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公文大全 个人文档 实用范文 讲话致辞 实用工具 心得体会 哲学范文 总结范文 范文大全 报告 合同 文书 信函 实用
  • 个人工作总结
  • 年终工作总结
  • 班主任工作总结
  • 教学工作总结
  • 财务工作总结
  • 政务工作总结
  • 党团工作总结
  • 百花范文网 > 总结范文 > 政务工作总结 > 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_祖父母教养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

    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_祖父母教养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

    时间:2021-08-13 12:07:09来源:百花范文网本文已影响

    目 录 1绪论 1 1.1问题的提出 1 1.2名词解释 3 1.3研究假设 4 (1)男女性别的不同影响着这种行为。

    4 (2)这种行为没有年级(小班,中班,大班)差异。

    4 (3)祖父母教养中的心理压力能有有效预测学前儿童的问题行为。

    4 2 文献综述 4 2.1 关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研究 4 2.2 关于祖父母教养的研究 9 2.3祖父母对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 14 3研究方法 16 3.1研究对象 16 3.2研究工具 17 3.2.1 祖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17 3.2.2 Conners 儿童行为教师评定量表(TRS) 18 3.3实施过程 18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19 二.研究工具 22 2.1研究对象 22 2.2研究方法 23 2.3研究工具 23 2.4研究步骤 24 2.5研究假设 25 2.6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25 (1)施测程序 25 三.参考文献:
    25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所谓问题行为,也就是行为问题或者是行为上的困扰现象,它的含义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不利的异常行为现象。这些不同于正常行为的现象经常出现在孩子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并且这种行为会对儿童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同时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比如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和社会化过程造成恶性影响,严重的还可能会引起精神上问题。

    笔者在实习期间观察到年龄段不同的孩子或多或少有问题行为。例如说谎、避免惩罚、及逃避责任、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制造噪音或表现激烈,他们通过这些异常行为来吸引他人的关注,渴望得到爱护。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始于1928年,威克漫(E.K.Wakeman)将这一现象提出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使更多的专家学者也投入了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也因此得到了很多重要结论。

    20世纪80年代,问题行为开始在我国也开始备受重视起来,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总结上,大多数学者对问题行为的检出率、问题行为概念、类型、发展和机制、以及它的发展状况、相关解决措施等方面开展了探索。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我国的专家学者并没有局限于孩童,对于青少年也进行了相关研究,甚至还对一些特殊群体像留守儿童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患有问题行为的孩子不在少数,在成长过程中发生问题行为的可能性较高。忻仁娥和郭茹分别在1992年和2012年提供了更加详细的数据,数据显示在我国儿童问题行为调查中,4-16岁的孩子患有相关问题的比例是10.81%~15.16%[1]。长沙市3-5岁的孩子们患有该种行为的比例是20.4%[2]。针对多种数据的提供和对数据的详细分析可以发现在经济水平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下,这种行为现象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这种现象严重影响着孩子正常的身心发展和融入社会的进程。

    祖父母教养下的隔代教育在我国十分常见。而这种隔代教育与儿童的早期行为问题息息相关,通过调查可得在隔代养育下孩童出现该种现象的可能性更高。相关专家学者也指出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孩子在成长发展即不断接触社会的过程中更容易产生不适应[3]。

    祖父母对隔代儿的态度,容易出现两极状况.其一是有补偿心理而流於溺爱,用物质来满足孩子;
    另外则是被迫照顾,孩子容易产生被抛弃感. 两者都不是合宜的教养模式,爱护孩子本没有错,但过分溺爱孩子的行为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后续发展,它会使孩子太过于自我,并将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模式带到日常的生活交际中去,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正常社交,也不利于孩子形成善解人意、宽容大方的品性,同时还会使孩子的内心变得敏感,不愿意接受负面评价,以及更容易产生偏激的性格特征等不良情况,祖辈带养孙辈目前的确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会导致学前儿童的行为问题。这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祖辈所处的时代生活条件普遍不好,贫困的家庭条件没办法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养环境,现在情况有所转变,便想把对孩子的缺失转至孙辈身上,这就导致了隔代教育经常产生溺爱孩子的现象。第一是祖父母教容易忽视了孩子的心教。第二就是包办代替。第三是纵容护短。在这种过分保护下,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受其束缚,没有办法更好的与外界接触与他人交际,这将严重影响孩子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的进程,还会导致其不适应性,也不利于孩子形成独立自信的人格特证。再加上祖辈有很多老旧的思想观念没有革新,在这样的思维引导下,隔代教育的孩子会在行为方式、思想等方面与被父母直接教养的孩子有很大的不同。

    问题行为是主客观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个体自身因素,也包括了影响了个体发展外部因素,即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Barranti(1995)认为其中祖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承担的责任大小与多种因素有关,同时还有一些因素同时作用于祖辈对孙辈教育养护的程度,这些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其中外部因素包括家庭生育情况、家庭是否和睦、家庭经济状况和经济水平、社会发展状况等,而内部因素则与年龄、性别、对待社会的态度以及社会参与度、自身的婚配情况和自身知足程度、对待幸福的看法等 本研究旨在探讨祖辈的教养具体对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运用问卷法调查祖父母的教养现状。从而了解隔代教育下孩童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关于祖辈教育的影响因素。为祖父母提出相对应的改善对策,以改善儿童问题行为。

    1.2名词解释 1.2.1问题行为:有关问题行为的定义有着多方面的诠释,最为大众所认可和接受的是林格伦所提到的,即“问题行为是指会引出麻烦结果的行为,也就是说只要通过行为有麻烦产生,就称其为问题行为” [4]。而有关于这一名词的提出却是通过1928年威克曼(Wickman.E.K)的研究报告得出。

    儿童慢慢的适应社会与孩子幼时的问题行为息息相关,它深刻影响着孩子未来成长过程中的一系列发展,包括学习、人际交往、工作等各种方面。正是因为它对人的塑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儿童问题行为备受西方国家的重视。即使有很多西方学者对其进行大量的研究调查,仍然没有准确完整的认定标准。

    1.2.2祖父母教养: 关于隔代教育的定义问题一直有一些争论,通俗认为是祖辈对孙辈的教养。很多学者将其进行更细致的划分,比如有的学者认为隔代教育是祖父母养护教育孩子;
    有的则认为隔代教育并非是一种单向的仅有祖辈对孙辈进行传输的教育方式,它是一种可以反馈的双向教育模式;
    还有一种研究是觉得隔代教育是祖辈替代孩子父母对孩子进行养育看护的养育方式[5]。

