田四邻关系见图3-3。

    图3-3 四邻关系图 3.1.5 井田地层及构造 .1地层 井田内全部被新生界地层覆盖,根据钻孔揭露及勘探区资料。井田内地层自老到新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上统太原组〔C3t〕、二迭系下统山西组〔P1s〕、下石盒子组〔P1x〕,上第三系上新统〔N2〕和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

    地层由下而上依次表达如下:
    ① 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 为煤系地层基底,全部厚度约120m,岩性一般以深灰色厚层状致密石灰岩为主。其次有角砾状泥灰岩。白云质灰岩,泥岩中上部局部有一层石膏层,地层中裂隙多为方解石脉充填。

    ②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 与下伏地层平行不整合接触。下部以灰白、浅紫红色、铝土泥岩为主,中夹不稳定的粘土层。底部为褐黄色极不稳定的山西式铁矿。中上部为灰、灰白色、灰褐色泥岩、砂质泥岩、铝质泥岩、夹薄层石灰岩、薄煤层及细砂岩。井田内242号钻孔揭露厚度26.2m,区域地层厚23.5-39.2m,平均27.5m。

    ③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 连续沉积与下伏本溪组整合接触。底部以一层灰白、灰色细粒砂岩〔K1〕与下伏地层分界。该砂岩层位稳定,厚1.3~9.08m,平均4.1m左右。K1砂岩顶至L1灰岩底,为一套灰色,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中夹9、10、11号煤层。含两层不稳定石灰岩或泥灰岩。L1至L3顶,主要为灰,灰白色细砂岩、灰黑色砂质泥岩、粉砂岩及深灰色石灰岩〔L1 L2 L3〕。含7、8号煤层。三层石灰岩中,L2最稳定,L1 L3较稳定,为煤层比照之主要标志层。L3顶至K4砂岩底之间为灰黑色、深灰色砂质泥岩、粉砂类、灰白色中粗粒砂岩、局部有泥灰岩,中夹4、5、6煤层。本组共含煤8层,编号为4、5、6、7、8、9、10、11,其中4、7、9、号煤层为井田主要可采煤层。4、9号煤层为全区稳定可采厚煤层。7号煤层为全区稳定可采薄煤层。5、8号煤层在井田内仅有零星可采点,其余煤层为不可采煤层。本组地层厚110.64m~127.39m,平均厚116.0m。

    ④二迭系下统山西组(P1s) 与下伏太原组地层整合接触。底部以K4砂岩与太原组分界。K4砂岩为深灰色粉砂岩、砂质泥岩,其上为灰色,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粉、细砂岩和煤组成,本组地层厚度34.07m~62.2m,平均52m。含煤4层,编号为1、2、3-1、3-2,均为不可采煤层。

    ⑤二迭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 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上部岩性以灰白色、绿色、灰绿色中细粒砂岩为主,间夹泥岩、砂质泥岩透镜体。下部岩性为灰色、灰绿色、灰黄色、灰白色、灰紫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铝质泥岩。本组下部常含有煤线或薄煤层。底部K5砂岩为灰白色中砂岩。厚度变化较大。全组厚度82.97-123.9m,平均106m。

    ⑥二迭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 井田内赋存不全。上部地层被剥蚀,最大残留厚度约50m。岩性主要为灰绿、黄绿色中粗粒砂岩与灰绿色、兰灰色泥岩、砂质泥岩互层,间夹紫色泥岩。底部以K6砂岩与下石盒子组整合接触。K6为黄绿色中粗粒砂岩,厚1.38~29.73m,平均11m。

    ⑦上第三系上新统〔N2〕 岩性主要由浅紫红色、棕红色粘土、亚粘土,内含砂质透镜体及钙质结核。底部多为砂砾岩层,厚度0—75m,平均为35m左右。分布于区内沟谷中,不整合覆盖于基岩之上。

    ⑧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3〕:
    主要为淡棕红色含砂粘土、淡黄色亚粘土含钙质结核、垂直节理发育。厚0~70m,一般45m左右。

    ⑨第四系全新统〔Q4〕:
    现代冲洪积物,以砂、砾为主,中夹透镜状粘土层。分布于龙泉河床,厚5~20m。

    井田地层综合柱状图见图3-4。

    .2构造 本井田位于宁武煤田南部,井田构造形态为一走向北西,倾向北东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约4°~15°,井田内目前发现3条断层,均位于井田北部,井田内未发现岩溶陷落柱及岩浆侵入现象。现根据勘探资料和井下揭露资料对三条断层分述如下:
    1、F17正断层,原常胜窑煤矿井下揭露。位于井田西北部边缘,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75°,落差20~25m,推测在231钻孔西200 m尖灭。延伸长度2km,井田内延伸长度700 m。

    2、F16正断层,马家岩煤矿井下揭露。位于井田西北部,F17之南,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75°,落差20m,推测在231钻孔南340 m尖灭。延伸长度2.2km,井田内延伸长度1000 m。

    3、F15正断层,马家岩煤矿井下揭露。位于井田西北部,F16之南,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75°,落差5m,延伸长度500m。

    综上所述,井田内总体为单斜构造,陷落柱不发育,未见岩浆岩侵入,断层较为发育,但规模不大且均有所控制,对井田内煤层的开采影响不大,井田地质构造属简单类型。

    3.1.6 煤层及煤质 .1煤层 1.含煤性 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为二迭系下统山西组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

    ① 山西组〔P1s〕 山西组含煤地层厚34.07~62.2m,平均52m,含煤4层,自上而下编号为1、2、3-1、-3-2煤层,均不可采。平均煤层总厚0.85m,含煤系数1.63%。含煤性差。

    ② 太原组〔C3t〕 太原组地层总厚110.64~127.39m,平均116.0m,含煤8层,分别为4、5、6、7、8、9、10、11号煤层,其中4、7、9号煤层全区稳定可采,平均煤层总厚20.68m,可采煤层总厚20.55m。含煤系数17.83%,可采含煤系数17.71%,含煤性好。

    山西组含煤地层平均厚度为56.43m,共含煤1-3层,煤层总厚6.64m,含煤系数为11.7 2.可采煤层 井田内可采煤层有4、7、9号3层煤,分别表达如下:
    ①4号煤:位于太原组顶部,井田西南部遭受风化剥蚀。赋煤区内属稳定可采的厚煤层。煤厚7.00~8.47m,平均7.78m。结构中等,含夹石0~4层。顶板为砂质泥岩、粉砂岩,局部为砂岩或炭质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或中砂岩。

    ②7号煤:位于太原组中部, L3石灰岩下4m左右,上距4号煤层41.32m,煤层厚1.07~1.46m,平均1.24m,井田西南部遭受风化剥蚀,赋煤区内为稳定可采薄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或粉砂岩。局部为泥岩及灰岩。底板为粉砂岩及砂质泥岩。该煤层结构简单,一般不含夹矸。

    ③9号煤:位于太原组中下部,L1灰岩之下,上距7号煤层25.07m左右。井田西南部局部遭受风化剥蚀,赋煤区内为稳定可采的厚煤层。煤层厚9.12~13.43m,平均11.81m,结构复杂,含夹石0~5层,顶板为泥灰岩或石灰岩,局部为砂岩。底板为泥岩或砂质泥岩。

    主要可采煤层特征见表3-4。

    表3-4 可采煤层特征表 煤层号 煤层厚度(m) 煤层间距(m) 结构 (夹矸数) 稳定性 顶底板岩性 顶板 底板 4 0-4 稳定可采 砂质泥岩 粉砂岩 砂质泥岩 中砂岩 7 0 稳定可采 砂质泥岩 粉砂岩 粉砂岩 砂质泥岩 9 0-5 稳定可采 泥灰岩 石灰岩 泥岩 砂质泥岩 .2煤质 按?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T5751-2021〕,结合夏店勘探区的分类结果,认为本区4号煤层属低灰~中灰、低硫、特高发热值气煤(QM)。7号煤层为特低灰,低硫~中高硫,特高热值气煤,及少量的气肥煤〔QF〕。9号煤属特低灰~低灰,中低硫~高硫,特高热值气煤〔QM〕,各煤层煤质特征见表3-5。

    表3-5 4号、7号和9号煤层化学分析结果汇总表 煤 层 原 浮 煤 工 业 分 析 〔%〕 发热量 Qgr.d (MJ/kg) 胶质层 厚度Y 〔mm〕 煤 类 Mad Ad Vdaf St.d 4 原 1.23 17.92-35.63 28.03 34.10 0.46 31.17 14-18 16 QM 浮 1.23 8.16 35.37 0.58 7 原 1.21 18.78 37.77 1.00 33.27 22.1 QF 浮 1.07 4.96 38.22 1.00 9 原 1.09 19.64 33.73 1.63 31.68 18.9 QM 浮 1.08 5.68 33.68 1.32 3.1.7 水文地质概况 3.1.7.1地表水 境内主要河流有汾河、岚州河、涧河、南川河、西川河、天池河、西米河以及大沟河、赤泥河等,总流域面积922.8km2.洪流量丰水年6847万m3,平水年5441万m3,中等干旱年为4251万m3。全县有清水河沟40余条,均属小泉小沟水。年清水总量为2180万m3,年平均径流量1413万m3。全县水域面积为4931ha,占总面积的3.8%。其中:河流面积1341.5ha,池塘面积8.4ha,沟渠面积129.9ha,水库面积3402.6ha。

