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公文大全 个人文档 实用范文 讲话致辞 实用工具 心得体会 哲学范文 总结范文 范文大全 报告 合同 文书 信函 实用
  • 求职信
  • 邀请函
  • 自荐信
  • 感谢信
  • 介绍信
  • 接收函
  • 道歉信
  • 表扬信
  • 慰问信
  • 百花范文网 > 信函 > 道歉信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基本概论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基本概论名词解释

    时间:2019-09-01 12:02:39来源:百花范文网本文已影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4)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物质:物质就是在人的意识之外,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和正确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性质和存在方式,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静止: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一是指事物相对于某一参照物,没有发生某种特定运动,二是指事物处于量变阶段而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从定义可以看出静止其实也是一种运动,不能说静止就是绝对不运动 意识(主观能动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客观世界能动的反映, (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辩证法:辩证法(dialectics)是关于对立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

    联系: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的稳定的关系叫做联系。

    新事物: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前进趋势、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矛盾: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简言之,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主要包括以下情形: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
    其二,每一个事物在其发展的不同过程与阶段上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

    质、量、度:
    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可以用量来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他体现着质和量的对立统一。

    肯定和否定:肯定指维持事物存在的方面,否定指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

    必然性:指客观事物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

    反应论和先验论:
    反映论,是确认人的认识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正确的或不正确的反映)的认识论学说,是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庸俗唯物论除外)的共同主张。

    先验论,是一种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而产生的认识论理论。

    主体和客体:
    主体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
    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指向的对象。

    本质:
    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由事物内部特殊矛盾造成的,并决定事物根本性质的内在根据。

    实践和认识:
    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认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感性和理性认识。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绝对真理是人的认识对客观真理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接近;

    相对真理则表示人们对客观真理的认识具有近似的、相对的、有条件的性质。

    真理和价值: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是指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用关系。

    生产方式:
    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

    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指社会经济与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与社会活动这二者同时构成的社会模式。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指整个社会物资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生产资料的分配机制及产品的分配,主要是指社会物资生产水平的层次。

    上层建筑是由生产关系延伸出来,并且对现有生产关系产生促进或者维持其稳定的社会结构方式及思想意识。

    阶级:
    阶级是在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的人群的集团,其中一个集团由于占有生产资料因而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在阶级社会中,它包括一切对历史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

    劳动:人以自身的活动引起调整人物自然的物质能量的转变过程。

    简答:
    (一) 1、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关系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 列宁对哲学物质的科学规定,在理论上具有重大意义,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a)它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列宁的物质定义,从物质和意识的矛盾关系出发,指出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和独立性,以及意识对物质的依赖 性和派生性,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原则,从而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b)它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物质并非不可知的“自在之物“,而是通过人的感觉感知的,是人的认识可以反映的客观实在 ,这就从根本上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c)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观的缺陷 列宁的物质定义的突出特点是:指出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从而把哲学的物质概念同自然科学的物质 结构以及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开来,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哲学物质混同于具体的物质形态或物质的缺陷. (d) 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 列宁的物质定义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体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体现了唯物论 和辩证法的统一;
    体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

    2、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3、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区别: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联系:静止是绝对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4、 时间空间是相对性的统一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的条件性和可变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随着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其次,时间和空间具体特性随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6、 意识是主观存在的客观映像 第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第二、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第三、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总之,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是社会的产物。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可以看出,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7、 历史是社会劳动的直接产物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其中最主要的是劳动生产方式。劳动是社会产生的基本源泉,人是劳动的产物。劳动是连接人与自然的桥梁。

    8、 意识是客观和主观的统一 意识是对客观实在的主观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依赖性。物质第一,意识第二。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否认意识的主观特性。意识的主观特性有:一,在反映的形式上,不管是感性还是理性反映形式,以及情感、意志等,都是主观世界所特有的;
    第二,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可能不一样。这是因为每一个人的客观条件和状况不同而引起的;
    第三,人们可能近似正确地反映对象,也可能歪曲错误地反映对象,形成一些荒诞的意识。

    总之,意识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割裂这种关系,就会导致夸大意识主观特性的唯心主义和把意识当作大脑“分泌物”的庸俗唯物主义。

    9、 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意识对人具有通过实践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

    (2)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一,意识活动是一种主动的创造过程;
    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三,意识的能动性突出表现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上;
    四,意识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体的生理过程和活动。

    (3)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第一,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第二,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手段;
    第三,必须考察事物所处的环境条件。