    本文主要认定的研究观点更偏向于第一种,所谓隔代教育即祖父母教养是祖辈承担孩子的养育教育工作,对孩子的养护起着主导作用,其中这种养育包括着对孩子一系列的教育、看护、指引等,这些皆由祖父母进行。

    祖父母教养中有养育和心理压力两个维度。养育维度代表祖父母对学前儿童的温暖和关爱;
    心理压力代表祖父母对学前儿童使用心理压力的技术[6]。

    1.3研究假设 本研究探讨的是祖父母的教养方式具体对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

    由此我得出以下三点假设:
    (1)男女性别的不同影响着这种行为。

    (2)这种行为没有年级(小班,中班,大班)差异。

    (3)祖父母教养中的心理压力能有有效预测学前儿童的问题行为。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研究 问题行为(problem behavior)等同于行为问题,同时也可以称之为行为困扰、不良。针对问题行为这一概念是由威克曼(Wickman.E.K)提出的,他作为一名美国的心理学家于1928年对其进行了钻研探索。儿童的问题行为一直都是西方国家的重点关注对象,而早期的行为不良会对孩童以后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以及它是孩童接触社会的一个承接环节,因此颇受西方国家重视。

    虽然概念已经提出多年,但对于这一行为并未有明确的划分标准,虽没有具体的划分标准,但它拥有多方面的界定方式,例如行为障碍(Behavior Disorder)这一标签是临川心理学对其的划分标准,同时这一概念也受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同,同时它还对其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解释,即认为这种可定义为行为障碍的行为会多次持久的产生,并且会有强烈反抗意识的特征 有关心理学家的研究中,美国的林格伦则从教育方面出发,于1975年阐述了问题行为与孩子的受教育经历息息相关,是儿童在其中发生的种种有问题的行径。以及由这种行为引起的麻烦。研究人员Liu.J认为这种行为并不少见,甚至在多数儿童的成长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这种行为现象,同时可以将其划分为两类行为,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所谓隐性的问题行为是指由过度自我控制引起的焦虑、社会退缩、抑郁等行为障碍。这些行为之所以被忽视,是因为它们不会对他人造成明显的伤害;
    而显性则是指身体反应上的障碍行为,像我们所熟知的多动症、违反纪律和多数具有强烈攻击性的行为等,这些行为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它们可以表现出明显的我们妨碍别人[7]。

    国外对于问题行为没有统一的认定标准,国内也不例外,其界定标准也是多方面的。1991年关于孩童问题行为的研究有两大方面,一个是关于道德方面的车文博的论述,即这种多出现在孩子成长阶段的行为将对孩子的体魄和品性的修养产生不良的影响;
    另一个是左其沛的研究,他从问题行为的严重性出发,论述了问题行为持续时间长、复杂程度高的特征,并指出其治疗方式应以心理治疗为主。

    结合以上关于儿童问题行为的研究,可以得出问题行为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具有危害性的行为方式,它的出现意味着孩子对于逐渐社会化的不适应,同时它也反作用于孩子再次对社会的融入过程。

    2.1.2问题行为的特点 有关儿童行为问题进行的相关规律和深入研究一直是我国的科学家致力探索的方向,本文也从儿童的行为检出率、内外问题的方向特性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结合有关的数据资料显示,国外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大概位于5.6%到3.7%这个范围间,一位丹麦学家Bilenberg也对于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调查了1300名年龄在4-17岁的儿童的问题行为,其检出率也在8.8%左右。而我国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在6%-16%间王益文(2002)在山东省进行了数量为765,年龄位于6-11岁的儿童进行了调查,得到的结果是12%。赵金琦(2012)在北京进行了6-12岁的问题检查,问题检出率为18.2%。郭茹(2012)调查了长沙市3-5岁儿童问题检出率为20.4%。

    经过了解阅读国内外相关的问题行为发生率的资料,得出,问题行为的产生有着很总是出现跨文化的情况。在我国现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各个国家的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情况也越来越大。这样的行为问题也经常产生在学龄前儿童上面,并且随着儿童的年龄增长发生着不一样的行为结果。

    外化问题主要是指外化的、和社会行为违背的、对社会外环境又不积极的反应,例如攻击、破坏的行为产生的。全球在儿童外部化的研究的核心是在儿童的年龄特点、性别特点和稳定性上开展的。根据国外的攻击性研究发现,男孩子的攻击程度是女孩子的两倍,可是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女孩一样。Keiley等等研究者针对400个在5-12岁的儿童开展了8年的相关研究,得出,在儿童年龄越来愈大时,他们的攻击行为是有所降低的。张光珍(2008)通过对儿童问题行为的长久研究,得出从2到11岁这种外化和内化的问题都会产生形影的降低的现象,这对于幼儿的外化问题有着一定的影响,举个例子,Loeber(1993)认为对于幼儿的孩子他的攻击行为再行被不同的幼儿有着明显的不同,并且男孩多于女孩。

    儿童由于内化产生的问题是因为在儿童时期有着不好的经历所产生的,所造成的结果有社会退缩、焦虑和抑郁。我国在儿童内化问题上有着相对较少的研究,所进行的研究主要是上述的三个现象。首先焦虑主要是情绪上的阻碍,是一种很不好的心理力状态,是对于人来说经常会发生的情绪和心理问题。王美芳、王玉廷(2008)在学龄前儿童的焦虑心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焦虑在儿童身上的性质相对稳定,这种度的焦虑对于幼儿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很不利的影响,这种影响还会遍及青春期和成年时期。并且儿童的焦虑产生原因很大程度上和父母的教育有关系,Mruis等(2002)经过深入研究得出了父母对于儿童过于保护和对儿童的拒绝都会让儿童产生焦虑的心理。抑郁在心理学上是一种心理阻碍,有着抑郁心理的儿童往往会孤僻退缩、缺乏动力等等,这种情绪在儿童心理长久以往对于其身心将康非常有害。孙玲(2005)等研究者对于儿童的退缩行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得出安静退缩是稳定的。儿童的退缩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处于上升趋势,因而年龄更大的儿童往往退缩行为多余幼儿,在性别上,女孩的退缩也高于男孩。