    井田内河流不发育,没有常年性河流。黄土冲沟较发育,主沟多沿北、北东向发育,支沟一般为北西向和南东向,井田北部有龙泉河自西向东流过。在雨季聚集沿途冲沟内洪水,向东排入汾河。天旱时一般干涸。

    本区地表水系见图3-5。

    .2井田水文地质 1.含水层 现根据龙泉精查资料,将井田内主要含水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奥陶系中统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岩组:
    含水岩组为峰峰组和马家沟组,其中上马家沟组为主要含水层。其底部角砾状灰岩夹石膏层,可视作隔水层。该隔水层之上为厚层状石灰岩,岩溶裂隙较发育。排泄区为下静游一带汾河河谷,以泉水形式溢出。本井田为径流区,顺层向东南径流。1976年冶金部勘探五队曾在区外东部的下静游一带进行水源勘探,施工有B1、B12两个钻孔。据B1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为7.66L/s.m,岩溶率4.31%。B12孔单位涌水量为0.07L/ s.m,岩溶率0.017%。说明奥灰岩溶水的富水性与岩溶发育程度有关。根据龙泉精查报告资料本区水位标高1117m-1122.7m左右。单位涌水量为0.24~3.46L/s.m,根据龙泉精查报告资料推测,本井田处奥灰水位标高约1120m。水质类型为Hco3.So4-Ca.K+Na型,矿化度0.341~0.516g/L,总硬度4.67~8.9毫克当量,PH值7.4~7.85。

    〔2〕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砂岩石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岩组:
    该裂隙岩溶含水岩组为L1、L2 、L3灰岩,以L2灰岩最稳定,厚度2.06~6.8m,L3灰岩厚0.3~6.7m,L1灰岩较薄。砂岩裂隙含水层为太原组上部厚层状K3中、粗砂岩,局部为砂砾岩,厚0~19.23m,一般5~10m。该含水层在浅部受风化影响,裂隙及岩溶发育,据80号孔抽水试验,石炭系裂隙岩溶水单位涌水量0.027L/s.m,渗透系数7.178m/d。235号孔抽水试验,涌水量很小,单位涌水量为0.0049~0.0178L/s.m。水质类型为HCO3SO4 –CaMg型。总硬度.2749mg/L。太原组上部砂岩裂隙水据235号抽水试验,涌水量很小,水位标高1191.19m。

    渗透系数为0.00091m/d。

    〔3〕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岩组:
    该含水岩组为3~4层中、粗砂,彼此被隔水层分开。由简易水文观测分析,其富水带小而孤立。据235号孔抽水试验证明,含水很少,单位涌水量0.02L/s.m,渗透系数0.152m/d。静止水位标高1163.34m,水质类型为HCO3-SO4-Ca-Mg型。矿化度0.397mg/L,总硬度6.9mg/L,PH值7.7。

    〔4〕二叠系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岩组:
    该含水层岩组为厚层状中、粗砂岩,位于第三系和第四系表土层下,水量甚小,据龙泉精查235号钻孔抽水试验:
    单位涌水量0.115L/s.m,涌透系数0.52L/d。

    〔5〕第三、第四系砂砾孔隙基岩风化裂隙带含水层 该含水层分布在沟谷之底,与基岩风化带直接接触,风化带厚度20~30m,渗透性较好。岩性主要为砂砾及卵石为主,岩屑及次生黄土杂于其中,地下水埋深0~11.6m,水位标高1220~1232.4m,水位变化幅度0.4~2.01m,受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双重补给,单位涌水量1.1~3.9L/s.m,渗透系数为18.26~57.89m/d,属强富水的含水层。水质类型为HCO3-Mg-Ca或HCO3-Ca-Na型,总硬度3.02~5.77mg/L,PH值7.30~8.42。

    2. 隔水层 〔1〕本溪组隔水层:太原组9号煤层下至本溪组底部,主要由泥岩、铝质泥岩、砂质泥岩等组成,夹不稳定薄煤线,据242号钻孔揭露厚度为59.22m,是奥陶系中统岩溶水与太原组砂岩裂隙水和石灰岩裂隙岩溶水间的良好隔水层。

    〔2〕石炭系太原组和二叠系山西组层间隔水层 本隔水层由泥岩、砂质泥岩、粘土质泥岩及煤层等组成。分布于各层石灰岩和各层砂岩含水层之间,单层厚度数米至数十米,构成平行复合结构,起到层间隔水作用。

    3.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1〕地表水 马家岩煤矿主井位于龙泉河南岸,原主斜井井口标高1230.598m,新掘主斜井井田标高为+1230m,副斜井井口标高1225m。龙泉河下游,距矿井工业场地约1100m处河床标高+1208.4m,推测矿井工业场地处河床标高为+1215.7m,龙泉河汇水面积约150.36km2,Q1/100=901.6m3/s,Q1/300=1094.3m3/s,河道宽约40m,H100=3.2m,H300=3.6m,最大洪水位标高为+1218.9~1219.3m,低于原主井口11.298m低于副井口5.7m,因此,井口不受龙泉河洪水威胁。

    〔2〕含水层水 4号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山西组砂岩裂隙孔隙含水层,7、9号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太原组岩溶裂隙含水层,一般情况下,〔除煤层露头附近浅埋区〕,由于此两含水层富水性均弱,补给条件差,因此对矿井生产影响不大。但煤层浅埋区即露头附近,含水层富水性有所增强,且有可能沟通第三、四系潜水含水层,故对4、7、9号煤层的开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9号煤层下部的奥陶系岩溶含水层,为间接充水含水层,此含水层富水性强,水位标高为1120m左右,井田东北部煤层最低标上下于奥灰水位标高,为承压区。最低位置在井田北部,标高860m,承压水头最大319.22m,9号煤层与奥陶系地层之间隔水层厚度为59.22m,经计算正常块段平安突水系数一般不大于0.1Mpa/m。底板受构造破坏块段平安突水系数一般不大于0.06Mpa/m。该矿9号煤层属于相对平安区,一般不会发生突水危险。4号煤层底板最低标高950m,承压水头为295.22m。底板隔水层厚度125.22m,经计算Ts=0.023(Mpa/m),小于底板受构造破坏块段平安突水系数值0.06Mpa/m,属于相对平安区。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突水危险。虽然如此,为了保证平安生产,在采掘之前,对首采区应进行三维勘探,探清隐伏断层和陷落柱,发现构造,必须在断层周围留设30~40m的防水煤柱,以防发生突水事故。

    〔3〕老窑采空区积水 ①采空区分布情况 本次重组整合前,原娄烦县马家岩煤矿(保存矿井)、原新舍科坑口〔已关闭〕对井田内4、9号煤层已进行了大面积开采,其中4号煤层采空区面积约680967m2;
    9号煤层采空区面积约1105164m2;
    采空区均位于井田西南部。

    ②采空区积水情况 井田内4、9号煤层分布有大面积采空区,采空区存在一定量积水,其积水量系根据经验估算。关闭的矿井采空区积水量,采用矿井涌水量乘以关闭时间进行反算。计算结果见表3-6。

    表3-6 本井田采(古)空区积水量估算表 矿名 煤层号 积水区编号 采、古空区积水面积(m2) 积水量〔万m3〕 原娄烦县马家岩煤矿 4 Ⅰ 8744 1.74 原新舍科坑口〔已关闭〕 Ⅱ 45218 5.20 Ⅲ 72025 12.32 小计 19.26 原娄烦县马家岩煤矿 原新舍科坑口〔已关闭〕 9 Ⅰ 1105164 333.59 ③导水性评价 井田内4、7、9号煤层顶板为中硬,根据?三下采煤规程?,冒落带〔Hm〕、导水裂隙带〔HLi〕的高度可用下式计算:
    Hm=100ΣM/(4.7ΣM+19)+2.2(m)。

    裂隙带最大高度计算公式:
    公式1:
    公式2: 式中,M为煤层开采厚度。

    裂隙带最大高度取两式中的最大值。

    井田内各可采煤层冒落带高度、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见表3-7。

    表3-7 冒落带高度、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统计表 煤层 煤层最大厚度〔m〕 层间距〔m〕 冒落带高度〔m〕 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m〕 4 8.47 41.32 16.60 68.21 7 1.46 7.85 34.17 25.07 9 13.43 18.55 83.29 经计算,7号煤层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小于4、7号煤层层间距。但由于9号煤层开采后,导水裂隙带的高度均大于各煤层之间的间距。

    在开采下部煤层时,上部煤层采〔古〕空区积水如不及时探放,会沿裂隙导入下部煤层,形成水害。在煤层埋藏浅的井田西南部各煤层开采后,产生的裂隙涉及到地表,使大气降水、地表水沿裂缝导入井下,因此发现裂缝必须及时处置。