    10、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11、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二)基本问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 社会实践和阶级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它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激化的产物,是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

    (2) 自然科学基础:它概括和总结了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三大成果,即能量守衡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3) 思想理论来源:它是对人类以往的优秀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它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合理内核”--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基本内核”--唯物主义。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 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的科学性和创新性的统一。实践性、科学性、创新性是它的根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它来自于实践,为无产阶级的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使自己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性是指它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它把变革旧世界和改变现存事物作为自身的任务和目的。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指它不仅以科学的发展为基础,而且正确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4)实践性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创新性。科学性与创新性内在联系、不可分割。

    3.朴素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特点。

    (1)朴素唯物主义的突出特点是直观性,它对世界本质的观点往往是凭直接观察得来的,是不科学的。

    (2)机械唯物论力求科学地解释世界,但受条件限制,它有明显的局限性:第一,机械性,把机械规律夸大为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
    第二,形而上学性,把世界理解为静止和孤立的;
    第三,不彻底性,其自然观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4.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

    (2)它包括两方面内容: 第一,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谁决定谁的问题;
    第二,思维与存在有无统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其中,第一方面最为根本。

    (3)由对第一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各哲学流派被划分为唯物论与唯心论,由对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各哲学流派被划分为可知论与不知论。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随着时代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并不断接受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根本要求和必然结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主观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客观内容,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必然结果。

    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1)区别:在它们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不同。具体科学以物质世界的某些特殊领域或个别层次为研究对象,以特殊规律为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整个世界及其普遍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和内容。

    (2)联系表现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另一方面,各门具体科学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7、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精华。

    这是因为:第一,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潮流。唯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真正把握了时代潮流。第二,它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哲学发展的优秀成果,并推进了哲学的发展。它是真正科学形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第三,它以实践为基础,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具有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二、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一) 基本概念 1、二元论和一元论:这是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对立观点。二元论认为世界是由物质和精神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演化而来,它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一元论则认为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它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2、 质和物质形态:物质是不依赖意识又能为意识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形态是指具体事物以及物质的结构、属性等。

    3、 运动和静止: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

    4、 时间和空间:时间是物质运动顺序性、持续性;
    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

    5、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二)基本问题 1、 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

    (1)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列宁物质定义的重大意义是:第一,回击了唯心主义对唯物主义的攻击,有力地捍卫了唯物主义哲学路线;第二,坚持了物质的可知性,划清了同不可知论的界限;第三,指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克服了形而上学物质观的局限性。

    2、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基础和承担者。

    (3)割裂二者关系会导致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3、运动、静止及其关系。

    (1)相对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其情形有:第一,某物相对于另一事物没有发生位置移动;
    第二,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表现在:第一,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第二,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包含。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第三,割裂它们的关系,会导致形而上学和相对主义、诡辩论。

    4、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还是社会的产物。劳动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因为劳动是意识的物质器官形成和完善的基础,是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5、意识的主观特性 意识是对客观实在的主观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依赖性。物质第一,意识第二。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否认意识的主观特性。意识的主观特性有:一,在反映的形式上,不管是感性还是理性反映形式,以及情感、意志等,都是主观世界所特有的;
    第二,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可能不一样。这是因为每一个人的客观条件和状况不同而引起的;
    第三,人们可能近似正确地反映对象,也可能歪曲错误地反映对象,形成一些荒诞的 意识。

    总之,意识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割裂这种关系,就会导致夸大意识主观特性的唯心主义和把意识当作大脑“分泌物”的庸俗唯物主义。

    6、意识的能动性。

    (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意识对人具有通过实践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

    (2)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一,意识活动是一种主动的创造过程;
    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三,意识的能动性突出表现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上;
    四,意识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体的生理过程和活动。

    (3)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第一,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第二,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手段;
    第三,必须考察事物所处的环境条件。

    7、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和理论意义。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主张物质是世界的真正本原。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不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精神意识,尽管它们表现各异,特点不同,但都根源于物质。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别的什么都不存在。

    (2)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原理都以此为理论根据的。

    (3)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也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物质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一切事物和现象产生的最终根源都存在于物质世界之中。因此,我们认识事物、研究问题就必须从实际出发,既不能从原则、本本出发,也不能从主观想象出发。其次,由于一切事物都是不停地发展变化的,因此,从实际出发要有强烈的时空观念,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及其变化为转移;
    要因地因时制宜,要反对思想僵化和因循守旧;
    要坚持用运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4)从实际出发,深入群众、搞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和作风,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世界统一于物质这一哲学原理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提供给人们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条基本原则。