    2.1.3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 这种问题行为的产生原因是有着主管和客观的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它不仅包括个人因素,还存在儿童的发展阶段产生的外部因素的影响,如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

    其中的个人原因有儿童本身的成长和气质的特点。生理因素有遗传有关的因素。就这几年我国的研究发现,一些行为是因为遗传方面的原因产生的,例如酗酒、犯罪、抑郁等等的心理疾病。并且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很大程度上会对我们的身心发展产生潜在的影响,遗传和环境所造成的心理问题是明显存在和不可忽视的。有关数据显示,如果让胎儿在容易产生疾病的环境中很大程度影响着孩子的行为问题,例如精神发育不足的孩子,他们所生行为问题的比率完全大于正常的孩子。

    还有儿童的气质对于他们的情绪也有着很大程度上的影响,我国在气质和行为问题的联系方面也有着很多的研究。张劲松(1996)调查了1505名在4到7岁的儿童的气质问题,他把这些孩子进行了难养型、启动缓慢型和易养型三种类型。并且得出了难养型和启动缓慢型的孩子的行为问题产生率高于易养型。并且Prior与Smart也对3到7岁的孩子进行了儿童行为问题的调查,他们认为,男孩子和女孩的的气质的刻板性对儿童的行为问题有很大的影响。

    社会上的成员不只有成人还有孩童,他们产生的行为问题并不单单是因为本身的原因,也被外部环境感染着。结合布朗芬布伦纳所写的生态系统理论,儿童出生后所面对的最大的社会环境就是家庭,所以家庭中的教育和因素是对于孩子的行为问题影响最大和最深的。我国在家庭影响的研究中主要针对家庭环境和育儿方式对于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王玉风(2000)对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作出了研究,得出家庭的和谐、父母的教育水平和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方向的希望对孩子的行为问题检出率有很大的联系。

    我国的社会在发展、社会性质也在变差、家庭结构也在改变,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中,对于孩子的成长过程家长都是参与最多的。结合我国的老龄化调查结果得出,国内有77.47%的儿童的教养是由祖父母参与的[11]。另外,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参加祖父母教养的传统,祖父母在进行对儿童的教育时对幼儿的行为问题有着潜在的影响。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方法主要是祖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抚养活动中的行为倾向,即父母在子女教育中惯常采用的教育方法和方法。本研究的对象是家庭中的祖父母。

    顾芬芬(2005)把隔代教育定义为太过关注、超常监督、惩罚过度和民主理解四个观点。民主理解在全球中处于一个非常理想和科学的教育方式,可是这种方法在社会上缺是缺失的。而且如果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是过分关注、超常监督和惩罚过度的方式,那么就会让孩子变得懒惰、太过依靠父母并且缺少自信和自卑甚至自闭的心理状态。

    对于孩子来说,刚出生的这段时间大部分是在家庭中成长的,所以经常面对的就是家长。但是在孩子不断长大后会进入不一样的环境,认知力也会增高,幼儿园是孩子在脱离家庭后第一个面对的环境,所以师生关系和朋友关系对于儿童的问题行为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最早的师生关系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有的孩子和老师关系好,有的孩子和老师关系生疏。基于我国的相关研究得出,如果孩子在小时候总是和老师发生矛盾,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攻击力和反社会心理也会增多。反之,如果教师与儿童关系密切,可以减少幼儿反社会行为的发生。

    同学和朋友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也发挥着很重要的因素,他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和价值观的影响。和朋友进行交友过程中,儿童可以进行学习和认知的行为学习,从而得到好的快乐的感受,而且对于训练他们的社交能力。但是在同伴中也有着相应的等级不同,不同的孩子总会有着不同的级别,所以他们的同伴和朋友也有着不同的等级。对于朋友同学的级别影响是群体个人的好恶程度,即群体对个人的接受程度。

    一方面,问题行为对儿童的发展有负面影响。例如,外部化问题如攻击性和破坏性,内部化问题如抑郁和退缩,以及缺乏儿童的社会交际能力,将导致较低的同伴接受。其他研究调查了不同性别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结果表明,男孩比女孩更具攻击性,而行为更具攻击性的儿童更容易遭受同龄人的讨厌。这表明儿童被他人讨厌和拒绝的主要因素是外部消极行为。他们这种儿童经常感到孤独,因为他们被同龄人拒绝或不被同龄人爱。被讨厌的儿童在同龄孩子中往往处于消极的地位。另一方面,同伴关系的相处会导致儿童的心理和行事动向受到影响。相关研究者提出,同伴关系不好会导致孩子做出消极的行为。陈欣银(1994)研究也表明,被拒绝儿童大都会做出对外的消极举动,这些行为具有攻击性和破坏性。而那些大多数不受到关注的孩子有其他消极行为,比如害羞或者是焦虑。由于较少的与同龄人的密切交流,这两个种类的孩子都有很强的孤独心理。[13] 综上所述,学前儿童问题行为因素不仅包括个人因素,还包括影响个人发展的外部因素,即家庭教养、学校和社会因素。本研究则着重讨论祖父母教养对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

    2.2 关于祖父母教养的研究 2.2.1 祖父母教养的理论基础 祖父母教养的目前的理论基础包含家庭系统理论、生态学理论以及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等等。

    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家庭是一种大系统,具有组织性和功能性,指出家庭的任何一部分都会影响到整个身体。张文新(1999)提出家庭系统具有以下特征:(1)整合性。强调整体的重要性。(2)层次性。家庭是由很多互相联系的子系统构成,比如夫妻、父子等子系统,这些子系统都承担了特有的作用。(3)相互依存性。子系统中的各种关系相互依赖。例如父母与祖父母的相处会影响祖父母和孙辈间的接触度和亲密程度,祖孙关系会对父母与子女关系产生影响。[14] 布朗芬布伦纳(1986)的构建了人类发展生态模型,这一模型点明自身的特点和社会环境的相互联系对个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15]。张文新(1999)认为,个体发展的环境是由许多相互紧密联系的系统形成生态的环境,由内在系统、外在系统等组成。[14] 微观系统指的是个体在发展进程中能够直接感受到的环境。在微观系统中最小的互动对象是两个人。在此系统中另一个主要的名词是「N+2syStem」,指的是除却两人亲密的互动之外,也要思考其他部分对这两个人是否有影响。N代表家庭中的其他成员,也代表其他系统(例如外在系统)中人事物,或者是文化价值观。[16] 埃里克森依据每个人在社会的不同时期自身与社会环境产生的矛盾,把每个人的人格与社会环境的反映划分出八个阶段:(1)基本信任与不信任;
    (2)自信与怀疑;
    (3)自主与愧疚;
    (4)勤奋与自卑;
    (5)一致性与角色混淆;
    (6)孤独感与紧密联系;
    (7)繁殖与停止;
    (8)自我调整与绝望。当子女长大成人组建自己的家庭时,祖父母从“繁殖”进入“自我调整”阶段。在人生最后时期,主要是为了获得一种圆满的体验,防止产生无趣和失望的情绪,感受到人生智慧。