    3.1.7.3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根据已批复的地质报告,矿井水文地质总体简单,局部中等。区域水文地质见图3-6。

    .4矿井涌水量预测 根据已批复的初步设计,矿井生产规模到达90万吨/年时,矿井正常涌水量为37.5 m3/h,最大涌水量为50m3/h。

    .5饮用水源地 本工程涉及的饮用水水源地为汾河水库饮用水源地。汾河水库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娄烦县境内下静游村至下石家庄之间。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5公里,总面积32平方公里。汾河水库是由国家水利部北京水利勘探设计院规划,苏联专家古列耶夫,马索科夫帮助设计的,容量为七亿立方米,相当于十三陵水库容量的十三倍半。最高水线海拔1131.4米。汾河水库于1958年11月25日,汾河水库总指挥董登瀛宣布汾河水库全面开工,1958年7月拦洪蓄水,1960年竣工。汾河水库控制流域面积526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1.9秒立米,设计洪水流量3670秒立米,总库容7亿立米,设计灌溉面积149.2万亩。依据汾河水库应用水源地划分报告,汾河水库划分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具体保护范围如下:
    〔1〕一级保护区范围:
    汾河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5268km2,水库设计最快乐利水位1129m。2000-2005年汾河水库水位高程为1115-1120m。故本次划分中,汾河水库一级保护区范围为水库最高水位1129m所包围的区域。此范围即为水库最大兴利水位的水域范围,约27.96km2。在此区域内,执行水源一级保护区的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根据“山西省地表水功能区划〞〔山西省水利厅、山西省环保局晋水资[2006]283号文〕,目前汾河水库水质标准确定为Ⅲ类,且区内禁止设排污口。将来视流域内入库河流水质改善程度将水库水质标准确定为Ⅱ类。

    汾河水库一级保护区面积约27.96km2。

    〔2〕二级保护区的范围:
    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标准?〔HJ/T338—2007〕中地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分方法,汾河水库二级保护区的划定以一级保护区为边界向外延伸3km的陆域;
    水库来水的两条主干河流——汾河和岚河沿主河道向两侧延伸3km及龙泉河河道两侧1km,河道上游以娄烦县与静乐县、岚县行政区划为界;
    涧河河道两侧延伸1km,上游至娄烦县大夫庄。

    汾河水库二级保护区面积约185.25km2。本工程局部井田位于汾河水库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范围内,具体位置关系见图3-7。

    3.1.8泉域 本工程不在泉域范围内,距离本工程最近的泉域的晋祠泉域。

    3.1.9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1瓦斯 根据并安监矿发[2006]117号文件,该矿2005年度瓦斯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马家岩煤矿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41m3/t,相对涌出量为1.37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2.86 m3/t,相对涌出量为7.84m3/t。为低瓦斯矿井。

    .2煤尘爆炸性 根据并安监矿发[2006]117号文,马家岩矿井4号煤煤尘有爆炸危险性。

    依据井田北侧相邻的珠峰煤矿2021年整合前的安子湾煤矿于2021年6月在井下采取7、9号煤层煤样送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7、9号均属有爆炸性煤尘。

    因此,在开采中应采取相应防范措施,以防止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

    .3煤的自燃倾向 依据北侧相邻煤矿珠峰煤矿2021年整合前的安子湾煤矿于2021年6月在井下采取4、7、9号煤层煤样送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进行煤尘爆炸性检测的同时也进行了煤自燃的检测,检测结果为4号煤层吸氧量为0.46cm3/g,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Ⅱ,属自燃煤层;
    7号煤层吸氧量为0.66cm3/g,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Ⅱ,属自燃煤层;
    9号煤层吸氧量为0.45cm3/g,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Ⅱ,属自燃煤层。

    本矿各煤层同安子湾煤矿属同一井田,均属于自燃煤层。

    3.2 兼并重组整合工程变化情况 工程名称、建设单位、建设性质 〔1〕工程名称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

    〔2〕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山西煤炭运销集团。

    〔3〕建设性质 兼并重组整合。

    建设规模、总投资和主要建设内容及建设进度 〔1〕建设规模 本次兼并重组整合工程矿井生产能力为900kt/a。

    〔2〕总投资 本工程总投资35944.03万元。

    〔3〕主要建设内容 本次兼并重组整合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及变更情况见表3-16。

    〔4〕建设进度 根据现场调查,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已按照原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办基发[2021]1412号文件批复的?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初步设计?进行了局部建设,建设内容中除主斜井掘进68m,副斜井掘进96m外,其余均未开工建设。

    工作制度和职工定员 矿井全年工作日 330天;
    每天三班作业,其中两班生产,一班准备,每天净提升时间16小时。职工定员512人。

    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3-8。

    表3-8 矿井设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1 井田范围 1.1 平均东西走向长度 km 2.47 1.2 平均南北走向宽度 km 2.253 1.3 井田面积 km2 3.867 2 煤层 2.1 可采煤层数 层 3 2.2 可采煤层平均总厚度 m 20.55 2.3 首采煤层厚度 m 7.63 2.4 煤层倾角 〔o〕 4-15 3 资源/储量 3.1 保有资源量 kt 69898 3.2 设计可采储量 kt 41390.6 3.3 资源后备区〔或扩大区〕面积 km2 —— 3.6 后备资源/储量 万t —— 4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4.1 年生产能力 万t/a 90 4.2 日生产能力 t/d 2727 5 矿井效劳年限 —— 5.1 设计生产年限 a 32.8 5.2 首采区效劳年限 a 11 6 矿井设计工作制度 6.1 年工作天数 d 330 6.2 日工作班数 班 3 7 井田开拓 7.1 开拓方式 斜井 7.2 水平数目 个 2 7.3 一水平标高 m +1090 7.4 二水平标高 m +1040 7.5 胶带大巷运输方式 胶带输送机 7.6 轨道大巷运输方式 SQ-80型无极绳连续牵引车 8 采区 8.1 回采工作面个数 个 1 8.2 掘进工作面个数 个 2 8.3 采煤方法 综采放顶煤 8.4 主要采煤设备 8.4.1 采煤机 台 MG200/491-WD 8.4.2 液压支架 台 ZFS6200/18/35 8.4.3 顺溜运输机 台 SSJG1000/M 9 矿井主要设备 9.1 主井提升设备 台 TCL-100/225/132×2型,1台 9.2 副井提升设备 台 JK-3.0/31.5X/1,1台 9.3 通风设备 台 FBCDZ-8-№22B/2,2台 9.4 主排水设备 台 MD280-43×4/3,3台 9.5 压风设备 台 OGLC132A-23/0.8/2,2台 10 建设用地 10.1 用地总面积 ha 10.78 工业场地 ha 7.28 矸石堆放场地 ha 3.5 11 经济 11.1 工程总投资 万元 35944.03 11.2 吨煤投资 元 387.23 11.3 原煤本钱与售价 原煤生产本钱 元/吨 185.70 原煤平均售价 元/吨 450 含税 12 工程建设期 月 18.6 13 财务评价主要指标 13 .1 财务内部收益 % 33.51 13.2 财务净现值 万元 419087 13.3 动态投资回收期 a 4.31 13.4 投资利润率 % 46.55 13.5 投资利税率 % 61.79 13.6 盈亏平衡点 % 30.96 3.2.5 井田开拓方式 1.原设计 〔1〕开拓方式 斜井开拓,有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3个井筒开拓全井田。

    〔2〕井筒特征 1〕主斜井〔利用资源整合前的机轨合一的主斜井〕:井口坐标X=19565383.946,Y=4226302.703,井口标高1230.598m,净宽3.0m,井筒倾角19°,第一水平斜长325m,第二水平斜长416.5m,装备胶带输送机、行人台阶及扶手作为矿井进风井和平安出口之一。

    2〕副斜井〔新建〕:井口坐标X=19565400.000,Y=4226500.000,井口标高1225.000m,净宽3.6m,井筒倾角23°,第一水平斜长396.692m,第二水平斜长473.471m,装备单钩串车、行人台阶及扶手,兼作进风和平安出口。

    3〕回风斜井〔利用资源整合前马家岩矿井副斜井改造〕:井口坐标X=19565465.860,Y=4225265.243,井口标高1252.81m,净宽2.6m,井筒倾角20°,第一水平斜长219m,第二水平斜长395m,装备行人台阶及扶手,专用回风井及平安出口。