    8.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之间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1)客观规律是指事物本身所固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主观能动性是指主体所具有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尊重客观规律,就是指要正确认识规律、严格按规律办事。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主观必要条件,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2)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既要不断地解放思想,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内在统一的。

    (3)解放思想,就是从那些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达到主客观的一致。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掌握事物的规律性。这二者是统一的。要切实做到事实求是,就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而离开了实事求是,脱离实际、违背规律,就只能导致主观主义和盲目蛮干。

    (4)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统一起来,既要防右,又要反“左”。

    三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辨证发展 (一) 基本概念 1、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 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不断产生和旧事物的不断灭亡。

    3、 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要素组成的统一、稳定的整体。

    4、 矛盾: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是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及其关系。

    5、 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矛盾同一性是指对立面双方之间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体现对立双方相互吸引的趋势;
    矛盾斗争性是对立双方相互排斥、相互离异的趋势。

    6、 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7、 质和量:质是一事物是其自身并区别于它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标志事物程度和规模的哲学范畴。

    8、 度:是指质和量的统一。是维持事物质的数量界限。

    9、 肯定和否定:肯定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否定是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

    10、 原因和结果:在因果联系中,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是原因,被引起的现象是结果。

    11、 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是事物产生、发展和灭亡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相反。

    12、 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中,预示事物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13、 假象:是从反面以歪曲方式表现本质的现象。

    (二)基本问题 1、 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1)联系是普遍的。首先,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同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其次,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都有同其他要素联系着。最后,世界是一个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的整体。

    (2)要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了解个别事物时,要把握它同周围事物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分析事物的某个要素时,要把握它同其他要素和整体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3)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局部,不见整体,孤立地看问题是形而上学方法。

    2、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1)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是由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第一,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能迅速成长壮大,最终战胜旧事物。第二,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它克服了旧事物中的一切消极的东西,吸收了旧事物中一切积极的东西,增添了旧事物所不容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第三,在社会领域中,它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所以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3、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因为:(1)它揭示了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2)它是贯穿于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3)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分歧的根本点。

    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1) 矛盾同一性的作用表现在: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相互吸收对方中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发展;
    矛盾双方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

    (2) 矛盾斗争性的作用表现在:矛盾双方的相互斗争推动了双方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
    在事物质变中,它能使新的矛盾代替旧。

    5、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1)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第一,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部矛盾;
    第二,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第三,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第四,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外因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表现在对事物内部矛盾的影响上,也就是通过使矛盾双方的状况发生变化,推动事物的发展变化。外因的作用无论多大,都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2)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是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首先依靠本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往。对外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积极地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7、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其意义。

    (1)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各有其特点。万物各不相同,皆因所含矛盾各有特性。

    (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只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事物区分开来加以认识。另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因为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活的灵魂。

    8、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1) 在复杂矛盾体系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是占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相反;
    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 在矛盾对立双方中,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主要方面是双方中占支配地位的矛盾一方,次要方面相反;
    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 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4) 两点论包含重点论,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9、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1)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第一,普遍性即共性或一般,它是绝对的。特殊性是个性或个别,它是相对的;
    共性只能大致包括个性,个性不能完全进入到共性中。第二,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个性体现共性;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 这一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从而建设有这个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据。

    10、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及其意义。

    (1)量变与质变是辩证统一的。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

    (2)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割裂二者的统一,就会导致庸俗进化论或激变论,以及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改良主义和冒险主义。庸俗进化论只承认量变,不承认质变。激变论则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认为质变是没有量变的积累而突然发生的。庸俗进化论和激变论都是错误的。

    (3) 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无论是对国家建设,还是个人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远大的目标,同时又必须有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精神。

    11、辩证的否定观以及现实意义。

    (1) 唯物辩证法认为:第一,辨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的内因而导致的自我否定;
    第二,辨证的否定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方面,它是联系的必要环节;
    另一方面,它又是发展的必要环节。第三,辨证的否定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2)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对一切事物都要科学分析。在对待历史文化遗产问题上,要批判继承。要做到“古为今用”和推陈出新,反对历史复古主义和虚无主义;
    在对待外来文化问题上,要有选择的借鉴吸收,反对闭关自守和全盘西化。

    12、用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来说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