    Kivnick指出,回顾最后阶段并调整好早期生活,祖父母有可能继续通过“子女生育”来抚养他们的孙子女。通过帮助孙子女的生长发育,祖父母有助于社会心理的自我调整。回望自己的人生经历,有利于祖父母和孙子女之间产生亲密的互动。【17】 2.2.2 祖父母教养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对祖父母教养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祖父母的教养功能上。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对祖父母的研究开始关注祖父母角色的意义和祖父母的教养方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祖父母教养的研究迅速增加,但对祖父母教养的概念还不十分清楚,祖父母教养的概念呈现出多维趋势。下面是对不同年龄段祖父母教养研究的介绍,并简要分析当前的研究现状。

    祖父母的教养研究开始于二战时期(1940-1959),最早关于祖父母的社会学家(Szinovacz, 1998)强调,在战争和战后的家庭危机中,祖父母作为家庭的中流砥柱为家庭提供了帮助。然而,由于早期的研究关注的是亲子关系而不是祖父母关系,所以祖父母研究在早期被忽视了。祖父母的教养问题是祖父母在子女教养中的作用,包括祖父母不干涉育儿的原则、祖父母干涉育儿与父母之间潜在的紧张关系等。【18】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对祖父母教养的研究已经从早期强调祖父母的作用转向从祖父母或孙子辈的角度审视祖父母角色的意义及其内容。Neugarten 和Weinstein确定了祖父母角色的三个维度:安慰(comfort),重要性(significance) 和类型(style);并提出祖父母教养五种类型:正式型(formal style)(祖父母很关心他们的孙子女,但不干预他们的亲子关系,他们只是偶尔在父母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寻乐型(fun seeker style)(祖父母把他们的孙儿当作寻欢作乐和消除孤独的对象,他们不摆架子,所以他们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享受孙儿的快乐)、保持距离型(distant figure style)(祖父母和孙子女一般不互相接触,只有在家人必须聚在一起时才会偶尔见面)、代替父母型(surrogate parent style)(祖父母肩负着抚养孙子孙女的重任,照顾孙子孙女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智慧型(reservoir of family wisdom style)(祖父母教他们的孙子各种技能,这是他们智慧的源泉)。【19】他们对祖父母角色意义和养育方式的经典研究,导致了当时祖父母教养研究的方向,但不同的研究者并没有确切区分祖父母教养的类型。

    20世纪80年代,对祖父母教养的研究迅速增加。随着西方国家家庭结构的变化(虽然大多数家庭仍然完好无损),单亲家庭的增加,加上吸毒、艾滋病、社会福利削减等社会问题,以及对母亲和子女就业照顾者的需求,家庭负担增加,对祖父母的研究技术进步迅速,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方向。Cherlin和Furstenberg区分三种祖父母教养方式:参与型 (祖父母举止类似父母。当父母工作或有困难时,他们帮助照顾孙子女。他们在重要事务上有发言权。)、伙伴型(祖父母往往遵循“不干涉原则”,不参与孙子辈的抚养、社会化和纪律化。祖父母关系亲密,不拘礼。)、疏远型(祖父母不经常探望他们的孙子女。他们的关系正式而疏远。),此外,还评估了性别、种族、孙辈年龄和居住距离对每种育儿方式的一般影响。他们的其他发现进一步证明,当家庭危机发生时,祖父母的教养功能得到加强。【20】 20世纪9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研究祖父母教养的主流课题是研究大家庭,特别是代际家庭,祖父母作为代理父母抚养孙子女,以及祖父母教养对祖父母和孙子女的影响。

    这一时期,关于祖父母教养的概念还没有明确的界定,不同的研究者对祖父 母教养的维度划分也不完全一致。Szinovacz( 1998)提出了祖父母教养在概念方面, 区分四种水平:个体水平,二元水平、家庭水平和社会或宏观水平。【18】Ferguson (2004)本研究对英国44个离异家庭的祖父母教养进行了研究。从祖父母的角度提出了祖父母成长连续性的四个方面:
    祖父母作为父母/祖父母作为祖父母(研究发现有些外祖父母代理父母照顾孙子女,处于祖父母作为父母这个极端)、以子女为中心/以孙子女为中心(有些祖父母更关心子女,而有些更关心孙子女)、支持/不支持(指祖父母对子女离婚感受)、 不情愿/热情祖父母(指祖父母对祖父母的教养角色的态度)。Ferguson (2004) 指出祖父母能够以给家庭带来好处的方式来实现他们的祖父母教养角色,在离婚 家庭中祖父母教养角色尤其重要。【21】Pearson等人(1990)对130个有祖母的家庭研究发现,祖父母参与育儿是实质性的,参与程度仅次于母亲。在不同的家庭结构中,祖父母对育儿的参与是不同的。在没有母亲的家庭中,祖母的参与度最高。[22] 关于祖父母教养的现状,祖父母教养研究在过去20多年里快速增多,然而,许多研究都是面向问题和描述性的,而不是基于理论的。对祖父母教养问题的研究需要在观念、理论和方法上进一步细化。【18】 Thomas(2000 )也指出祖父母时期 (grandparenthood)本身还尚未有一个完整的理论,祖父母教养的研究大多数是描述性,并且根据祖父母个人的特征不同而有不同的祖父母教养方式。迄今还没有专门针对祖父母教养量表,仅有的祖父母角色量表也是从祖父母角度出发,考察祖父母的不同角色对祖父母生活满意度的影响【23】 。

    关于祖父母在中国的现状,很少有系统的研究。只有少数初步研究(晏凤鸣等,1997)发现,祖父母的两代有着频繁的接触,祖父母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更注重孙子女的身体方面。【24】 张璐斐,吴培冠(2001)指出在祖辈管教方面,祖父母比父母管教宽松占多数,有半成以上祖父母干涉父母对子女的管教。【25】 在我国文化背景下,祖父母参与对孙子女教养的现象非常普遍,但这方面的研究却很少,关于祖父母教养行为和教养方式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等急待进行深入的研究。