    井筒特征表见表3-9。

    表3-9 井筒特征表 序号 井筒特征 井 筒 名 称 主斜井 副斜井 回风斜井 1 井口座标 经距〔X〕 19565383.946 19565400.000 19565465.860 纬距〔Y〕 4226302.703 4226500.000 4225265.243 2 井口标高 〔m〕 +1230.598 +1225.00 +1252.81 3 方位角 (度) 31 313°30′ 214~238 4 井筒倾角 (度) 19 23 20 5 井筒斜长和 标高〔m〕 第一水平 325/1132 396.692/1070 219/1178 第二水平 416.5/1095 473.471/1040 395 6 井筒宽度(m) 净 3.0 3.6 2.6 掘进 3.6 4.2 3.2 7 井筒断面 (m) 净 7.40 9.34 7.07 掘进 10.13 12.81 9.46 8 砌碹 厚度〔mm〕 300 300 300 材料 荒料石 荒料石 荒料石 9 井筒装备 胶带输送机 台阶、扶手 单钩串车 台阶、扶手 台阶、扶手 10 备 注 已有 新掘但未建设 已有 〔3〕水平划分 现有工程分为两个水平,一水平开采4号煤层,水平标高为+1070m,二水平开采7、9号煤层,水平标高为+1040m。

    〔4〕主要运输大巷的布置 1〕4号煤层 主斜井井筒在4号煤层下约20m向上抬起,做一直径5m的井底煤仓,在煤仓上口利用已有的集中下山巷直接向北开掘带式输送机下山,新掘副斜井见4号煤层后,井底布置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并平行等带式输送机下山开掘轨道运输下山。从回风斜井利用原回风下山斜巷到4号煤层〔躲开4号煤层采空区〕,然后平行带式输送机下山开掘回风下山。三条下山巷道掘至井田北部境界煤柱处,贯穿。形成4号煤层的运输、通风、行人平安系统。同时沿4号煤层1070m底板等高线,向东南方向平行布置带式输送机大巷,机道大巷和回风大巷,过4号煤层南部采空区后,留30m煤柱,平行采空区布置三条上山巷至南部井田境界煤柱贯穿。整个4号煤层布置401下山和402上山两个采区。

    2〕7、9号煤层 主斜井见9号煤层后,利用井下已有的运输大巷和运输下山,回风下山巷向北平行布置带式输送机下山和回风下山。同时沿9号煤层1040底板等高线向东布置带式输送机大巷和回风大巷。新掘副斜井井筒延深至1040水平,井底布置井底车场巷道和硐室,继续向东南掘进,在带式输送机大巷和回风大巷之间,平行布置轨道运输大巷,三条巷道过9号煤层采空区后,留下30m平安煤柱,布置三条上山巷道。至井田南境界煤柱贯穿。从井底车场巷道出来的轨道动输大巷,越过带式输送机下山和回风下山后,平行布置轨道下山。三条下山至、井田北部境界煤柱后贯穿。形成901下山采区和902上山采区。

    对于7号煤层那么利用石门开拓,从1040水平9号煤层三条大巷中适当位置向东北方向掘三条石门,至7号煤层1040底板等高线,然后沿1040m等高线平行布置带式输送机大巷、轨道大巷和回风大巷,在大巷东北侧布置一个701下山采区。在西南侧布置702上山采区。

    现有工程井田开拓图见图3-8~3-10。

    〔4〕井底运输方式、井底车场及硐室 运输方式:根据开拓部署,运输大巷采用SJ80/2×55型可伸缩带式输送机运输煤炭,轨道大巷初期采用JD-25型调度绞车,后期采用无极绳运输。运送材料和设备选用标准系列矿车。

    车场:井底设甩车场,车场内设上下道,高道存车线长度为40m,低道存车线长度为35m。

    井下硐室:设在副斜井井底,布置主排水泵房、变电所、井底水仓、管子道、消防材料库等车场硐室。井底水仓有主、副水仓,长度分别为70m、45m,容量分别为280m3、180m3。

    井底车场巷道采用半圆拱断面,荒料石砌碹支护,支护厚度300mm;
    主水泵房、管子道及变电所采用半圆拱断面,荒料石砌碹支护,支护厚度300mm;
    井底水仓采用半圆拱断面,混凝土砌碹支护,支护厚度250mm。

    〔5〕采区布置 根据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整合办核[2006]64号:关于?太原市类烦县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方案?的核准意见批准马家岩煤矿开采4、7、9号煤层。开采顺序为4号—7号—9号煤层。4号煤层布置四零一下山采区和四零二上山采区。7号煤层布置七零一下山采区和七零二上山采区,9号煤层布置九零一下山采区和九零二上山采区。全矿井共布置六个采区。

    采区开采顺序为:四零一下山采区→四零二上山采区→七零一下山采区→七零二上山采区→九零一下山采区→九零二上山采区。回收大巷煤柱。

    首采区为井田中部的四零一下山采区。效劳年限为12a。

    2.实际建设情况 原有工程井底车场、煤仓、中央变电所、水仓、泵房已按照原设计建设,其余未建设。

    3.变更设计 〔1〕开拓方式 斜井开拓,有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3个井筒开拓全井田。但矿方已按照原2021年批复的初步设计新掘进了主斜井和副斜井,掘进深度分别为68m和96m,本次评价要求对已掘进井筒进行回填和封堵。

    〔2〕井筒特征 1〕主斜井〔新掘〕:井口坐标X=19565739.373,Y=4225772.837,井口标高1230m,净宽4.5m,井筒倾角25°,斜长354.93m,装备胶带输送机〔B=1000m〕、行人台阶及扶手作为矿井进风井和平安出口之一。

    2〕副斜井〔新掘〕:井口坐标X=19565797.5380,Y=4225782.298,井口标高1225m,净宽4.2m,井筒倾角23°,斜长345.506m,第二水平斜长473.4m,装备单滚筒提升机、行人台阶及扶手,兼作进风和平安出口。

    3〕回风斜井〔利用刷大原设计回风井〕:井口坐标X=19565465.860,Y=4225265.243,井口标高1252.81m,净宽4.0m,井筒倾角20°,斜长425m,装备行人台阶及扶手,专用回风井及平安出口。

    井筒特征表见表3-10。

    表3-10 井筒特征表 序 号 井筒特征 井 筒 名 称 主斜井 副斜井 回风斜井 1 井筒坐标 纬距(X) 80 4225772.837 4225782.298 4225216.993 经距(Y) 19565739.373 19565797.538 19565395.710 2 井口标高 (m) 1230 1225.00 1252.681 3 方位角(度) 329 313°30′ 140 4 井筒倾角(度) 25 23 20 5 水平标高(m) 一水平 1080 1090 1177.8 二水平 1025 1040 1107.3 6 井筒垂深或斜长(m) 354.93/483.31 345.5/473.471 219/425 7 井筒净径或净宽(m) 4.5 4.2 4.0 8 井筒 支护 支护 形式 表土段 钢筋混凝土砌碹 钢筋混凝土砌碹 钢筋混凝土砌碹 基岩 荒料石砌碹〔锚喷〕 荒料石砌碹〔锚喷〕 荒料石砌碹〔锚喷〕 支护 厚度 (mm) 表土段 350 300 300 基岩 300(120) 300〔100〕 300〔100〕 9 断面积 m2 断面形状 半圆拱形 半圆拱形 半圆拱形 净 14.25 12.30 12.3 掘进 表土段 18.42 16.25 15.21 基岩 15.9 14.2 13.23 10 井筒装备 带式输送机 B=1000mm 人行台阶 单滚筒提升机、人行台阶、扶手 人行台阶、扶手 11 备 注 新掘 新掘 刷大 〔3〕水平划分 兼并重组设计分为两个水平,一水平开采4号煤层,水平标高为+1090m,二水平开采7、9号煤层,水平标高为+1040m。

    〔4〕主要运输大巷的布置 根据4号煤层赋存条件及井下采掘工程平面图,新掘副斜井落底见4号煤层后,在1090水平布置甩车场及车场运输巷道,然后轨道大巷拐弯,向东南方向沿4号煤层1090m底板等高线布置轨道大巷,平行轨道大巷两侧布置带式输送机大巷和回风大巷。大巷间距及巷道两侧煤柱均40m。带式输送机大巷长808.7m,轨道大巷长685m,回风大巷长690m,然后拐弯,垂直井田东北境界布置三条下山巷。掘至东北部境界煤柱后贯穿,形成四零一下山采区运输,通风行人系统。9号煤层的大巷布置和4号煤层根本相同,新掘一条800mm长的回风上山巷,二水平标高1040m。7号煤层和9号煤层联合布置,以三条石门巷见7号煤,再沿7号煤层,垂直东北境界煤柱布置上〔下〕山巷。

    变更工程井田开拓图见图3-11~3-13。

    〔4〕井底运输方式、井底车场及硐室 运输方式:根据开拓部署,运输大巷采用DTL100/65/2×90型带式输送机运输煤炭,下山带式输送机采用DTL100/65/2×160型带式输送机,辅助运输选用SQ-80型无极绳连续牵引车。提矸时采用MGC1.1-6A型1t固定厢式矿车,下料时采用MC1-6A型材料车,提最重件时采用MPC25-6重型平板车。

    井底车场巷道采用半圆拱断面,荒料石砌碹支护,支护厚度300mm;
    主水泵房、管子道及变电所采用半圆拱断面,荒料石砌碹支护,支护厚度300mm;
    井底水仓采用半圆拱断面,混凝土砌碹支护,支护厚度250mm。