    (1)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它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这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第一,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通过否定之否定阶段,克服了前两个阶段的局限性,保留了前两个阶段的积极因素,又增加了更高级的新内容,从而使事物得到充分发展和完善。第二,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否定之否定阶段重复肯定阶段的某些特征,又仿佛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使事物的发展过程呈现出周期性。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还由于:首先,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反复斗争的过程。新事物拓最初出现的时候总是比较弱小的,不完善的。新事物只有经过反复曲折的斗争,才能最终战胜旧事物。

    (2)割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循环论和直线论的错误。循环论只看到事物是发展的曲折性,否认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直线论只承认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3)坚持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对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业具有重大意义。首先,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要充满必胜的信心。其次,要准备走曲折的路,要有克服困难的精神准备。

    11、现象与本质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1)本质和现象是从主体认识角度,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之间关系的一对范畴。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现象是本质的具体表现,是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表面特征之间的外部联系。人的感觉器官所直接接触到的都是现象,而不是本质。现象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事物的本质。按它表现本质的方式不同,现象可分为两类:真象和假象。真象是正面地直接地表现本质的,同事物的本质相一致;
    假象则是从反面或者是歪曲地表现本质的,与事物的本质不相符。假象同真象一样也是客观存在的。  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  本质和现象的区别,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本质是内在的, 不能为感官直接感知,只能通过思维去把握;
    现象则显露在事物外部,可以为我们的感官直接感知。二、本质是大量同类事物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现象则是事物的个别的、具体的表现,而且这些表现是多方面的、复杂多样的。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
    本质比现象普遍、深刻。三、本质是相对稳定的 、恒常的;
    现象则是多变的、易逝的。

    现象与本质是统一的之具体表现是:一方面,现象不能脱离本质;
    另一方面,本质也不能脱离现象。

    (2)掌握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的原理的重要意义:第一、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第二、它说明了科学认识的任务、途径和方法。科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揭示事物的本质,我们不能仅仅将认识停留在表面现象的层次上,我们必须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这才是人类认识的目的,才是科学研究的根本任务。而科学认识的途径和方法则是从事物的现象入手,透过现象去把握本质。我们在认识事物时,一方面要注意现象的搜集,占有丰富而全面的感性材料;
    同时,又要注重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各种现象加以分析,特别是要注意识别真象和假象,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12、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原理。

    (1)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既相区别又相联系。

    (2)原因和结果是相互对立的。在具体的因果联系中,二者不能混淆和颠倒,二者的区分具有确定性。

    (3)原因和结果又是相互统一的。首先,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依存的,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在。其次,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所以,因果的区别又是不确定的。最后,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反过来作用于自己的原因。彼此间可以互为因果。

    13、说明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1).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事物发展的两种不同趋势,它们产生的原因以及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导源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 发展的方向;
    偶然性由非根本矛盾或外部条件引起,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变化的进程,使事物呈现出不同的具体特点和面貌。

    (3)二者又是统一的。必然性总是通过大量的偶然现象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

    (4)必然性和偶然性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统一的,把二者割裂开来会导致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非决定论两种错误观点 14、可能性的复杂性。

    (1)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不可能性是指一个事物的出现在现实中没有任何根据和条件,因而永远不能实现的东西;
    区分现实的可能性和非现实的可能性(抽象的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指在现实中有充分根据和必要条件,因而在一定阶段可以实现的可能性。

    (2)可能性的量,即可能性的在小,它用或然率来表示。

    15、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原理说明反对形式主义和形式虚无主义的重要性。

    (1)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方式。它们不仅相互区别、相互依赖,而且相互作用。

    (2)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表现:第一,内容决定形式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第二,形式在被内容决定条件下对内容有巨大反作用。形式适合于内容需要时对内容起促进作用,反之则反。

    (3)割裂二者关系,否认内容决定作用是形式主义;
    否认形式有任何积极作用,则是形式虚无主义。

    三、 认识的过程和本质 (一) 基本概念 1、 实践: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探索和改造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活动。

    2、 反映论和先验论:在认识论上,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认为认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就是反映论;
    先验论则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认为认识先于客观事物和实践。

    3、 主体和客体:主体是处于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的对象,即进入到主体的实践和认识活动领域中并与主体发生一定关系的客观事物。

    4、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片面的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5、 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6、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绝对真理是:其一,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和真理的正确性;
    其二,人类按其认识本性,能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相对真理是:其一,从广度上看,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扩展;
    其二,从深度上看,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二) 基本问题 1、实践特点和基本形式。