    2.2.3 祖父母教养的影响因素 Barranti (1985)总结了影响祖父母角色类型的因素有:(1)年龄、性别、婚姻状况;
    (2)社会经济状况,如受教育程度和经济来源;
    (3)家庭结构变量,如孙儿人数、接触频率;
    (4)社会资源变量,如与朋友互动的频率、非家庭角色的数量;
    (5)个人资源变量,如疗愈生活满意度以及个性。其中许多因素影响着祖父母参与儿童教养的程度。【26】 许多研究发现祖父母教养存在年龄差异。

    Neugarten和Weinstein(1964)发现祖父母教养是类型与年龄有关的(引Thomas etal.,2000)。正式型祖父母年龄一般在65岁以上,而寻乐型和保持距离型一般在65岁以下。Thomas(1986)发现40岁、50岁和60岁年龄组祖父母比70 岁和80岁年龄组祖父母更愿意给父母提育儿建议。【27】 许多研究发现祖父母教养存在性别差异。许多研究(Uhlenberg & Hammill, 1998; Fuller-Thomson & Minkler, 2001)发现祖母比祖父能更多地参与照顾孙子女,祖父对教养孙子女表达了更多的责任,并提供更多建议,但比祖母有较少教养满意度。【28】有研究 Spitze和 Ward(1998)指出祖父更关注非家庭的问题,如孙子女上学、工作和经济等,祖父提供更多财政帮助,而祖母经常关心与家庭有关情感和人际关系等的问题,祖母对孙子女提供更多情感支持和更多的育儿建议【29】。

    King和Elder(1998)在研究中,祖父母根据其最高学历被分为三类(未从中学毕业、中学毕业或大专以上)。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低的祖父母比受教育程度高的祖父母更愿意接受教育,而受教育程度低的祖父母则认为“他们的意见会影响到家庭的其他部分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受高等教育的祖父母往往扮演着导师和朋友的角色,给孙子们提供建议和指导,而受高等教育的祖父母则表示,他们与孙子们有更多的接触,涉及到各种类型。【30】 2.3祖父母对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 虽然祖父母与孙子女的关系在个体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对祖父母与孙子女关系的理解和定义却相对少于亲子关系。Kivett (1991)认为 祖父母对儿童影响的过程和结果研究有限,结论往往不一致,缺乏明确的理论依据。【31】 最早的研究表明,祖父母对孩子起着消极的作用。祖父母,尤其是外婆,被描述为爱管闲事,干涉了父母的纪律。到20世纪60年代,研究人员已经治疗了孩子的祖父母。

    这个问题的影响更为积极。一些研究证明,祖父母直接影响孙子的成长、态度和行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除了直接影响外,越来越复杂的研究已经认识到祖父母对儿童有间接影响。【32】 Solomon和Marx通过调查、访谈和实验室实验,研究了祖父母与青年、青少年和学龄孙儿的关系。结果表明,祖父母对孙儿的心理和行为发展有多方面的影响,包括行为表现、认知、社会性、情感和价值观。Solomon和Marx(1995) 的研究发现,除了学习成绩外,祖父母抚养的孩子和全父母家庭抚养的孩子非常相似。这两类儿童的行为问题比单亲家庭的儿童少。然而,与全父母家庭的孩子相比,祖父母抚养的孩子学习能力较差。【33】Stevens(1984)的研究写道三代家庭成员的协作关怀对儿童观念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在单亲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等弱势家庭中,祖父母的存在对儿童情感和自尊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34】Jones and Hamsen(1993)预测除了父母抚养比较由其他人抚养的儿童有较高的行为和情感问题。结果发现由祖父母抚养的儿童比其他那些不被父母抚养而由他人代养的儿童过得更好些,有祖父母的慈爱的照顾会让经历家庭变故的孩子心里舒服些。Jones and Hamsen还指出了八种祖父母教养的行为:养育、对孙子女需要敏感、宽容参与、一贯性、组织、控制以及和成熟的要求。【35】 中国关于祖父母对孙子女影响的研究大多是基于核心家庭与三代家庭儿童发展的比较,结论往往不一致。杨善堂(1988)的研究表明,核心家庭的孩子比三代家庭的孩子有更好的个性发展。【36】林晓雯(1999)指出三代家庭儿童的问题行为多于核心家庭的儿童。【37】姚春荣(2002)认为祖父母参与养育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要高于父母单独抚养的儿童。【38】 国内关于祖父母教养对儿童影响的社会学文章认为,祖父母教养既有利弊,甚至有些文章认为,利弊大于利。

    (一)负面影响。王因为(1995)指出主要表现在祖父母非常溺爱在照顾他们的孙子女期间。有些祖父母听命于他们的孙子女,代替他们的祖父母,容忍他们。父母管教子女时,祖父母出来保护子女,造成矛盾,影响家庭和谐。有些孩子认为他们的祖父母对他们好,疏远父母,影响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此外,由于老年人自身的特点,他们更喜欢安静而不是移动。出于安全考虑,许多祖父母大大限制和限制了孙子的行为,不鼓励孙子积极探索冒险,阻碍了孩子创造力发展。还有一些祖父母对孙子的期望太高,给孙子造成了心理压力。

    (二)正面影响。美国心理学家玛丽·帕弗在采访了许多祖父母教养家庭之后发现,祖父母的注意力是持久的,可以给他们的孙子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而且这种关系往往是温暖的和易于接受。在道德和智慧方面,由于时代的不同,祖父母的价值观和传统习俗也将永远不同于现代社会。三代家庭的孩子具有宽容和容忍差异的美德,他们的社会能力更加成熟。此外,祖父母有更多的时间和耐心来教育他们的孙子,祖父母有丰富的育儿经验,大多数老年人有一颗平和而宽容的心,他们对孙子的期望没有他们父母的期望那么高。