    〔5〕采区布置 根据已批复的初步设计,4、9号煤层各布置1个采区,即401下山双翼采区,901下山双翼采区,7号煤层布置2个采区,即701下山双翼采区,702上山双翼采区,首采区为401下山采区,效劳年限11年。

    采区开采顺序为:401下山双翼→701下山双翼→702上山单翼→901下山双翼采区。回收大巷煤柱。

    3.2.7采煤方法及装备 1.原设计 〔1〕采煤方法 根据矿井开拓部署,分析地质钻孔资料,结合矿井采掘设备情况和生产管理水平,采用综采放顶煤开采。

    〔2〕采煤设备 选用4MG200-W1无链销齿式双滚筒采煤机落煤,运煤使用SGB-630/220型可弯曲刮板输送机,回采工作面胶带顺槽运煤设备SJ80/2×55型可伸缩带式输送机,转载机选用SZD-630/75型刮板转载机。

    2.变更设计 〔1〕采煤方法 4、9号采用综采放顶煤采煤,7号煤层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

    〔2〕采煤设备 1〕4号煤层首采工作面平均煤厚为7.18m,设计确定工作面采高3.0,放顶煤厚4.18m。采放比1:1.393。采煤机选用MG200/491-WD型电牵引采煤机,工作面刮板运输机采用SGZ630/220〔s〕型可弯曲刮板输送机,顺槽转载机采用SZB-730/75转载机,顺槽破碎机采用LPS-500轮式破碎机,顺槽输送机采用选用SSJG1000/M型可伸缩带式输送机。

    2〕7号煤层煤层厚度平均为1.24m,采用MG-150B型双滚筒采煤机,工作面刮板运输机型号为SGB630/150C。运输运槽巷装备SSJ-800/90可伸缩带式输送机。

    3〕9号煤层平均厚度为11.81m,采煤设备选型与4号煤层相同。

    3.2.8 矿井通风 1.原设计 依据井田开拓部署及煤层赋存条件,确定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主斜井、副斜井进风,中央回风斜井回风。矿井采用机械抽出式通风方式。选用2台FBCDZ-6-No17B型对旋防爆轴流风机,1台工作,1台备用。

    2.变更设计 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采用机械式抽出通风方式,主斜井、副斜井、回风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选用2台FBCDZ-8-№22B型对旋式轴流风机,配用YBFe355S4-8型电机,1台工作,1台备用。

    3.2.9 提升、通风、排水和压缩空气设备 1.原设计 原设计各设备见表3-11。

    表3-11 原设计设备一览表 工程 型号/台 建设情况 提升设备 主斜井 TD75型带式输送机 已建设 副斜井井 JK-2.5/30X型单滚筒绞车 主要通风设备 FBCDZ-6-№17B矿用防爆对旋轴流式,2台 主要排水设备 D-46-30×7型,3台 2 变更设计 变更后各设备变更情况见表3-12。

    表3-12 变更后各设备变更情况一览表 工程 型号/台 建设情况 提升设备 主斜井 TCL-100/23/132×2型带式输送机 未建设 副斜井 JK-3.0/31.5X单滚筒提升机 主要通风设备 FBCDZ-8-№22B矿用防爆对旋轴流式,2台 主要排水设备 MD280-43×4耐磨性水泵,3台 压风设备 OGLC132A-23/0.8型风冷螺杆空压机,2台 3.2.10 地面生产系统 1.原设计 〔1〕主井生产系统 本矿主斜井为TD75型带式输送机提升,主提升出井由上仓输送机入原煤筒仓。仓下闸门装汽车外运。

    其煤流程序为:井下大巷输送机→主提升输送机→上仓输送机→原煤筒仓→电动闸门→汽车。

    原煤筒仓内径为15m,共2个,总容量为2×3.0kt。

    〔2〕副井生产系统 副斜井采用单钩串车提升,辅助生产系统为轨道运输系统。

    副斜井井口设平车场,车场出道岔与材料库、设备库、机修间、坑木加工房相联。井下所需的设备、材料、坑木及井下需要出井维修的各种设备,通过轨道系统运输。

    副井车场配有阻车器、挡车器、道岔等操车设备。

    副斜井设斜井人车运送上、下班工人。

    〔3〕矸石系统 该矿不设筛分、选矸设施,原煤直接运往万光焦化厂进行洗选炼焦,不产生手选矸石。井下矸石量约30.0t/d,由汽车运往矸石沟排放。

    本工程设矸石场,位于工业广场南侧冲沟,面积约1.5ha,沟深约20m。满足矿井排矸需要。

    〔4〕辅助设施 1〕矿井机电设备维修车间 新建矿井机电设备修理间,主要担负本矿井上、下采掘运等设备的中、小型修理任务,主要设有机钳修理、矿车溜子修理、电气修理、液压支架修理等工段。

    难度大的修理任务可委托区域修理厂或社会专业修理厂完成。

    2) 综采设备库及维修间 由于采煤方法改变,井下使用了采煤机及液压支架,所以井口需增加综采设备库及支柱修理车间,故新建综采设备库及维修间,其面积为36×15=540m2,主要配支柱维修设备,液压试验台,双钩桥式起重机等设备 3〕矿井坑木加工房 坑木加工房,主要用于加工井下所需坑木。设备配备有木工带锯,园锯、三相工频电链锯及相应的维修设备,厂房面积约180 m2。

    4〕矿井井口煤样、化验室 坑口不设煤样、化验室,其任务由市质检站完成。

    2.实际建设情况 实际按照原设计仅建设了主井提升系统、坑木加工房、生产调度楼,其余未进行建设。

    3.变更设计 〔1〕主井生产系统 原煤经仓下给煤机、主斜井提升带式输送机运至原煤缓冲仓内。原煤经原煤缓冲仓带式输送机运至筛分车间筛分分为0-50、+50mm.两级,+50mm的块煤拣矸后与末煤由带式输送机运至储煤筒仓,原煤筒仓内下设皮带机,直接汽车外运。手选矸石进矸石仓内,送矸石沟处置。

    主井生产系统工艺流程图见图3-14。

    井底煤仓给煤机 采 污水处理系统 处理站 机 主斜井皮带机 缓冲仓 带式输送机 振 动 筛 筛下溜槽 手选矸石输送机 带式输送机 矸石仓 矸石沟 刮板输送机 带式输送机 筒仓 汽车外运 +50mm 块煤 矸石 原煤 -50mm 末煤 图3-14 主井生产系统工艺流程示意图 〔2〕副井生产系统 同原设计。

    〔3〕矸石系统 矿井矸石量124t/d,共计40920t/a。本工程矸石沟选用风井工业广场北侧的自然冲沟,该沟为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盲沟,沟口向东南,该沟长350m,平均宽100m,平均深约20m,容积为70万m3,有效容积为56万m3。可满足本工程20年以上的排矸要求。

    〔5〕辅助设施 〔1〕矿井机电设备修理车间 新建机电设备维修车间。

    〔2〕综采设备及维修间 由于采煤方法改变,井下使用了采煤机及液压支架,所以井口需增加综采设备库及支柱修理车间,故新建综采设备库及维修间,其面积为42×18=756m2,主要配支柱维修设备,液压试验台,双钩桥式起重机等设备。

    〔3〕矿井坑木加工房 坑木加工房,主要用于加工井下所需坑木。设备配备有木工带锯,木工园截锯、三相工频电链锯及相应的维修设备,厂房面积约20×9=180 m2。

    坑木加工房设备已有,需新建工房。

    〔4〕矿井井口煤样、化验室 坑口不设煤样、化验室,其任务由市质检站完成。

    3.2.11公用工程 3.2.11.1供电 1.原设计 原设计从城关110KV变电站和静游镇35KV变电站的10KV母线段各引一回路电源至矿井工业场地10KV变电所,做为矿井的供电电源。

    2 变更设计 撤除工业厂内的变电所,依据批复的初步设计,原有供电负荷不能满足兼并重组工程,因此,兼并工程工程电源拟引自在本矿东北部约7km处的娄烦矿区110kV变电站,该站内设2台50MVA变压器,有35kV出线间隔;
    该110kV变电站为双回路电源,分别引自娄烦220kV变电站和岚县220kV变电站。本次兼并重组整合工程在工业场地内设35KV变电站一座。

    3.2.11.2给排水 1.原设计 〔1〕供水水源 矿井供水水源有两个:第一是该矿自备水井,为奥灰水,出水量为600 m3/d,作为矿区生活用水水源;
    第二是处理后的矿井涌水。矿井井下正常涌水量为30m3/h,最大涌水量为60m3/h,经处理后作为井下洒水、洗浴及消防等用水水源。

    矿区供水分为地面和井下两个系统。

    ① 地面供水系统:利用奥会水,由水泵将水提升至高位水池,再由管网静压送至地面各用水点。消防采用临时高压制,当发生火灾时,开启消防泵来满足灭火时所需的水量和水压要求。

    地面给水管网采用枝状布置,当管径大于〔或等于〕100mm时,采用给水铸铁管,石棉水泥接口;
    当管径小于100mm时,采用镀锌钢管,焊接或丝接。管道均直埋入冻土以下。