    (1) 实践的特点包括:客观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2) 实践的基本形式主要有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试验。其中,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形式。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因为:第一,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第二,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第三,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因为:第一,变化发展着的社会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并提供解决这些课题的经验材料;
    第二,实践不断创造出新的认识手段和工具,提供了认识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三,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因为,:第一,真理的本性要求其检验标准必须能起到联结主客观的“桥梁”作用。第二,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决定了它能满足真理本性的要求。

    (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形成认识并非最终目的,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在实践决定认识的前提下,认识对实践有能动的指导作用。

    3、主体、客体及其关系。

    (1)认识主体与客体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各有自己特定的含义,彼此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2)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主体与客体之间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即认识关系。其次,主体与客体之间是改造与被改造关系,即实践关系。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必须按照客体的本性和规律对客体进行改造,不然就会徒劳无功,因此,人又必须正确反映客体的本质和规律。再次,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有能动作用,客体对客体有能动作用,客体对主体有制约作用。

    (3)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基础,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实践关系是它们之间的认识关系的基础。

    4、用认识的总规律说明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类认识发展的道路和规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低地进到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揭示了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逐步深化的过程。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规律的认识,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反复,逐步深化的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深刻地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十六大”所确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标志着我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实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新飞跃。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态度应是,“一要坚持,二要发展”。其中坚持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坚持的必要条件。在此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做法。

    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特点。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论,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2)两者的根本区别表现在:首先,旧唯物主义认识缺乏实践的观点,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其次,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辩证法观点,马克思主义认识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揭示出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有质的区别的两个阶段。它们又是统一的。第一,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第二,感性认为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中的辩证法。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在人的实际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总是交织在一起的,既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它们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2)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会导致经验论和唯理论。经验论认为,只有感性认识是可靠的,而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唯理论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是可靠的,而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两者都是错误的。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轻视科学理论,把局部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教条主义片面夸大理论和书本知识的作用,轻视感性经验,一切从本本出发,把理论当成万古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这两种倾向都是主观主义,都曾给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带来巨大损失,我们要努力防止和纠正这两种片面性。

    7、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的条件。

    (1) 在实践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掌握丰富而可靠的感性材料。

    (2) 对这些材料进行辩证的思维加工。

    8、正确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条件。

    要正确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如下条件:首先,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其次,要把关于事物的认识与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确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
    再次,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为,这是因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群众;
    最后,在理论转化为大规模的实践以前,必须经过一系列的中间试验 9、认识发展过程的总规律及其意义。

    (1)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从而使认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2)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要以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事物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而且,人的认识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并受到主体的知识水平以及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限制。无限性是指,由于客观世界的发展、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无限的,所以人的认识的发展也就成为一个无限的、永无止境的过程。

    (3)这一规律说明,正确的理论是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同时,这一规律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理论基础。

    10、真理及其客观性。

    (1)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正确反映。

    (2) 真理的客观性表现在:第一,它的内容是客观的;
    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有客观性。

    11、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1)真理与谬误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2)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二者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不能混淆。

    (3)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一方面,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另一方面,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向谬误的转化主要表现为:真理地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谬误向真理的转化主要表现为,谬误是正确认识的先导,可以在纠正错误、批判谬误中引出真理性认识。

    12、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它们并非不同的真理,而是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和方面,二者是辩证统一的。首先,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其次,真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发展过程,每一个真理都是这个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每一个真理都是相对真理,都是对事物及其规律近似正确的反映。

    (2)每一具体真理都是真理绝对性和真理相对性的统一,如果割裂两方面的统一,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真理观或相对主义真理观。绝对主义真理观片面地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是一个发展过程。它把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达到的有限的认识凝固化,使之变成僵死的教条。相对主义真理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从而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这样,就把真理的相对性夸大为主观随意性,抹煞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陷入唯心主义诡辩论。

    (3)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真理,它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它正确地反映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因而它有绝对真理的一面。另一方面,它并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仍然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所以它又具有相对真理的一面。

    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真理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
    正因为它又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它、发展它。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态度。只有坚持,才能发展;
    只有发展,才是正确的坚持。

    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成僵死不变的教条主义;
    二是反对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否认它的真理性和指导作用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

    1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2)具体而言,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正确认识,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主客观是否相符合、相一致。只在主观或者客观范围内兜圈子都法判明认识的真理性,要检验真理就必须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其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唯一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实践能把主观认识变成客观现实,把思想、理论在现实中实现出来,这样实践就能直接把主客观联系起来并加以对照,从而判定人的认识和思想是否具有真理性。