    3研究方法 3.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上海市的闵行区机关幼儿园的小中大班幼儿为调查对象,就近取样。为了保证样本的有效性,采用分层抽样的取样方式。研究分层抽取闵行区机关幼儿园六个不同学段班级大班,中班,小班的学生。大班三个班每班学生数量35,33,36;
    中班三个班每班学生数量25,26,24;
    小班三个班学生数量,22,21,19。分层抽取预计120名作为本次调查的样本,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各班独立地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被试儿童为120名,回收后有效被试为109人。因为祖父母不在或者异地的因素,实际最终有效样本因此减少。同时拥有符合有效祖父母教养行为问卷和Conners 儿童行为教师评定量表的儿童的性别和年龄分布见表1。

    表一:拥有教师问卷数据和祖父母问卷数据的儿童性别及年龄分布 小班 中班 大班 合计 男孩 24 19 21 64 女孩 8 18 19 45 合计 32 37 40 109 有教师问卷数据和祖父母问卷数据的儿童性别及年龄分布如上表所示。其中男孩64人,女孩45人,符合自然人群分布;
    小班32人,中班37人,大班40人,分布较为平均。

    3.2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是探讨祖父母教养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因此采用问卷法和观察法来收据有效数据和信息。由祖父辈填写《祖父母教养行为问卷》,由被试儿童所在的班级主要的负责老师填写《Conners 儿童行为教师评定量表》。

    3.2.1 祖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本研究采用祖父母教养方式问卷,此问卷的是根据裴丽颖、张文新( 2005 )有关于祖父母在教养方面的调查而来,修改援引的调查主要板块为养育和心理压力两个方面,一共有24个问题。养育的部分设置了13个问题,调查的主要内容是祖父母所能给予儿童关怀照顾以及给儿童带来的温暖。养育部分的得分情况是所有的所有的题目的平均得分再乘以10,得分情况反应的是祖父母对儿童的关心照顾和给儿童带来的温暖,得分越高,对儿童的关注就越多。心理压力部分共设置了11个题目,主要是调查祖父母在照顾儿童的时候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心理压力题目测试的得分就是心理心理的得分,得分越高就说明祖父母对于儿童的管教就越严格,从而也就说明了他们在对待儿童时的心理压力就越大。这次的调查得分是3点得分制,( 1代表“不像”, 2 代表“有点像”, 3代表“非常像”)。

    在原来的调查中在一个方向的趋势的信度是0.8,在养育儿童以及在此过程中所承受的心理要的往一个方向的趋势的信度分别为0.84和 0.82。从得出的数据可以看到,问卷调查的整体系数和各个方向上的系数α都要比0.8大,因为这次调查的结果满足测量学的要求,所以结果有效。

    3.2.2 Conners 儿童行为教师评定量表(TRS) 这次研究是依据Conners教师通过Conners儿童的行为进行评定量表(TRS)的修订版本,共设置28个题目,评分的方法由四个级别,由0-3 分的形式表现出来。0=“没有此情况”;
    1=“稍有”;
    2=“较多出现”;
    3=“经常出现”。主要由品格言行的问题、多动行为、不能集中注意力-被动、及多动的频率这四个因素。量表由五个分量表组成,分别为品格言行的问题、在学习方面的问题、身体和心理的问题、遇事太过激动—爱动以及焦虑。所有的问题等分加在一起就是所测得的得分,得分的情况直接反映学生的问题。这个观察所测得的情况可信度和效度都很高。这个量表的信度一致表现为:0.927。

    3.3实施过程 Conners 儿童行为教师评定量表》问卷主要由幼儿班级的教师完成,要提前对要测试的老师进行培训,主要的内容是调查过程中答题时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调查测试是以班级为整体的形式,幼儿教师根据儿童这一周的表现进行完成测试调查。在问卷完成之后就收回问卷。分发问卷《祖父母教养行为问卷》时,作自我介绍并向被调查者讲述调查的目的及意义。在祖父母接小孩的时候,先提醒被调查者问卷中一些选项的特殊要求,让他们填写问卷《祖父母教养行为问卷》。然后,当场收回。回收问卷时,要检查问卷是否按要求填写,是否有漏选等问题。如有错误及时要求被调查者改正或根据其意思将问卷补充完整,对于一些不认字的祖父母,口头阐述问卷内容,然后帮他们填写,再统一收回整理。

    采集数据后,采用 SPSS22.0 统计软件对有效数据进行分析。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祖父母参与到家庭教育当中,尤其是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祖辈加入到育儿的群体中,这就会让育儿的氛围以及育儿观念潜移默化的变化,所以研究者很有必要对祖辈和父辈的育儿方法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这也会为很多的家庭提供一些教育儿童的建议,从而促进儿童的愉快成长。

    问题行为,指儿童在生理上或心理上有缺陷或者不适当的表现,这种表现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或者使得孩子的智力发展低于儿童的平均水平,甚至给父母教育、学校教学带来困难。随着对儿童问题行为的研究,国内外问题行为的概念越来越具体,Achenbach认为问题行为不合适的行为持续时间比较长以及严重程度超过了其合适年龄的适宜范围。

    伴随着人们生活成本的升高,更多的人投身于工作中,有时会因工作的繁忙而减少对儿童的家庭教育,使得祖父母参与抚育孩子的概率极高,如在北京五分之三左右孩子被爷爷奶奶的养育;广州有一半的儿童接受爷爷奶奶的教育。现在农村和城市的发展还是有差距的,所以很多的年轻父母为了增加收入,会选择到城市工作,所以在农村的孩子基本由祖父母来养育。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但是社会主要集中于对父母教育方式的研究,很少有对祖父母教养方式的具体研究,这方面研究有助于完善家庭教育理论,为家庭教育提供完善的指导。

    己有关于问题行为的讨论,学者们基本上聚焦于父母教养方对儿童问题行为的作用,而今具体探讨祖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笔者认为它们具体的研究其实也是符合现在的时代。

    两代人的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方法的差异也会影响整个家庭的育儿环境。研究祖父 母教养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有利于让家庭更加清楚地有针对性的对待一些因孩子而产生的的家庭矛盾,从而知道问题的本质。使得家庭成员针对具体的问题来减少矛盾,并且使祖父母和父母找到可以降低儿童容易出问题的行为的办法,让儿童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同时也为家庭和学校的具体工作开展提供方法指导,提高整体的育儿水平。

    国内对父辈教育方式的研究多种多样,但主要的结论还是呈现一样的状态。大 量研究表明,积极教养对孩子具有积极的影响。王美萍(2001)在《青少年的父母权威观行为自主期望与亲子关系研究》中提出如经常采用鼓励温暖的态度和方法,可降低儿童问题行为;消极教养会产生消极影响,如使用强迫、威胁和放任等方式,会增加儿童问题行为。