    ② 井下给水系统:矿井涌水经净化处理后送至地面静压水池,由管网静压供至各消防、洒水用水点。

    2〕用水量 矿井给水对象是工业场地的生产、生活、消防用水,总用水量为1084.8m3/d。其中井下洒水用水量为600m3/d;
    场地、道路及绿化洒水用水量为113.8m3/d;
    工业场地地面生产、生活用水量为155m3/d;
    消防用水量为216m3 /次。

    矿井用水量详见表3-13。

    表3-13 矿井用水量表 序号 用水工程 用水单位 用水标准 日用水量(m3/d) 1 生活用水 410人 30L/人·班 12.3 2 食堂用水 410人 20L/人·餐 16.4 3 洗浴用水 池浴〔面积12 m2〕 水深0.7m 49.5 淋浴〔喷头15只〕 540L/只 4 洗衣房用水 下井268人 80L/kg·干衣 32.2 5 单身用水 328人 60L/人 19.8 6 锅炉补水 4t/h蒸汽锅炉 蒸发量的20% 24.8 0.7MW热水锅炉 循环水量的3% 小 计1 155 7 井下洒水用水 0.3~0.4 m3/吨煤 600 8 场地、道路洒水 4L/ m2 50 9 绿化用水 1.17 ha 5.5L/ m2 63.8 10 消防用水量 20L/S 216 小 计2 929.8 合计 1084.8 3〕排水工程 矿区污水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浴室排水、食堂排水、生活污水、井下正常排水、初期雨水。

    食堂污水拟采用隔油池处理,浴室排水采用毛发聚集器处理后与其它废水一起排入污水处理系统。环评拟采用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对废水进行处理。井下涌水排至地面井下水处理站经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处理。

    井下涌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后除用于本矿井下洒水和地面回用外,剩余局部由水管输送到本矿西南约3km的娄烦县精业盛煤制品60万吨/年洗煤厂用于洗煤。输水管采用φ100mm钢管,水泵采用D46-30×7型。

    初期雨水收集到雨水收集池后,混凝沉淀装置对雨水进行处理,处理后排放。初期雨水收集池设在主井工业场地,容积为300m3。

    该矿原设计采暖期和非采暖期水平衡图见图3-15~3-16。

    矿井 涌水 井下水 处理站 井下洒水 720 600 600 632.1 食堂用水 48.5 16.4 3.4 单身用水 绿化用水 19.8 4.8 地埋式综合 污水处理 13 15 112 63.8 场地、道路洒水 50 113.8 生活饮用水 12.3 3.3 9 水源井 50 63.8 32.1 洗衣用水 32.2 2.2 30 洗浴用水 49.5 4.5 45 87.9 6.2 1.8 锅炉补水 4.2 112 软化 6 0.2 供应精业盛60万吨/年洗煤厂用于洗煤 图3-15 非采暖期水平衡图〔单位:m3/d〕 矿井 涌水 井下水 处理站 井下洒水 720 612.7 600 生活饮用水 食堂用水 48.5 12.3 16.4 3.3 4.5 3.4 单身用水 19.8 4.8 地埋式综合 污水处理 9 13 15 112 洗浴用水 49.5 45 洗衣用水 32.2 2.2 30 水源井 132.7 107.3 供应精业盛60万吨/年洗煤厂用于洗煤 600 12.7 24.8 8 锅炉补水 16.8 112 软化 0.8 25.6 120 图3-16 采暖期水平衡图〔单位:m3/d〕 2.变更设计 〔1〕供水水源 同原设计。

    1〕井下消防洒水供水系统 水源取自井下涌水。根据已批复的初步设计,矿井达产后正常涌水量为37.5m3/h,最大涌水量为50m3/h,矿井水由井下主排水泵房经管道排至地面后,流入井下水处理站调节池,再由水泵提升至一元化净水器处理,同时在水泵吸水管投加混凝剂,经一元化净水器混凝、沉淀、过滤后,再经二氧化氯消毒进入清水池。井下水处理后,经管道供井下消防洒水用水。

    2〕用水量 矿井生产、生活、消防总用水量为1596.12m3/d〔非采暖期1562.41m3/d〕。其中井下灭尘洒水用水量为559.35m3/d,黄泥灌浆用水为569.0m3/d。详见用水量表3-14。

    表 3-14 用水量计算表 顺 序 用水工程 用水人数〔人〕 用水标准 用 水 量 排水量 备 注 一昼夜 m3/d m3/d 1 职工生活用水 512 30L/人·班 15.36 12.29 用水时间为8h 2 食堂用水 512 20L/人·餐 20.48 16.38 每日两餐用水8h 3 淋浴用水 淋浴器38只 540L/只 82.08 73.87 1h/班 4 池浴用水 池浴面积46m2 水深0.7m 128.80 115.92 2h/班 5 洗衣房用水 550.5kg干衣 80L/Kg 44.04 35.23 用水时间为12h 6 锅炉补充用水 采暖期 3台4t 蒸发量 30% 64.80 21.6 用水时间为18h,排放量为蒸发量的10% 非采暖期 1台2t 4.80 1.2 用水时间为8h,排放量为蒸发量的10% 7 脱硫除尘器 补充水 采暖期 3台4t 烟气量的5%L 11.34 18h/d 非采暖期 1台2t 1.44 8h/d 8 小 计 采暖期 366.9 非采暖期 297 9 未预见用水 采暖期 〔1~7〕 10% 36.69 29.35 非采暖期 29.7 5.94 10 合 计 采暖期 403.59 非采暖期 326.7 1 厂区绿化洒水 17125m2 1.5L/m2·次 51.38 2次/d,2h/次 非采暖期 2 储煤区及道路洒水抑尘 63.18 采暖期 55.98 非采暖期 二 井下降除尘洒水 559.35 用水时间为 12h 三 黄泥灌浆用水 569.0 3〕排水工程 本矿达产后井下正常涌水量为900m3/d,最大涌水量为1200m3/d,矿井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于井下洒水、黄泥灌浆等,不外排。生活污水采暖期产生量为309.5 m3/d,非采暖期产生量为278.81 m3/d,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采暖期和非采暖期水平衡见图3-17~3-18。

    生活 污水处理系统 处理站 29.35 深水井 高位清水池 食堂用水 锅炉房软化装置 20.48 4.10 16.38 81 64.80 16.2 浴 室 210.88 21.09 189.79 洗衣房 44.04 35.23 8.81 其 它 36.69 7.34 309.5 锅炉 333.58 井下排水 矿井水处理站 黄泥灌浆 322.68 333.58 21.6 43.2脱硫除尘器补水 0.8 559.35 储煤区洒水抑尘及道路洒水 63.18 井下洒水 559.35 512.1 56.9 956.9 脱硫除尘器 11.34 956.9 11.34 74.87 职工生活用水 15.36 3.07 12.29 4.86 246.32 136.01 图3-17 90万吨/年兼并重组整合工程采暖期水平衡图 单位m3/d 生活 污水处理系统 处理站 23.76 深水井 高位清水池 食堂用水 锅炉房软化装置 20.48 4.10 16.38 6 4.80 1.2 浴 室 洗衣房 210.88 21.09 189.79 44.04 35.23 8.81 未预见水 29.7 5.94 278.81 锅炉 326.46 326.46 1.6 3.2脱硫除尘器补水 0.8 脱硫除尘器 1.11 1.44 职工生活用水 15.36 3.07 12.29 0. 4 1.36 51.38 绿化洒水 井下排水 矿井水处理站 黄泥灌浆 397.55 559.35 井下洒水 559.35 512.1 56.9 956.9 956.9 171.45 储煤区洒水抑尘及道路洒水 55.98 图3-18 90万吨/年兼并重组整合工程非采暖期水平衡图 单位m3/d 3.2.12 采暖、通风 1.原设计 〔1〕供热方式 根据统计,矿井总的热负荷为3322600W,工业场地设一座集中锅炉房,内设1台DZL4-1.25-AⅡ型燃煤蒸汽锅炉和1台DZL0.7-0.7/95/70-AⅡ型燃煤热水锅炉。蒸汽锅炉用于井筒保温和生产系统供暖,热水锅炉用于办公采暖和食堂、浴室用热。采暖期2台同时运行,运行150天,每天运行16小时;
    非采暖期运行1台热水锅炉,运行180天,每天运行8小时,供浴室等生活用热。燃煤采用本矿4#原煤。

    2.实际建设 实际在工业广场建设一座锅炉房,内设一台1.4MW的热水锅炉,供冬季办公楼和宿舍楼采暖及洗浴用热,燃煤为本矿4号原煤。采暖期运行时间为150d,每天运行16h,非采暖期运行215d,每天运行8h。锅炉未配置脱硫除尘设施。

    3.变更设计 〔1〕采暖方式 ①采暖:生产系统、工业厂房及行政福利建筑,凡有操作人员或设备要求防冻的建筑物均设置采暖。生产系统及工业厂房各建筑物采暖热媒均为0.2MPa的饱和蒸汽,散热器选用光管散热器;
    行政福利建筑采暖热媒均为95~70℃的热水;
    散热器选用辐射对流型散热器,管道全部采用焊接钢管。