    (3)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了唯物主义。

    14、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实践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这是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

    (2)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或确定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除此之外别无标准;
    无限发展着的实践对人们的一切认识都能做出确定的检验。

    (3)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或不确定性是指:具体实践都有局限性,它不可能对现有的一切认识都做出确定的检验;
    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经实践证实的真理也只有相对的近似正确性,还需继续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

    (4)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是辩证统一的。夸大一方,否定另一方的任何观点都是错误的。片面夸大确定性会导致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相反则会导致相对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15、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关系。

    党的“十六大”把自己的思想路线规定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思想路线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三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主观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客观内容,与时俱进则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必然结果。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主观前提,其实质是要求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主义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为做到实事求是确立科学的思想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客观内容。所谓实事求是,就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探求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实事”就是正在实践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因素,有物质的、有精神的等等。“是”恰是实践过程中的各种客观事物自身的本质和规律。“求”就是指探求和思索。与时俱进则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必然结果。它是说,只要我们坚持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就能走在时代的前列,做出与我们所处的时代现符合的更高水平的新实践。从而使我们做到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
    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保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任何把这三者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五、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及其存在、发展的基础 1、社会存在的含义和界定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社会历史观中的两个基本概念。社会存在是标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物质生活过程的哲学范畴,其基本内容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各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实体、物质关系以及它们的客观发展过程。社会存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纳入社会系统中的自然界,即地理环境;
    二、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和人口;
    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地理环境的含义和作用。

    (1)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离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人类就无法生存。

    (2)地理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
    生态资源、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

    (3)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说明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性、必要性条件。

    地理环境通过生产而影响社会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的作用。首先,它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其次,它制约一个国家生产部门的分布情况;
    再次,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
    最后,它制约着一个国家生产发展的潜力和前景。

    地理环境还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而制约社会的发展。

    3、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时代意义。

    人类当今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资源危机、森林惨遭毁灭、物种不断减少、臭氧层变薄,等等。这些环境问题也影响到中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生产中自觉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防止和消除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社会持续发展, 在环境问题上,必须反对盲目乐观和悲观失望的观点和做法。

    4、人口因素的含义和作用。

    (1)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表现在,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2)人口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数量、质量、密度、构成和增长速度上的差异,对物质生产和社会发展有不同的影响。只有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才最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

    (3)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这是因为它并不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它只有通过物质生产这一环节才对社会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物质生产从根本上决定了人口生产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5、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

    (1)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一方面,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另一方面,人口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2)我国人口问题是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它突出表现为现有人口数量过多,在一段时间内增长速度过快,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比例严重失调,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3 )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不断地控制人口数量,把社会发展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上。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教育事业以及通过优生的手段不断提高整个民族的人口素质。

    (4)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并对我国人口问题的解决充满信心。

    6、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生产方式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表现在:首先,它是人类和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运动的物质基础;
    其次,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最后,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及其更替。

    (2)掌握这一原理有重要意义。首先,唯物史观从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从这一观点出发就能客观全面地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辨证过程及其规律性。其次,它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哲学依据。

    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生产力是人类利用,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它的组成要素或成分按照一定比例和形式结合起来,形成生产力的整体功能,就是生产力系统。

    (2)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它由三方面因素构成,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方式,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它起支配和决定作用。

    8、所有制关系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 它是生产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它制约着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它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它决定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即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分配方式。

    9、阶级的实质。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是划分阶级的主要标志。划分阶级的标准是经济关系。一个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意识形态等因素总和起来构成这个阶级的全部特征。

    10、国体、政体及其关系。

    (1)国体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它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内容。它是划分国家社会类型的标准。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它是划分国家政权形式的标准。

    (2)国体和政体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作用并服务于国体。

    11、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及其关系 (1)社会心理是低层次的社会意识,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发形成的不定型、不系统的社会意识,往往表现为人的情感、情绪、愿望、要求、习俗、习惯、自发倾向和社会风气等社会现象之中。社会意识形式是高层次的社会意识,它以相对稳定的形式反映社会存在,具有系统化、抽象化的特征。

    (2)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形式的基础和根源,而社会意识形式又是社会心理的概括和提炼、升华。反过来,社会意识形式对社会心理具有影响作用。

    12、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1)社会意识形式由于同经济基础的关系不同,反映社会存在的方式不同而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2)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不同侧面,以不同方式反映社会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在阶级社会中,它具有阶级性。它包括大部分社会科学,如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