    如凌辉(2004)在《父母养育方式与学习不良儿童行为问题及自我意识的相关研究》指出父母的支持可以有效较低问题行为的发生概率,反之则会加大儿童问题行为的产生。邓冰的研究表明:父母的文化程度、婚姻状态、家庭关系在儿童的机体成长过程以及心理成长过程扮演者相当重要的作用。母亲的文化程度影响更为剧烈。王玉凤也提出儿童的正常心理发展与家庭因素呈现正相关,温馨的家庭关系有助于儿童的正常成长。

    我国儿童容易出现不亮的行为的发生的几率是6%-16%,根据王玉凤(1989)调查的2432名3-5岁北京市的小学生的情况可知,问题行为的检出率是13.16%。通过忻仁娥(1992)在我国22个省市的调查,4-16岁儿童问题行为的检出率是12.43%。通过王益文等(2002)对于山东省儿童问题行为的调查显示,765名3-6岁儿童检出率是12.0%。通过赵金琦等(2012)对于北京市儿童问题行为的调查显示,3-6岁的适合上学的儿童检出率是18.2%。通过郭茹等(2012)对于长沙市儿童问题行为的调查显示,3-5岁的儿童检出率是20.4%。

    国外的研究也指出,父母对孩子的积极教养会对孩子产生积极影响,反之则会产生消极影响。Lekes表明母亲充满爱的教育可以减少儿童行为偏离正常轨道概率,父亲的适当教育也可以减少冲动的发生。Solyom表明父母不适当的溺爱会对儿童的社会发展可能会有不良的作用,可使孩子产生不良的躯体症状或者社交焦虑,从而影响儿童的社交能力。Doherty W J指出如果父母对孩子漠不关心,并且情感交流很少,得不到父母的支持,这样会降低孩子的自信心水平,从而对孩子的性格造成不良影响。James发现儿童如果得到父亲过多的否认和不关心,为了能够让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良好性格的发展,就应该尽量减少儿童的消极行为。

    总之,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非常的大。Baumrid,D.主要叙述了不错的家庭环境是 儿童愉快发展的必备的原因,什么环境孕育什么样的人。良好的生活环境、父母双方给孩子呵护、鼓励和支撑可以促进孩子健康向上,相反,则会对孩子产生不良作用,从而增加儿童问题行为的产生。

    在儿童学业方面,大多数祖父母,尤其是农村祖辈知识水平差,对孩子学习力不从心,孩子无法获得成绩上的帮助和提高,王因为也强调中国式隔代教育,中国祖父母辈的思想观念对于儿童的影响是一种必然联系,思想越是先进的老人,越是能培育出优良的孩子,经调查祖父母辈的认知教育程度对孙辈辍学生成风险有一定的影响;
    裴丽颖表示祖父母的文化教育程度对其对孙子辈的教育方式有作用,呈现正比的关系。

    在儿童心理性格和能力方面,由于祖辈溺爱,导致孙辈肆意妄为,自理能力,社会适应性差以及社会适应性较差;
    祖孙之间的交流以及中国式祖孙关系对于儿童心理发展也会产生影响,祖父母对于儿童的认知程度决定了儿童心理的发展方向。根据生态系统的内容,儿童的成长主要是受到两方面的作用,一个是家庭的原因,另一个是遗传的原因。在家庭中,受到来自祖父母和父母的共同影响。但是现在的文献主要是单独探讨祖辈教育方式对儿童问题行为有何作用或者父辈对儿童问题行为的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祖辈的教育方式具体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运用问卷法调查祖父母的背景因素、教养人、教养环境等,对祖父母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家庭环境,并与问题行为现状进行对照比较,查看家庭环境对问题行为的影响,为祖父母提出相对应的改善对策,以改善儿童问题行为。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问题:祖父母教养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关系。

    二.研究工具 2.1研究对象 从闵行区机关幼儿园就近取样,采用分层抽样的取样方式。大班三个班每班学生数量35,33,36;
    中班三个班每班学生数量25,26,24;
    小班三个班学生数量,22,21,19。研究分层抽取闵行区机关幼儿园六个不同学段班级大班,中班,小班的学生预计120名作为本次调查的样本,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各班独立地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因为祖父母不在或者异地的因素,实际最终有效样本或因此减少。

    2.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用祖父母教养行为问卷来研究祖父母的养育和心理控制程度。

    用观察法,采用儿童问题行为量表来测查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和内化问题行为。用同伴提名测验采用同伴提名法评定儿童的同伴关系。

    用文献法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选取适用资料。

    2.3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使用的祖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和Achenbach 儿童行为量表(CBCL)。

    在裴丽颖、张文新( 2005 )修订的关于祖父母对儿童的教养的问卷调查中,有22个题目是援引修订后的版本,其中包含养育和心理压力两个板块。养育的部分设置了12个问题,调查的主要内容是祖父母所能给予儿童关怀照顾以及给儿童带来的温暖。养育部分的得分情况是所有的所有的题目的平均得分再乘以10,得分情况反应的是祖父母对儿童的关心照顾和给儿童带来的温暖,得分越高,对儿童的关注就越多。心理压力部分共设置了10个题目,主要是调查祖父母在照顾儿童的时候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心理压力题目测试的得分就是心理心理的得分,得分越高就说明祖父母对于儿童的管教就越严格,从而也就说明了他们在对待儿童时的心理压力就越大。这次的调查得分是3点得分制,( 1代表“不像”, 2 代表“有点像”, 3代表“非常像”)。

    在原来的调查中在一个方向的趋势的信度是0.8,在养育儿童以及在此过程中所承受的心理要的往一个方向的趋势的信度分别为0.88和 0.83。儿童的小伙伴如果被提出要测验就要采取同伴提名法[5]以此来评判儿童与小伙伴的关系。对于不同班级的不同儿童被提名测试应该平均化,从而能够清楚地对提名的分数做对比。两个人之间能够友好相处的用平均数来衡量,不能够相处的用消极提名分数来衡量。