    ②洗浴:浴室内采用淋浴器和浴池,淋浴和浴池用热水由锅炉房内的汽-水换热器供应,浴室耗热量为800377W。锅炉房内选用水平浮动盘管汽-水换热器2台(1备1用),型号为FPHQ24-65/10,换热量为130×104W,蒸汽压力为0.4MPa,热水出水温度为65℃。淋浴通过屋顶水箱加热到40℃,加热时间为3h,池浴加热时间为2小时。

    ③井筒防冻 矿井有2个进风井,分别为主斜井、副斜井。热风出口温度为40℃,空气进入井筒后的混合温度为2℃。考虑0.15的平安系数后总热负荷为:312.2345×104W。

    风井场地距离矿井工业场地距离较远,采暖建筑物较少,因此未设置供热系统,个别房间采用空调机组形式采暖。

    〔2〕热负荷计算 1〕工业场地热负荷 工业场地热负荷见表3-15。

    2〕井筒防冻 依据已批复的初步设计可知,主斜井井口防冻、副斜井井口防冻热负荷分别为137.28×104W、174.95×104W。具体见表3-15。

    表3-15 工业场地采暖建筑物耗热量计算表 tw=-12℃ 序号 建 筑 物 名 称 室内计算温度(℃) 建筑物体积(m3) 采暖热指标(W/m3.K) 室内外温度差 ( ℃) 耗热量(104 W ) 采 暖 通 风 供 热 合 计 一 工业场地生产系统 ㈠ 生产系统建筑 1 主井井口房 16 648 2.1 28 3.81 3.81 2 主提升输送机走廊 5 382.5 2.5 17 1.63 1.63 3 块煤输送机走廊 5 585 2.1 17 2.09 2.09 4 选矸楼 5 819 2.1 17 2.92 2.92 5 块煤机头房 5 112.5 2.9 17 0.55 0.55 6 矸石输送机走廊 5 90 3.2 17 0.49 0.49 7 混末上仓输送机走廊 5 816 2.1 17 2.91 2.91 8 混末煤仓 5 1809 1.7 17 5.23 5.23 9 副井井口房 16 785.4 2.1 28 4.62 4.62 10 主斜井井口防冻耗热量 2 28m3/s 137.28 11 副斜井井口防冻耗热量 2 37m3/s 174.95 工业场地生产系统合计 336.49 ㈡ 工业厂房 1 水处理车间 14 2430 1.1 26 6.95 6.95 2 生活污水处理车间 14 71.28 2.9 26 0.54 0.54 3 综采库及支柱维修间 16 6426 0.8 28 14.39 14.39 4 机修车间 16 6120 0.8 28 13.71 13.71 5 坑木加工房 14 810 1.7 26 3.58 3.58 6 副井绞车房 16 1782 1.4 28 6.99 6.99 7 水泵房 14 178.2 2.5 26 1.16 1.16 8 压机房 14 388.8 2.1 26 2.12 2.12 9 器材库 10 2295 1.1 22 5.55 5.55 10 消防材料库 10 216 2.1 22 0.99 0.99 11 油脂库 10 288 2.1 22 1.33 1.33 12 岩粉库 10 194.4 2.5 22 1.07 1.07 13 地磅房 10 288 2.1 22 1.33 1.33 工业厂房合计 59.71 二 行政福利建筑 1 矿办公楼 18 6327 0.7 30 13.29 13.29 2 联合建筑 23 10717.2 0.6 35 22.51 80.04 102.55 3 食堂 18 4680 0.7 30 9.83 9.83 4 门卫 18 216 1.7 30 1.10 1.10 5 单身宿舍楼 18 9585 0.6 30 17.25 17.25 行政福利建筑合计 144.02 总合计 540.22 由表3-15可知,工业广场总热负荷Q=540.22×104W,考虑1.25的管网损失,工业广场总热负荷∑Q=Q×1.25=540.22×104×1.25=675.275×104W。

    〔3〕锅炉配置 变更后在撤除现有锅炉房,在主井场地内新建一座锅炉房,内设1台型号为CWNL4.2-85/70-AⅢ型蒸汽锅炉、1台型号为CWNL2.8-85/70-AⅢ型蒸汽锅炉和1台型号为CWNL1.4-85/70-AⅢ型蒸汽锅炉,向全矿供热,采暖期3台锅炉全部运行,运行时间为150d×18h,非采暖期仅运行1台2t/h锅炉,运行时间为215d×8,供洗浴用热。锅炉房使用的燃料为本矿4号原煤,灰分原煤28.01%;
    全硫原煤0.46%;
    发热量原煤为31.17MJ/kg。锅炉热效率按0.75计算年耗煤量为3863.37t,其中采暖期3492.56t,非采暖期为370.81t。

    评价要求锅炉烟气采用布袋除尘+旋流板塔脱硫装置处理锅炉烟气,脱硫采用钠钙双碱法,设计除尘效率≮99%,脱硫效率≮90%。处理后经〔D=1.2m,H=40m〕的烟囱排放。

    3.2.13 总平面布置 1.原设计 原设计工业广场利用2007年资源整合前的马家岩矿井工业场地,主井工业场地占地面积为5.85ha,设计绿化系数为20%,建筑物按功能用途划分为三个区:主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及行政办公区。

    〔1〕主生产区:主生产系统布置主井井口房、空气加热室、主提升输送机走廊、混末煤上仓输送机走廊、原煤筒仓、汽车磅房。

    〔2〕辅助生产区:辅助生产系统布置有副井井口房、副井天轮架、副井绞车房、空气加热室、综采库、机修车房、器材库、消防材料库、油脂库、坑木加工房、沉淀池、净化车间、静压水池、联合建筑。

    〔3〕行政办公区:行政办公区布置有办公楼、单身宿舍、食堂、车库、锅炉房、门卫、厕所。

    风井场地位于井田的中西部,北距主井工业场地约1100m,设有风机房,占地面积约0.43ha,绿化系数为30%。

    原设计工业广场平面布置图见图3-19和图3-20。

    矸石场地位于主井工业广场南侧的荒沟内。该沟为南北走向的一条荒沟,沟口向北。矸石沟占地面积约1.5ha,平均沟深约20m。经计算可堆存矸石。

    2.变更设计 〔1〕工业场地 依据变更的初步设计,本工程现有主井工业场地位于汾河水库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范围内,因此,设计要求在新建主斜井处新建主副井工业场地及配套的生产、生活辅助设施,撤除现有工业场地的建构筑物,并进行生态恢复治理。

    本次兼并重组整合工业场地内建〔构〕筑物按功能用途划分为三个区:主生产区、辅助生产区、行政办公区。

    1〕主生产区 主生产系统布置有主井井口房、主提升输送机走廊、主提升驱动间、筛分选矸楼、混煤入储输送机走廊、混煤机头房、块煤入储输送机走廊、块煤机头房、矸石输送机走廊、煤储煤场、汽车磅房。

    2〕辅助生产区 辅助生产系统布置有副井井口房、副井天轮架、副井绞车房、空气加热室、综采库、机修车间、器材库、消防材料库、油脂库、坑木加工房、调节池、斜管沉淀池、中转水池、污泥池、静压清水池、井下水处理车间、联合建筑。

    3〕行政办公区 行政办公区布置有办公楼、单身宿舍、食堂、车库、锅炉房、门卫、厕所、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主井工业场地占地面积为6.85ha,绿化系数为30%,绿化面积为2.06hm2。主井工业广场平面布置图见图3-21。

    〔2〕风井场地 同原设计。

    风井工业场地平面布置见图3-22。

    3〕矸石场地 鉴于原设计矸石场地距离主井工业广场及辽庄距离较近,本次兼并重组整合另选风井北侧荒沟作为兼并重组整合后的矸石场地。该沟为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盲沟,沟口向东南,该沟长350m,平均宽100m,平均深约20m,容积为70万m3,有效容积为56万m3。可满足本工程20年以上的排矸要求。