    (3) 非意识形态包括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等。它们不是经济基础的反映,不属于上层建筑,不具有阶级性。

    13、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1)个体意识亦称为个人意识,它是社会成员个人的社会经历和社会地位在自身头脑中的反映。群体意识是人类群体的社会地位、社会经历及其共同利益与整个社会生活的关系在该群体成员头脑中的反映。

    (2)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之间的联系主要为,它们相互依赖, 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个体意识是群体意识的基础,群体意识寓于个体意识之中并通过个体意识来表现。反过来,任何个体意识都受群体意识的深刻影响,个体意识既渗透着群体意识,又影响和制约着群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个体意识可以转化为群体意识,群体意识也可以转化为个体意识。

    1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依赖并反映社会存在。表现在:一,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二,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三,在阶级社会里,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一,它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并非完全同步,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或超越于社会的发展状况。二,它与经济发展水平并非完全平衡。从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代来看,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阶段,某些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水平可能高于或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从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并不代表它的所有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水平都高于其他国家。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为前提。四,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五,社会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即它对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促进发展的作用。反之则反。

    15、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1)唯物史观认为;
    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依赖并反映社会存在,这种反映总是具体的、历史的。二,社会意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加速和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反之则反。

    (2) 这一原理对我国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就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从而给精神文明建设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4) 由于社会意识可以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所以:第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因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就能够有力推动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为其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使它沿着一个正确方向进行;
    第二,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既要反对封建残余思想,又要反对资产阶级的腐朽意识,因为它们对社会主义事业起着破坏和阻碍作用。

    (5) 应当看到,二个文明建设缺一不可,不能偏废。由于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因而,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发展中往往会出现相互脱节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协调好二者的关系,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而不能“一手软,一手硬”。

    六、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1)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2)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最普遍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

    (3)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要求我们:一,必须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调整和改革所有制结构;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从而在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为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只有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发展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才能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三,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所以我们必须在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长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4)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是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全面进步的。这已被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所证明。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因为:一,科学已渗透到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要素中,能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生产力;
    二,科学对生产的发展具有主导和超前作用;
    三,在当代,科技进步已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2)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是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点的具体体现。

    (3)只有把发展科技和教育放在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才能增强我国的科技实力以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从而加速我国的发展 3.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 (1)上层建筑是指社会的政治、法律、文艺、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上层建筑可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等两个部分。政治上层建筑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法院、监狱、政府机关等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组织机构。观念上层建筑又称思想上层建筑。它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文艺、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

    (2)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之间既互相区别,又互相依赖、互相作用、互相渗透、互相转化。一,观念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思想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产物,它随观念上层建筑的变化而变化。二,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又会成一种强大的、既定的现实力量,反过来影响观念上层建筑。

    4、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1)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主要包括三项内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

    (2)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

    (3)我国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性质是非对抗性矛盾,解决矛盾的方式是社会内部的自我调节即改革。我国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是基本适合的,但由于种种内部和外部原因,社会制度中仍有有待发展的部分。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指居民中的大多数,是指一切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在阶级社会中,一切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最伟大的物质力量。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人类一切精神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劳动群众所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们从事精神活动的物质前提;
    人民群众还直接参加了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第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社会革命的主体。

    6、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

    (1)无产阶级的群众观点包括:一,相信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三,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四,一切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2)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是指:“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它是我们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也是我们党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3)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哲学依据有两个:一是人类认识运动的总规律,二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4)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第一,它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征之一;
    第二,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顺应群众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潮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实现正确领导的基础;
    第三,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
    第四,对于执政党来说,能否坚持群众路线,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7、革命和改革 革命和改革有共同点,它们都是为了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运动形式。同时二者之间又有区别,表现在:
    (1)社会革命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是用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落后的社会制度;
    社会改革则是同一社会制度在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是对该社会制度的社会体制进行某种程度的调整,它并不改变该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

    (2)社会革命一般是由下层群众首先发动的,而社会改革则往往是自上而下展开的。

    (3)社会革命就其一般规律而言,往往要通过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的形式,实现国家政权的转移;
    社会改革一般说来,不需要采取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和暴力冲突的形式。

    8、评价杰出人物的基本原则 (1)坚持历史主义原则。任何杰出人物都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都是时代的需要,他们的作用也必定受这些历史条件的制约。