    测评儿童行为问题较为有效的使用最多的是Achenbach 儿童行为量表(CBCL)。为了更好的评测儿童的行为问题,研究儿童行为的依据是家长对CBCL中4-18 岁儿童的量表测查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和内化问题行为。像攻击和违纪行为是外化问题,像焦虑和退缩抑郁的情况是内化问题。在这个问卷调查中共设置了113个板块,包含畏缩、身体主诉、忧虑/烦闷因素;
    不遵守纪律攻击他人的因素;
    思想、意识、交际和性问题这9个行为因素。得分情况是每个因素的得分之和,行为问题的总得分就是这9个行为因素所有得分相加。这次的调查得分是3点得分制,( 0 代表“没有这种现象”, 1 代表“时而有这种情况”, 2 代表“经常会出现这穷情况”)。在这113个板块中,所有板块的得分之和即为总得分,得分越高,说明就越容易出现问题。这份调查所倾向的可信度是0.89 。男孩在4-11岁的行为问题的全部得分是37分,女孩在这个年龄的行为问题的总得分是32分,超过了这两个分数的儿童,就表明儿童存在一定的行为问题。以常模用所有得分根据公式转化为平均分的形式采用第 98 百分位的分量表来作为评判标准,转化的公式是T=10Z+50,T的分用70分来划定。在分量表第 98 百分位中超过70分的儿童就可能存在行为问题。

    2.4研究步骤 分发问卷时,作自我介绍并向被调查者讲述调查的目的及意义。在祖父母接小孩的时候,先提醒被调查者问卷中一些选项的特殊要求,让他们填写问卷然后,当场收回。回收问卷时,要检查问卷是否按要求填写,是否有漏选等问题。如有错误及时要求被调查者改正或根据其意思将问卷补充完整,对于一些不认字的祖父母,口头阐述问卷内容,然后帮他们填写,再统一收回整理。

    观察者对自然状态下儿童的行为进行观察。使用观察来发现大多数群体中祖父母教养下学前儿童的表现差异。为了全面了解孩子情况,而且使所收集的资料更具代表性,有必要收集孩子们在课内和课外问题行为中的表现。因此决定分别选取周一、周三的上午第二节课和下午自由活动时间作为观察时间(分别为30分钟),即对孩子们在课内、课外的同伴交往情况分别进行两次观察。在课外观察时,选择合适的位置,一方面可以观察到孩子们的言行,另一方面又不引起他们的注意,使孩子们意识不到自己正被观察者所注意。用儿童问题行为量表来记录然后测查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和内化问题行为。

    2.5研究假设 为了探讨祖父母教养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现在假设:
    1.祖父母教育方式的不同方面对学前儿童问题表现有不同的作用。

    2.祖父母教养中对孩子尊重和关爱程度越高,孩子的问题行为越少。

    3.祖父母教养中,祖父母年龄越大,孩子得到的关注和关爱越少,孩更焦虑,孩子的问题行为更多。

    2.6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1)施测程序 问卷调查的过程是逐个对每个班级进行测验,由儿童填写,考虑到被试主体幼儿园学生,所以主试采用逐条朗读的方法,儿童所填写的问卷是在午休填写,或者由幼儿园老师协助填写。由于班级较多,问卷发放持续两周。祖父母填写的是当晚祖父母作答完毕后,第二天早收回。

    统计方法 运用 SPSS22.0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

    三.参考文献:
    1、王美萍.父母教养方式,青少年的父母权威观行为自主期望与亲子关系研究.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2001. 2、凌辉.父母养育方式与学习不良儿童行为问题及自我意识的相关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01),50-52. 3、Lekes N, Gingras I, philippe F L, et al. parental autonomy-support, intrinsic life goals,and well-being among adolescents in China and North America.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010, 39(8), 858-869. 4、 Ainslie R C, Solyom A E. The replacement of the fantasied oedipal child: A disruptive effect of sibling loss on the mother-infant relationship. psychoanalytic psychology, 1986,3(3),257. 5、Doherty W J, Kouneski E F, Erickson M F. Responsible fathering: An overview and conceptual framework.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1998, 277-292. 6、James L p, Marshall J D, Heulitt M J, et al.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of famotidine in children.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1996, 36(1), 48-54. 7、Baumrind D. patterns of parental authority and adolescent autonomy. 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2005, (108), 61-69. 8、巩睿. 祖父母教养方式、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D].山西大学,2017. 9、隗代焱. 袓辈教养方式与学前留守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17. 10、申美玲,嵩钰佳,邓丽华.祖父母参与幼儿教养的情况调查——以哈尔滨市地区为例[J].林区教学,2016(04):115-117. 11、郎佩. 行为主义理论介入隔代教养之效果研究[D].西北大学,2015. 12、苗俊美. 幼儿问题行为与祖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地位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13、孔屏,郭秀红,邢晓沛.父母教养、祖父母教养与儿童外化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J].教育导刊,2013(07):34-36. 14、薛建梦. 祖父母教养方式与学前儿童社会能力关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15、冯霞. 基于父辈祖辈教养情境下的18-36个月婴幼儿社会性行为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16、许岩,裴丽颖.祖父母参与儿童教养的基本情况及其特点[J].学前教育研究,2012(01):60-66. 17、孔屏,周利娜,刘娟.祖父母教养与孙子女情绪适应关系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0(08):81-83.

    相关热词搜索:祖父母 学前 教养 祖父母教养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 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 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类型有

    • 范文大全
    • 说说大全
    • 学习资料
    • 语录
    • 生肖
    • 解梦
    • 十二星座

    推荐访问

    学前 学前专业调查报告范文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2053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机考 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理解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5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答案 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 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类型有 学前儿童心理学作业答案 学前儿童气质问卷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试卷2504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试题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试题答案 学前大班班务工作总结 学前实训报告 学前家庭教育教案 学前家长会发言稿 学前幼儿教育论文 学前心理学口吃矫正方法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学前心理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案例 学前教育三年规划书 学前教育专业发展规划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个人总结个人简历 学前教育专业工作计划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自我鉴定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自我鉴定表 学前教育专业演讲自我介绍1分钟 学前教育专业简历模板 学前教育专业试题 学前教育专业调查问卷 学前教育专业调研报告 学前教育专科《幼儿园课程论》十年期末考试题库 学前教育专科毕业总结 学前教育个人小结 学前教育个人工作总结 学前教育个人心得体会 学前教育个人总结800 学前教育个人简介 学前教育先进个人材料 学前教育函授毕业自我鉴定 学前教育分为几个阶段 学前教育原理期末考试题 学前教育原理相关的案例 学前教育原理试题及答案