    3.3工程变更情况汇总 工程变更情况汇总见表3-16。

    表3-16 兼并重组整合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及变更情况 工程 变更前〔60万吨/年〕 原有工程 建设情况 变更后〔90万吨/年〕 兼并重组 建设情况 根本情况 工程名称 山西娄烦县马家岩煤矿 60万t/a资源整合工程 ——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马家岩煤业 900k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 —— 生产规模 60万t/a —— 900kt/a —— 井田面积 3.867km2 —— 3.867km2 —— 开采煤层 4、7、9号煤层 —— 4、7、9号煤层 —— 开拓方式 主斜井、副立井、回风斜井 —— 主斜井、副立井、回风斜井 —— 采煤方法 综采放顶煤 —— 4、9号煤层采用综采放顶煤采煤,7号煤层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 —— 效劳年限 49.3年 —— 20.7年 —— 主体工程 井筒 主斜井〔利用原机轨合一主斜井改造〕 已建设 主斜井〔新建〕 未建 副立井〔新建〕 未建设 副斜井〔新建〕 未建 回风斜井〔利用原副斜井改造〕 已建设 回风斜井〔刷现有回风斜井〕 未建设 提升 系统 主斜井 TD75型带式输送机 已建设 TCL-100/23/132×2型带式输送机 未建设 副斜井 JK-2.5/30X型单滚筒绞车作单钩串车提升 未建设 型号JK-3.0/31.5X单滚筒提升机 未建设 井下设施 井底车场、煤仓、中央变电所、水仓及泵房 已建设 新建井底车场、煤仓、中央变电所、水仓及泵房 未建设 地面生产系统 原煤经主井提升至地面后筒仓装车外运 未建设 原煤经主井提升至地面筛分为+50mm块煤和-50mm末煤两级,+50mm的块煤拣矸后块煤进入筒仓。矸石进入矸石临时储存场,经装载机装车外运;
    末煤由带式输送机运至储煤筒仓,原煤筒仓内下设皮带机,外运。

    未建设 辅助工程 通风系统 采用机械抽出式通风,选用2台FBCDZ-6-No17B型对旋防爆轴流风机 已建设 采用机械抽出式通风,选用2台 FBCDZ-8-№22B型对旋式轴流风机 未建设 排水系统 矿井水由副斜井排出地面,3台D46-30×7型主水泵 已建设 矿井有副斜井排出地面,采用MD280-43×4耐磨型水泵3台 未建设 续表3-16 兼并重组整合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及变更情况 工程 变更前〔60万吨/年〕 原有工程 建设情况 变更后〔90万吨/年〕 兼并重组 建设情况 辅助工程 矸石系统 井下矸石30t/d送工业广场南50m的一个冲沟 未建设 工业广场设选矸楼一座,捡处的矸石送风井工业场地北侧的荒沟内填埋 未建设 空气压缩系统 未设计 —— OGLC132A-23/0.8型 风冷螺杆空气压缩机2台 未建设 辅助生产系统 机修车间、坑木加工房、仓库、生产调度楼、办公楼、职工宿舍等 已建设坑木加工房和生产调度楼、办公楼、公共宿舍 撤除现有的坑木加工房和生产调度楼,重新建设。利用现有办公楼和职工宿舍。新建仓库、机修车间等,煤样及化验室全部外委社会力量完成。

    未建设 公用工程 给排水系统 给水 本矿深水井,井深400m,矿井水 已建设 利用现有深水井,并用管道运至新建工业场地 未建设 矿井水正常涌水量720m3/d,工业场地设一座一元化净水器,矿井水经处理后供井下洒水灭尘,多余外供洗煤厂 —— 矿井水正常涌水量37.5m3/h,经矿井水处理站〔50 m3/h〕处理后回用于井下洒水、黄泥灌浆、洗澡等,不外排。

    未建设 排水 矿井水经处理后全部回用 —— 矿井水经处理后回用于井下洒水、黄泥灌浆、洗澡等,不外排放 未建设- 工业场地设一座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200m3/d,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处理后全部综合利用 未建设 工业场地内建设了一座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站〔A/O〕+消毒,处理规模350m3/d,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 未建设 供电 系统 双回路供电从静游35KV 变电站10KV母线段及城关110KV 变电站10KV母线段各引一回10KV电源线路 已建设 工业场地两回路35kV供电电源,两回路均引自娄烦矿区110kV变电站, 未建设 续表3-16 兼并重组整合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及变更情况 工程 变更前〔60万吨/年〕 原有工程 建设情况 变更后〔90万吨/年〕 兼并重组 建设情况 公用工程 供热 系统 主井工业场地 DZL4-1.25-AⅡ和DZL0.7-0.7/95/70-AⅡ型蒸汽锅炉各1台 实际建设1台1.4MW的热水锅炉 变更后在撤除现有锅炉房,在新建主、副井场地内新建一座锅炉房,内设型号为CWNL4.2-85/70-AⅢ、CWNL2.8-85/70-AⅢ、CWNL1.4-85/70-AⅢ型蒸汽锅炉各1台 未建设 风井工业场地 无锅炉 —— 风井场地距离矿井工业场地距离较远,采暖建筑物较少,因此未设置供热系统,个别房间采用空调机组形式采暖。

    未建设 环保工程 环境空气 锅炉均配套HTL型冲击水浴式脱硫除尘器,除尘效率95%,脱硫效率40% 未建设 锅炉均配套布袋除尘器+旋流板塔脱硫装置处理锅炉烟气,除尘效率99%,脱硫效率90% 未建设 道路扬尘采用硬化、洒水及疝盖运输车辆 已硬化 未配套洒水车 同原设计 未建设 两座内径为15m的筒仓 未建设 末煤、块煤进入3座直径18m,高45m的筒仓,有效容积7500t 。

    未建设 原设计未设计筛分楼 —— 筛分楼设布袋除尘器,经除尘后经排气筒排放 未建设 续表3-16 兼并重组整合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及变更情况 工程 变更前〔60万吨/年〕 原有工程 建设情况 变更后〔90万吨/年〕 兼并重组 建设情况 环保工程 废水 矿井水正常涌水量720m3/d,由副立井 排至工业场地矿井水处理站,处理规模800m3/d,矿井水经处理后供井下洒水灭尘及地面生产用水,多余供应精业盛60万吨/年洗煤厂用于洗煤 未建设处理站 矿井水正常涌水量37.5m3/h,最大涌水量为50m3/h。由副立井排出地面。经新建处理能力为50m3/h的矿井水处理站处理后全部回用于井下洒水、黄泥灌浆和地面生产,不外排。

    未建设 工业场地设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200m3/d,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处理全部局部综合利用 未建设 工业场地内建设了一座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350m3/d,采用A/O法处理工艺+消毒装置,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

    未建设 主井工业场地建一座300m3初期雨水收集池 未建设 在储煤场东北侧最低处建设1座300m3初期雨水收集池 未建设 固体废物 矸石产生量为30t/d,矸石沟位于工业广场南侧50m处,矸石分层堆放压实,每层厚度约3m。对已到达堆积量的地段要及时分片覆土封闭,并进行绿化。覆土厚度0.5~ 1.0m。

    未建设 本矿矸石均运至风井场地北侧荒沟 未建设 锅炉炉渣全部用于修路综合利用 未建设 锅炉炉渣全部送排矸场单独处置 未建设 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定期运到当地指定的垃圾场统一处理 未建设 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定期运到当地指定的垃圾场统一处理 未建设 噪声 产噪设备设置根底减振、厂房隔声 未建设 提升机根底减振、厂房隔声 未建设 锅炉鼓、引风机、水泵设置根底减振,锅炉房隔声 未建设 锅炉鼓、引风机、水泵设置根底减振,锅炉房隔声 未建设 电锯设在坑木加工房内,白天作业 未建设 电锯设在坑木加工房内,白天作业 未建设 无筛分车间 —— 筛分间采用室内安装,合理操作 未建设 矿井通风机合理布局、根底减振、安装消声器 未建设 矿井通风机合理布局、根底减振、安装消声器 未建设 空压机根底减振、空压机房单独封闭隔声 未建设 空压机根底减振、空压机房单独封闭隔声 未建设 续表3-16 兼并重组整合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及变更情况 工程 变更前〔60万吨/年〕 原有工程 建设情况 变更后〔90万吨/年〕 兼并重组工程 建设情况 环保 工程 生态 主井工业场地面积5.85ha,风井场地面积0.43ha,总绿化率为20% 未进行绿化 主井工业场地6.85 ha,绿化系数为30%,风井场地面积0.43ha,总绿化率为30% 未建设 井田内无村庄,矿井内工业广场、井田边界及井田内的断层留设了保安煤柱。

    对井田边界、汾河水库饮用水源地及工业场地留设保安煤柱 未建设 环境保护 管理体系 该矿由综合科具体负责环保工作, 设有5名专职人员负责日常环保工作 该矿由综合科具体负责环保工作, 设有5名专职人员负责日常环保工作 储运工程 原煤储存 原煤储存采用筒仓 2座15m的筒仓,总存储量为6kt 未建设 新建3座18m,高45m的筒仓,有效容积7500t。

    未建设 运输道路 矿井工业广场北侧紧邻静游镇公路,交通运输较便利。原有矸石场位于工业广场南侧荒沟,道路利用工业广场厂内道路,矿方设计使用洒水车、路面清扫等措施 未购置洒水车 工业广场紧邻静游镇公路运煤道路已经硬化、矸石场位于风井工业场地北侧荒沟,运矸道路利用现有主井与风井连接道路,该道路已经硬化,设计采用清扫道路和打水等措施 未建设 污染物排放总量 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烟尘:1.72t/a SO2:6.42t/a 污染物排放量:
    烟尘:1.28t/a 粉尘:1.69 t/a SO2:2.84t/a NOX:11.36 t/a

    相关热词搜索:

    • 范文大全
    • 说说大全
    • 学习资料
    • 语录
    • 生肖
    • 解梦
    • 十二星座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