    (2)必须对他们作出阶级分析。在阶级社会里,杰出人物总是一定阶级的代表。他们的历史作用同他们所代表的那个阶级的历史作用是分不开的。

    (3)必须用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统一的观点来分析杰出人物及其历史作用。杰出人物的出现及其历史作用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

    (4)必须对他们作全面的分析与评价。任何杰出人物都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也必然会有这样或那有的缺点错误。对他们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9.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3)革命和改革 (4)科学技术 (5)人民群众 七、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 1、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和衡量标准。

    (1)社会进步是指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合乎规律的前进运动,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它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文明的发展成正比例关系。

    (2)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是多方面的、综合的。它包括经济的、政治的、道德的和文化的等。在这些标准中,最根本、最终的标准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发展速度。

    2、社会进步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1)社会进步是必然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一,社会进步最根本的动力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二,社会进步总要经历许多曲折和反复,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进步要通过社会形态的新旧更替来实现,这就难免要遇到旧势力和反动阶级的抵抗。

    (2)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首先,社会主义发展在基本方面总是前进和上升的,它代表社会进步的客观必然性,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坚定的信念。其次,也要看到社会主义社会要从根本上消灭私有制,这一过程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它会遇到前进中的许多困难和挫折。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保持清醒的头脑。

    (3)在此问题上,要反对盲目乐观主义和悲观失望主义。

    2、 社会发展道路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社会进步的统一性是指社会发展具有纵向顺序性和横向共同性。社会发展纵向顺序性是指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如果没有外来势力的影响和干扰,都必须经历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这样一种发展过程。社会发展的横向共同性是指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尽管具有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只要处在相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只要是同一社会形态,在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构成和社会政治制度等方面,都具有共同的属性和表征。社会进步的统一性、社会发展的纵向顺序性和横向共同性,是社会发展规律性和必然性的一种表现。

    社会进步的多样性是指不同国家和民族在社会发展模式和社会发展道路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

    社会进步的统一性是以社会进步的多样性为前提的,是在多样性基础上的统一性。

    4、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一,人的本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第二,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和历史的,它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第三,人们的社会关系决定着人的本质。在阶级社会中,人的本质往往表现为人的阶级性。

    5、人的社会性。

    (1)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存在及其自然特性;
    人的社会属性是指在实践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但人之所以为人,更在于人具有社会属性。

    (2)人的本质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考察人的本质不能脱离人的社会性 (3)人的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中突出地表现为人的阶级性。

    6、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1)唯物史观义认为,不能离开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来抽象地理解人的价值。

    (2)人的价值具有二重性,即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做出的贡献和所承担的责任,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社会对个人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

    (3)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是不可分割的。人的个人价值是实现人的社会价值的必要前提;
    人的社会价值是人的个人价值的外在体现。

    (4)人的个人价值同人的社会价值除了互相统一,互相一致之外,也有相矛盾的另一面。

    (5)一个人的价值由潜在变为现实,唯一的途经是参加社会实践。只有通过实践,人才能表现为社会所作的奉献及其大小,才能使人的自我价值得到实在的表现并被社会所承认。77、自由王国和必然王国。

    (1)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状态。作为社会历史观范畴,前者是指人们对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尚未认识和掌握,因而人的活动和行为不得不受这种盲目力量的支配和奴役的状态;
    后者是指人们认识和掌握了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和历史发展规律,从而能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的状态。

    (2)必然与自由是辩证统一的。在必然王国中,人是被支配受奴役的,是没有自由的,可是人们要想真正获得自由又绝对离不开必然。自由仅仅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3)在必然和自由的关系问题上,近现代欧洲哲学产生过的两种片面性:一种观点是只承认必然、否认自由的存在,从而导致“宿命论”;
    另一种观点是“唯意志论”,主张意志自由是绝对的,认为意志可以支配一切。

    8、共产主义的实现和人的发展。

    (1)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事业。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是一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是人们最理想的社会制度;
    作为一种运动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实践。

    (2)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艰巨的事业。它的实现需要经过亿万人民几代甚至几十代时间的自觉努力奋斗。我国人民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活动,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实践的一个组成部分。

    (3)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最理想的境界。就个人而言,全面发展是指德、智、体、美、劳和谐完整的发展,是指个人潜力和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是指个人需要的全面丰富和满足,是指人的本质真正的实现。当每个人都获得全面发展时,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时代也就到来了。

    相关热词搜索: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 马原名词解释生产力 哲学名词解释

    • 范文大全
    • 说说大全
    • 学习资料
    • 语录
    • 生肖
    • 解梦
    •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